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KR)在短视频制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2023-10-02 11:41康珊珊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24期
关键词:关键成果目标

康珊珊

(厦门信息学校,福建 厦门 361000)

伴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技术、新理念、新手段的广泛应用,我国短视频行业快速崛起,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短视频相关行业、企业迎来新的黄金时代。在企业的调研数据中显示,短视频相关岗位的人才缺口较大,企业对人才需求门槛较低,但更注重毕业生的实践经验、积极主动性、有目标感及创新能力。如何顺应时代的要求,围绕当前热门短视频行业需求以及核心岗位能力模型,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和较高艺术修养的短视频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要专业教师在短视频制作课程的教学模式上进行探索、研究与实践。

1 短视频制作课程的现状分析

短视频制作课程是厦门信息学校数字媒体相关专业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短视频创作包括短视频策划、脚本撰写、视频拍摄、后期剪辑等环节,体现出专业的技术性和创新性,强调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经过反复练习掌握短视频制作的整个流程和创作技巧,通过不断积累实践操作经验,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行业相关岗位。

短视频制作课程是集计算机、传媒、影视艺术等多学科交叉的课程,涵盖多个领域,内容广泛。作为新业态下出现的课程,短视频课程教学面临诸多困境,例如没有统一标准的课程体系、规范的课程标准,专业人才培养难度大。另外,课程涉及知识点多而杂,教学需转战教室、机房、摄影棚等多个教学场景,课程实施难度较大,实践课程教学特色不突出、教材内容更新慢等问题,导致课程设置脱离企业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贴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有趣味的、典型的教学项目,大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意志薄弱,不能围绕目标持续性努力,学习效果不显著。

如何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力,从而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是此门课程教学的主要难点。基于此,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引入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KR)创新教学理念,引领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思用贯通”,调动学生自主能动性,建立深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专业实战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效。

2 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KR)的引入

2.1 目标与关键成果法

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OKR),是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1]。该方法的思路源自美国彼得·德鲁克构想的目标管理,后来英特尔公司的安迪·葛洛夫对其发展并改进成为目标与关键结果(OKR),并于2014年正式传入中国,自2015 年起OKR 在百度、华为、字节跳动等企业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2.2 目标与关键成果法的优势

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KR)的主要目标是明确公司和团队的“目标”以及明确每个目标达成的可衡量的“关键结果”[2]。它具有4大优势:1)聚焦重要任务,使目标更明确;2)协同工作,人人参与;3)责任追踪,落实反馈;4)充分延展,自我挑战。

2.3 目标与关键成果法在课程教学实践的启示

相较传统教学模式,目标与关键成果法在教学中创设了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结构设计,采用了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企业订单、学习路径等混合式教学,采取小组制管理模式,借助大数据为核心的信息化手段进行过程性的教学考核,将企业真实工作项目、工作情境引入课堂,将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理论和岗位实践相融合,真正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生态。

OKR的核心思想目标是“制定出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和责任感的管理原则,同时树立共同愿景和努力方向,建立团队合作精神,协调个人和共同目标的和谐一致”[3]。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KR)中“O”表示目标(Objectives),代表一种价值取向;“KR”表示关键结果(Key Results),是对“O”的量化和描述,对结果的不同维度要求及方法、结果的呈现。在教学管理或团队管理中,均可使用这一方法把每个阶段知识点的学习目标清晰化,将学生聚集到重要的目标上,从“我要做什么”转变为“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该做什么”,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学习效率。

3 目标与关键成果法的教学实践探析

传统的短视频课程教学主要是教师通过分析案例、分解任务、演示操作,让学生按实训步骤内化知识,这种“全盘授予”的方式虽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技能,但学生是被动接受,没有建立知识的连接,学得快也忘得快。因此,以短视频制作课程为试点,依托企业“工单”项目进行项目式教学,创设“课程—目标—任务—活动”混合式教学的课程结构,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3.1 引入企业“工单”,优化教学资源

在“互联网+”的信息时代,如何从海量的网络学习资源中筛选出系统的教学资源,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进行对接是教师面临的难题。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企业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岗位需求,结合专业的知识体系与职业岗位分析,将短视频相关企业的“工单”任务引入课堂,把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派单,按照特定版式整合成为适合学生学习的微课、实训工作页等,将“工单”作为教学资源,放入教学平台的“工单广场”模块。借助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为学生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式课程体系。

3.2 应用“O →KR →P →T”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在教学中引入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KR)模式,该模式开创了“课程—目标—任务—活动”的课程结构,应用“O →KR →P →T”教学模式,教师明确课程的总体目标(O),师生共同讨论制定挑战的具体目标,再将目标分解为若干关键成果(KR)作为阶段性目标。以“周”为单位,学生以小组制模式通过不断完成学习活动(T),挑战本阶段的任务(P),最终实现项目目标。

在本次教学应用实践中,以短视频制作课程中“‘种草’类短视频制作”任务模块为例,教师团队制定了完善的OKR流程,并严格按流程执行OKR,在每周一的迭代会上更新本周要进行的学习活动与任务,并对OKR 进行讲解、说明,在每周最后一天的复盘会上对本周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并互评打分。具体OKR 执行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OKR的基本流程

1)统筹项目,规划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的实施根据图2中OKR四象限展示图。第一步设定本阶段学生要挑战的总目标,把目标和关键结果填入右上限。基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课程结构设计,学生以工作小组为单位,引入企业短视频工单任务融入教学活动,联合企业协商制定本期方向明确且具有挑战的总目标(O):完成3 条以上产品推荐的短视频制作。以企业项目需求,再将项目拆分为四个阶段性的关键成果(KR)进行衡量。第二步,围绕企业目标,根据教学计划,自上而下地规划要完成的教学目标(P),放置在四象限的左下位置。目标的设置应该是具体、可衡量的,同时难度适中且具有一定挑战性。例如不能笼统地设置“完成3+短视频工单”,而是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具体提出从“体验”到“模仿”再到“创新”逐层递进的目标任务,如“让95%学员模仿拍摄并剪辑一条15 秒洗护用品推荐短视频”或“让90%学员创新一条30秒学习用品推荐的短视频制作”等目标。四象限图把目标和关键结果结合在一起,在项目开展时,让团队成员更清楚本阶段的挑战目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追求卓越。

图2 OKR四象限图示例

2)关注目标,确定团队OKR

学生在体验“商品短视频制作”后,引入企业工单任务,结合短视频相关岗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登录教学平台,在“工单广场”查看正在进行中的任务,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必须清楚地告诉学生本阶段教学目标,以及为什么要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如何完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聚焦教学目标,分析具体实现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并与教师或同学沟通讨论,最后形成4-5个具体的结果指标。小组讨论学习活动的优先级,根据各成员的优势及擅长的领域分配任务,确保所有的结果指标完成后能顺利达成目标。以“模仿拍摄并剪辑一条15秒洗护用品推荐短视频”为小组OKR 目标为例,确定团队学习目标任务如下:

KR1:统筹小组成员明确选品,并收集20 张图片素材或3个视频素材

KR2:统筹小组成员提炼洗护用品5个卖点

KR3:统筹小组成员撰写视频文案

KR4:统筹小组成员模仿拍摄洗护用品5+视频

KR5:统筹小组成员使用剪映制作洗护用品推荐的视频

学习活动目标自下而上进行设定,具体明确、可衡量且具有意义,让小组每位成员的学习更有方向感,开放自主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有“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自豪感。

3)执行OKR,合力挑战目标

在OKR 执行过程中,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OKR 项目的学习任务及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通过充分沟通协作,合力推进OKR的实施。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借助共享文档实现在线协作,小组团队将所有的目标透明化,成员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清楚地看到组内成员的学习进度,促进组内监督、高质量完成任务。学生聚焦目标任务,教师以智能课件结合实训工作页、企业订单、课堂竞赛等教学手段,调动课堂气氛。教师充当脚手架作用,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引导团队成员实现自我管理,在限定的时间内,团队所有成员承担起自己相应的责任,各司其职、积极协作,共同查阅资料、协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专注且有规划的探索学习过程,坚持跟进目标,合力推进团队挑战极限、突破目标。

OKR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帮助团队在一定程度上做好“自我管理”。清晰的、愿景式的目标助力学生成长,激发每个人心底的自驱力;透明的、协同的目标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挖掘自身价值,共同推进教学目标达成。通过企业工单项目的迭代,学生按照企业的具体要求完成任务并交稿,经过企业的审核,合格作品获得赏金。学生通过阶段性目标的成功获得动力,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也解决了个别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划水”现象。教师提供全过程辅导,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上的探究,养成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能力提升,跟踪团队的目标和关键成果执行情况,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4)迭代复盘,团队共同提升

OKR模式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可追踪性,每周一与周五分别进行迭代与复盘。迭代即与学生一起更新本周要进行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明确本周的关键结果及目标的达成度,这体现在自主探究和目标执行过程中,学生定期开展过程性评估,可根据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对关键结果进行修改或调整。复盘即对本周的学习成果进行定期检查、展示,逐一评估共同目标的完成情况,并分析本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共同找到解决办法,并在下一周的迭代中进行优化改进。只有保持不断的迭代,才能一步一步地接近项目的最终目标,努力达成挑战。

项目完成后,教师及企业通过评估目标完成情况,根据反馈信息给予团队一定的激励。在盘点会上,各小组介绍本周OKR 执行的情况,展示团队取得的成果,企业及教师评估一周的OKR 实施成果,包括关键成果完成质量、小组合作活动情况等,组织小组成员在教学平台上开展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活动,共同评选出优秀成员、优秀团队,给予积分奖励。多元评价不仅激励小组成员努力向上,收获满足感,还促进团队综合能力的提升。

4 教学实践的效果

通过一期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相较传统课堂,采用基于目标与关键成果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平台的班级数据魔方中显示学习任务完成率达到了93%,展现各团队创作的诸多优秀创意作品,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四个维度的综合评价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在教学中采用目标与关键成果法,对学生的参与度、沟通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而真实的企业工单项目、明确而具备挑战的任务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OKR 目标增强了学生对企业目标、教学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承诺感,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从“被动执行”变成“主动参与”[4],大大提高了学习热情、积极性和参与度,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交流,活跃了课程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2)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OKR 项目教学中的许多学习任务及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在学习过程中,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取得学习成果,既要相互启发从多维角度提出不同观点,又需要有效地展示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沟通技巧,又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企业中,工作项目的完成不会仅依靠某一个孤立的知识点或技能,学生要综合知识点与技能点,形成“点-线-面”的网状思考力和思维模块,教师把典型的工作案例搬进课堂与学生进行分享和剖析,培养学生形成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在真实的工作项目中,OKR 模式除了对目标和结果的设定管控,还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空间。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间的讨论,拓宽学生思维,运用不同的途径、使用不同的技巧完成任务。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激发学生的文化创意和创新思维,孕育出更具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信心,也促进教学模式的革新。

5 结束语

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是一套简单实用的目标管理工具,在教学管理中更是推动创新变革的助推器。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但也给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教师要加强专业学习,积极主动地了解短视频行业的市场方向变化,将短视频行业的新技术、新规范融入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此外,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必须提升自身的能动性,摆脱学习依赖性,勇于创新、勇于挑战,在不断的探索中实现由知识走向能力,由能力走向专业素养。

猜你喜欢
关键成果目标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高考考好是关键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