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 李莎莎
Analysis of Financial Reports of Four
Major Banks in the US for the First Half of 2023
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近期披露了2023年二季报。部分受益于第一共和银行并购,摩根大通资负扩张明显、营收利润大幅增长。但就四大行总体而言,表现出规模扩张放缓、存款规模下降、除消费信贷以外其他信贷增长乏力、净利息收入继续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等共性趋势。不同于面临流动性及资产负债错配问题冲击、信贷投放集中度较高的中小银行,四大行尽管拨备出现小幅反弹但抵御风险能力仍总体健康。未来几个季度,美国宏观经济不同板块之间商业周期的不同步,使经济从滚动式衰退演变为全面衰退或者实现整体软着陆的路径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四大行资负规模、营收和利润增长趋缓或将是大概率事件。
四大行上半年财报情况
摩根大通
资产负债表方面,摩根大通2023年上半年资产负债表规模逐季扩张。受成功收购第一共和银行影响,二季度末总资产、总负债规模分别达到3.87万亿美元、3.56万亿美元,较2022年末分别增长5.5%与5.4%,继续稳坐美国第一大银行宝座。资产端,二季度以在联储存放为主的现金资产为260.64亿美元、同业资产达9582.5亿美元,较2022年末分别下降5.9%与7.9%;但在总资产中占比最高的信贷资产、证券资产分别达到1.28万亿美元、1.18万亿美元,较2022年末分别增长14.5%与16.9%,是摩根大通资产规模扩张的主要贡献力量。在信贷资产中,消费信贷较2022年末增长20.7%达到5995.52亿美元,其中,受益于并购第一共和银行,居民房屋抵押贷款增长52.1%至2624.32亿美元;商业贷款中商业地产贷款增长27.7%至1618.71亿美元。负债端,摩根大通也成为四大银行唯一存款正增长的银行,二季度末存款规模较年初增长2.5%至2.4万亿美元。受益于公众对摩根大通的信心,被收购以来(2023年5月1日),第一共和银行存款净流入60亿美元,逆转了其被收购之前存款流失的趋势(见表1)。
利润表方面,一季度、二季度营收分别达到385.02亿美元和412.71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3.2%和33.4%,环比实现五连涨,达到历史峰值。其中,受美联储加息及收益相对较高的信贷资产占总资产比的持续扩张等因素影响,净利息收入延续了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二季度净利息收入达到217.79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44%和5.2%。非息收入持续回暖,同比增长23.3%,环比增长9.56%至194.92亿美元。净利息收入占总营收比重小幅下降至52.8%,但仍远高于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前的水平。二季度信贷减值损失28.99亿美元,同比增长163%,但若剔除第一共和银行影响,信贷减值损失同比基本持平,环比甚至降低26%。从净利润来看,一、二季度分别实现52.4%、67.3%的同比增幅至124.53亿美元、143.14亿美元(第一共和银行的收购对二季度净利润贡献18亿美元和18.8%的同比增幅)(见表1)。
财务指标方面,摩根大通上半年资产回报率为1.45%,同比增长0.58个百分点;股本回报率为19%,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7.3%,流动性覆盖率为112%;撥备与贷款余额比率为1.75%;净坏账核销率为0.45%。
美国银行
资产负债表方面,美国银行上半年同样逐季扩张,二季度末总资产规模达到3.12万亿美元,较2022年底增长2.4%;总负债达到了2.84万亿美元,较2022年末增长2.2%。现金资产二季度末较2022年底下降2.3%至296.51亿美元。同业资产较2022年底增加34.4%,达到6281.24亿美元。受以公允价值簿记的债券资产贬值和减持等因素影响,证券投资连续两季下降,二季度末降至1.06万亿美元,较2022年末下降7.9%,同比下降13%。上半年信贷资产增速放缓,第二季度余额共计1.06万亿美元,与年初基本持平,同比增长2%;从细项看,消费贷款上半年增长乏力,二季度末规模与年初基本持平,同比上升1.7%,主要增长点是信用卡贷款,规模为970.09亿美元,较年初增长3.8%,但居民房屋抵押贷款规模为2289.15亿美元,与年初及2022年同期基本持平;商业贷款部分,主要增长点是规模占比较小的商业地产贷款业务板块,较年初增长6.5%,同比增长15.6%,工商业贷款较年初基本持平,同比也仅微增0.5%。负债业务方面,存款规模持续下降,较2022年同期及年初分别下降5.4%及2.8%(见表2)。
利润表方面,美国银行总营收在第二季度达到252.99亿美元,同比增长12.3%,连续第三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受益于美联储加息和自身信贷资产增长,二季度净利息收入为141.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8%;非利息收入为111.41亿美元,同比增长10.5%,主要受益于股票发行等投行费用收入增长。信贷减损损失继续增长,达到11.25亿美元,同比增长115.1%,主要来自信用卡贷款等消费信贷增长的拨备计提。一、二季度分别实现净利润81.61亿美元、74.08亿美元,同比增长15.5%、18.6%(见表2)。
财务指标方面,美国银行上半年资产回报率为1.00%,同比增长0.16个百分点;股本回报率为11.84%,同比增长1.36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5.1%;流动性覆盖率为119%;拨备与贷款余额比率为1.24%;净坏账核销率为0.33%。
花旗集团
花旗集团资产负债总规模较年初变化不大。二季度总资产达到2.42万亿美元,比年初增长0.3%,总负债达到2.21万亿美元,与年初持平。现金资产、同业资产分别较年初下降15.7%、10.1%。资产占比最大的证券投资二季度达到8587.33亿美元,同比增长11.1%,较年初增长9.3%,增幅主要由交易账户资产上涨构成。上半年信贷资产增长乏力,二季度末信贷资产达7039.66亿美元,同比下降2.5%,较年初增1.4%,上半年信贷资产增长部分主要来自占比最高的消费贷款,较年初增长1.8%,其中信用卡贷款(1666.65亿美元)、居民房屋抵押贷款(1297.7亿美元)分别较年初增长1.9%和4.5%。但工商业贷款大幅下降,较年初下降1.8%至2624.5亿美元,拖累商业贷款整体下降1.1%至2860.21亿美元(见表3)。
受投行收入等拖累,二季度花旗实现营收185.72亿美元,同比下降16.9%。在美联储持续升息的背景下,花旗实现净利息收入139亿美元,同比增长16.2%,但投行收入、交易收入大幅下降,导致整体非息收入同比下降55%至46.72亿美元。二季度信贷减值损失18.24亿美元,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但同比仍增长43.2%。净利润方面,受开支及信贷成本上升以及收入下滑等综合影响,仅实现净利润29.15亿美元,同比下降71.2%,环比下降37%(见表3)。
财务指标方面,上半年资产回报率为0.62%,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股本回报率为7.4%,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6.04%;流动性覆盖率为119%。
富国银行
受美联储监管关注及资产上限管制等持续影响,富国银行总体资产负债规模微幅下降,资产负债结构较为稳定。二季度总资产为1.88万亿美元,比2022年末下降0.2%,总负债为1.69万亿美元,比2022年末下降0.3%。从细项看,现金资产、同业资产、信贷资产均较2022年末有所下滑,证券投资小幅增长。同业资产为1899.18亿美元,同比增长4.9%,环比下降4%。证券资产总额达到5034.68亿美元,比2022年底上升1.3%,但比2022年同期下降2.6%。在占比最高的信贷资产中,信用卡贷款较年初增长3.1%至477.17亿美元;居民房屋抵押贷款规模较年初下降1.1%至2530.55亿美元,工商业贷款为较为稳定,但商业地产贷款敞口较年初有所下降(见表4)。
利润表方面,富国银行二季度营收为205.33亿美元,同比上升20.5%,显示出积极迹象。其中,净利息收入达到131.63亿美元,同比增长29.1%;非息收入达到73.7亿美元,同比增长7.7%。其信贷减值损失为17.13亿美元,比2022年年底上升近80%,同比增长195%。二季度实现净利润49.38亿美元,同比增长62.7%(见表4)。
财务指标方面,富国银行资产回报率为1.07%,同比提升0.34个百分点;股本回报率为11.6%,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5.00%;流动性覆盖率为123%;拨备与贷款余额比率为1.56%;净坏账核销率为0.32%。
横向对比来看,摩根大通明显受益于第一共和银行收购案,总体资负规模、信贷资产及存款规模较年初大幅上升。富国银行受美联储监管关注及资产上限管制等持续影响,总体资负规模基本稳定。美国银行资产负债表逐季扩张,花旗集团变化不大。除摩根大通外,三家银行均表现出除消费信贷以外其他信贷资产增长乏力,工商业贷款增长疲弱、信用卡贷款持续上升、存款规模持续下降等共性趋势。美国银行、花旗集团逆势增加了商业房地产贷款敞口,但其商业房地产贷款规模占总信贷资产的比重仍然很低,分别为7%和3.3%,明显低于摩根大通(并购后)和富国银行的12.7%和16.4%。利润表方面,凈利息收入占总营收比继续高于过去10年均值,同比继续增长但增速开始放缓,信贷减值损失明显增长。摩根大通、美国银行与富国银行利润持续增长,尤其是摩根大通季度盈利达到历史高点,但花旗集团继续受累于市场交易及投行等非利息收入减少、开支及信贷成本上升,营收及净利润均明显下滑。
四大行风险抵御能力总体健康
不同于面临流动性及资产负债错配问题冲击、信贷投放集中度较高的中小银行,四大行风险抵御能力总体健康,均顺利通过了围绕商业地产、居民地产及企业债引发巨大风险等压力场景下的2023年度美联储压力测试。2023年压力测试的极端场景是全球经济发生严重衰退,美国商业地产价格下降40%,写字楼空置率大幅增加;居民地产价格下降38%;失业率上升6.4个百分点,达到10%的峰值。但2023年7月初公布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包含美国四大行在内的23家大型银行能够抵御严重经济衰退带来的冲击,并在此情况下继续向实体经济提供信贷支持。据美联储估计,23家银行在极端压力场景下将遭受5410亿美元的损失,最低时整体一级普通资本充足率将较2022年底降低2.5个百分点至9.9%,但仍高于4.5%的最低监管要求。其中,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富国银行和花旗集团的压力测试期最低值分别为11.1%、9.3%、8.2%和9.1%,均明显高于监管要求;对四大行信贷资产造成最大冲击的板块分别是摩根大通及花旗集团的信用卡业务、美国银行的工商业贷款、富国银行的商业地产业务(见表5)。
尽管目前四大行资本较为充足,但《加强大型银行资本要求的拟议规则》将对大型银行提出更高的资本要求。7月27日,美联储、美国存款保险公司及美国货币监理署联合发布了《加强大型银行资本要求的拟议规则》并征求公众意见。该规则将实施巴塞尔协议III的最终部分,主要涉及对1000亿美元以上资产规模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及信用估值调整风险等的风险加权资产计算方法,该规则也考虑到了2023年3月银行业动荡的情况并进行了相关内容的更改,包括将某些证券的未实现损益纳入其资本结构、大型银行需遵守补充杠杆率要求以及遵守逆周期资本缓冲(如果逆周期资本要求已启动)。拟议规则将提出一种新的、以风险为导向的、标准化的风险加权资产计算框架,以提高监管资本要求的透明度和对风险评估的一致性,进而增强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进行独立评估的能力。其中,在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方面,取缔目前基于内部模型的计算方法,要求必须使用一套新的标准化方法;在市场风险方面,尽管保留了目前内部模型的方法论,但对当前框架进行了实质性改进,提升了标准化程度和同业可比性,并更好地体现了尾部风险和低流动性交易资产风险;信用估值调整风险方面,通过引入标准化方法来解决与金融衍生品活动相关的风险,修订后的信用估值调整风险衡量方法将与市场风险框架的拟议改进相类似。拟议规则如果通过,将在2028年7月1日完全生效。据美联储估计,在新规则的影响下,大型银行一级普通资本将整体提升16%。
宏观经济趋势与下半年四大行经营情况展望
2023年上半年,美联储大幅、快速紧缩的货币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前期财政宽松带来的居民超额储蓄也稳步下滑,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以及企业投资等受到更多抑制,经济总体需求回落,通胀持续下降,核心通胀回落但展现出顽固性,劳动力市场较2022年下半年进一步放缓。从经济内部结构看,在受疫情冲击复苏较晚的服务业增长带动下,服务消费相关领域的表现好于预期,下行速度较为缓慢,与商品消费相关领域的制造业生产下行压力更加突显,制造业及商业地产板块等已经陷入衰退,科技行业盈利下滑或已见底企稳,而许多其他服务业板块新增就业及企业盈利仍相对健康。
宏观经济不同板块之间商业周期的不同步,使经济从滚动式衰退演变为全面衰退或者实现整体软着陆的路径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通胀从高位下降给企业营收持续增长带来负面影响,明显的限制性的实际利率、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也将持续对企业利润造成挤压,最终对经济整体带来冲击。从传统的经济前瞻指标看,未来12个月内经济状况可能进一步恶化,咨商会经济领先指标已连续16个月下滑,领先信贷指标、消费者信心、ISM新订单指数、平均工时等指标连续走软;《华尔街日报》最新季度调查显示,2023年美国经济的衰退概率为61%;未来12个月,纽约联储基于收益率曲线的衰退概率为66%,均处于历史高位。
过去几个季度,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是推动银行业务变动和利润增长的核心关键因素。随着美国经济进入商业周期后半段及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下半年四大行资产负债规模扩张继续趋缓、营收和利润低于2023年上半年将是大概率事件。随着净息差增长失去动力以及信贷资产扩张放缓,净利息收入增长将放缓甚至下降,投行业务等或将出现回暖,净利息收入占总营收比或将开始下降。此外,不良贷款拨备反弹可能持续。最后,近两个月美国三大评级公司先后下调了对美国银行业健康状况的评级,并以高融资风险以及高度依赖经纪存款、存款流失、利润承压等理由下调了许多中型银行的评级,并警告可能会下调另外多家银行的评级,尽管目前美国四大行尚未被直接下调评级,但总体前景仍然不容乐观。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纽约分行)
责任编辑:孙 爽
97663925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