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人
马蹄刀、三角刀、木槌、喷壶、针锥、量筒、毛笔、镊子、刷子……近30种工具分列在工作台上,她屏气凝神,手握毛笔,小心翼翼地蘸取糨糊,将补纸贴到古籍的破损处,再用镊子一一剔除多余的毛边和残边……原本脆弱、泛黄的古籍书页,在她的妙手修补下重获新生
“修复古籍就好像侦探破案一样,从现场开始剖析当初发生了什么事情,一点儿一点儿倒推回去,还原真相。”
85后北京女孩宋晶,从小学开始就喜欢看国内外各类文博纪录片,逐渐对文物修复产生了兴趣。上初中后,课余时间,宋晶除了继续看纪录片,还常常一头扎进古书堆,看得津津有味。从那时起,她就下决心要成为一名古籍修复师。
从事文物保护工作,需要化学知识打底。高中毕业,宋晶考入复旦大学化学专业。大学毕业后,怀着对文物修复的热忱,她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习文物保护。
读研期间,宋晶师从著名文物保护专家胡东波教授。胡东波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保护专业的带头人,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与科研已有30多年。在胡教授的指导下,宋晶参与了多个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在实践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提高了保护、修复文物的动手能力。
得知宋晶对古籍书画修复兴趣浓厚,胡教授将她引荐给了知名书画碑帖修复专家陆宗润教授。陆教授有着数十年的实践经验,曾解决了书画装裱修复领域的几大世界性技术难题,包括清洗红霉、石绿走油、明矾脆化、碑帖拓片立体还原等。
陆教授非常乐于将自己的一身绝活传授给学生们,跟他们分享自己独到的体会:“修复古籍就好像侦探破案一样,从现场开始剖析当初发生了什么事情,一点儿一点儿倒推回去,还原真相。”他还激励学生们:“不要害怕困难,有时候最复杂的难题,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
与陆教授深入交流和探讨后,宋晶对古籍书画修复领域的了解更为全面、透彻,也进一步坚定了从事这个职业的决心。
研究生毕业后,宋晶如愿进入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成为一名真正的古籍修复师。
一页纸表面看起来只有几个虫洞,但打开反光板就会发现,上面布满细细密密的小洞,有时候一天下来一页纸都补不完
修复古籍绝非易事。修复师如同医生给人看病一样为古籍“治病疗伤”,针对不同“病害”,如虫蛀、霉变、腐蚀、版心开裂、墨跡遇水洇化等,制订不同的修补方案,实施起来短则几天,长则数月。
修补期间,修复师不仅要紧盯书页,还要屏气凝神。因为很多古籍极为脆弱,一次轻轻的呼吸,就有可能让残片翻飞,导致二次伤害。修复工序更是复杂、精细:拍照存档、拟订方案、标号、制糊、配纸、溜书口、刷浆、订线等,整个过程容不得半点闪失。
在国家图书馆工作的前几年,宋晶的主要任务是补虫洞。很多时候,一页纸表面看起来只有几个虫洞,但打开反光板就会发现,上面布满细细密密的小洞,有时候一天下来一页纸都补不完。马蹄刀、三角刀、木槌、喷壶、针锥、量筒、毛笔、镊子、刷子……近30种工具分列在工作台上,她屏气凝神,手握毛笔,小心翼翼地蘸取糨糊,将补纸贴到虫洞破损处,再用镊子一一剔除多余的毛边和残边,尽可能使古纸与补纸完美贴合。
除了工具,宋晶的工位旁还有一只用来盛放糨糊的大碗。修复古籍所用的黏合剂不是日常生活中的胶水,而是用小麦粉或米粉调制出来的糨糊。宋晶说:“调糨糊是古籍修复中的一门艺术。若天气干燥,糨糊就要加水,稀淡些;遇到阴雨或者潮湿天气,糨糊则要浓稠些。调糨糊没有计量仪器,全凭经验和感觉。最理想的状态是,糨糊刷到书页的那一刻,纸张不皱、不缩,且不会留下硬块。”
刷糨糊时,修复师对力度的掌控也很重要,力度太大,纸可能会破损;力度太小,纸又粘不住。同时,古籍修复师也要对装帧形式很了解,如卷轴装、线装、折装、包背装等。宋晶说:“如果不知道怎么装,就谈不上怎么修。”
古籍修复过程非常缓慢,但古籍保护又要保持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这就需要修复师静下心来,周而复始地完成一项项精细的工作。光阴在人与古籍默然相对间,慢慢流逝。随着修复的古籍越来越多,宋晶非但没有感觉工作枯燥,日子难熬,反倒有意外的惊喜。她曾修复一幅古画,画作湿润之后,蓝色背景下隐约显现一些文字,内容大致是画家作画的目的和感悟,但纸张干透以后,这些文字便悄然消失了。宋晶在感慨画家妙手慧思的同时,也为自己能够跨越时空,与古人交流而怦然心动。
“一遍遍的修复过程,其实也是一次次的修心之旅。投入修复工作后,我常常沉浸其中,摒弃杂念,忘记时间,自然也就远离了浮躁。”
2022年年初,宋晶所在的修复小组,接到由字节跳动专项基金支持的《永乐大典》“湖”字册的修复任务。这册《永乐大典》收录了有关“湖”字的诗、词、文等,包括谢灵运诗,唐宋元明时期的诗、文,以及宋元时期的词等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图书馆之前藏有此册的后一册和前一册,此册的发现,补全了三册,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推进修复计划时,修复小组却迟迟无法动工。
原来,此册《永乐大典》被发现时,前后书衣已经面板脱落,书脊则完全缺失,修复难度非常大。宋晶说:“由于《永乐大典》异常珍贵,为了不给古籍造成新的伤害,修复小组特地先复制了一本一模一样的样书进行修复试验,之后才敢对真迹下手。”
在对书芯的修复方面,修复师们参考之前的经验,在不拆除原装帧的前提下,将书立起来,对书叶(线装书通常为筒子叶,一张筒子叶称为“一叶”,相当于今天书籍的两页)进行掏补修复。但与此前不同的是,修复师们会在修复前对书叶纸张进行纤维分析检测,并从库存纸中选择成分配比和颜色均相近的纸张作为补纸。
破损的黄色绢质书衣该如何修复?修复人员对此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宋晶说:“以往通常会直接从市场上购买相似的绢,这次则按照原件量身定制。”修复人员对《永乐大典》书衣用绢的绢丝粗细、密度等进行精准测量,织造出与原件极为相似的绢制样品。
为了使新绢在色彩上更接近原件,修复人员参考《明会典》中所记载的黄色染料,再结合明代其他文献中的相关记述,选择当时可能使用的传统植物染料对其染色,并进行老化处理。反复试验后,又经过多个步骤,他们终于得到了适合修复原件的补绢。
如何让原绢与补绢完美衔接?修复人员再次面临新的挑战。“绢上有很多毛边儿,直接补上去不够美观,要先借助高倍放大镜等仪器把每根丝都捋顺。这是个极其费眼的活儿。”在绢的修补方式上,是碰接、搭接还是缝接?宋晶和同事们进行了多种尝试,最终,他们选择将新绢搭接在旧绢下面的方式,因为这样接口处看起来是最自然的。
修复人员齐心协力,经过一年多努力,终于让这部《永乐大典》“湖”字册焕发新生。2023年5月16日,包括《永乐大典》“湖”字册在内的39件古籍对公众展出。展出现场除了实物外,还用了全息幻影,不仅向观众展示了修复成果,还展示了古籍修复技艺。
之前有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曾引发人们对古籍修复的热情。这次全新的展出方式再次把古籍修复师拉进人们的视野,引起人们对这个职业的关注。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古籍保护力度,成效显著。然而,古籍保护仍存在修复速度赶不上老化速度的难题,大量古籍亟待抢救。宋晶说:“修复人才缺口依然很大,很多老师傅退休后又被返聘。”
深知人才培养的不易,宋晶也和前辈们一起走进校园开讲座、办培训,并指导高校派来实践的学生。她希望以此感染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在这个冷门专业里找到一生的热爱。
看到自己经手的古籍面向公众展出,让人们了解到以前的历史,宋晶感觉自己像个修补时光的人,内心充满成就感:“一遍遍的修复过程,其实也是一次次的修心之旅。投入修复工作后,我常常沉浸其中,摒弃杂念,忘记时间,自然也就远离了浮躁。”
【编辑: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