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向东 詹秋雨
版画艺术发展的步伐总是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前进。在如今数字化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版画艺术不可避免地面临新技术带来的冲击。笔者将从数字化技术在传统版画中具体的应用特征与数字化时代下部分版画艺术家的版画创作的延伸性艺术实践来思考数字化技术对版画创作的影响。
数字化技术目前常被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运用在版画创作的绘制草图、制版等阶段,极大地简便了传统版画中部分烦琐的流程,提高了创作过程的效率。其中,数字图像软件技术的介入,也让创作者在绘制草图的过程中得以将新的想法进行试验,降低了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提升了图像素材的精准性与创作主题的创新性。
1.图像搜集
20 世纪90 年代末,随着数码相机的成熟,图像素材不再像过去一样需在实地写生。智能手机的发展使图像获取和传播低门槛、低成本化。艺术家可以借助单反相机、高端智能手机等新型数码设备,搜集海量的图像资源,且是画面清晰、不变形的图像。
在如今数字化的网络平台上,图像素材的共享也是艺术家们获取优秀素材的新途径。在网络平台上,许多创作者将个人优秀的创作素材进行分享,或是摄影图像,或是随手涂画的素材。在后台大数据的推送下,艺术家们可以大量浏览与阅读相关的创作素材分享,提升搜集与自身创作相关图像的效率。艺术家们在这些平台上的分享,也有利于创作前交流灵感与经验。搜集的过程亦是对自己创作思考进行不断修整的过程,有利于形成符合自身创作的工作方法。
2.图像编辑
相较于传统图像采集后,在纸张上或直接在版上的草图绘制,数字化图像编辑更高效简洁。创作者可以把数字图像导入计算机或平板电脑中,借助多种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编辑,选择缩放、扭曲等功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创作者借助图像处理软件,能够同时高效率地对图像进行多种方式的实验,刺激自身的灵感涌现。以铜版为例,传统的铜版画飞尘技法难以获得较大尺幅、精细且过渡柔和的灰色调,而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处理,创作者可以在草图阶段比较顺利地展现这些效果,甚至可以选择渐变的范围和方向,以及飞尘颗粒的大小、间距和层次。同时,图像处理软件能够为图像设定一个合适的分辨率,尽可能保留细节,防止细节丢失,提高图像的精准性。
3.图像输出
在完成图像编辑后,创作者可以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快速、精准地开展上稿的任务。同时,借助数字图像输出设备,创作者可以推进色彩与制版的参考工作,其中平板打印、水性写真打印、色阶线描摹等方法均能完成。以木刻为例,创作者将草图的电子文档在电脑软件中进行水平反转,接着输出到大型喷绘机上直接喷打到木版上,即可避免过去传统复写纸上稿的较烦琐、低效的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
数字图像软件在制版阶段的作用很大,以试色与分版为例,能够缩短创作者体力劳动时间。创作者在获得便捷方式的同时能直观观察画面效果的变化。
1.试色任务
创作者若是完成套色木刻、丝网等携带色彩关系的草图,就可以利用电脑完成便捷的试色任务。以丝网为例,创作者可以借助Photoshop 中的色彩填充选项,对整个画面的颜色效果进行调整与试验。试色能够帮助创作者在修版阶段把握画面色彩的冷暖取向,便捷完成色彩效果的选择与校对,提升调色的准确度。
2.分版任务
进入分版阶段,创作者可借助Photoshop 中的多通道模式完成。以注重色彩与版层关系的套色木刻、丝网版画、水印为例,传统分版的工序很复杂,需将图像中的颜色进行归纳与区分,同一颜色的归纳成同一个版层,并把每个版层的顺序区分好,过程十分烦琐且消耗体力。而在Photoshop 的多通道模式下,创作者可以在通道中直接对图像的颜色进行分层,借用魔棒工具挑选,便捷地分开以及应对套色、丝网、水印中的专色分层。创作者对各专色通道上下顺序的调整亦是区分版层顺序的变化。这项功能使创作者能够方便且快捷地完成制版阶段中烦琐、重复的任务,减轻不必要的劳动。
著名评论家齐凤阁认为,陈琦的水印木刻艺术有三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是融入数字技术,探究水印木刻表现力的无限可能性。面对数字化时代和版画生态环境的变化,陈琦在《中国水印木刻的观念与技术》中谈到对版画的印痕与复数两个版画概念重新思考与审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突破。如今,我们处在数字化的时代,数字技术对我们而言如同空气或阳光,深深地融入我们的生活、艺术。由此,陈琦开始探索数字技术介入版画艺术的创作,一场版画本体语言与数字媒介结合的艺术活动开始了。
陈琦最近五年来创作的空间装置作品与数字沉浸式影像作品都是基于版画“印痕”这一基本的属性进行。这些作品无疑是体现版画在数字化时代下延伸发展的优秀应用案例。
这些作品源于陈琦的《时间简谱》水印木刻系列,将古书上被蛀虫啃食的虫洞图像作为表达时间性的痕迹,一种穿越历史的痕迹,藉由水印版画技术呈现在画纸之上,之后便开始从平面到立体,从版画媒介转向纸、木、紫砂、珐琅等传统文化媒介,再到空间装置、数字影像等现代媒介。2011 年的《云立方》是在深圳国际版画双年展上的一个空间装置作品,它的概念依旧根据版画的印痕概念而来。在2018 年苏州金鸡湖国际双年展上,陈琦继续延续《云立方》的创作,将镂空的虫洞符号图像铺满天花板,光线透过图形照射在墙面和地面形成绚丽的光影视觉效果。2019 年第58 届威尼斯国际双年展,陈琦的空间作品《无去来处》是一个直径10 米的八角形粉色盒子。作品运用阳光光线照射透过天花板上镂刻的图形,映射在墙体与地面之上的光影变化,感叹时间的流逝。与此同时,陈琦也在思考如何能在室内呈现出这样富有哲思的光影作品。在浙江美术馆《纸上缤纷》展览上,陈琦展示了《无去来处》1.0 沉浸式数字版室内空间作品,作品运用了16 台高清4K 投影机,投射在四个墙面和地面。室内的天花板也使用镂空雕刻,在天花板上还有一层模仿天空、日光、月光、鸟儿等景象的投影。对于这件作品,陈琦评价道:“这个作品和自然界的作品相比,又多了一种表达,这种表达不仅仅是去模仿日常的光影经验,它更加植入了一些艺术家主观的表达。”数字技术的深度介入促使作品《无去来处》不断迭代升级,陈琦也希望这个数字空间能为观赏者提供一个从未有过的心灵体验场域。
《时间简谱》版画作品也运用了新媒体互动,2019 年深圳大学地铁站所做的新媒体互动装置也有光影的变化。作品由一层一层不锈钢的图形雕刻堆叠而成,每一层后面都有灯光演绎不同层次的效果。2021 年上海,陈琦将《上善若水·斯佩河》融入新媒体互动技术,作品除能够时刻捕捉观赏者的手势之外,还可以持续跟随观赏者的行走轨迹。作品中的图形不是借用动画来做,而是用程序将它用代码表示出来,由此形成作品与观众的直接互动。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版画与新技术的结合诞生了一个新的版画品种——数码版画。数码版画起源于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指艺术家原创的、借助数字化技术的工具和材料(如用扫描仪代替照相机、用彩色喷绘机代替版画印刷机、激光刻印代替手工刻刀等)完成的、有限制复数和艺术家亲笔签名的作品。目前数码版画在国内仍是有话题度的“新品种”。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辜居一是国内较早开始研究数码版画并积极创作数码版画的艺术家之一。作品《滤·镜》是艺术家通过电脑绘图和图像处理软件中的各种滤镜功能对鲁迅先生的形象进行重新塑造。辜居一对自己的作品解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光过滤,鲁迅的形象仿佛像镜子一样,折射出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对其从多元角度的不断解读。
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电子艺术学院院长约瑟夫·舍尔深耕于数码版画的创作与教学多年,他提出最新的技术一直是版画创作基因的一部分。艺术家的《飞蛾》系列作品通过高分辨的扫描仪捕捉飞蛾图像,要进行10 到30 次的扫描以获得不同焦距的景深。一层层的扫描结果都会在电脑上进行合并处理,再通过激光雕刻制版和木刻印刷制作成尺幅较大的数码版画作品。这些详细的视觉图像使飞蛾身体的表面纹理变成了几乎可触的现实。
比利时艺术家维姆·范·雷莫特尔运用数字化技术与版画结合创作数码版画的案例同样值得借鉴与学习。艺术家将创作的数以百计的素描、色彩习作和版画作品转化为数码版画创作时的素材,利用PS 种种强大的功能对图像素材进行重新构思与组合。艺术家表示:“我为这一目的制作出的数百幅草图现在成为我的艺术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很大一部分创作是在计算机本身上完成的,具有可明显辨识的、为数码绘画所独具的特征。大多数情况下,我的作品是这两者的结合:绘画技法和计算机程序所提供的转换的可能。”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姜陆评价过维姆·范·雷莫特尔及其作品,他不仅把以前的绘画创作或版画当作素材,利用计算机进行再加工和创新,更有相当一部分的作品仅用计算机进行制作。维姆教授在运用数字化技术和版画相结合的基础上有独特的创造性,这一成就是巨大的。
在国内外美术展览上,数码版画的兴起与发展能从中窥探一二。2001 年,美国一些美术馆相继举办了“数码艺术展”,如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的“未来办公室用具展”“010101 展”和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的“数字版画展”。在国内,2006 年由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首届全国数码版画展览,次年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主办了“叩键问版——数码技术与当代版画艺术”展览以及相关学术活动。2012 年,全国首个数码版画个展“邓扬威版画展”于广州展出。2018 年国际学院版画联盟学术研讨会将数码版画纳入常规的展览,数码版画正式归入版画的大家庭。2021 年,首届国际数字版画艺术大展在长沙举行,共展出了国内外80多位艺术家的150 多件作品。
无论版画本体语言与数字媒介的结合创作,还是数码版画的创作,都具体生动地呈现出版画在数字化时代下的延伸发展。传播学家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本身是交叠的,新旧媒介之间相互转换,在这一转换当中,旧媒介成为新媒介的内容,最后的结果是新媒介诞生。而新媒介也意味着新文明的出现,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永无止境。版画在数字时代下,从自身开始追问,以自身为开始不停顿地转换,不仅触及自身的局限,也在不断突破版画的边界,与其他媒介进行融合发展,不断延伸版画的价值。
数字化技术在版画创作中所体现的高效与精准、便捷与直观的特征,为版画人在工作方法与体力劳动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与减轻,这是技术进步对版画发展带来的影响。而艺术家们也在日新月异的技术中拓展出新的艺术创作视角与新的艺术思维理念,捕捉版画本质的语言特征与崭新的媒介艺术形式,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数字化技术为版画的发展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我们应当带着积极、开放的态度去拥抱数字技术带来的改变,去探索版画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