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科汝 刘姿汝
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浓厚的民族精神是发展我国民族化道路的强大背景。建筑设计是传播中国文化和提升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载体,在我国现代发展史上,我们既有“复古”的建筑设计尝试,也有学习西方的“拿来主义”,但目前的建筑设计较为商业化,使得设计产品变成模式化的流水线产物,所以有必要探寻设计的手法。新东方风格作为民族化设计的重要表现方式,对指导建筑设计师的设计工作有着实际的借鉴作用。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始,人民对民族的认同感也在逐渐增强。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从服装设计、家居、影视到建筑设计,也涌现出许多民族化的设计实践。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将“新东方主义”艺术观念带有时代性的理解,扩展到市场实践的物质载体上,分析博物馆设计中的新东方风格,探求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吸收,以及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通过研究树立民族自信心,同时也在设计方法上为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风格概念源于18 世纪的理性主义思潮,温克尔曼等艺术史家开创风格学研究方法,逐渐成为西方艺术研究的有效方法。夏皮罗认为:“对于美术史家来说,风格是研究的基本对象,它研究其内在的一致性、其生命史、其形成和变迁的问题。它也利用风格来作为作品起源的时间地点的评判标准,以及风格作为一种追溯不同学派间相互关系的手段。”伴随着西学东渐,风格学方法一开始是作为美术史研究的方法被应用到中国美术史研究中,之后在其他领域得以应用。
新东方主义是国内设计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认知。艺术家叶锦添作为新东方主义风格的先行者,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新东方主义”概念,他一直在寻找属于东方的真实文化遗产,思考怎么从百年来对东方主义的误解及西方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去全面地展示和挖掘新东方主义,并在《卧虎藏龙》等电影中进行服饰设计的众多实践。建筑领域的“新东方主义”是现代设计师在继承和借鉴传统的基础上谋求新的原创。
建筑领域的新东方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离不开近百年来的实践: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固有形式”,尝试历史样式的模仿和引用,忽略了建筑的功能性及经济性。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族形式虽然出现了对传统继承的辩证思考,但对传统的认知仍停留在形式层面。20 世纪80 年代虽然在探索民族形式的创新表达,但还是停留在对表面形式的实践。20 世纪90 年代开始交融和整合,开始弘扬传统建筑风格,但不拘泥于对传统形式的复写,是对传统的深层挖掘,在建筑设计上慢慢开始突破。进入21 世纪之后,追求新而中的建筑风格,强调建筑要体现骨子里的中国精神,传统精神表达愈发多样性,开始逐步实现从形式到意境的表达,在这一时期的探索中逐渐形成 “新东方风格”的演变:第一阶段 “形式表达”,局部提取或复制传统中式元素;第二阶段“意象表达”,整体或局部将被模仿对象进行简化或转化,还停留在符号化表达阶段,能完整地表达中国传统的精神内涵;第三阶段“意境表达”(摆脱符号化表达),通过当代建筑语汇来表达传统意境,来实现传统深层精神的表达,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万科第五园和苏州博物馆(新馆)。万科第五园将徽派和晋派传统建筑元素相结合,它并没有简单地复古,而是有选择性地保留,以及提炼传统文化的意境,营造适合中国人居住的传统居住环境,同时又能适应人们的现代生活习惯。如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尊重苏州园林的传统特色和手法,扬弃式地继承古代传统园林的建造手法,并融合了江浙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元素符号,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设计图案进行抽象化处理,从而创作出现代建筑设计语言的新形态,极大地展现了苏州这座古老城市的现代性。在《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一书中,贝聿铭说道:“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1]在当代中国设计领域,这种创作形式对中国建筑设计的民族化影响深远。
新东方风格不是一个一般性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深刻的艺术哲学和文化人类学问题。“建筑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物质需求,也要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精神需求。”[2]博物馆则是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及精神需求的典型项目类型,也是新东方风格建筑的较早实践,见证了从对传统风格的引用、模仿再到对文化内涵的再理解,它不是代表某些人的尝试,而是代表着国家及社会层面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挖掘。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国家版本馆,它由北京总馆、杭州分馆、西安分馆及广州分馆组成,这四座城市又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形成独特的文脉特征。
版本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所有版本资源,是记录历史、见证文明的“金种子”。“为什么而设计?设计的功能是什么?”[3]基于这个问题,国家站在文化安全和文化复兴战略高度上谋划的,用以存放保管文明“金种子”的“库房”,也就是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因此,中国国家版本馆从“基因”上就决定了它的形式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适合采用新东方风格。四座国家版本馆散落于各地文脉之处,具有版本典藏、研究、文脉展示、交流的功能,它们是现代设计语言转译东方文化的典型,是时代新风与历史古韵相碰撞产生的作品。
中国国家版本馆总馆位于北京市,文瀚阁作为主要建筑,是中国国家版本馆的标志性建筑(见图1)。北京有着浓厚的明清皇家建筑传承,该场馆的设计沉稳大气。建筑外形类似北京天坛祈年殿,同时也借鉴敦煌莫高窟九层楼的神韵,无论是建筑外观还是室内设计,犹如殿堂般典雅庄重;同时,整个场地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秩序感,文瀚阁是整个序列的制高点,烘托出恢宏之势。馆内诠释藏书文化的文瀚八景、国家书房内来源于宋代石刻天文图的星空穹顶、洞库拱顶的飞天壁画、兼具传统建筑神韵与时代精神的文瀚厅,富有中国文化元素的设计随处可见。
图1 中国国家版本馆总馆整体鸟瞰图
杭州国家版本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主体建筑为文润阁,整个项目蕴含浓郁的江南宋韵,设计师为普利策奖得主王澍(见图2)。历史上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以宋代园林为背景做新藏书楼,实际与宋人崇尚自然、提倡“天人合一”的理念不谋而合。王澍阐释理念时解释道:“宋代的建筑,最精彩的是它跟山水的对话能做到精确对位——不是协调关系,是互相补位、互相映衬的对话关系,是种不一样的生动。”
图2 杭州国家版本馆整体鸟瞰图
但遗憾的是无宋代园林留存至今,王澍始终坚持从宋朝的书画中寻找解决方式,《溪山行旅图》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浙江以烧得美瓷为善,而青瓷似玉,青黛色玻璃就作为博物馆特色,表达出宋代的韵味,它既是建筑外观的一部分,也是室内色彩的组成;室内吊顶以中国传统的木架构屋顶结构为装饰,室内风格素雅,并以格栅营造中式美学意境。
广州国家版本馆背靠凤凰山,基地坐北向南、前低后高,借此地势依山而起,逐步升级(见图3)。从俯视的角度,能看到广州国家版本馆按照殿堂式建筑的空间序列,建筑主体围绕清晰的轴线对称。抬升和对称凸显藏书楼的庄严和地位,体现中国古代书院、传统殿堂式建筑的文化内涵。古树围绕在礼制严格的主楼周围,融入了岭南风格的园林群落,也让建筑有机会与自然、山水高度融合。同时,文沁阁在色调上保留了岭南建筑独有的特色。外立面颜色以浅灰、中灰、深灰三种灰色过渡,与青山绿水合为一体,营造出水墨丹青的氛围,构造出与水池、植物在视觉上和谐映衬的关系。这种“天人合一”的效果正是来源于建筑群整体高度的协调性。
图3 广州国家版本馆整体鸟瞰图
西安国家版本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主体建筑为文济阁,西安为汉唐的国都,该馆定位为汉唐风韵(见图4)。西安国家版本馆以高山为景,山岭和平原的巨大高差,形成高差明显的两部分,分别承接山水,这种大开大合的气势,将汉唐风韵的磅礴雄厚体现得淋漓尽致。西安国家版本馆采用传统的礼制布局呈现严明的轴线对称关系,周围园林交错,总体格局方正规整、秩序感更强。
图4 西安国家版本馆
整体而言,四座国家版本馆将传统文化转译为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特色,同时,在这些项目的实践中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反思:四个项目都采用了礼制布局结合外围园林和传统坡屋顶意向,对于传统建筑空间的参考,是否偏向形式主义,是否还能更多样化。新东方风格的探索,也确实让我们看到了现在和未来,现代空间与传统元素及历史古韵结合的无限可能性,还需要继续探索。
中国的设计师需要重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会成为设计师灵感的源泉,从而成就好作品,找到文化自信,进而使新东方风格更加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