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 安 婧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校企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路径和载体。如何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共融共赢,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对国内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流模式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当前国内校企合作突出问题,并对未来校企合作研究的深入开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与之相适应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产生时间、校企双方的作用和地位也不尽相同。目前较为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等。
1.德国“双元制”模式。所谓“双元制”,是指学生在学校完成专业知识学习,在企业参加技术技能学习实践,两者有机结合以实现其既定培养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以培养现代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强调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的有效结合,结合市场需要动态调整课程设置,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并通过立法的形式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的运行管理,为德国“二战”后经济崛起输送大批量技术技能人才,是世界职业教育学习的标杆和榜样。
2.美国“合作教育”模式。“合作教育”是学生的学习与有偿的工作按照既定的单位时间交替进行,是美国校企合作中最有影响、最为成功的一种教育模式。优点主要表现为:坚持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实现从理论知识为主导向“工学交替”转变,达到校企共同育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校课程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让学生用专业理论指导实践与创新,在实践中开阔视野积累经验。合作教育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培养,也符合学校、企业和社会三方共同发展的利益。
3.英国“工读交替”模式。英国“工读交替”模式是一种“学习—实践—学习”交替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它重视学生的关键能力培养,注重与产业界的联系与合作。如四年制的学生,前二年在学校学习,第三年到企业工作,第四年回学生学习考试,考取相关资格证书;或者是第一、二、四年在学校学习,第三年到企业实践。学生角色和职业角色的双重体验,使得学生不仅能验证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还能积累社会阅历和经验。
4.澳大利亚“TAFE”模式。澳大利亚TAFE教育是从职业能力为本位出发,以行业需求为基础,以培养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的人才培养模式。TAFE学院的学生,80%的时间是在工作场所进行工作本位的学习,剩余20%的时间在TAFE学院进行学校本位的学习,“毕业即就业”。TAFE学院使用的课程是与各个行业共同开发的,能紧贴行业需求并迅速把新需求更新到课程中。在学制上采取学分制,根据学生最终修得的实际学分给予相应的结业证书、资格证书或文凭,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相互衔接。
5.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教学工厂”是德国“双元制”在新加坡本土化的产物,具体是指在校内建设真实的企业环境,通过项目教学与项目开发的方式将教学过程中的诸多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项目开发能力。学生所参与的项目都是来自企业真实岗位和生产实际,能够让学生在项目参与过程中接触行业前沿动态和练好职业技能。这种模式打破组织边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将企业流程导入教学流程,在教学系统中植入工厂环境,推动校企双方从合作走向融合。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已呈现出多样化格局。全国组建了1500多个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涵盖了企业、学校、行业、科研机构在内的4.5万余家成员单位,形成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目前,职业院校与企业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职教集团、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产业学院等五种。
1.订单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是指职业院校与企业签订用人协议,为企业“量体裁衣”培养人才,毕业后用人企业按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的合作办学模式。在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在选拔学生、制定培养方案、确定课程设置和实训标准等方面开展合作,学生在校内完成基础理论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在企业完成生产实训、顶岗实习。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既为企业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又能大幅缩减学生上岗适应期,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用人的有效衔接。但人才技能与理论相对单一,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2.现代学徒制模式。现代学徒制是职业院校和企业按照校企育人“双主体”、教师师傅“双导师”、学生学徒“双身份”的模式培育技能人才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传统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的深度结合,学校导师承担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技术的教学,企业导师承担岗位核心课程和职场文化课程教学,工学交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有利于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突出优势,有利于形成稳定的专兼结合、校企互聘的高水平双师队伍,有利于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3.职教集团模式。职教集团模式是由职业院校、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组织自愿组成教育团体开展集团化办学活动,围绕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需求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创新、携手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我国探索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重要举措。对职业院校而言,依托职教集团校企校际校科合作齐发力,有利于拓宽校企合作领域,有利于中、高职之间的衔接,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发展。
4.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模式。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模式是指职业院校和企业通过共建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实训基地建设、专业课程开发、人才培养、项目工作室等方面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夯实学生实训和教师发展基地建设基础,携手探索全方位校企合作新路径,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更有效率地为企业培养输送更多高技能人才。同时,也为毕业生在专业水平成长、职业素养成长、毕业就业等方面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实践平台。
5.产业学院模式。产业学院是继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职教集团等之后职业院校办学新形态,由学校、企业、政府等多元主体协同打造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员工培训、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实体组织。现代产业学院在原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基础上,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政行企校”多元主体通过全程共育人才、开发课程与教材、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联合开展科技协同创新等方式有效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深走实,有效实现“政行企校”资源互通共享,构筑起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入融合互促的产业新高地。
纵观国内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存模式与具体实践,不难看出校企合作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经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阶段,校企合作的方式多样但大多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普遍存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契合度不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校企合作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等问题。
1.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契合度不高。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契合度不高、服务经济发展能力有限。当前,部分职业院校存在盲目跟风开设“热门”专业的问题,专业设置严重脱离区域产业结构人才需求、同质化问题突出。一方面,学校与企业缺乏常态化沟通机制,只有在开展专业调研或研制人才培养方案时等特定情况下才有针对性地沟通,这种一问一答式的浅层次沟通无法让学校精准把握行业企业的真实需求,导致专业设置与企业岗位设置不匹配,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错位,同类型专业人才供大于求。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自我造血能力较弱,既没有组织专业化的职教师资队伍投入到服务企业人力资本的继续教育培训中去,也没有找到解决学校现有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等科技成果转化的较好方法,无法吸引企业携手合作共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非常有限。
2.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积极性欠缺。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通过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可以培育出贴合企业岗位的人才。但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企业逐利的本质与教育的公益本质渐起冲突,导致深度参与办学的积极性锐减。建立合作关系前期,企业不仅会衡量投入资金的绝对成本,也要衡量投入产出的相对成本。像投入硬件设施、联合定制课程、派驻工程师等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合作内容,使得企业在人财物方面耗费的成本与社会招聘的成本相比投入过大,部分企业仅愿意停留在冠名、实习基地等这类浅层次合作上。对于那些有意愿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的企业,在培养周期结束后出现了培养学生不符合企业直接上岗要求或大批量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等情况,严重挫伤了企业继续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此外,对于那些小微企业来说,公司规模小、资源匮乏、缺乏有效渠道适配学校也是企业无法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障碍。
3.校企合作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校企合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和企业具有不同的属性,拥有不同的使命、功能与价值取向,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冲突和困难。合作之初,在双方功利性目标的动力驱动下能够很快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双方的合作诉求和最终目的没有进行反复研讨论证,缺乏可操作性。合作期间,双方缺乏相应的教师(员工)动力激励措施,学校教师更愿意将精力投入到教科研、职称晋升等个人利益相关的方面,不愿意消耗精力参加到合作中来或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企业技术专家因生产和工作需要的现实困难和缺乏相关薪资激励,也不愿意到校任教。合作的主要执行者缺乏工作热情,导致已进行的合作项目团队成员流动性大、合作成效不明显、可持续性不强,后续合作难以开展。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更加明确了校企双主体办学定位,为当下校企合作注入发展新动力并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是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利器。在市场化、智能化的今天,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实践如何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与经济结构、市场需求不匹配等实际难题,实现学生、教师、企业等多方受益携手共赢。
1.深化沟通联络,精准对接区域供需。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职业院校更要在专业设置与规划方面突破以往的思维局限。专业设置坚持市场主导、促进就业、服务地方、动态调整的总基调,科学制定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与地方经济互动、结构优化的专业发展规划。在新专业设置方面,要密切联系行业、企业严谨开展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分析国内外同类专业的学科现状、预测学生的就业前景,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精准对接区域供需,防止“短期行为”。在现有专业方面,职业院校要经常性主动去企业调研准确把握人才需求,深刻理解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态势,对传统专业进行调停并转和提质赋能。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职业院校通过定期、不定期召开行业(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等多种形式,保持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促进学校和相关行业互相支持、发展合作,探索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
2.加强平台建设,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从现实情况看,学校考虑更多的是利用企业行业领域优势、技术技能优势、实战经验等优势培养学生问题,对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诉求仅从维护学生根本利益出发,并未积极帮助企业寻求利益结合点,严重挫伤企业积极性。一是要充分倾听企业诉求,共谋发展合力。学校要充分发挥设施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专业优势,使企业从深度校企合作中除了获得适应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外,还能获得学历教育、员工培训、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合作,让校企合作能真正惠及企业的发展。二是要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设,校企合作才能行稳致远、进而有为。学校应聚焦区域产业转型发展需求,积极开拓创新,协同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多元力量,通过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混编团队、联合定制课程、企业工作室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校企合作,加快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例如,学校向企业提供科研人力、研发场所以及员工培训进修的平台,企业给学校提供相关设备和技能培训;企业骨干担任专业核心课程主讲教师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教师、学生深度融入企业参加生产性项目全过程等。在这种形态下,校企双方都可获得发展的新资源、新动力,缔结共融共生的关系,合作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
3.瞄准小微企业,广泛吸纳企业力量。职业院校应当突破传统限定思维,不局限于与行业领军企业、大中型企业合作,重视小微企业并积极拓展合作渠道。小微企业在中国的数量已达到8000余万家,占据了全国90%的市场主体,已成为中国积极发展的主力军。学校应注重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走访调研,通过举办企业高校产业需求对接会、供需洽谈会等方式精准对接小微企业的人才需求、技术需求,有效地帮助小微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从而更好地解决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的短板,也能让学校的研究成果更好地进行市场化应用。同时,对已建立合作关系的小微企业群体加强科技政策宣导力度,下沉服务进产业园区及孵化器等载体,为小微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合作服务,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