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渑池 董双喜
生产成本是企业内部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是企业为取得预期收益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对于企业来说,生产成本的控制意味着使用较少的投资来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从我国供水行业的经营管理角度来看,完善公司的成本控制,对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发展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供水行业一直面临着缺乏有效成本控制、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等经营问题。本文首先论述加强供水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以及成本控制的主要意义,并从企业成本控制意识薄弱,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管理理念缺乏合理性,管理方法单一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面临的关键问题,指出有必要加强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优化。文章最后给出了供水企业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路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给相关部门带来一些参考。
目前,我国水资源匮乏,以及水资源浪费造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尖锐。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水价与水资源供求之间的严重背离,水价杠杆调节水资源分配的根本功能失效,是导致当前水资源越发短缺的主要因素。由于自来水的不可替代性和社会性不同于其他产品,特别是由于目前我国为数不少自来水公司仍然是事业性质的单位,在国家税收减免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下,自来水公司已成为计划经济的典型产物。因此,水一直被误认为是政府用来向公众提供低价值公共生活必需品的公益性、不讲效益的产品,水价也成为政府部门不愿轻易触及的敏感词。并且,水价上涨需要繁琐的成本评估、讨论、听证会和审查等程序,这使得供水公司的销售收入长期无法增长。此外,受气候变化、水源污染、煤电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生产用水的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供水公司的生产经营更加紧张,控制成本成为公司正常运营的关键,对于供水公司来说,节约成本比增加收入更为重要。如何强制降低成本,改善财务状况,对供水企业来说尤为关键。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实现既定的盈利能力等指标,企业通常制定目标成本指标,以便于考核的实施。成本监控是企业确保计划目标实现的关键措施。通过成本监控,企业可以有效地发现生产过程中成本指标与计划目标之间的差距,以便及时纠正,确保既定目标的完成。成本控制不仅是为了确保成本计划的完成,也是为了确保成本管理措施能够超额完成成本计划,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成本控制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提高经济效益最直接的方式是降低生产经营费用,这充分体现了成本控制的综合效果。供水企业也不例外,高水平的生产成本管理是企业盈利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因此成本也是供水企业管理的重点。通过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采用严格的管理手段,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节约制造费用及期间费用。我们可以通过采取各种控制成本方式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
1.减少成本投入。减少成本投入,就可以提高公司产出效益。减少成本投入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实施:一是根据公司目前的业务规模和产品技术水平,通过提高劳动产出效率和合理的组织管理,尽可能减少生产损耗,降低生产成本。二是通过产品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公司产品的技术含量,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而这些措施都离不开企业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2.保证资源的高效应用。生产成本管理的重点不仅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是提高公司现有资源的效率。当资源有限时,公司可以运用成本管理方法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从而提高产出效率,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它具有节约和增产的作用。在实践中,它可以改变资金的使用,用有限的资金生产出超值的产品。实现企业的合理成本管理,企业生产成本消耗少,产出多。
3.提升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执行公司成本管理目标,它不仅可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市场竞争效益。由公司既定的目标成本方向驱动,使用成本效率等指标,根据市场各要素之间的相关特点,合理结合配置市场要素,以最终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1.成本管控意识薄弱。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供水企业很少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企业管理者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只注重企业融资和扩大再生产的管理,忽视了成本管理和控制。在日常企业管理过程中,许多公司甚至宁愿去抓员工的工作纪律,也不认为有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必要性。
2.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现在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在建立成本控制和管理机制,但是只建立了简单的框架,没有健全的管理机制,实施效果不明显。同时,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这限制了企业成本控制的发展,甚至导致失控,从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此外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成本控制和管理体系,企业真实的财务数据无法及时反馈给企业管理人员。因此,不仅不可能实现合理的成本预算,甚至误导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管理。
3.管理理念缺少合理性。就公司目前的发展来看,很多公司在进行成本监控管理时普遍存在成本控制管理理念不合理、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标准和措施等问题。大多数时候,公司的成本管理只是在成本投入控制层面,而不是物料采购和产品设计等环节,无“系统化成本”意识,只有局部个别环节的成本控制意识。
4.管理方法比较单一。一些公司由于对公司的整体运营没有全面了解,只将成本控制和管理作为公司内部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重点管理工作。其他部门和员工在成本控制和管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无法得到认可。企业管理者往往只依靠原有的成本控制理论和方法,缺乏市场调研等工作来获取与企业相关的有效信息,也缺乏对每个生产环节成本高的原因进行分析,成本数据严重失真,更缺乏创新的多方面成本管理方法,不能满足成本控制管理的需要,给企业的长期运营和发展带来了制约。
1.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首先是提出合理的经营目标,划分今年要实现的重要经营目标,即供销、主营业务收入、成本预算、产销毛利等。然后根据各部门的生产规模和员工人数,将指标分配给各水厂和其他供水管理部门。在各种经济和技术目标中,最关键的是确定水厂成本目标,水厂的主要成本指标分为制水成本和输配费用。水厂制水成本包括原水费、动力费、折旧费、职工薪酬、药剂费、维护费等。供水管理其他部门应确定的主要指标分为:水费回收率、管道漏损率、职工薪酬、折旧费、运营维护费等。合同价格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整个供水企业整体经济目标的实现和承包部门的生产积极性。在制定成本目标时,应消除特殊原因,并考虑生产环境的变化和新的可预测成本因素进行分析。
2.主动协调、督促内部单位完成承包经济指标。为了更好地实现责任成本指标,需要进一步加强承包部门完成责任成本的可控性。同时,将影响成本增减的生产经营决策权下放给承包部门,如水生产原材料、动力费、药剂等采购权放给水厂,管网维护、用户报装放权给营业部门。企业监督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监督指导,随时掌握承包部门的生产经营情况。例如,对水厂,供水公司负责监测水源水质,确定合格水源后将原水输送到水厂,避免因引入不合格水质而增加生产成本,甚至导致严重的生产事故。水厂为完成合同指标应定期进行经济核算,及时调整本部门的生产投入。
3.加强企业管理,推动技术管理与科技创新。自来水产品的可变成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制水原材料和动力费。制约产品可变成本的主要因素是单价和单耗。一般情况下,动力费的单价不能直接由供水公司控制,而只能是控制单位消耗系数。通过采用变频控制供电方式,更换节水降耗装置,降低单位能耗标准,达到降低产品动力费生产成本的目的。在制水原料单位有市场空间的情况下,制水原料在买方市场有很大选择。例如,产品采用者可以通过公开招标采购,也可以将原材料采购权利委托给合同管理下的水厂。例如水厂根据自身利益选择优质、低成本的材料,供水公司的制水成本将得到合理控制。
改进制水设备的加药工艺,改进设备的使用和配置,合理调整供水,提高设备的运行质量,合理调整机械设备的配置等,这些都是供水行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举措。制水材料和电力的消耗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水源质量和出厂水质的质量检验要求。如何在保证水质和水量的情况下,降低水厂所用制水原料的消耗指标,供水企业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适时评估消耗指标,并向承包部门及时反馈,水厂承包部门及时进行设备和生产工艺调整,这是供水企业管理的努力方向。
4.降低产销差率。产销差率也叫“未计量水百分率”,指的是供水企业提供给城市输配水系统的自来水总量与所有用户的用水总量中收费部分的差值。我国城市供水企业产销差率普遍较高,尤其小城市供水企业更高。一方面,我们供水企业要加强智慧水务建设,要让员工在中控室能适时全天候监测供水主、支管网压力变化情况,发现管网减压漏水及时抢修,降低管网漏失率。另一方面,供水企业要充分利用物联网和5G技术,尽快普及用户远传水表的使用,既可以节约人力,也可以及时准确抄回用户水费数据,提高水费回收率。
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合理的成本管理对公司获得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供水企业必须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由于长期计划经济思维,以及供水企业相对垄断性,许多供水企业在成本管理模式上面临着许多问题,使得供水企业无法快速有效地应对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经济的挑战。因此,供水企业必须不断加强成本管理,探索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效益的提高和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