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佳媛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未来乡村”最先由浙江省提出,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为手段[2],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再深化和再提升。
航民村位于杭州市萧山区东部,是萧绍纺织印染集聚区的核心节点;距沪杭甬高速公路瓜沥出口处约1 km,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约5 km,是国家级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村约1 100人,村办企业浙江航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民集团)长期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 强、中国制造企业500 强。集团控股的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 年8 月成功上市[3]。2022 年,全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142.8 亿元,上交国家税金5.4 亿元,在全国村级经济中居领先地位[4]。本文以航民村“未来乡村”规划为例,探讨新时代乡村旅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航民村位于航坞山东侧,生态本底条件良好,山水田园生态要素丰富,坐拥溇直河、十字水街、白洋川等河汊水系,建成田园广场、牛头公园、村心公园等公共空间。航民村是典型的产业主导型乡村,以发展实体经济为主,建立了包括纺织、印染、热电、建材、黄金饰品等在内的多门类工业体系[5]。经济实力雄厚,但主导的印染产业具有高耗水、高排放的污染特征,长期以来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2.基础设施落后,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
航民村紧邻的瓜沥镇配建有学校、卫生院和购物场所。村内有宾馆、购物中心、文化中心、幼儿园、老年公寓等服务设施,种类较丰富,还有集运动、图书馆、培训、展示、运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中心,能满足村民的生活服务和旅游者休闲娱乐基本需求,但服务质量和水平都不高。
3.景观单一和体验感不足
现有公共空间主要是滨水空间和公园绿地,亲水性不足,缺少休憩设施,田园广场活动类型单一;缺乏标志性景观,只有简单的夜景照明,亮暗区域层次不分明,特色不明显。景观打造缺乏系统性与标识性,整体品质不高,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度较低,不符合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求。
4.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和旅游产品创新度不够
航民村的历史文化主要包括3 条线:航民村来历、江南水乡文化、工业文化。目前,航民村的历史文化由展厅形式呈现,村内及厂区的文化展示要素较少,文化韵味不足,创新度较低。文化活动较少,吸引力不足,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参与度不高,缺乏特色旅游产品。
1.多项政策出台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乡村旅游发展。2018 年,文化和旅游部等17 部门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同年农业农村部出台《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2020 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1 年,杭州市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杭州市未来乡村建设工作方案(试行)》,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农业银行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强金融支持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
2.旅游需求转变
目前,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和偏好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安全和便捷性,对健康和健身的关注度增加,生态旅游、健康旅游和家庭旅游等旅游方式受欢迎度比较高,本地旅游市场逐渐复苏。
3.新技术、新科技赋能
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宽线上营销渠道、扩大用户群体,发展智慧旅游、网络旅游等;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优化旅游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体验,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度。
4.与其他产业跨界合作
第一,乡村旅游可以与农业、工业、文化产业等跨界合作,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旅游的综合价值。比如,开展红色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等,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提高市场竞争力。第二,与金融产业相结合,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资金保障。
同时,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生态优先、服务高质、产品创新。一是把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安全维护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前提,规划的首要工作是构建适应地区生态培育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6];二是借力政策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引入新技术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打造高品质的空间和高质量的服务;三是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打造丰富的旅游产品,创新营销方式,化解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实现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双赢,从而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空间格局的框架下,利用自然山体、水系和绿地形成绿楔与蓝带,规划为两个主题不同的风貌区——工业景观风貌区、村落景观风貌区。打造两条滨水“轴”线——方迁溇直河滨水景观轴、方迁溇滨水景观轴;3 个景观核“心”——田园广场景观核心、村心公园景观核心、牛头公园景观核心;5 条观景通“廊”——联通航坞山、河道、村落等;多个景观节“点”——航民印染工业文化园、门户公园、山前广场、牛头公园等。形成“两片两轴、三心多廊、多节点”的生态景观系统,形成蓝绿交融的生态空间,独特的乡村肌理和风貌。
1.打造“内通外达”的交通系统
要优化交通系统,进一步提升主干路八柯线、次干路(人民路、航坞路和航民路)、支路(东恩路、商贸路、商贸街、塘北中路)等的通达性,保留现有停车场,优化停车场布局。
2.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营造“配套齐全”的生活氛围
规划保留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并进行数字化改造、建筑风貌整治等提升工程;新增1 个村史馆。在整治村庄环境方面主要分为两方面:①将航坞山、方迁溇直河、白洋川、十字水街、田园广场统筹打造航民村大地景观;②整治滨水环境,禁止污染河流的活动,丰富滨水区的植物种类,改造岸线形式,增加凸显航民生产、生活记忆的标识设施及符号。
3.构建“步行友好”的慢行系统
要沿山体、河道、城市道路、村内道路等设置慢行道,打造成网成环的慢行道;沿田园广场设置长度约800 m 的智慧跑道。陆路环线串联各个节点,滨水环线观赏田园风光,并对驳岸进行微改造。增加4 座步行桥,以及安全护栏、座椅、灯光、标识等设施。
现在回归田园已成为都市社会精英圈层的一种时尚。结合航民村的产业特点,规划3 条魅力动线:①产业魅力动线——主要串联北部工业区,开展工业旅游,重点展示航民创业历史、集团文化和产业特色,融入体验性的旅游要素,如现场参观黄金生产加工、纺织印染工艺等,全方位体验工业艺术魅力;②生活魅力动线——串联村心公园、田园广场、文化中心等景观节点,享受休闲乡村生活,让身心灵真正的放松,吸引周边城市居民参与多场景体验活动;③郊野魅力动线——串联航坞山、白龙寺等节点,打造亲子、自然教育和野外体验等旅游产品。
以“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统筹吃、住、行、游、购等多元活动,激发多样化旅游服务要素的市场自主参与度[7],打造集产业旅游、村庄旅游、田园旅游于一体的航民特色旅游产品,进一步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未来乡村,是集“生态化、人本化、融合化、共享化和数智化”于一体的社区,在满足村民各类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还需展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结合航民村的实际情况,通过场景营造的手法实现规划蓝图,提出“十场景”的实施方案。
一是依托田园广场举办民俗节庆、文艺表演等活动,结合街巷空间设置邻里交往微空间,完善村民办事中心和宾馆等邻里服务设施,营造友爱的“邻里场景”。二是将乡村文化资源转为文化资产,打造多项文化旅游产品。改造村古宅,用于展示航民人的奋斗历程;提升山前广场环境,结合陵园、寺庙,展现先祖文化场所精神;以“产村共兴”作为航民村的特色文化主题,利用水塔、烟囱、废旧染缸等工业元素构建乡村“文化视觉系统”,打造工业文化场景,营造独特的乡村“文化场景”。三是建设儿童活动场地(村心公园),提升承载广场舞等休闲空间(田园广场);设计乡村慢行系统,建成5 分钟步行可达环形绿道网[8];在航民文化中心,设置健康管理中心和智慧健康小屋,借助“健康场景”打造康养旅游产品。四是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利用百泰大楼等屋顶光伏发电,享用可再生能源;建设具有乡村特色的绿化景观。借助“生态低碳场景”引导村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五是利用航民村的工业产业优势,在航民集团内设置创业者服务中心、“双创”空间,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提供弹性共享办公空间,为青年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和办公场所费用减免、物质奖励等优惠条件,吸引高素质人才入住,营造自由轻松的“创业场景”。六是根据五组不同的建筑组团提取、解析、抽象江南民居意向,并对村民住宅围墙与庭院美化,打造记得住乡愁的“建筑场景”。七是在村庄核心区设置慢行区,实行人车分流,提供充足的停车场和新能源车充电设施,并设置快递服务场所与智能快递柜,智能化改造公交线路和站点,充分衔接萧山区智慧公交系统,营造智能高效的“交通场景”。八是全面推进乡村“新基建”建设,实现千兆光纤网络全覆盖。结合数字化改造,加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借助“码上游萧山”智慧旅游平台,构建对外推广窗口和数字化运营阵地,打造高质量的“数字场景”。九是通过对幼儿园、老年公寓、文化中心、道路、宾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改造,提升服务水平,打造贴心、安心、顺心的“服务场景”。十是将智慧化灵活运用于村级事务服务。在村委会选取约30 m2的场地,打造集村民服务、村民组织议事、学习休闲、娱乐、旅游服务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党群服务基地,营造简洁高效的“治理场景”。
工程共分3 期实施56 个项目,启动期重点打造以3 处入口为核心的景观节点,中期以生态修复和滨水环境整治为主,末期重点提升厂区环境质量。
随着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航民未来乡村规划的编制,尝试将“农工文旅”相结合,促进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期冀探索乡村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