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步月 赵国力
1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医学检验系 山西汾阳 032200;2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
结直肠癌是消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近年来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等因素,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相关报道显示,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1]。该病初期发病较隐匿,症状不典型,患者出现明显症状时,如腹部包块、肠梗阻、便血、腹痛、大便异常等,病情已进展至中晚期,部分患者出现周围浸润和远处转移,累及其他脏器[2-3]。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已成为治疗结直肠癌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同时不可避免存在各种术后并发症的问题,降低远期生存率[4-5]。因此,如何有效预防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学者研究的要点。血清细胞角蛋白21-1(Serum cytokeratin 21-1,CYFRA21-1)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丝状物质,研究表明CYFRA21-1可在肿瘤细胞坏死溶解时大量释放入血,其水平异常升高早于影像学检查变化[6],目前被用于食管癌[7]、肺癌[8]、肝癌[9]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关系研究中,但临床关于CYFRA21-1与结直肠癌并发症关系的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探讨血清CYFRA21-1对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将医院2021年8月~2023年2月收治的86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7例,女29例;年龄38~70岁,平均(51.26±10.22)岁;肿瘤部位:直肠49例,升结肠37例;肿瘤分期:Ⅰ~Ⅱ期47例,Ⅲ~Ⅳ期39例。分组根据患者术后30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切口裂开、吻合口瘘、肠梗阻、急性尿潴留、败血症、肺栓塞等。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符合结直肠癌诊断标准[10];(2)均行腹腔镜根治术;(3)临床资料完整;(4)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2)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或感染者;(3)结直肠存在梗阻者;(4)精神异常。本研究开展前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3方法
1.3.1血清学检测 于术前采集结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mL,离心10min,3500 r/min(r=8cm),分离上清液待检。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YFRA21-1水平,酶联吸附免疫法测定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检测所用试剂盒购自德国罗氏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3.2一般资料收集 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体质量指数(BMI)。
1.3.3手术相关指标 肿瘤分期(Ⅰ~Ⅱ期、Ⅲ~Ⅳ期)、肿瘤直径、术中出血量、术中是否输血、手术时间(≥2h、<2h)、淋巴结有无转移、血清CYFRA21-1水平。
2.1单因素分析 86例结直肠癌患者经过腹腔镜根治术后有30例(34.88%)发生并发症,56例(65.12%)无并发症。发生并发症组患者BMI、肿瘤直径、血清CYFRA21-1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60岁、肿瘤分期Ⅲ~Ⅳ、术中未输血、手术时间≥2 h、淋巴结转移例数高于未发生组,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术前血红蛋白低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单因素分析
2.2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症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将表1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作为自变量(X),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Y)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赋值(发生=1,未发生=0)见表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手术时间≥2 h、血清CYFRA21-1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见表3。
表2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赋值
表3 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2.3血清CYFRA21-1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血清CYFRA21-1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AUC为0.857,特异度为97.12%,敏感度为83.56%。见图1。
图1 血清CYFRA21-1Y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ROC曲线
结直肠癌是发生在结直肠及肛管黏膜上皮的肿瘤,主要是由结直肠腺瘤发展而来。我国每年约有60万人死于结直肠癌,因此,尽早诊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腹腔镜手术以微创、安全性高等优势已作为结直肠手术的一项常规术式,但手术疗效仍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其发生难以预测,及时了解并发症风险,能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血清标志物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蛋白质或激素产物,一般认为其水平变化可早于影像学改变,提示病变。细胞角蛋白是上皮细胞骨架的组成部分,主要维持上皮细胞的稳定和完整,与上皮细胞化生、恶变、肿瘤转移等病变有关[11]。近年来,细胞角蛋白已被证实在预测各类恶性肿瘤预后方面具有较大优势[12-14],CYFRA21-1是细胞角蛋白的19片段,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浆中,细胞癌变时随癌细胞溶解坏死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异常增高。本研究通过比较患者血清学指标发现,并发症发生组血清CYFRA21-1水平高于未发生组,进一步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其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即血清CYFRA21-1水平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分析原因在于CYFRA21-1为可溶性酸性多肽之一,肿瘤细胞凋亡激活大量蛋白酶,大量CYFRA21-1被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中,继而形成高表达[15]。杨学文等[16]报道CYFRA21-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CYFRA21-1高表达则提示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本研究结论一致。与本研究经ROC曲线分析CYFRA21-1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AUC为0.857,提示其预测效能较高。本研究结果中除血清CYFRA21-1外,年龄>60岁、BMI、手术时间≥2h亦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随年龄增长,机体生理功能下降,老年患者对手术耐受力较年轻患者差,尤其腹腔镜手术建立CO2气腹,增加了患者心肺负担,易诱发其他疾病,进而增加手术难度造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7]。有报道显示BMI≥25 kg/m2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18];本研究结论与其相互印证,究其原因可能是肥胖或超重患者腹部脂肪层较厚,手术视野、肿瘤组织及正常神经组织暴露受限,手术难度增大,增加了并发症风险;同时肥胖患者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对手术及麻醉药物的耐受性较差,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恢复[19]。手术时间越长,意味着腹腔暴露的时间越长,各种手术器械受空气污染的概率增加、创伤面扩大、出血及局部血肿易形成;同时由于手术时间延长会造成术后麻醉药物蓄积,影响呼吸、循环、消化等功能[20]。临床可基于以上危险因素给予预防性措施,以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血清CYFRA21-1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效能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