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英育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并对东北地区的人民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殖民统治。在这种奴役统治之下,由部分原东北军、中共抗日游击队、农民暴动武装、义勇军等组成的东北抗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牵制消灭日、伪军,表现出了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与其他作战部队相比,东北抗联抗战持久、孤悬敌后,不仅注重从军事、政治上打击敌人,更注重从文化上进行反抗。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能够影响人的认识与思维方式,从而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东北抗联文化作为革命文化的一部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抗联革命志士为主体,于白山黑水间创造的以抗战保国为主题的优秀文化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且极具地域性、民族性与群众性。
1.地域性
文化的产生根植于独特的地域特色,存在十四年的东北抗联文化更是东北本土文化的升华。东北地区四季分明,抗联战士根据四季特征灵活应战,创作出《四季游击歌》。“春日游击地利为我用”,东北地区降雪量较大,春季受汛期影响,积雪大量融化,导致道路泥泞、河水高涨,有效阻碍了敌人的行动;“夏日游击草木来相帮”,东北地区多以深山老林为主,夏季草木茂盛,抗联战士熟悉地形,易于隐藏,暗中打击敌人,但面对蚊虫叮咬、风吹日晒,也造就了抗联战士坚毅的品质;“秋日游击精神分外爽”,秋日天高气爽,父母倚门盼儿归,恢复河山的信念高涨;“雪地游击我们有特长”,受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响,东北地区冬季格外寒冷,朔风刺骨、大雪纷飞,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抗联战士制作踏板长杆,练习滑雪技能,这样既节省了喂马的草粮,速度还极快。战士们爬冰卧雪、啃树皮,冻僵、冻死的情况不在少数,也正是这样坚定了战士们的抗日决心。
2.民族性
自古以来东北地区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印象中抗联战士多为汉族,但当时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也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自清军入关以来,满族逐渐崛起,而经历了鸦片战争洗礼以及伪满洲国的统治,满族人民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奋起反抗,才能保卫自身安全。而当时大部分青年满族人出生于民国时期,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青年人思想开放新潮,保家卫国成了他们的目标。1910年,日朝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日本肆意掠夺朝鲜土地,导致民不聊生。据统计,朝鲜农民为了生存迁移到东北地区,“到1930 年,则进一步增加到了630 982人”[3],而日本在吞并朝鲜后,出兵东北的意愿越发强烈,迁入东北延吉的朝鲜族人首先遭到攻击。为保卫家园,他们组建了大韩国民团、大韩独立团、光复军等抗日团体,成为最早的一支抗日武装力量。
3.群众性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抗联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战胜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坚定信念,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则是发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思想保障。日军在中国暴行不断,抗联将此制作于画册、宣传册中,秘密发放。东北抗联中包含义勇军、抗日山林队、游击队等人民团体,当这些热血儿郎听到国土被蹂躏践踏之际,纷纷报名参军,为抗联补充兵力,一度出现了“父母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感人场面。据统计,“1933年秋至1935年10月,仅珠河地区就输送入伍战士1 000人以上”[4]。军民鱼水情更是处处有体现。为了缓解抗联缺衣少粮的急况,人民群众大多趁夜偷偷运送物资,部分群众为躲避日军搜查,将大车拆开,分部件运送,并在装合处塞上粮食。1937年,通讯员李德明为抗联筹集粮食与衣物被汉奸告密,几十名群众为了保护李德明,被折磨致死也未吐露半分情报。
东北抗联文化是中国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种形式,凝结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于白山黑水之间用鲜血造就的革命成果。
物质文化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特定的物质产品。抗联战士能够运用前人智慧解决现实困难是极为不易的,他们所创造出的新的物质文化凝聚着抗联人的心血,是新时代育人的重要价值素材。
1.饮食文化
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的河汊泡泽里盛产鲫鱼、鲤鱼、鲶鱼,这些鱼不仅体型大而且味道极其鲜美。据抗联老战士李敏回忆,当年抗联战士在宝泉岭老等山密营的梧桐河里展开捕鱼竞赛,看谁捉到的鱼大、捉到的鱼多,挑大个的和野菜、蘑菇炖着吃,每当从炊事班处飘来一阵阵鲜美的鱼香味时,都特别让人留恋。野生活鱼成了老等山抗联密营夏季主要的蛋白来源。到了冬天,大雪封山,大雪壳子有齐腰深,军部规定不准放枪,怕暴露目标。白天,青年战士便同狍子赛跑,硬是把狍子给活着抓回来改善伙食。在当年许多抗联的密营旧址都发现过很厚的兽骨堆,这些都是当年抗联战士用野兽肉充当食品的证据。抗联后代护林员吴艳滨介绍,抗联战士的主要粮食还是玉米,休整期间部队领导就带领队伍利用有限的条件开荒种地,种植玉米,以补充队伍口粮。此外,大山里的野山菜、野果子、野蘑菇、野核桃、松子、榛子、橡子也都是抗联战士的美味佳肴。
据抗联老战士回忆,密营的粮食补给,一般都要藏起来,重要的藏粮秘密地点只有军需官一人知道,有的埋在地下,有的挂在大树之上,地点十分隐蔽。为了防止山里的“黑瞎子”和野猪祸害粮食,在隐藏粮食的地方还下有“地枪”。当时粮食和弹药是第一宝贵的财富,许多抗联战士为了保护粮食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提供人体能量的必需品,而传统的饮食文化却使抗联在食物极为匮乏的时期得以存活。成吉思汗骁勇善战,其大迂回战略更是以迂为直、避实击虚,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但是大迂回战略需要极大的物资供应,成吉思汗主张“羊马随征,因粮于敌”,意思是现到敌方抢夺羊马,这样士兵可以轻装上阵,轻松应战。而在日军的封锁之下,抗联的粮食越来越少,在借鉴成吉思汗的方法后,战士们先到山上采野菜野果、剥树皮,以勉强充饥度日。山上的野兽虽多却十分机警,要想逮到必会用枪,枪声响起又会召来日、伪军,只能偶然抓到什么就吃什么。而为了节省食物,抗联战士将肉烤熟后打成肉末,拌野菜吃,这样便能时常吃到肉。
满族人善于狩猎,有时候狩猎需要翻山越岭,消耗大量的精力和体力,这时所带吃食则需要具备轻便、易食的特点,而炒米、炒面便成了首选,《金史》(卷一)曾有记载,金世宗让手下士兵“以水沃面,调耖水饮之”,而耖正是炒米、炒面。在食物稀缺的情况下,炒米、炒面也成了战士们果腹的佳品。
2.密营文化
密营,是指“在深山密林中建造的低矮的地戗子式房屋(营房)”[5],抗联的密营文化源于肃慎族的“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风俗,这种风俗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夏则巢居”是指夏季气候炎热,于树上搭建简易住所,易于凉爽度日;“冬则穴处”是指冬季寒冷多雪,于地上挖穴建屋,易于保暖,这种建造风格是在物质匮乏的条件下气候环境所赋予人民群众的智慧,并且赫哲族、满族、鄂伦春族等民族都曾住过这种“地窖子”。日军在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以后,为了进一步消灭抗联,推行集团部落与保甲制度,试图将抗联与人民群众分隔开来,并在距离集团部落四千米的范围内禁止种植任何可食用的粮食作物,在这样一步步紧逼之下,抗联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受传统“地窖子”文化的影响,再加上东北抗联战士多为本地人,熟悉这种房屋构造,所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组织完备的密营文化。
当时的密营主要有四种建筑风格:马架子式、地窖子式、霸王圈式、隐蔽式。马架子式密营是将两块木料以一定的坡度搭在一起,中间以粗木固定,四周以泥巴涂抹,搭建方便,可以就地取材;地窖子式密营是根据战士数量进行挖掘,屋内可以生活取暖,屋顶以杂草树枝作伪装,可以有力地迷惑敌人;霸王圈式密营则是在地窨子式密营的基础上可以容纳更多的战士;隐蔽式密营也叫天然式密营,是以天然的山洞为密营,冬暖夏凉,隐蔽性较强,也便于时刻观察敌情。
特殊的斗争环境孕育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密营文化,密营的存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密营是储备物资的后方支援。随着日军的不断挑衅与封锁,群众援助物资也逐渐变得困难,而获得食粮的渠道主要靠缴获,但缴获的食粮远不能满足抗联需求。为了保证供给,密营成了耕种粮食的重要场所,而耕种的重任由留守人员担负,他们在密营周围种植生长周期短的作物,待作物成熟后储藏于密营中,及时补给前方战士所需,不断推动抗联部队的发展壮大。密营也是收治伤员、学习文化的重要场所。密营虽小,五脏俱全。在密营中除了建立兵工厂、仓库、被服厂等设施,还建立了医院、学校等场所。金伯文曾在《回亿李兆麟同志》中写道,“1937年冬天,从前线送来20名伤员,于是四块石被服厂又成了我军的后方医院”,并且抗联将领杨靖宇、陈翰章等人均在密营养过伤。在密营中战士除了可以学习到军事训练课目,还能学习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抗联培养了众多后备人才。甚至能在密营中收到中央致电,这让与外界隔绝已久的抗联战士备受鼓舞,极大地提高了战士的抗战信心。
1934年,何成湘出席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就如何开展文化活动、学习文化知识等问题带回党中央的指示。虽然当时条件极其艰苦,但东北抗联依旧制定了详细的文化活动细则,创办报刊、编写歌曲等系列文化活动为抗联战士在恶战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1.抗联报刊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义勇军和民众奋起抵抗,但是在日军的“归屯并户”“三光”政策下,战士们的食物来源逐渐被切断,日军还试图切断弹药武器、服装等日常用品。在这种面临饿死、冻死、困死的艰苦时期,报刊成为战士们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念支撑。
抗联报刊的形态特征。从纸张开数大小来看,抗联报刊一般有四开、八开、十六开和三十二开,其中以八开为主。从印刷方式来看,以单面油印和蜡纸刻版油印为主,仅《中国报》是铅印,后来印刷厂被敌人破坏掉了才改为油印,但不少报刊都仿照铅印的版式,将刊名、重要标题等信息以美术字的形式展现出来。单面油印报刊主要有《红军消息》《人民革命报》《东边道反日报》《绥宁报》《反日报》等,蜡纸刻版油印报刊主要有《(哈东)人民革命报》《救国报》《东北红星壁报》《北满救国报》等。当时印刷设备较为沉重,加之经常受到敌人攻击,设备不易随时转移,油印报刊便成了较好的替代方式。从办刊时间长短来看,大多数报刊在几个月到两年左右时间不等,《吉东战报》《反日报》持续办报两个月,《绥宁报》《东北红星壁报》持续办报四个月,《两条战线》《中国报》《救国报》《东边道反日报》《东边道反日画报》持续办报一年多,《人民革命报》《南满抗日联合报》持续办报两年零四个月,而《列宁旗》作为持续时间最长的报刊长达五年。
作为党的政治性报刊,抗联报刊从内容上看,以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揭露日军残暴行径、我军灭敌战绩、人民群众积极援助等为主,“1935年9月18日,《人民革命报》报道《南满人民革命军西南部展现捷报》,我一师司令部率领该部八连、机关枪连、少年连及抗日军三省、海乐等,于8月某日进攻桓仁七区二户来街,与该街驻防日满匪军激战1小时后,我军完全占领该街,商户俱开门欢迎我军。”[6]“第108期《中国报》以‘我一、二路联合冲锋第一声’为题,报道了第一路军第四师和第二路军南征部队联合,与日军守备队牛岛大尉率领的日伪军200人交战,击毙日军73人。”[7]“从1932年南满游击队创办《红军消息》开始,到1940年东北抗日联军共创办24家报纸”[8],由于受到日伪的封锁控制,印刷发行极为困难,只能以交通员与可靠的人民群众以售药材、各种山货为由秘密传送,这些消息让抗联战士们备受鼓舞、看到了希望。
东北作为最早进行抗日的地区,其所创造的红色报刊成为中国革命报刊的重要组成,集群众性与通俗性于一体。东北抗联深知人民群众力量的重要,对于大部分战士和人民群众不识字或识字少的情况,报社出版了画报,包含《东边道反日画报》《人民革命画报》《中华画报》《人民革命军画报》《青年画报》《青年义勇军画报》《革命青年画报》等,画报以连环画、漫画的形式为主,画面直观形象,对话篇幅短小精悍,可以让普通战士与群众都能看得明白。而针对当时的各民族语言交流问题,抗联报刊不只有中文宣传,还将报纸、宣传册、传单等印刷为朝鲜文,如《两条战线》《新主义报》等,拉近了各族之间的深厚友谊,巩固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
2.抗联歌曲
抗联歌曲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宣传方式,其激昂的旋律与亲民的作词真实再现了日本侵华事实和广大东北人民奋起反抗的决心,即使是在1938年后一段艰难时期也不曾停止传唱。抗联歌曲作为抗联文化的主要表达方式,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罪行。在《新编“九一八”小调》中,“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讲述了日本军队突袭东北,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东北完全沦陷的惨况。“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一曲《松花江上》,道尽了东北人民对日寇行径的悲愤与痛苦的流亡生活,还有《说唱九一八》《惨声泪》《“满洲”地狱》《踏着血迹前进》等歌曲更是唤醒了四万万同胞的抗日之心。《赶出日寇才甘心》《露营之歌》《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抗敌歌》《四季抗战》《奋起救国》《杀敌报国家》《击溃侵略者》《保卫白山黑水》《驱逐日寇出东北》等歌曲充分展现了抗日联军与东北人民抗日保国的信心与决心。
二是强调团结对外与统一战线的意义。日军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攻占东北,不仅仅是因为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还因为有大量伪军的助纣为虐。为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抗联在打击日军的同时不忘团结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劝亲日士兵反正歌》《口号歌》《满洲士兵觉悟歌》《劝夫回头》《告“满军”兄弟书》《唤醒伪军歌》《请看三韩卜下场》等歌曲便带有心理攻势,从思想上对伪军进行教育与瓦解,部分尚存良知的伪军暗中运送弹药武器,集体投身抗联队伍,为抗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由于历史性与地域性因素,东北是包含汉族、满族、朝鲜族等在内的多民族地区,由杨靖宇创作的《中韩民族联合歌》《中朝民众联合抗日歌》歌曲,“团结呀,中朝民众!离则亡,团则生!谨防备离间计,手携手打冲锋”,李斗文创作的《东亚的奴隶们快联合起来》歌曲,反映了各族人民在抗战中的深厚情谊,得到广泛流传。
三是展现了东北抗联女战士及妇女的斗争情怀。东北抗联是一支迄今为止于严寒中斗争最为英勇的队伍,抗联战士的事迹广为流传,而在这支队伍中有一批女战士,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担起与男战士同样的责任,驱逐日寇,保家卫国。“红旗飘飘在天空,好似草堆落火星,妇女参加抗日军,长发剪成短短缨,扛起长枪做军操,一二三四出征程。”一首《剪发徒军曲》道尽了东北女性反抗压迫、追求和平的诉求。她们积极参战、热情拥军,《妇女要解放》《做鞋送抗联》《女性之花》《妇女抗战歌》《堪称当代女英豪》无一不表现出军民鱼水情与抗战的决心。
东北抗联历经十四年消灭日伪军十八万人,牵制日军七十六万人,知名将领牺牲百余位、不知名战士不可计数,他们是民族的骄傲。抗联文化也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遵循,为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1.利用东北抗联文化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时代依旧处于和平发展的大环境中,党员干部自身素质影响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9]这句话道出了新时代部分官员贪污腐败、信念软弱的现象,而加强抗联文化教育是净化党员干部思想的重要武器。
加强抗联文化的宗旨教育。从价值追求层面来讲,抗联是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存在的,十四年间作为孤悬敌后而取得胜利的武装力量,抗联无疑是党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抗日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的事业发展的依靠力量。以抗联文化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将为民服务、为民造福作为个人价值追求,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抗联文化的作风教育。以赵尚志名义发出的《关于整饬军队纪律问题给各师负责同志的信》、以三军党委名义发出的《为反对各种倾向,巩固党的阵营,提高党与军队政治威信的决议》《为纠正腐化现象,实现共产党员在三军中光荣模范的决议》等文件,周保中将军的《革命军纪十条》等歌曲,其目的就是解决某些干部在政治观念和思想作风上存在的严重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纠正“四风”问题取得重大成效,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四风”问题严重破坏了党内的政治生态环境,直接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不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10]只有全面纠正不正之风,才能确保党的廉洁性、先进性与纯洁性,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与治理能力。
2.利用东北抗联文化大力发展东北地区经济
历史发展进程表明,“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新时代的中国要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东北地区抗日战争史实丰富,凝炼成的东北抗联文化更是我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一是坚持修缮和保护并重原则。东北抗联作为抗日时间最长、孤悬敌后坚持到底的一支队伍,在作战过程中留下了一系列革命遗迹和遗址。近年来,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休闲方式,红色旅游更是成为时尚,而东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资源,应该予以修缮和开发。要尊重史料史实,走访专家学者及健在老兵,尽力还原遗址遗貌。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当时抗联大部分的密营、要塞、兵工厂等都位于深山密林中,现今在修缮的过程必须注重周围植被、环境的保护,让游客在游览抗联遗址的同时,也可以欣赏自然景观,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打造抗联文化地区品牌。要想提升抗联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必须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东北距离北京、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较近,邻近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潜在游客较多,开展“重走抗联路”活动,模拟抗联经历,打造抗联文化体验区、纪念公园、度假区,建设抗联红色走廊,推出抗联文化纪念品,能够吸引众多人的兴趣,从而展现大国形象。
三是培养抗联文化宣传人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培养人才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一环,人才是文化事业建设的主体,能够为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培养高层次的抗联文化宣传人才,要将全职引进与柔性引进方式相结合。全职引进的抗联文化宣传人才可以享受各种补贴及配偶、子女安置政策,柔性引进的抗联文化宣传人才可以以培育咨询、项目合作、退休返聘等形式为抗联文化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是建设抗联爱国教育基地。地方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与博物馆合作,利用数字信息化手段,将博物馆的优质资源输送到教育基地,真正做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爱国教育基地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主阵地,能增强学习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巨大的,正因为其公益性的特征,政府更应该担起责任,做到专款专用。这些方式增加了群众的就业机会,同时也有效带动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