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下地方党报的创新探索

2023-09-28 09:59:25
中国地市报人 2023年8期
关键词:时政党报民生

李 贺

传统媒体的时政新闻报道势在必行,如何创新、如何做好创新将是未来传统媒体工作的重点内容。地方党报新闻的创新既要利用媒体融合驱动党报新闻的创新发展,更要将内容优势作为党报新闻的核心动力,以此实现地方党报新闻报道质量与传播水平的双向提升,从而适应当今信息化时代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一、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是地方党报新闻中的重要类型

2022年第七届全国党媒网站高峰论坛发布了《2022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该报告通过对全国现有的366家党报新闻的传播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党报融合传播特点。在考察的366家党报新媒中,共包括1家中央级党报、34家省级党报、331家地市级党报,其中《广州日报》《天津日报》《北京日报》《河北日报》等成绩表现较为亮眼,均入选了党报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而通过对以上地方党报新闻进行分类整理发现,地方党报的新闻大致可分为时政、民生、经济、教育等类型,其中尤以时政和民生类新闻最受关注,因此本文就此两类作阐述。

(一)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是指对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态所进行的报道,报道内容包括政府当前政策、会议以及主要领导活动。由此可知,时政新闻是对地方政府各类工作内容的报道与转述,新闻内容通常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时效性,文风用词均较为严谨。以《北京日报》2022年11月19日发表的《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市领导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例,该篇文章主要报道了在党的二十大期间,北京市各领导深入首都组织、宣传、商贸等系统,顺义区双丰街道以及全市检察机关,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加自觉坚定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从而保障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各项举措。文章内容具体阐述了各市领导在宣讲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与主要措施,为人民群众展示了市领导在党建工作中的具体做法。由此可见,通过时政新闻的详细报道,切实拉近了时政信息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距离,进而发挥了党报新闻的传播作用,实现了对人民群众的思想塑造。

(二)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是指关注老百姓生活问题的新闻,也为社会新闻的重要类别。首先,从报道内容上来看,其新闻内容主要反映的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新闻的受众大多集中在基层。其次,从报道形式上来看,民生新闻通常选择“故事化”的形式报道,时效性与时政新闻相比相对较弱。最后,从报道语言上来看,民生新闻所运用的语言相对灵活,在语言逻辑叙述上也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对于部分敏感词的细节优化更要优于时政新闻。例如,《北京日报》2023年3月2日发表的文章《不再排长龙!京城网红点心店怎么突然不“香”了?》,就以记者的实地走访为叙事线,向人民群众讲述了网红点心店热度的消退与传统中式点心店的销售热潮。通过详细阐述富华斋饽饽铺、北京稻香村零号店等传统中式点心店的热销情况与网红店的资金退场,明确了缺乏文化根基而快速扩张为中式点心行业所带来的弊端影响,运用了“爆款”“国风”等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语言进行报道,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做到了新闻内容的有效传递。由此可见,民生新闻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较重分量,也因民生新闻自身亲民的特点,受众对其接受能力也更高,所以在地方党报新闻传播中,此类新闻也更容易输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助力地方党报新闻质量的提升。

二、地方党报新闻的理念创新

地方党报新闻创新,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将“党媒姓党”作为新闻舆论工作的核心内容,并从工作导向、工作路线两方面出发,实时更新新闻传播理念,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营造主流思想舆论,切实发挥出新闻党性优势,为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凝聚舆论力量。首先,从工作导向上来看,地方党报新闻传播理念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后期传播中,要以人民为中心展开创作,并根据受众群体的转变,不断转变话语视角,由传统的从政策出发、政府出发,转变为从人民群众出发,确保新闻内容的传播能快速为群众排忧解难,促使党的舆论工作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其次,从工作路线上看,地方党报新闻的理念创新也体现在构建完善的网络群众路线上。在地方党报新闻后期传播过程中,一要转变主流媒体的话语思维,运用人民群众能够听懂的网络语言,满足群众对新闻内容的需求,做到既能上网访民意,又能下网解民忧。二要净化网络环境,为人民群众营造健康的网络空间,做到党性和人民性的相互统一,以此为群众提供高质量新闻信息服务。

三、地方党报新闻的内容创新

新媒体融合下,地方党报新闻的创新应先突出内容创新,通过从聚焦民生议题、关注地方特色两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地方党报新闻内容吸引力,讲好民生故事。以《福建日报》两会报道为例。一方面,在聚焦民生议题上,《福建日报》近5年来的两会报道就将内容重点放在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政治议题与社会民生议题上,通过对经济发展、就业、教育、社保、医疗等热点话题进行详细阐述,使报道内容更贴合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进一步升华了新闻的内容质量。2018年两会期间的《两会感言·为了人民》文章中,就聚焦了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经济议题”,报道内容包括福建省GDP的增长情况、产业转型、省重点企业改革等,以经济为视角报道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对保障和改进民生有着更为充足的信心,进一步强化了地方党报新闻内容的权威性,做到共话民生、引领民生。2022年两会期间的《走好赶考路 一起向未来》文章中,再次总结了福建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的建言策略,既满足了受众对福建省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好奇心,又让受众感受到了报道话题的熟悉感。另一方面,在关注地方特色上,《福建日报》也在两会报道中着重讲好了福建故事。在2018-2019年两年间,都在为如何讲好福建故事积蓄力量,聚焦了当前福建省内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陆续推出了《开放福建:续写海丝新故事》《走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等报道文章,为人民群众生动讲述了福建乡村致富脱贫的真实故事,再次强调了适用于福建乡村的振兴策略,使新闻内容更具地方色彩。

四、地方党报新闻的形态创新

地方党报新闻创新优化的核心在于提高党报新闻的传播效果,使得人民群众深入分析新闻内容,达到提高受众自身素养、培养政治意识的根本目的。因此,地方党报新闻的形态创新应体现在强化新闻报道的互联网思维上,通过新媒体媒介方式的加入,推动报网联动,由此提高地方党报新闻的传播效果,彰显新媒体的融合优势。由于互联网已逐渐演变为新闻传播的主要路径,所以在地方党报新闻报道中,不能仅局限在传统纸媒的思维和模式,而是要用“互联网+新闻”的全新方式,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做到与网民用户的零距离接触,可通过打造移动互联网平台——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官方账号等,全方位聚合受众信息和新闻信息,进一步加强新闻运营工作效果,使得地方党报新闻内容可深度服务本地群众。例如,地方党报新闻微信公众号平台的优化建立可参考《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其微信公众号共包含消息、视频号、服务三大板块。其中消息板块主要负责推广文字类的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视频号板块主要以短视频的方式,分享当下受众关心的时事热点;服务板块为“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的推广,做到为人民日报其他类型新闻的有效引流。而新浪微博官方账号的优化建立则可借鉴南方日报所开设的微博账号@南方日报。截至2023年初,南方日报的微博粉丝已超过1600万,是5个粉丝量超千万的省级和地市级党报微博账号之一。通过分析该账号所发布的内容,可以发现@南方日报在每条发布的新闻内容中,都带有相应的词条板块,如#高质量发展看广东#、#首个春季退伍季#等,通过词条的加入,做到对新闻内容的有效推广,并且每条内容均为文字+图片或文字+视频的形式呈现,满足不同受众的阅读需求,切实提高了党报新闻的宣传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背景下,地方新闻党报的创新要从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形态创新三方面入手,为党报新闻内容赋予全新活力,同时也为新闻传播构建全新的媒介环境。做到紧跟时代大局,将地方党报传播优势与新媒体技术相互结合,不断提高党报新闻的公信力。

猜你喜欢
时政党报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河北画报(2020年21期)2020-12-14 03:16:16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传媒评论(2018年12期)2018-03-21 07:51:48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02:04:23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6:26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时政
当代工人(2015年21期)2015-12-16 16:56:23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