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杰松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一门技能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实训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关键桥梁,也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实习和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1]。在传统的综合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主的 “示教+练习” 的方式,该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因无法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故无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较差,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2]。为探索行之有效的康复专业综合实训的途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2020 级康复治疗专业的综合实训中,将CBL(case based learning)、TBL(team based learning)、情景模拟、自我反思等多种教学教学模式和方法,递进式地融合使用,设置不同场景和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020 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共计128 人,以抛硬币的方式将20 康复(1)班63人作为实验组,采用多模式融合的教学法;20 康复(2)班65 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已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平均成绩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基本情况比较(例)
2.1 实验组
2.1.1 课前准备 (1)建立案例库。邀请康复治疗专业教师和实训单位的带教老师,根据康复治疗师资格考试和工作岗位需求,共同完成综合实训案例库,涵盖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础技能。
(2)实验组分组。根据教学过程及班级人数的情况,将实验组同学以5~6人为一组,由小组民主推选组长一名,负责小组成员的召集和任务分配等相关工作。
(3)案例发放及课前任务。课前通过超星学习通软件,发放学习案例和课前任务,课前任务主要涉及案例有关病例的基本情况、以及与病例内容有关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的相关基础知识,让学生讨论为该病例制定治疗目标和治疗计划。
2.1.2 教学实施 (1)汇报课前任务完成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前任务完成情况以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汇报,各小组汇报完毕后,由课程教师对案例进行系统的对各小组进行讲解,以及对各小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指出共性问题,回答学生提问,布置下次课的任务为进行情景模拟训练。最后让各小组再讨论,进一步完善和加深对于案例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各小组在组长组织下,分配下次的任务。并由课程老师负责对模拟病人的同学进行指导。各小组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练习,练习过程中有问题可以通过学习通、qq、微信的软件联系老师,进行答疑。
(2)情景模拟。根据提供的案例,设置相应的临床场景,进行情景模拟。由一名同学扮演病人,一名同学扮演病人家属,三名同学扮演治疗师,分别负责病例的问诊、评定和治疗。各组按照顺序依次进行情景模拟,模拟演练治疗师从接待病人、问诊、评估、治疗目标和计划的制定到最后康复治疗计划实施和健康宣教的整个过程。在演练过程中,指导老师可以临时设置突发场景,如病人不配合治疗、病人家属不理解等,从而提升学生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完成情景模拟后,先由各小组对于自己和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再由课程指导老师进行点评,指出情景模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回答患者在活动过程中存在的疑问。
2.1.3 课后反思与总结 各小组召开会议,对病例学习和演练过程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反思,并完成病例的总结报告,通过学习通网站上传,课程教师依据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对各小组完成总结报告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以便后期加以完善。
2.2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示教+练习的教学模式,首先由课程教师对案例进行讲解,并进行示教,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学生练习期间,教师进行巡视,指出学生练习过程中的不足和回答学生的疑问。对照组的授课教师、所使用的教材、学时安排以及授课的案例等与实验组一致。
综合实训教学任务完成后,针对两组学生采用统一的学习效果问卷,进行学习情况的调查,同时对两组学生进行操作考核,检验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
3.1 学习情况问卷为了解两组学生学习效果的情况,统一发放学习效果情况问卷,该问卷由教学团队根据查阅相关文献,以及与临床带教老师讨论后确定,包括8个项目[3,4]。
3.2 实践操作考核实践操作考核包含两个方面:常用操作技术和案例分析能力,各总分为100分,常用操作技术100 分,考核关节活动范围的评估与训练、肌力的评估和训练、肌张力的评估和训练、平衡功能的评估和训练、转移能力的评估和训练等五个项目,每个项目20 分,共计100分;案例分析分析能力100 分,包括问诊技巧(20 分)、评估方法(30 分)、治疗目标和计划的制定(15分),治疗计划的实施(30分)、健康宣教(5分)等5个项目[4,5]。
3.3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学习情况问卷所得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实践操作成绩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1 学习情况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表128 份,由学生根据调查表中项目内容填写完毕后,回收128份,回收率100%,结果见表2。从表2结果可见,实验组的8个条目的认同情况均高于实验组,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
表2 学习情况调查结果(例)
4.2 操作成绩考核结果结果见表3与表4,从表3可见,实验组的常用操作技术的考核均分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从表4可见,实验组的案例分析能力的考核均分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
表3 两组操作技术考核成绩比较(分)
表3 两组操作技术考核成绩比较(分)
?
表4 案例分析能力考核结果对比(分)
表4 案例分析能力考核结果对比(分)
?
本研究中,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训课程实训中,以精心选择的案例为引领,设置不同教学阶段,融合采用TBL、CBL、情境模拟、自我反思等教学方法,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操作成绩考核、案例分析考核等方面均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实验组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过程的主导,相较于传统的教学过程,增加了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该教学法明显可以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增强动手能力,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康复专业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同时也加强了康复专业学生的沟通能力。
5.1 有利于学生加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增强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精心选择的案例为引领,设置不同的教学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中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查询相关的书籍与文献,有利于学生将前期课程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进行系统的回顾和学习,进行融会贯通,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6]。在操作技能的考核中,实验组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发现新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行通过查阅书籍与文献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
5.2 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结果与王亚秋[7]等研究结果相近,在传统实训课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作为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无法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所讲内容可能并不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惑的知识点,而在实验组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教学的主角,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所讲内容更具针对性,提升课程教学效果,这在学习情况调查表的结果中得到显示,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均有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5.3 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和提升自我反思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引领,创设相应临床情境,学生从模拟病人的面谈、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目标和计划的制定、康复治疗计划的实施到健康宣教,全过程模拟相应病例的康复治疗,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案例分析的考核中,实验组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这与马婧媛[11]等研究结果相近。同时学生任务的完成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有利于学生团队协作能的提升,增强沟通能力。同时在每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中,均设置自我反思的任务,提升学生反思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以案例为引领的多模式教学法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综合实训中的运用,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法,在提升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自学能力;加强学生知识掌握,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能迅速地适应工作岗位,起到了良好的链接作用。故该教学法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综合实训中的运用,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可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