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燕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截至2022 年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7.8%,高等教育办学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近年来,我国金融保险事业发展蒸蒸日上,为更好地适应金融保险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多所高校开设了保险学专业,以期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办学地址设于江苏省,学校高度结合江苏省成熟的保险市场的优势,开设了保险学专业。
近年来,金融保险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社会对于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在培养保险学专业人才时,存在课程设置不全面、课程内容设计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等问题,人才培养难以跟进行业发展的变化需求,学科建设面临发展瓶颈。高校亟须思考如何优化专业教学结构,调整保险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行业输送创新型人才,提升保险学服务社会的能力,深化高校教育改革。
当前科技迅猛发展,金融政策频繁出台,金融保险行业的人才需求处于动态发展态势,本文结合访谈结果,总结发现社会对保险学人才的需求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需要跨学科、综合型人才。例如,核保、理赔等岗位招聘要求员工具备医学基础知识;数据分析岗位招聘要求员工具备统计基础知识;法律合规岗位招聘要求员工具备法律基础知识。若高校仅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保险理论知识,则难以跟上保险行业变化的步伐。保险专业学生在学校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保险学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会计、医学、法律、统计、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知识,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匹配社会需求。
第二,需要实践型人才。伴随着无纸化办公条件的完善,大量过去由人工处理的工作移交电脑处理,而员工则负责统计、校对、分析电脑信息,这就需要员工具备逻辑思维,具有较强的分析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办公技能。因此保险专业学生还需要注重培养实践能力,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技能。
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保险学专业为例,从表1 可知,该校的保险学课程设置比较丰富,学生能全方位了解保险理论,但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失 “保险营销学” “保险会计学” 等重要课程。上述课程设置的缺位不利于学生深入掌握保险学理论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素养,也不能体现财经类院校保险学特色专业的建设优势。
表1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保险学专业部分课程设计
现行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每四年修订一次,远不能跟进行业发展的趋势,课程内容设计缺乏时代性。而在科技赋能下,金融保险行业迎来巨变,在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助力下,就保险公司而言,科技已经渗入展业、核保、理赔、风控等核心业务当中,而目前的保险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计中并未体现科技的重要性。保险学专任教师长期担任理论教学,普遍欠缺保险科技指导能力。
此外,保险学课程内容设计针对性不足。在保险公司实务中,保险基础知识只是敲门砖,对于员工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保险法及相关原理解决实务中遇到的核保、理赔等问题。而高校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下,尚未设计关于核保和理赔等具有操作属性的课程,这使得学生往往只能把握理论知识,对保险市场和保险经营细节一概不知。
当前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顺序的安排过程中存在错位的现象。例如,学校规定学生选修满一定的学分即可,又将 “保险经济学” 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此时学生普遍修满相关学分,不愿再选修相关课程。另外一些专业课程开课时间延后,但考研呼声高涨,部分学生大三下学期就已经投身到紧张的考研备战当中,专业课的学习和考研复习时间出现冲突,学生疲于应对。上述情况意味着学校需要进一步优化相关课程的顺序安排。
第一,理论课与实验课比例失衡。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在现有的保险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指出,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金融企事业单位培养出一批基层保险应用型人才,这意味着学校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设置了专门的课程实验,要求学生必须修满社会实践学分和毕业实习学分等。但是通过分析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学校理论课程学分和实践学分设计严重失衡,表明高校保险学专业教学活动的主要形态仍是课堂理论教学。在此背景下,高校应该思考如何高效安排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但是大多数高校在保险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中,缺乏实践教材,学生难以直观感受到保险实务工作。
第二,实验室硬件设施不完善。实验室教学是一种高效的现代教学方式,理想的保险实验室环境应能够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到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业务的投保、保全、理赔全部环节的业务重点。在当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保险学专业学生需要必修一门实验课程,但是学校目前不具备相应的实验室硬件设施供其上机实验,通常由教师自由开展课程实验教学,致使实验课流于形式,未能达到理想的上机实验效果,最终脱离了其实践属性。
第三,校企合作机会不多。高校并没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实践机会,大多数学生涉世未深,很难主动争取在企事业单位实践的机会,这使得学校制订的实践学分要求很难高效执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实践操作能力。
3.1.1 开设跨学科课程
金融行业混业经营态势愈加明显, “互联网+金融” 更是纵深发展,因此高校保险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需要引入部分跨学科课程。例如将 “保险营销学” “保险会计学” 等能够体现保险特色的课程纳入保险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和专业素养。引入 “互联网+保险创新实务” “保险科技” 等课程,带领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互联网技术给保险行业带来的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开设 “Excel 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课程,引导学生学习Python、Matlab 等相关工具,以课程考核形式助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办公技能,使其掌握日后能在金融职场一展风采的高超的数据处理能力。
3.1.2 调整课程开课时间
保险专业课程的开设可适当前置。在学生掌握了通识课程、经济和金融等专业基础课程后,就可紧随其后集中安排保险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在教学安排上需注意把控课程开课的顺序和进度。例如, “寿险精算” 的教学需要运用到高等数学和概率论等基础知识,同时和 “利息理论” 存在关联,因此可将其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学生趁热打铁提高这门课程的学习效率。课程开设顺序应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一方面学生在修学分的同时,可选择 “保险经济学” 等比较感兴趣的课程;另一方面,这也能协调学生的考研复习和实习求职时间。鉴于此,高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多方考虑,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具体的学习需求调整课程开设顺序,进而保证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进行课程学习,增加保险知识储备,从而与社会需求更加匹配。
保险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理论性体现在保险定价的专业性和保险具有的法理支撑,而实践性则体现在保险营销和培训等环节。在 “互联网+保险” 深入融合的当下,为促使保险专业学生全面掌握保险知识,不仅需要继续深化学生的保险理论学习,还需要参考其他同类型学校的做法,引入保险实践性课程。
完善硬件教学设施。高校应革新学生的实践课程上课形式,完善实验室环境,牵头搭建保险智能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保险实验教学平台,模拟保险业务操作情景,引导学生认识保险公司实务工作,提高实务操作能力,拓宽传统课堂。
丰富实践教学形式。金融保险行业强调沟通和效率,员工需要分析海量数据。这就需要员工掌握一定的办公技能,拥有良好的公文写作能力,能够灵活展示工作成果,综合分析数据信息。为培养学生上述技能,教师可以翻转传统 “以教师为中心” 的课堂,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行启发式教育,创新其思维方式。例如将学生的课堂展示成果列入课程考核中,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展示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校企合作是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能高效整合区域内的资源。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双赢的过程,企业通过合作能够充分享受科研成果,汲取智慧;高校能够丰富社会资源,了解社会需求,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高校应积极与金融保险机构开展对话和交流,达成合作战略,定期组织企业参观活动,邀请行业优秀工作者前往学校举办讲座和沙龙,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导学生主动了解保险市场的经营动态,在真实的保险实务中得以训练,进而优化自身的知识架构,弥补不足,更好地匹配公司的岗位需求。
当前,高校保险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异,需要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调整,优化课程设计、完善实践教学、推动校企合作,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赢得社会广泛好评,实现保险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