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工艺研究所(黑龙江大庆 163113)
2019年以来,针对外部作业队施工质量参差不齐、重点工序无全过程监督记录等问题,开展了井下作业全过程智能监督技术的研究,实现了冲砂、刮蜡、洗井、验窜等重点工序的全过程监督。但在现场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工序监督覆盖不全面、部分数据接收不完整、复杂动作判断不准确、电子信息程度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计划开展井下作业智能监督装置完善与推广,扩大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保证作业施工质量,提高作业监督水平。
井下智能监督装置分为井下部分和地面部分。井下部分由电池组负责供电,压力温度传感器、加速度计、电磁流量计负责不同参数的采集,无线通讯模块负责与地面进行无线数据传输,而控制电路是系统中枢,负责控制所有传感器工作及通讯数据的收发[1-3]。
在常规井下作业时,该仪器可以存储作业期间的温度、油套管压力、流量、起下过程仪器运动姿态等数据;作业结束后,监督装置起到地面,通过WIFI与笔记本电脑连接,读取存储的各种参数,并由数据处理软件解析数据,计算施工作业时间、起下次数,生成作业数据曲线及图表,据此了解作业过程[4-5]。如图1所示。
图1 井下作业智能监督系统组成框图
智能监督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装置主要由2块组成,分别为电池组件(序号3)、主机(序号5)和流量组件(序号7)。其中电池组件由多支电池环形布置在电池支架上组成,电池组件右端靠台阶定位,左端靠上密封堵头(序号1)压缩O 形圈来定位。主机是整个仪器的核心部件,安装有电路板组件、两个压力传感器、一个温度传感器和天线组件,同时主机上还预留有上电和通讯接口。流量组件由两个鞍形线圈负责提供励磁信号,两个电极负责感应流量信号。流量组件通过下密封堵头(序号9)压紧。天线盖板(序号6)用于主机上天线组件的防护,通过上密封外管(序号2)和下密封外管(序号8)拧紧后固定。
图2 整机结构示意图
智能监督装置为全封闭仪器,主要材质采用17-4PH,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的特点,天线部分采用高强度工程塑料,适应现场使用环境且不影响WIFI 信号传输,上下接头采用标准73油管扣,连接方便,使用可靠。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主要技术指标
井下监督仪的地面回放软件(图3),可以实现仪器选择、数据读取、数据回放、曲线生成,报表打印等功能[6-7]。装置起井后通过WIFI 将存储的数据发送给笔记本电脑,数据经软件处理生成起下井过程的各种参数曲线,并经进一步处理计算出起下管柱数[8]。
图3 数据回放软件界面
为了验证该套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室内参数实验。实验现场如图4、图5、图6所示。
图4 检测整体参数实验
图5 装置压力温度标定实验
图6 装置流量标定实验
通过井下工具检测车间,对监督仪进行测压及测温实验,密闭车间内提升压力至50 MPa,温度升高至95 ℃。在实验结束后检查仪器,无破损漏点,同时检测地面软件曲线,与实验过程中参数一致,说明仪器实用性验证成功。
在大庆油田XX采油厂针对井下作业监督需求井进行系统施工,分析出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见表2。
表2 现场应用记录
在初期现场试验之后,技术人员跟踪全过程作业,对比现场写实和回放曲线,可以侧面印证全过程施工情况,在各施工工序交叉作业时也能保证各项功能互不干扰,满电续航达30天左右。
通过在B2-D5-426 井试验中可以发现,该井作业类型为小孔径定向开窗水平钻孔,在钻孔结束后无法判定是否钻开,有可能影响后续压裂施工质量。因此该井需要监督的重点工序为验吸水。2022 年6 月22 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补孔后对补孔层段进行吸水验证,验吸水管柱应用两级扩张式封隔器,中间加一个节流器和监督仪,分三段验吸水,并在两级封隔器上下各放一级监督仪,证明封隔器是否密封[9]。如图7所示,油管打压套压不跟随,证明封隔器密封良好。
图7 B2-D5-426验吸水工序(封隔器上下)测试曲线
如图8、图9 所示,在两级封隔器中间的监督仪显示有明显的压力差及流量波动,说明管外有泄压区,可以证明钻孔成功。
图8 B2-D5-426验吸水工序(中间)
图9 B2-D5-426流量数据
1)在上返井作业监督中,由于补孔后井口溢流大,监督验窜工序时无法使用“套溢法”。监督仪可以作为上返区块油井验窜、释放的重要监督手段。
2)针对目前现场监督没有起下过程中的压力、温度、深度、流量等数据,无法对施工质量进行评判。通过研制一种新型井下作业智能监督装置,主要针对作业施工中的重点工序,对起下过程中的压力、温度、管柱根数等数据进行记录,满足作业现场智能化监督需求。
3)智能监督装置可以作为重点工序监督井辅助监督手段,也可以作为外委队伍的抽查监督手段。在实现自动远传功能后,可以由作业队上传曲线至视频监督工序,由监督人员确定工序施工情况,以此作为作业费用结算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