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珺
翻阅相关著作,有这么一个连队被经常提起。这就是“南京路上好八连”。
八连是由一帮农民子弟组建的。1947年8月6日,华东军区特务团在山东莱阳城西水头沟小园村把新入伍的几十个胶东农民青年编排在一起,组成了该团的四大队辎重连。不久,连队番号改为华东军区警卫旅特务团一营一连。
上海解放后,1949年6月,该连进驻上海最繁华的地段南京路,担负警卫和巡逻任务,编为三营八连。上海的南京路素有“十里洋场”之称。国民党军队溃败前,在此留下了不少特务,企图对人民解放军采取“腐蚀拉拢加破坏暗杀”的策略。他们曾预言:“上海是个大染缸,共产党解放军红的进来,不出3个月,就要黑的出去。”
战士们进了城,一开始难免会受到影响:有的战士羡慕男男女女手挽手进歌厅、电影院;有的战士看到一些打扮时髦的女子经过时,也禁不住多看两眼。在这种环境影响下,连队的纪律作风也开始出现一些反常现象:有人一次花几块钱到国际饭店开“洋荤”;有人不惜花五块钱到高级理发店理发;有人不抽老叶土烟,去买一块多钱一包的雪茄……
这些情况引起了八连首任指导员张成志的警惕。他多次在党支部会上要求全连指战员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组织全连认真学习领会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要同志们永远牢记“两个务必”,警惕敌人“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
八连的战士都是一些穷苦孩子,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的英雄人物。经过多次教育,八连战士纷纷表示一定保持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决不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吃败仗。之后,自觉执行纪律的风气重回连队,八连官兵锤炼出了“拒腐蚀,永不沾”的金刚之体。
八连的先进事迹引起了部队宣传干事吕兴臣的注意。他根据八连的故事,写出了一系列文章。后来,他又用了6个月的时间,与官兵们一起生活、站岗、执行任务,写出了《南京路上好八连》的通讯报道。1959年7月23日,《解放日报》以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刊登了这篇通讯报道,同时配发社论《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上海人民学习的榜样》。通讯从拾金不昧、精打细算、克己奉公、宽广的精神世界和一个战士的思想转变五个方面反映了八连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向读者展示了新时期人民子弟兵的风采。
通讯发表后,在上海新闻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上海的《文汇报》《新民晚报》《劳动报》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纷纷深入八连采访,“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故事开始为全国人民所知晓。
就在上海新闻界广泛报道八连之时,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上海警备区司令员的王必成将军也在警备区内掀起了学习八连精神的高潮。1961年春,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剧作家沈西蒙因公务转道上海。王必成亲自迎接。在交谈中,王必成希望沈西蒙能写出一部话剧,将八连的事迹搬上舞台。
领受任务后,沈西蒙到八连一班当了一名列兵体验生活。一个多月后,他执笔写出了话剧剧本《南京路进行曲》。在修改过程中,他又先后将名字改为《霓虹灯下遭遇战》《霓虹灯下的奇兵》。后来,在前线话剧团排演过程中正式定名为《霓虹灯下的哨兵》。1962年底,该剧开始公演,八连逐渐为更多人所熟知。1963年2月,该剧进京公演,引起很大轰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军委总部领导人相继观看。周恩来总理甚至七次观看此剧。4月12日,周恩来又在中南海西花厅亲切接见了受邀到北京军队系统作报告的八连干部,高度称赞了八连的好作风。
1963年4月25日,国防部正式颁布命令,将八连命名为“南京路上好八连”。5月5日,“南京路上好八连”在上海军人俱乐部大礼堂(今云峰剧场)举行了隆重的命名大会。5月8日,《人民日报》为此发表社论《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同时发表了《南京路上好八连》的长篇通讯。
此后,全国掀起了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的热潮。许多向八连官兵表达敬意、寻求经验的信件从各地像雪花一样飞向“南京路上好八连”。
党和军队许多干部也纷纷为八连题词。
朱德题词:“保持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
邓小平题词:“一贯保持光荣传统的、保证走向共产主义的、集体的标兵——南京路上好八连万岁!”
“元帅诗人”陈毅题词:“八连进驻上海,整整十四年,不仅身居闹市,一尘不染,而且能积极进行斗争,完成守卫上海的新任务!这是很难得的。同时八连在配合上海工商业改造和发展大生产方面,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是很难得的。八连做到了身兼战斗队和工作队两种职能,不愧为模范连队。八连的主要经验,在于能认清新形势。在新形势下,保持革命优良传统,虚心学习,加强自己,去完成新任务。祝好八连的成功!向好八连学习!祝八连继续努力,创造更新的经验,获得更新的成功!”
“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光荣事迹也感动了毛泽东。这年8月1日,他写了一首杂言诗《八连颂》:
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因此叫,好八连。解放军,要学习。全军民,要自立。不怕压,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贼。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纪律好,如坚壁。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益在哪?团结力。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专门作诗赞扬一个连队,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中是唯一的一次。八连的故事并没有结束。1964年初,好八连的故事被拍摄成电影,在全国公映。改革开放后,八连战士延续着优秀传统,谱写出了新时代的篇章。
1993年4月24日,江泽民为八连题词:“艰苦奋斗代代传,一尘不染三十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在南京军区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几十年来,‘南京路上好八连’继承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政治本色;拒腐蚀、永不沾的浩然正气;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品格。毛泽东同志写的《八连颂》,江泽民同志为‘南京路上好八连’的题词,既是对好八连战斗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好八连精神的高度概括。”
2007年7月30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前往“南京路上好八连”驻地,参观“好八连”连史馆。他称赞“好八连”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哺育下成长起来的英雄连队,是人民军队行列中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是上海这座城市的骄傲。2013年3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接见了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部分基层一线的军队人大代表。他对“好八连”指导员闫永祥说:“‘南京路上好八连’可是我军的一面旗帜啊!”
2014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听取南京军区工作汇报后讲话指出:“华东五省一市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我党我军在这里诞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在这里建立。军区部队英模单位和英模人物数量众多,临汾旅、硬骨头六连、红色尖刀连、南京路上好八连、鼓浪屿好八连,王克勤、郭兴福、王杰等先进典型闻名全军。我们这支军队,战争年代没有被残酷的环境、强大的敌人打垮,进城后没有被‘糖衣炮弹’打垮,靠的就是保持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教育官兵学传统、爱传统、讲传统,始终保持老红军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