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萍 张德顺
世界自然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类财富,然而遗产地及缓冲区在保护与利用之间普遍存在矛盾和冲突。为了实现保护目标,通常把遗产地及缓冲区居民迁出本地区,缺少对社区价值及社会问题的综合考虑。随着各国世界遗产保护中社区问题的凸显,社区价值识别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相继提出,基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保护与发展项目(Integrated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ICDPs)也在亚洲及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世界自然遗产中实施[1]。中国历史文化悠久,世界自然遗产及缓冲区普遍存在大量社区居民,国内学者也逐渐意识到合理的社区规划对遗产价值保护的重要性,并指出科学选择居民点发展模式是遗产地保护管理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2]。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遗产地居民点发展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如沈员萍等从居民点人口结构、景观风貌与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所处位置四方面评估居民点价值,并基于序关系分析法对福建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居民点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3];王应临等从遗产价值保护、社区研究价值、社区生活价值、管理可行性四方面评估居民点价值,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九寨沟的社区规划[4];张琳等从生活价值、游憩价值、保护价值三方面对遗产地社区价值进行评估,将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居民点分为6种调控类型[5]。这些研究依托于风景名胜区,主要考虑社区本体价值,缺少对保护对象潜在影响的定量研究。然而,世界自然遗产的入选标准为在(vii)美学、(viii)地质地貌、(ix)生态系统、(x)生物多样性(包括濒危物种栖息地)四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其为遗产地的核心价值。因此,进行遗产地及缓冲区社区规划时,不仅需考虑社区本体价值,更应充分掌握社区生产生活和保护对象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6]。
我国成功登录的世界自然遗产通常为本国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不同类型的保护地,目前国内遗产地居民点发展模式的探讨主要是基于风景名胜区的研究,鲜有自然保护区视野下的讨论。国内自然保护区关于社区的规划主要为社区共管规划,注重对共管理念、机制、绩效评估和产权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对居民点价值及发展模式的探讨较少[7]。作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八大片区之一的云岭片区是以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bieti)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且云岭片区存在众多居民点。因此,本文以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云岭片区为例,探讨基于核心价值保护的自然保护区视野下遗产地居民点发展模式,对于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之间的矛盾具有典型意义,研究成果将为以标准x入选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居民点发展模式的探讨提供技术指导和案例参照。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遗产地涉及8个县/市,由8个片区的10个风景名胜区和5个自然保护区组成,因满足世界自然遗产入选标准的vii~x而登录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兰坪县的云岭片区为三江并流南大门,也是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图1),因满足标准x——以滇金丝猴为代表的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而入选,为我国最南端的滇金丝猴种群分布区(图2)。
图1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云岭片区位置图
图2 滇金丝猴种群分布图(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8])
云岭片区有44个居民点,其分布如图3-1所示。在GIS中用人口数据计算居民点核密度得到居民点集散程度图。图3-2显示,兰坪云岭片区的北部挂登村委会居民点较为集中,其次为东部的来龙村委会,再次为北部的桃树村委会和南部的期井村委会,其余地方较为分散。白族和普米族村落呈集中分布状态,位于海拔3 000m以下,耕地临近村落周边分布,道路的通达性较好。彝族居民点呈大分散、小聚居形式,通常以亲属关系为纽带聚居,分布于海拔3 000m以上,与外界的交通成本和对自然的干扰较白族和普米族村落大。
图3 云岭片区居住现状(3-1 空间分布;3-2 集散程度)
金丝猴为猴科仰鼻猴属动物,400多年前我国西藏、云南、四川、贵州、甘肃等地有关于金丝猴的记载,4个世纪以来,金丝猴的分布区域从东至西、从南到北逐渐缩小[9]。截至目前,我国在西藏和云南有滇金丝猴,在云南怒江州有怒江金丝猴,在四川、甘肃、陕西和湖北有川金丝猴,在贵州有黔金丝猴的分布。其中,滇金丝猴是我国特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和IUCN认定的濒危动物[10],仅分布于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的横断山脉(图2)。
本文数据来源及分辨率如表1所示,地质灾害点空间分布数据包括崩塌、塌陷、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滑坡、斜坡七大类地质灾害点,数据统计至2019年。土壤侵蚀数据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2007)的总体要求编制而成,涉及侵蚀营力、方式、形态及下垫面条件等因素。滇金丝猴生境适宜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的点位数据由云岭滇金丝猴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站提供。为减少存在点取样造成的过度拟合,通过设置缓冲区,将过于密集的点进行删除,最终获得115个滇金丝猴点位数据。滇金丝猴点位与地表水源、居民点、耕地、牧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距离通过欧式距离获得。生活空间适宜性评价中的居民点与乡镇点、行政村、小学、卫生所距离为村落中心驾车到达各个位置的实际距离。为便于空间分析,将不同来源数据统一为WGS-84坐标系,各类数据重采样为分辨率30m。本研究的数据预处理、统计及制图以ArcGIS 10.8为基本操作平台。
表1 本文数据来源
3.1.1 问卷调查法
课题组于2021年9—10月开展了云岭片区社区历史风貌、人口结构与产业发展模式调查。本调查采取对云岭片区各自然村的村长进行访谈的方式,主要包括自然村的历史风貌、人口结构和产业发展模式三部分。历史风貌涵盖自然村的传统建筑、村落选址与布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方面,其评价标准如表2所示。人口结构包括自然村人口规模、老年化程度、受教育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产业发展模式主要考察自然村居民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旅游业的紧密度、与遗产地保护关联度三方面。
表2 居民点景观风貌与传统文化评估标准
3.1.2 指标体系法
1)指标体系的构建。
国内外对于生活空间适宜性的研究较多,既有对一般农村居民点的适宜性研究[11-13],也有针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社区规划[3-4],通常采用指标体系法对其进行评估。根据前人研究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居民点生活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自然条件、区位、人口、产业和传统风貌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表3)。
表3 居民点生活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以往研究表明,自然条件中的地质灾害、土壤侵蚀强度、海拔、坡度、坡向和耕地适宜性影响居民点居住适宜性。调查中发现,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影响居民居住地的选择,与行政村的距离影响政策的传达,与乡镇中心的距离影响农产品贸易,道路通达性影响与外界的联系,因此选择与公路、乡镇点、行政村、小学距离作为居民点区位条件的评估。人口结构的评估包括人口规模、教育水平、老年化程度和人均年收入,教育水平通过高中以上人口比例来评估,老年化程度为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根据实地调查发现,居民对环境的依赖和破坏主要源自传统农业、养殖业、山林采摘、薪柴需求等,因此评估居民点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从事养殖业户数比例、传统农业户数比例、采菌户数比例、采药户数比例和使用太阳能户数比例。保护地居民参与服务业的方式主要为经营小商店和农家乐,因此以经营小商店和农家乐户数比例来评判居民点产业与旅游业紧密度。居民点产业与保护地保护关联度通过评估参与保护地管理队伍户数比例获得,为家庭从事护林员、巡护员、保洁员、护路员的总户数。居民点景观风貌与传统文化评估涵盖建筑、选址及非物质文化三方面(表2)。根据文献资料及相关专家讨论后分别得到一、二级指标的相对重要度,并在yaahp软件中生成最终权重值。在GIS中应用叠加分析法分别得到自然、区位、人口、产业和风貌传统的总值,再按照一级指标的权重值对总值进行累加,得到最终评价分值。
居民点生活适宜性评价指标分级和赋值标准主要参考前人研究和实地调查。与地质灾害发生点、公路、乡镇点、行政村和小学距离采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取整数后得出4个等级(表4)。土壤侵蚀强度按《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2007)分为4级。海拔、坡度、耕地适宜性、居民点人口规模、高中以上人口比例、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人均年收入、居民点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参与服务业户数比例、参与保护地管理队伍户数比例、居民点建筑、居民点选址和格局、居民点非物质文化按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分为4级。
表4 居民点生活适宜性评价指标分级及赋值标准
2)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根据文献资料及相关专家讨论后得到各指标体系的一、二级指标相对重要度,在yaahp软件中生成最终权重值。其计算步骤分为3步。(1)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将模型分为目标层、准则层(一级指标)和方案层(二级指标)。(2)建立判断矩阵:将方案层指标重要性进行两两判断,重要值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同等重要、稍微重要、明显重要、强烈重要和极端重要,得到方案层各指标权重值WA1、WA2等,按同样方式得到准则层各指标权重值WA、WB等(表5)。(3)一致性检验:当CR=RI/CI<0.1时,通过一致性检验。
表5 指标分级及赋值
云岭片区各居民点总分值为50~90区间,将小于60分定义为低适宜性,60~70为中适宜性,70~80为较高适宜性,大于80为高适宜性,云岭片区生活空间适宜性评价如图4所示,居民点居住适宜性评估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云岭片区居民点居住适宜性评估结果
图4 云岭片区滇金丝猴栖息地适宜性(4-1 不考虑人类干扰;4-2 考虑人类干扰)
物种分布模型(SDMS)是基于生态位概念,将获取的物种样本信息和相应的环境信息按照特定算法建立两者之间的关联,并将其应用于物种潜在地理分布模拟及全球气候变化情景下物种分布预测,包含众多模型类别。最大熵模型(MaxEnt)自2006年开发并应用以来,由于用户界面友好、预测结果精度高、只需物种出现点数据、能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物种动态分布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14]。其运行结果是0~1的连续值,在解释物种出现概率或栖息地适宜性时,需要设立特定阈值加以判断,如根据敏感度与特异度之和[1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16]等。模型精度常用AUC判断,标准为:0.6~0.7为较差;0.7~0.8为一般;0.8~0.9为较好;0.9以上为优秀,一般将0.8以上认定为可靠[17]。本文将敏感度与特异度之和作为阈值判断滇金丝猴出现的概率,模型精度通过AUC值判断。
MaxEnt模型中环境因子的选取对于不同的物种有所差异,根据影响物种栖息地或生境的因素而定。研究表明,滇金丝猴过夜地的选择受到林分、树木特征、地形和水系影响,栖息在以丽江云杉(Picealikiangensis)、长苞冷杉(Abiesgeorgei)等为主的林地中,倾向于向阳的东南、南、东、东北坡,其活动区域主要为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18]。滇金丝猴生活在海拔2 800~4 700m的区域,不同季节与水源的距离有所变化[19],食物包括长果花楸(Sorbuszahlbruckneri)、松萝(Usneadiffracta)等100多种植物的嫩芽或果实[20]。因此,本文选取植被类型、坡向、坡度、海拔、与地表水源距离作为影响滇金丝猴栖息地适宜性的自然环境因子。前人研究显示,居民点和道路影响野生动物对场地的使用,与耕地和牧场距离影响滇金丝猴对场地的选择[21],因此本文选择与居民点、耕地、牧场、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距离为影响滇金丝猴栖息地适宜性的人为环境因子。
将10个环境因子及物种分布点数据输入MaxEnt模型中,随机测试比例设置为20%,进行10次重复运算,输出方式为Logistic值,其他为默认设置,得到运算结果。通过变量剔除法判断各环境变量对模型的贡献,即根据变量剔除后模型的相对增益贡献变化量判断是否选择该变量,变化小则可剔除。将剩余环境因子在GIS中通过多值提取至点后,在SPSS中进行相关性分析,将r绝对值大于0.85的因子去除。最终剩余9个环境因子,其相关性如表7所示。将甄选后的自然环境因子、自然与人为环境因子分别与115个滇金丝猴点位数据共同输入MaxEnt模型中,分别得到不考虑和考虑人类干扰情况下的生境适宜性评价图。
表7 滇金丝猴环境因子相关性
4.2.1 滇金丝猴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滇金丝猴在无人类干扰和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栖息地适宜性评估结果如图4所示。在不考虑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其适宜栖息地分布更加广泛,遍布整个遗产地及缓冲区,同时存在生境破碎化的现象。考虑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滇金丝猴栖息地呈现明显的孤岛式分布,且与目前猴群的家域范围较一致。其中,长岩山、龙马山滇金丝猴栖息地连续性较强,啦沙山的栖息地破碎化严重。在无人类干扰情境下模型AUC为0.77,有人类干扰情境下为0.85,表明考虑人类干扰的MaxEnt模型对滇金丝猴的栖息地适宜性预测结果更为可靠,且与目前观测到的金丝猴家域范围较一致。因此,本文选取考虑人为干扰的MaxEnt模型预测结果作为栖息地适宜性评估成果。表8显示,与居民点距离、植被类型、与耕地距离是影响滇金丝猴生境适宜性的主要环境因子,相对贡献率为82.5%。
表8 环境因子对滇金丝猴栖息地适宜性预测的贡献率及重要性
4.2.2 居民点对滇金丝猴栖息地影响分析及其分类
与居民点距离是影响滇金丝猴分布最重要的因子,实地调查发现,云岭片区72.73%的居民点分布在海拔2 700~3 259m范围,与滇金丝猴的海拔2 750~3 750m适宜生境高度重合。随着与居民点距离的增加,滇金丝猴出现概率显著增大(图5)。根据敏感度与特异度之和判断,0.3为滇金丝猴出现阈值,1.8km以外阈值小于0.3,由此推断距离居民点1.8km以内为滇金丝猴不适宜生境。因此,将滇金丝猴家域范围1.8km以内的居民点归为对滇金丝猴有威胁的类型,包括期井村委会的西山、梨树、大山箐,剩余的居民点归为对滇金丝猴栖息地无影响的类型。
图5 居民点距离与滇金丝猴出现概率响应曲线(蓝色为均值+/-1个标准差,红色为均值)
根据生活适宜性评价及各居民点对滇金丝猴适宜生境的影响,通过图6所示方法,将云岭片区居民点分为以下4种发展模式(表9):第一类为搬迁型,将三家村、柳叶(彝族)、树坪等居住适宜性低的居民点整村搬迁至云岭片区之外;第二类为疏解型,分阶段逐步减少常住人口,引导劳动力向外就业或进行产业升级,对云岭片区进行可持续利用,包括梨树、大山箐等对滇金丝猴适宜生境有影响或居住适宜性中等的居民点;第三类为传统生产生活控制型,控制居民点建设和人口增长,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等,包括羊鼻子、马草地、桃树等居住适宜性高和较高的居民点;第四类为生态旅游控制型,云岭片区有白族、彝族和普米族聚居村落,兰坪县普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玉狮场村位于云岭片区以外,目前没有白族和彝族传统文化保护村落。居住在桃树湖周边的白族村落丰坪居住适宜性高,居住在富和山周边的彝族村落弥勒坝是彝族村落中居住适宜性较好者,二者皆有发展较好的农家乐,可将其发展成白族和彝族传统文化保护村落,与游憩适宜性高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发展生态旅游。
表9 云岭片区居民点发展模式
图6 居民点发展模式确定方法
基于滇金丝猴生境保护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研究指出,需优先整理的居民点大部分位于兰坪县[22],且兰坪县的滇金丝猴生境质量最低而生境稀缺性最高,其与居民点扩张导致农牧地增加有关[23],因此,选择合理的居民点发展模式对于云岭片区遗产地核心价值的保护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滇金丝猴栖息地保护,对遗产地及缓冲区居民点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为以标准x入选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居民点发展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案例参照。但滇金丝猴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除受本文探讨的环境因子影响外,还与气候、树冠形态等因素相关。由于此类公开数据的分辨率普遍较低,且研究区地形变化显著,难以保证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因此本文并未对其进行探讨,在未来的研究中宜完善相关研究。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对滇金丝猴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未对各种群家域范围间的连通性及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在后续的研究中将做进一步的探讨。此外,本文对居民点居住适宜性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权重的确定还有待后续实践的验证,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修订。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刘晓萍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