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逻辑教学法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

2023-09-25 21:47:03王伟娜
天津教育·上 2023年8期
关键词:茶叶罐斗笠圆锥

王伟娜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推理能力培养需要全面渗透到数学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同时推理能力也是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进一步强调了小学数学推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基于數学这门学科而言,缺乏推理,就无法真正学会数学知识。鉴于此,本文充分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新课标要求,深入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措施与建议。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重要性

无论是从数学知识的生成、拓展来看,还是从数学知识的学习、应用来看,推理能力均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能力。只有当学生具备推理能力,才能够有效掌握数学的学习、应用方法,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小学阶段这一启蒙时期的数学教学不仅需要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同时也需要注重推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掌握推理的方法、技巧,切实强化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师,应当将推理能力培养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来,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从数学学习层面来看,推理往往能够为学生提供证明、论证方面的有效指导,帮助学生通过推理发现问题、掌握规律,从而有效学习、内化数学知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措施与建议

(一)教学情境创设,调动推理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够保障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能力,在课堂创设对应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将学生置身于问题对应的情境当中,调动学生的推理兴趣。

比如,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中,在教学生认识圆柱时,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可以展示一个圆柱体的茶叶罐,让学生回答茶叶罐是通过哪些面组成的。学生通过观察茶叶罐,同时想到生活中常见的茶叶罐,自然能够说出茶叶罐是由两个圆形的底面与侧面组成的。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茶叶罐的制作流程,引导学生进行验证。这时,教师布置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将教室创建成一个茶叶罐的生产车间,让学生自己用纸制作一个茶叶罐。通过上述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让学生了解圆柱体的构造。随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圆柱体的表面积该怎样计算?大家知道长方体6个面积的总面积称作表面积,那么大家知道怎样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呢?结合导入环节的引导、手工制作,学生便能很快拆解圆柱体,根据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推理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让各个小组的学生通过自己摆模型、拼凑的方式进行实践,验证各个小组的推理是否正确。通过上述教学情境的创设,选择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探究、推理,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来进行猜想、验证,初步感受推理的魅力。

(二)合理引导猜想,激发推理欲望

要想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进行猜想,为学生创造猜想的契机、空间,使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思考、猜想,并通过针对性的点拨,让学生针对自身猜想进行严谨的推理、验证。以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为例,在进行该课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导入环节展示一个圆锥体的斗笠帽,让学生回答斗笠帽是通过哪几个面组成的。学生通过观察斗笠帽,同时联想到自身生活中常见的斗笠帽,自然能够说出斗笠帽的组成。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斗笠帽的制作流程,引导学生进行验证。接着,教师再布置学习任务,在课堂中引入手工内容,让学生自己用纸张等材料去制作斗笠帽。通过上述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了解圆锥的构造。随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圆锥的侧面积该怎样计算?大家知道长方体的侧面积是(长×高+宽×高)×2,大家知道怎样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呢?结合引导环节、手工制作,学生很快能够对圆锥进行拆解,根据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类比推理圆锥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又如在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一课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引导学生回忆各个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回顾曾经推理这些图形面积公式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包括数方格、转化法、割补法等。然后教师展示“圆”,并提出问题:大家是否可以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计算圆的面积?这个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尝试将数方格、转化法、割补法等方法应用于圆的面积计算。对于学生所提出的猜想内容,教师不需要立马进行评价,而应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验证自己提出的猜想。在学生验证猜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旁边进行适当的点拨,最后通过多媒体去展示圆的面积公式推理过程,从而引导学生经历“回顾旧知—总结方法—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推理兴趣,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推理思维示范,模仿推理过程

在逻辑教学中,每一课时都是逻辑链中非常关键的节点,各个节点之间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共同构建成一个逻辑体系,促进逻辑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要遵循每课时的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开展课前调研,通过互动交流升华逻辑主题,并基于任务驱动对目录进行梳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逻辑主题,进而提出驱动性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去进行探索和学习。任何能力的形成,必然需要经过观察、学习、模仿、实践等多个部分,才可以将这种能力进行有效的内化。推理能力培养自然也不例外,教师需要示范正确的推理过程,让学生学习、模仿教师的推理方法、推理思维,然后通过实践应用,有效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以上文所述的圆柱的表面积、圆的面积为例,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数学基础、思维能力展示推理过程、推理方法以及推理思维,将推理流程分别展示在黑板上,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比自己的推理过程,让学生分析问题、模仿推理,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推理的流程、思维。

(四)课后实践巩固,发展推理能力

课堂与实践历来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通过课后的有效实践,才能够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在逻辑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对每个逻辑的知识点进行提炼总结,明晰逻辑知识结构,做好课程分析。例如,在北师大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课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百分数的定义,能够将小数、分数正确转变为百分数,同时还能利用百分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梳理对比,教材逻辑内容设置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百分数的意义、分数相互改写、百分数与小数、百分率的实际应用以及税率等问题。为此,教师可以创设“消费中的学习”教学情境,通过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以“如何货比三家,理性消费”为导向,提炼逻辑教学主题,实现逻辑数学知识与主题的有机结合,为学生逻辑能力培养创设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师需要从学生实际入手,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设计,通过教学情境创设、合理引导猜想、推理思维示范、课后实践巩固等环节,促进学生推理能力的有效提升。

(焦  佳)

猜你喜欢
茶叶罐斗笠圆锥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中等数学(2021年6期)2021-08-14 02:35:50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哈尔滨轴承(2021年4期)2021-03-08 01:00:50
斗笠
茶叶罐
广告大观(2019年6期)2019-10-20 12:34:57
茶叶罐盒装
艺术大观(2019年15期)2019-09-28 07:12:24
戴斗笠的小阿妹
心声歌刊(2019年4期)2019-09-18 01:15:30
戴斗笠的石头人
汉字买斗笠
快乐语文(2018年30期)2019-01-22 06: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