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千里,董 展
(1.长安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4;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71)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以集成场视角归纳的网链集成实践有物流集成、两业联动、产业联动、产能合作、境内外产业园区等模式。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产业高级化在不断地向集成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高级化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1]。因此,从集成场视角探讨产业集成的微观网链动力原理和构建产业联动模式的高质量发展基础很有必要,其识别的主要标志是如何增强发展动力机制和优化路径。
从我国产业集成网链实践过程看,集成体主导联动、合作、集聚、转型、优化、升级等系统规划设计,其主导的基核概括了产业生产、产业集聚的场所和园区,资源集成到产业集群包括了整合理念、创新方法、治理方式和优化政策,从而实现产业联动集成、交付价值和获得成长[2]过程。用联动模式对物流链、供应链、供应链集成和产业链水平进行识别,通过高质量发展逐步走向全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价值链的重要支持。集成场理论源自我国产业发展实践,体现了改革开放后的产业联动网链结构特征和今后指导方向。
(1)物流集成是物流业高级化过程中物流资源优化的积淀,是实现网络货运、两业联动模式的起点。以物流链、供应链、产业链等形态表现的稳定性结构可以表示为集成场合成场元“集成体-基核-联接键”形成的微观网链结构,既是集成体提供了决策规划,基核承载投资运营与产出,联接键承载集成创新等一整套组织管理能力,也是以微观网链通过合成场元内在联系构成联动模式升级,并可走向宏观联动模式。由于物流业与制造业分别属于不同行业,前者属于典型的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需要通过功能集成、资源集成、信息集成、系统集成满足制造业的生产需求。通过企业、集团、区域物流集成案例[3]梳理的物流业内集成模式,可概括如下(如图1所示):
图1 物流集成模式示意图
从图1可知,物流集成联动模式是由集成体、基核和联接键三类基本合成场元构成的。集成体在改革开放最初就以(企业)集成体转机建制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促使物流业组织由“大到小”,又由“小到大”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其中,集成体主导网链的集成力体现在集成体的决策力、基核的产出力、联接键的创新力。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物流、制造等集成体的活力,培育国家乃至世界一流物流企业;随着基核布局建设,使各类物流节点的质量、数量及规模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呈现在货运场站、物流枢纽、国际枢纽到集结中心等规划建设过程中,基核网络可以将生产、商贸、物流等各类企业所需原料、产品通过物流通道,以集装箱铁海联运、公铁联运等为主导的物流业导入到制造企业,例如中欧班列等国际物流支持的两业联动、产业联动等集成实践。联接键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中体现其中心职能,并承接5G新基建的网络升级。这些都需要在信息技术、功能建设、投资融资、价值产出中逐步升级。物流集成模式的组织变革如图2所示,其中场线作为联动模式产生的绩效,包括规模、范围和创新。
图2 物流集成模式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关系
(2)两业联动模式是物流业与制造业为主要合作体系的产业联动代表。运用近年来国家社科项目考察的物流集成、两业联动、产能合作等案例[3-6],根据集成场理论,分析满足充分且必要条件的合成场元,梳理116个案例来描述两业、产业等联动模式系列合成场元[5]。其中,两业联动可以概括为以下模式,其中{}中为合成场元之间关系的选项,如图3所示:
图3 两业联动模式示意图
由图3[7]可知,集成体分别是指负责链条决策规划的合成场元,即主导物流链或供应链的龙头企业,{}中表明“两业”联动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深度,如从(业务)市场选择到(资产)紧密融合关系集成体间关系依次加深;基核是指物流作业衔接的必要(仓库、站场、堆场、枢纽等)设施及生产设备体系,其关系类型表明基核在特定生产规模条件下应用的利用效率等指标,单就时间产出效率而言,基核间融合型关系效率>连接型关系效率>公共型关系效率[8],体现了基核在联动中的产出效率;联接键是指沟通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用户等的资源、信息、技术、功能等渠道,也是依托系统或平台承载信息技术创新、5G网络、物联网等的重要技术领域。
在制造业与物流业两业联动模式中,企业作为集成体决定并主导着基核、联接键,且成为构成联动模式的领衔者,货主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的集成体关系可概括为市场选择(交易型关系)、合作伙伴(偏爱型关系)、战略联盟(战略型关系)。根据2022 年Jr C John Langley,等[9]研究,市场选择(交易型关系)、合作伙伴(偏爱型关系)都呈下降趋势[10],在国内主要存在与非同源企业组织形成的两业联动,而战略联盟(战略型关系)却成上升趋势,见表1。
表1 全球两业联动企业间合作类型及演变趋势
可见两业联动模式是物流链导入供应链形成的供应链集成。尽管中外产业联动有一定差异,两业联动运行机理、演变趋势及案例比较还是具有相似性,基于产业联动模式梳理和提炼,为境内联动走向境外园区、产能合作研究创造了条件。
(3)两业联动模式由同源企业组织向非同源企业组织拓展,表现为产业联动模式的旋进式升级。汽车制造业在我国形成了同源企业组织的两业联动模式体系,从汽车制造集团内部物流部门独立出来的两业联动模式有:安吉物流-上汽集团、一汽物流-一汽集团、京都物流-北汽集团、东风车城-东风集团、广汽商贸-广汽集团[11,12]、同方环球-丰田企业系列等。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分别独立发展各自专业能力,在此基础上由非同源企业组织形成的两业联动模式有:通汇物流-陕西重卡、社会物流-BYD吉利等两业联动模式的配套系列。汽车产业联动模式中基核间关系是最紧密的,即融合型基核关系,产业衔接联动过程最紧密、效率最高。随着枢纽(基核)+(多式联运)通道的发展,境内至境外相关产业联动发展遵循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规律制约,将集成场的微观网链与宏观链网连接起来。由此,形成了东北汽车物流集群、京津汽车物流集群、武汉汽车物流集群、上海汽车物流集群、广州汽车物流集群、重庆汽车物流集群等六大汽车物流集群[11,12]。家电制造业也形成了类似的联动模式,例如安得物流-美的集团、新飞专运-新飞电器、海尔物流-海尔集团等两业联动模式配套系列,是“剥离+独立”或“投资+独立”等发展起来的;中储是最大的物流企业,中储上海-上海造船则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并以两业联动模式建立起合作,这都体现出物流集成是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模式的基础。
(4)两业联动模式中公共型基核关系体现一般程度的联动关系,更重要的是专业化+规模经济法则在市场竞争中致胜。改革开放以来的物流集成、两业联动、产业联动等的动态发展实践[1]形成了集成场理论。其中,涉及产业能力的最重要合成场元是基核,从企业生产、物流基地到物流园区刻画了从企业到区域产业的产出能力,表达了产业联动模式从微观上升到宏观政策势能及其覆盖的程度。公共型基核中典型的是物流园区,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物联”)、中国物流学会(以下简称“中物学”)针对全国物流园区(基地)在2022年的调查,当前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22.5%)、同质化竞争(25.8%),一定程度折射了集成体的战略能力不足。配套能力不完善(34.7%)、设施水平不高(21.6%)、铁路运力受限(13.9%),一定程度反映了基核产出能力不足[13]。运营成本高(33.1%)反映了基核产出效率不高。约64.4%的物流园区搭建了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其功能主要集中在信息发布、物业管理、货物跟踪、数据交换等方面,支付结算、运力交易、物流保险、融资服务、增值信息服务功能实现的较少,创新驱动不足(21.7%)反映了联接键创新需求与能力不足。近几年,许多学术研究针对城市、省份、区域等宏观面板数据进行建模分析研究,能够在不同链条之间同性质的合成场元揭示相互间联系、合作及合成作用规律的研究却不多。因此,难以深入研究两业联动、产业联动等合成场元的运作原理、合成机制、协同规律,难以优化升级路径,且学术成果缺乏需要更多的验证及运作实际案例考察。
物流链、供应链、产业链等可不加严格区分时,可统称为网链。网链是从境内产出走向“一带一路”、走向全球的产业联动模式的基本结构。构成联动模式的合成场元符合充分与必要条件,便于人们以识别、梳理、剥离、集聚、提炼、重组等方式优化集成场中基本合成场元,重组合成场元就意味着创新,使网链构成的基本单元有创新、有质的提升,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其微观至宏观的基本运行特征。
合成场元是指集成场中值得拿出来单独进行研究讨论的基本场元,这些基本场元经梳理提炼为集成场中网链的基本单位。通过物流链、供应链、产业链等集成体在网链的集成力、集成引力作用下,按照联动模式中形成的基本场元进行梳理,使其具有合成、独立并在自组织系统中具有充分且必要条件。根据产业集成实践,合成场元可分为主动性与被动性,其中集成体为主动性合成场元,基核、联接键等其余场元皆为被动性合成场元[14],但皆具有不可缺少性质。在管理哲学方面,网链在主动性合成场元集成体与被动性合成场元基核、联接键作用方面形成对立统一[10];集成体主导基核在投入产出方面实现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联接键在这一过程实现模式内外信息联系及结构创新,与集成场的场内外其他合成场元联系提升产出效率,并逐渐使网链自身质量得到提升。
根据合成场元的自组织原理和性质可以形成物流链、供应链、供应链集成、产业链等微观网链[15],集成体主导决策决定网链结构内部关系的稳定性、抗干扰性以及网链旋进关系结构,可以通过识别和构建合成场元的动力原理、运动机制把握其产业联动模式规律。
模式是指针对事物关系提炼的标准样式。其通常是以图示或数字、文字等简洁、概要地表达的事物之间隐藏的形式规律、抽象关系和思维方式。通过这些事物间关系可以用模式强调形式上的规律,有助于人们从形式到本质进一步掌握其内在规律。联动模式通常指单一产业不同资源、功能,或不同产业链条间在合成场元组合的范式下形成相互影响和作用样式,是将一种集成场理论应用于组织管理实践中。联动模式可作为分析事物的思维、行为和绩效评价模式,在不同产业领域,联动模式都有集成体作为自组织主导者,并起着集成优化的稳定作用。用联动模式可以形成并解决产业联动方法论问题,这就是构建联动模式并应用于高质量发展的起始动因。
产业联动模式是指两业(一般指制造业与物流业)、产业(泛指多个行业)协同运作以集成场理论、组织、规则等划分所形成的一系列标准样式。即把解决联动核心要点用简易方法归纳、重组、提炼到集成场理论高度,用集成场视角观察剖析两业之间、产业之间内在的合成场元,以及产业联动模式的构成、运行机制、规律,以主动地、更好地识别联动模式机制实现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发展[16]。这样便于从形式上认识合成场元及机理作用,从企业形式到网链形式,发掘内在规律,找到其指导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的规律。物流链与供应链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链条,其两链条交集及合成供应链集成,其集成力仍然由外在的决策力、产出力和创新力体现出来,并由相应的原理构成其合成场元的动力源,所形成集成力方向可用右手法则决定(垂直于旋进平面)。
在构建联动模式中是将物流链与供应链分开认识的,是在更高层次综合把握产业联动、旋进、升级的要点[17]。物流链是服务性质的链条,梳理好物流链,有利于认识怎样把服务链做好到极致。供应链是产品形成与实现的实体链条,正确把握供应链,有利于怎样把产品制造供应链做好到极致,正是联接键将供应地、生产地、市场地的资源、各类经营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自组织系统协同决策机制体现了两业联动通过两链集成实现,集成体战略导向及性质,两链合成的集成体主导,可利用基核承载场源、奠定基核核心技术、生产和投资能力,可以按照制造、装配生产线的蛇链型、蜘蛛型或混合型布局形成网链形状,连接供给方与市场方。将两业联动集成体各自主导的网链旋进叠加在同一平面,即物流集成体主导物流链切入制造集成体主导的供应链,两链各自旋转方向可用右手法则分别确定其法向量[18]。若两链耦合形成的法向量夹角α 越小,表明两链在两业联动状态下,由各自集成体主导的物流基核和联接键与制造基核和联接键旋转形成合力越大,复合集成体整合资源能力越强[18]。这就是为什么同源企业组织形成的两业联动关系比较顺畅,集成体所主导的联动能够长期得以稳定运行,通过两业联动机制,双方集成体都可以获得比原来更好、更稳定的绩效。如图4所示。
图4 集成体主导两链集成力方向的协同
通过物流集成典型案例研究,两业联动、产能合作、境外合作风险案例等的分类案例研究,可以归纳出集成场的人工大系统、场元相对性、组织自旋性、同态协同性和系统层次性这几个共同特性,可以从企业、产业、区域、国家、全球等分层次进行集成场研究,由于微观的集成体与宏观集成主体基本功能的不同,微观经济动能与宏观政策势能作用的差异,有必要表示境内网链与境外差异时,可以将境外表示为链网,即先有链,再有网。这表明集成场可将系统分为以合成场元为基本类别,并分层次进行深入研究。
两业联动模式及其之间协同是在基核间处于同态(同构)原理布局下识别和运行的,在集成体、基核、联接键间实现两链对接、适应、共享和融合阶段的机制。网链运行绩效供给与需求衔接互动原理、网链运行效率经济原理等,广泛地应用于各类产业联动模式[18]系统集成之中。
网络货运、物流园区是近年来货运集成、物流集群中发展起来的新模式。网络货运体现了物流信息科技的最新发展,是在交通运输部政策引导下,经过多年升级发展形成的,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后在物流集成模式分别沿集成体、基核和联接键的合成场元创新突破和重组过程中形成的模式,将会对物流业、制造业联动模式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1)网络货运模式是以联接键创新并作为联动模式的基核,通过物流信息化对物流集成模式在联接键信息化方面的升级,实现物流高级化发展的一种进步。网络货运通过创新信息平台整合社会运力资源,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集成体是掌握新兴科技的企业,基核是互联网信息平台(网络信息系统),联接键是货源、车辆资源(信息)[19]。具体如图5所示。
基核是以信息系统的科技创新作为平台整合货源、车源,进行车货匹配的平台。网络货运模式针对分散的货主企业、物流企业提供信息共享的平台联接键。即集成体以无车承运人即经营者依托互联网平台整合配置运输资源,以承运人身份与托运人签订运输合同,委托实际承运人完成道路货物运输,承担承运人责任的道路货物运输经营活动。这种物流资源整合的要点是以科技信息网络平台投资者切入,以开发、经营车货信息平台作为基核,以联接键构筑车源人与货源人对接信息网络展开服务。基于物流业的服务性,经营中的货源信息掌握更为重要,这就形成了网络货运模式。网络货运模式是国内物流集成的另一种联动模式,通过货源-车源信息网络整合社会车货信息,减少社会车辆空驶现象。
(2)物流园区模式是针对物流节点、功能、专项投资缺乏进行物流地产开发、多功能升级并将其作为基核的一种模式。缺乏物流地产开发投资是物流业升级的制约。近年来,物流园区在国内仍呈强劲增长趋势。中物联、中物学在国内历次物流园区调查[13]的数量情况见表2。
表2 历次物流园区调查数量情况
物流园区主要提供业务设施设备和物流信息服务,面向社会提供公共物流服务基核与联接键为其主要特征。其联接键正是体现这些物流园区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慧化中的进步,但在制造业联动方面的专业化信息极度缺乏,即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信息平台严重的不对等,最新的物流园区调研表明,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主要包括,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金融服务、公共服务等,具体功能及其占比可见表3[13]。
表3 物流园区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功能
物流园区多数属于公共型物流基核布局,主要功能有综合服务型(55.1%)、商贸服务型(23.8%)、货运服务型(13.3)、口岸服务型(3%)、生产服务型(4.8%),可见,生产制造是随制造业基核布局的,是制造与物流基核对接,是两业联动的生产与物流服务对接在融合型基核的连接。依据案例可构建物流园区模式[8],具体如图6所示。
图6 物流园区模式示意图
(3)境内网链与境外链网是通过产业联动模式+“国际物流枢纽+通道+网络”形成对接。境内一般在既有的资源网络基础上,通过集成体选择整合资源的线路形成物流链、供应链、供应链集成。而境外一般情景是,境内物流链、供应链、产业链绿色延伸至“一带一路”国家,再在境外国际枢纽基础上进行网络辐射,即形成链网,如果不需要加以区分,也可统一称为网链[1]。通过国内主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可以促进联动模式升级,延伸“一带一路”产能合作[20],如图7所示,可研究认识网链结构及其形成宏观链网的集聚过程。
图7 境内走向全球的联动模式参与内外循环过程
显然,网络货运、物流园区和境外延伸模式均有一个共同创新点,即专业信息面向社会公开透明。但是,这类联动模式除了政府对于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公共投资以外,微观网链长期投资的动力不足,影响到高质量长期发展的基础。这就是同源企业组织与非同源企业组织在形成联动模式方面存在的巨大动力机制差异。
处于同源企业组织剥离出来形成的第三方物流,具有更大、更清楚的决策自主能力,物流服务产出能力和承载创新能力及动力比较强。这是由于作为同源企业组织参与的产业联动模式,彼此都很熟悉集成体的战略意图、基核产出能力、资源分布情况和联接键承载的创新能力,物流集成体主导的产业联动模式系统更容易与产业制造集成体、基核和联接键形成联动协同。而非同源企业组织形成的第三方物流系统,必然受到整个产业制造系统的主导作用,风险较大、投资动力较弱,若得不到预期的市场供需平衡,高质量服务就难以保证。此时,产业联动模式遇到风险就可能退回原有的组织系统。非同源企业组织在联动模式中,生产性服务业的集成体更容易重新选择战略投资、产出方向[15,21],创新动力受到制约则可想而知。
(1)研究产业联动模式首先是网链集成体主导形成的集成力,体现在网链内部的是集成体系统决策驱动力。集成力和集成引力是联动模式运行的主导动力,进一步决定着网链对外的决策力、产出力和创新力。
(2)产业联动模式驱动基核的产能及资源需求动力。产能及资源需求通过基本设施设备产能对可控资源的吸引相互关联,从而实现系统产出、衔接和控制。产能及资源需求动力通过实现产业联动模式驱动系统以实现资源控制,是联动模式运行所需的主要支持动力。
(3)联接键形成网链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升级合成动力。怎样将物流集成、两业联动进一步拓展到如何把产业链做好到极致,集成场提供了微观网链随着产业高级化、技术进步,实现微观网链与宏观链网特性的交流与对接成链网事项。例如,制造集成体形成的供应链,与物流集成体主导的国际枢纽(集结中心)、国际通道形成的国际物流网络对接,实现“一带一路”产业绿色延伸[7]。
对于我国的产业链来说,宏观链网高质量发展突破点是与微观网链组织结构的健康、稳定和有序发展连接在一起的,用集成场视角观察分析,能够进一步明确推动宏观链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集成场的联动模式运用联动集成中具有创新突破的动力特征,例如承载器具、物流实时信息对产品质量的保障;在产业联动中实现全过程成本节约的动力源,如国际物流主通道的物通量理论的应用;在产业联动中能对全系统质量实现保证的动力源,在飞机、汽车、火车、轮船等载运方式中选择对产品物流质量更有保障的运输方式或联运方式;在产业联动中能及时反映市场变动并适应环境的动力源,能迅速地针对市场变化作出响应,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单一制造业做不到、或难以做到、或做不好的领域,都可能是联动模式的创新动力源泉。
类似集成场的物流集成模式、两业联动模式的构建是由合成场元内部集成力、集成引力驱动,境内集成场的合成场元作用原理同样适用于境外的产能合作模式、境外园区模式,只是融入了“一带一路”更复杂背景的国际产业联动模式的因素。
集成体的成长力源泉来自微观网链集成体主导的集成力p集成力,基核体现的集成引力p集成引力,联接键体现其参与竞争的以场界表现的范围,微观网链成长所整合的资源激发集成体竞争活力并发挥其决策机制。“集成体-基核-联接键”构成了微观网链基本的竞争单元和成长单元。如式(1)所示。
式(1)中,r资源是指集成体可以调控的物流资源,a集成是指产生作业动力的加速度,p集成力=y,y 是集成体施展集成力的运行轨迹函数,其对y一阶导数的物流意义是物流速度,对y二阶导数的物流意义是物流加速度。加速度的施力主体是集成体,这是提出集成场产业联动模式的微观网链高质量发展动力识别的关键。
式(2)中,r资源1是集成体1可调控的资源,r资源2是集成体2可调控的资源,t网络可达是指集成体1与集成体2所布局空间资源间以时间单位表达的实际距离。
网链内接机制是指在产业链内部发生的联动原理,及连接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实现方式。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服务能力导入机制是引导不同性质网链形成联动的驱动力构成,服务性质的物流链主动导入制造供应链,形成两链相互适应过程;市场供求平衡机制是基核作为网链的生产经营基地形成的基本的生产能力或库存能力,否则可能产生能力不足或爆仓等现象。同源企业组织形成的两业联动彼此都熟悉或掌握生产/库存能力,往往能以“一对一”形成两业联动过程。非同原企业组织形成的两业联动过程,信息不对称,形成“一对一”稳定两业联动模式难度较大;两链相互促进机制是通过两链的产业集成体、基核、联接键之间相互支持配合,形成更高水平配合的动力;两链共享绩效机制是两链、产业协调的基础和可持续实现过程的重要原理和实现方式制度。经过了导入、适应过程而达不到共享要求,那么这种联动模式就难以维持下去;产业联动融合机制是将导入、适应、共享成果通过信息、金融等制度固定下来,产生新基础之上的融合,否则也可能动摇产业联动模式。
网链外联机制是指企业之间形成跨产业、跨地域、跨国界的联系。集成主体作为指定发布政策规划的政府政策职能部门,其行政级别越高所形成的政策势能也越高。他们的主要作用是将政策势能转变为经济动能。
式(3)中k为政策势能层级系数,发布政策的层级越高,k系数值越大,r是政策可以调控资源的范围,h是政府发布政策职能部门的层级,层级越高政策影响面越广。政府发布的规划政策要通过资金、行动落实转化为经济动能,可表示为式(4):
式(4)中,r指网链集成体可调控资源,v是物流系统运行速度,y 是产出函数,显然当产出效率满足时,表示为转型升级优化结果,即转为经济动能,其经济动能值越大时的系统产出效率越大,即ε政策势能可能产生的经济动能越大。
两业联动模式通过网链的外联机制拓宽了企业的资源和市场,能够促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竞争,提高了集成体主导集成力,从而提升了网链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基核关系以基核间集成引力拓展了产业联动范围。
集成场注重全程场线效率,可以用各个联动模式系统集成的放大效应综合表示,因此全程联动模式的场线系统集成效率测量可以表示为组成各联动模式的各过程系统集成效率的连乘积[8],因此数字化成为升级的基本路径:
以集成场视角分析“一带一路”152个国际产能合作的代表性案例,其中制造业有61个案例验证了“一带一路”产能合作输出方式符合集成场基本范畴组成的网链结构[22]。其中中国重卡、陕汽集团等汽车制造业实施的产能合作模式案例,都是以供应链集成或产业链的网链绿色延伸机制运行的。同时从208个国际产能合作风险案例,剖析产业联动模式是一种以合作、协作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是多个主体共同参与、互动合作,共同推进产业、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发展的一种模式[22]。在当前形势下,联动模式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各行各业轻松实现突破的重要基础。具体如图8所示[23]。
图8 产能合作模式示意图
据海尔集团官网显示,海尔集团是国内最早走出去建立生产基核的企业,目前在全球拥有35个工业园、138个制造中心、108个营销中心,全球销售网络遍布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境外经贸合作网站显示,2016年我国共有境外合作园区119家,近两年来获得一定的发展,中国重点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已通过考核的有20家“,一带一路”沿线园区有80家,纳入统计范围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有103家,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10家。境外园区模式是产业联动模式在“一带一路”的绿色延伸[24]。在集成体、基核和联接键方面形成了更多的选择。具体如图9所示。
图9 境外园区模式示意图
在境外产能合作、产业园区模式中,出现了产业联动模式网链内接和国际市场外联两种机制协同转型、优化升级趋势。近年来,美西方对我国经济发展多途径打压,这就要求我国产业联动模式以稳定的、抗干扰方式的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这一态势下,稳定联动模式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众多行业领导者的共同选择。例如,比亚迪新能源车已经销售到全球50多个国家。在全程场线中涉及境内外多个构建产业联动模式的案例研究中,归纳用集成场的要点是:集成体间信息共享、决策共享的共享机制,基核间供求平衡、产能平衡的平衡机制,联接键的数字赋能、创新赋能的赋能机制,这些是构建产能合作、园区信息平台的关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和技术升级路径。
从集成场产业联动模式中寻求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网链结构,强化产业联动过程基本原理运用,将“模式”作为业内、业间、境内、境外产业联动、转型升级的基本结构,用其形成的决策力、产出力、创新力在网链中形成的内在循环,在物流信息化、网链数智化方面构建迭代升级路径,实现以模式为基准的产业联动、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主路径。
(1)以企业作为集成体主导产业联动模式是集决策力、产出力和创新力为集成力的网链结构,其特点具有三个合成场元构成的稳定性、合理投入产出规模效应。可将集成体主导的集成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动力源,多个基核的联动产出规模形成经济产出效能,多产业联接键为基础的集成创新潜能可构成企业、产业、区域乃至世界一流价值链的创新升级基础。
(2)强调由集成体主导决策力、基核控制产出力和联接键承接创新力的自旋方向决定产业联动模式以自循环为基础的不断进步,用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强化产出数量与质量,通过技术创新为各个领域网链提供更为精准的系统产出和政策规划建议。
(3)以产业联动模式通过国际物流枢纽,沿国际物流主通道,将境内网链形成产业集群,境外市场分布形成复合产业联动模式。集成主体(政策职能部门)将境内大循环、境内境外双循环融为一体,创建并形成生产、物流、文化和制度等的协同政策势能,实现多产业联动布局以及运行机制与高质量发展联接键,即信息、标准、制度等政策平台,成为当前与今后一段时间的标志。
(4)通过产业联动模式促进学术研究、产业开发和产业政策制定良性互动,在产业联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共享机制、平衡机制和赋能机制,以满足产业联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使网链充满活力,并为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充分的支持和保障。
(1)强调集成场原理,可将同源企业组织与非同源企业组织形成的两业联动模式体系,在高质量发展前提下,共同纳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产业联动体系,以规模化、转型升级为理论要点,建立网链结构的规模化、联动化、数智化机制。这对提高产业联动高质量发展水平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学术成果转化和应用提供长久的支持。
(2)实现产业联动高质量发展是网链集成力为基础的旋进发展过程,从微观到宏观联动实践中,境内区域间合作到抱团出海,可形成一个由产业、学术和政府三方面组成的联动信息平台,在产业联动模式进展中,学术界可以提供前沿技术和理论研究,产业界可以提供实际市场需求,并通过联动技术、组织落地产生商业价值,政府部门作为集成主体则可以提供“上下同欲”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