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动形成全党从严从实抓党员教育管理的良好态势。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在突出党性教育、创新载体手段、聚焦学习需求三个方面持续发力,更为重要的是,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要警惕三种“经济学现象”。
“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是“躺平式干部”所奉行的行为准则。这种干部表面上不违法、不乱纪,实则危害极大,不仅贻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而且严重损害民生福祉。如果长时间不予以纠正和整治,将会对干部队伍造成严重侵害,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不良导向,逐渐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极大削弱干部队伍战斗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品行的根源,部分干部“躺平”的重要原因在于其党性修养的不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要坚持把党性教育摆在党员教育的突出位置,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党章党规规范言行、用典型案例省身克己,在学习教育中不断强化党性锤炼,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党员教育如果总是以“你讲我听、你读我记”的传统授课方式开展,受授课内容和接受程度的限制,不同党员群体的教育成效会大相径庭,单一的形式和单调的内容也会让学习成效大打折扣,教育成效会产生“边际效用递减”现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结合不同党员群体,有针对性地设置教育内容,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寓教于乐的授课方式,上通天线讲理论,下接地气促学习,激发党员学习兴趣,让党员愿意学。要以“互联网+”为抓手,打破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在时间、地域、空间上的限制,增进学习互动、增强学习体验,让党员喜欢学。要把以党史、革命等主题为题材的“红色”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作为学习的“教具”,使党员铭记党的奋斗历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进而强化政治意识、牢记服务宗旨,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把这个蓝图变成现实,关键要靠全体党员做好落实。面对新形势下新任务、新情况产生的新问题,如果“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党员就容易出现不作为、不敢为、不会为的“结构性失业”现象。“根据党员岗位职责要求和工作需要,组织引导党员学习掌握业务知识、科技知识、实用技术等,帮助党员提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增强服务本领”是党员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要深入研究党员的学习需求,了解和掌握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党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升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为不同党员群体“量身定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推动党员教育更加符合党员成长要求,更加符合党员素质提升需要,帮助党员解放思想、拓宽视野,使广大党员在学习教育中增长才干、积累知识、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