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杰派 曾小騄 郑晓琳
广东省汕尾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516600
1.2 方法 两组均于治疗前1周行常规龈上洁治,并于治疗当日行口腔卫生宣教。对照组采用传统直丝弓固定矫治技术,口腔清洁后,利用直丝弓矫治器(杭州新亚医疗型号8316-23B)于第一磨牙备环,并于前牙以及上下前磨牙粘接托槽,而后选择0.012镍钛弓丝进行牙齿排列,期间注意上颌应佩戴平面导板,以诱导其导板基托止于上颌第二前磨牙,随后将邻间钩置入前磨牙间,进行转矩控制,完成矫治。结束后针对患者情况制作保持器,以维持矫治结果。观察组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第一阶段:利用传动真丝弓托槽将前牙与第一磨牙粘结,于颊面管近端3.0~5.0mm处采用0.016inch(1inch=2.54cm)澳丝后倾弯斜,使其唇弓抵达口腔前庭底部,并辅以0.014inch镍钛丝用以排齐前牙,同时在尖牙前方以50~60g轻力进行Ⅱ类牵引。第二阶段:进行前磨牙托槽粘接,并将0.016inch×0.025inch不锈钢方丝作为唇弓,采用对角线结扎方式对减压托槽进行Ⅱ类牵引,以关闭拔牙间隙。第三阶段:从细至粗逐渐置换镍钛圆丝,并将其插入托槽基部横管内以进行牙轴调整,完成转矩控制,建立上下颌正常咬合关系。矫治结束后采用透明塑料矫治器进行保持。两组均持续观察18个月。
2.1 两组头影测量指标对比 入院时,两组头影测量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后,观察组SNA、U1-SN、ANB低于对照组,U1-NA、U1C-PP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头影测量指标对比
表2 两组矫正情况对比
2.3 两组咬合功能对比 入院时,两组MF、MFT、SO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后,观察组MF大于对照组,SO高于对照组,MFT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咬合功能对比
本文中,治疗30d后,观察组MF、SO高于对照组,MFT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传动直丝弓矫治术可改善患者咬合功能。可能的原因是传动直丝弓矫技术早期进行Ⅱ类轻力牵引,利用其转动效应将轻力通过唇弓传递至牙冠邻面接触点,使其中切牙发生舌向移动,促使前牙内收,磨牙后移[10-12],以此保持上下颌牙弓稳定,充分矫正舌向错位牙,使得上下颌牙齿由尖对尖关系调整为牙尖交错关系,从而使咬合平面增加,用力闭唇现象减少,进而达到促进唇舌肌功能恢复,改善咬合功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