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物“活”起来,把故事讲精彩

2023-09-21 00:26郭旭
现代商业银行·财富生活 2023年5期
关键词:馆藏成语文物

郭旭

2023年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在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里,在日益频繁的文明交流中,迸发着来自过去、当下与未来的磅礴力量,并且能够有能力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这就是博物馆的力量。

在这里,精美的技艺、厚重的年代感、深远的故事展示在面前,无声的艺术品和文物记录了时光的流逝,也记录了时代的变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新技术迅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形势下,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的博物馆同样也迎来了新时代。

●科技让文物“会说话”

如何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如何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如何与不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如何亲耳聆听百年前战场的炮声?当博物馆遇上高科技,这些往日因时空所限制的阻隔,如今已成为博物馆中走进历史、品味文明的窗口。

如果唐代仕女俑会说话,她也许会告诉今天那些梦回唐朝的“月半”姐妹们,“即便是在大唐盛世也不都是以胖为美,我的身边就有不少苗条的闺蜜”。凭借科技手段的运用,静静矗立在博物馆展柜中的“她”或许真的可以对你“讲”出这一番话。

新技术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文物之间的距离,改变着博物馆与观众的关系。博物馆的展品不再是“只能看不能摸”的存在,新技术的出现让文物变得更“接地气”,也逐渐消除了观众与文物之间的距离感。科技手段助力博物馆展览,让大家更好地去接触文物、认识文物,这点是毋庸置疑的。科技的发展为博物馆的展陈提升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虚拟现实、互动装置等不同科技手段的运用,突破了文物本身的单维度限制,让文物国宝“活起来”“会说话”,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文物及其价值,理解文化内涵。

●“黑科技”催生新改变

科技不仅改变了展品的呈现,也提升了博物馆的服务质量。近年来,中国不断推行智慧博物馆建设。“智慧”不仅表现在展厅陈设的科技感,也包括博物馆的自身建设,涉及信息档案管理、文物保存展示、修复研究等多个方面。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

馆藏资源的保管是博物馆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近年来依托互联网、数据库、三维激光扫描等各式各样的高科技手段,博物馆可以对馆藏文物进行更全面、多角度、高质量的信息采集,掌握数字化的馆藏文物信息。如此既是有效的管理手段,也能支撑博物馆对馆藏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此外,馆藏文物的修复保护也是博物馆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黑科技”在这一方面的加持更是“不得了”。得益于人工智能辅助拼接技术和纳米材料的使用,碎如“乱码”的唐代《玄武图》壁画得以修复如初;利用红外线成像技术,失传上千年的《齐论》终被读懂;文物经过X射线成像仪器和荧光光谱仪进行“全身检查”……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的博物馆内还将继续上演一幕幕“博物馆奇妙夜”。

●传统文化绽放新生命

誠然,科技可以让国宝文物“活”起来,但具体的讲述内容还要基于博物馆对文物展品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进行发掘整理。炫技只是手段,“人文+科技”的融合才是最终目的,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博物馆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业内观点认为,新技术应当作为展品的延伸,是更为透彻地展示文物历史文化意义的辅助、配套工具,而非主角,更不应冲淡展厅内应有的功能和文化。科技手段与人文内涵真正融合在一起,技术支撑展览主题表达,设备辅助观众理解内容,才是博物馆对科技手段的有效应用。技术、设备总有更新迭代,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博物馆对“有哪些历史文化资源”“如何更好地保护文物”“想给观众讲什么样的故事”等问题的持续思考。基于科学地保护、深入地研究、有效地管理,进一步挖掘文物价值和内涵,与不断更新迭代的科技手段有效融合,面向公众推出更多优质的展览和服务,这将会是未来博物馆发展不变的方向,通过与时俱进的科技手段,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文物不仅述说着历史,也蕴含着人类文明的丰富情感。博物馆的力量,是穿越朝代更迭、千年不灭的实物见证,是斑驳褪色、依旧熠熠生辉的青春印记,更是馆藏文物穿越千年,与当代潮流碰撞,实现古今融合的磅礴动力。

▲2023“时光博物馆”:2023“时光博物馆”流动展览,近日在江苏南京玄武湖公园展出。本次展览以“新征程 再出发”为主题,通过“辉煌征程”“数字未来”“中国坐标”“星辰大海”“美美与共”“追梦新时代”六大主题展区全方位盘点新时代十年非凡成就,重点呈现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下主流舆论新格局,展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创意感十足!“时光博物馆”流动展览由两辆双层双扩容特装巨型箱体车组成,行驶为车、停车为展,形成融合场景复原、AI互动、视听体验于一体的沉浸式展示空间。“时光博物馆”流动展览还运用全新的科技手段和特效制作,在馆内外为观众打造丰富多彩的视听与互动体验。“复兴号”高铁、“天宫号”空间站、可涂装的盾构机、可云游的长城、古今融合的《新千里江山图》、AR观影……通过实物+影像+互动体验的方式,让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看得见、摸得着。

▲“数字故宫”:2023年4月26日,故宫博物院携多个数字建设成果亮相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故宫博物院精心筹备了丰富多彩的9个数字展项:数字文物库、数字多宝阁、故宫名画记、全景故宫、虚拟现实剧场、数字文物展柜、数字文物鉴赏、数字文物修复、文物知识图谱。“虚拟现实剧场”展项放映4部虚拟现实节目中,《紫禁城·天子的宫殿——养心殿西暖阁佛堂》通过VR技术带领观众走进养心殿西暖阁佛堂,展现自清朝以来多民族交流融合的艺术瑰宝;“数字文物鉴赏”囊括了近百件故宫典藏器物,观众通过触摸屏幕可以“把玩”、观赏文物细节,了解更多文物信息;“数字文物修复”通过可视化方式向观众直观地展现《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文物无损检测分析与文保修复的数据,并利用VR技术将山水图帖落虚拟复原到符望阁中,令画作在虚拟世界重现往日“荣光”;“文物知识图谱”借助“中国古代可移动知识图谱”数据库,将故宫院藏110件藏品串联成可视化的知识体系,为观众检索与了解藏品信息提供更高效便捷的体验。

▲邯郸数字成语馆:邯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成语典故之都,以3100年建城史与1584条成语典故文化为基础,以国家文化产业数字化引导为方向,以全球领先的元宇宙数字技术应用为支撑,立足邯郸地方特色,成功建造“邯郸数字成语馆”。“邯郸数字成语馆”联合百度AR技术与希壤App,突破多重AR技术边界,完美展现了WEB3.0应用场景及先进技术,打造全国首创六大数字化成果。

助力数字成语文化出圈。“邯郸数字成语馆”数字化表达了中华成语文化绵延不断的生命力,将邯郸成语典故形成3000多年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城市精神标识,构建邯郸市独一无二的“数字成语”多样一体化格局,助力数字成语文化出圈。

▲甘肃省博物:2023年4月29日,甘肃省博物馆重磅打造的沉浸式光影数字展——浮影陇上与大家首次见面。“浮影陇上”是一个展现丝路文化与华夏文明融合的艺术空间、一段神话传说与现实的直接对话、一座折射甘肃厚重历史底蕴的秀场、一个虚拟技术体验的互动打卡空间……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了众多甘肃地区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珍贵文化遗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尤以新石器时代之冠的甘肃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等珍品最为出彩。本次“浮影陇上”沉浸式光影数字展,通过数字技术,带领大家一起走近陇上,感受先民们曾经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所欣赏过的风景,通过古朴、典雅的线条与图案,结合一个个神话传说故事,让人身处其中,领略远古艺术之美,在光影的包围中感悟对时间、天地、生命的无限敬畏,开启一场美轮美奂的幻境之旅。

猜你喜欢
馆藏成语文物
馆藏
文物的栖息之地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拼成语
猜成语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