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诗
●很多人认识并了解您是通过《中国国宝大会》这个栏目,节目中您通过一场场精彩的文博知识问答,带领我们走进国宝背后的历史文化,让观众印象深刻。听说作为文博“铁粉”,您走过100多个国家一级博物馆,记录了40万字文博笔记,那么最初是如何与博物馆结缘的呢?
●王超:我可能和大多数国人一样,曾经也是一个爱听大人讲故事的小孩。在听过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后,我发现多数故事的开头都会说“从前有座山……”“从前有位聪明的小伙子……”。慢慢地,我对“从前”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什么是从前?”“先人们都经历过怎样的从前?”我的小脑袋瓜会时不时幻想自己能成为故事的主角,去那些远离现实生活的“从前世界”里游历和冒险。
后来,我开始识字、读书。我记得在小学二年级时父母给我买了一套课外书《上下五千年》。虽说那时候识字还不算多,可我也抱着字典一点点去识读。我发现原来所谓枯燥的历史和有趣的故事是相通的,大抵生动活泼地讲述就是故事,而严肃正经地记录就是历史。于是,因為爱听故事,我喜欢上了历史,我要去历史课本和其他历史书籍里寻觅鲜活的故事,寻找我的祖先生活过的痕迹。
再后来,我明白了要探索世界的奥秘,需要获取先人交给我们的两把钥匙:一个是书籍;一个是文物。书籍是通过文字、图形和符号记录和传播信息;相较之,博物馆呈现和还原历史的方式则更为直观,也更加丰富,让参观者对历史的感触也更加真切。我是四川省自贡市人,家乡自贡虽说是一座小城,但却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批获评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有上海、天津、重庆、武汉、沈阳、敦煌等。在中国博物馆协会评定的204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自贡就有两家(自贡恐龙博物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因为家乡自贡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高水平的博物馆,当我还在上小学时,学校就经常组织学生去参观博物馆。虽然小小的我在博物馆里还不怎么能看懂,但是小时候的参观经历让我知道,在那个大大的,叫作博物馆的房子里有很多平时难得一见的宝贝,这些宝贝都蕴藏着神奇的密码等我去开启。这种感觉如同是在土壤里埋下了种子,浇上水,种子便会生根、发芽,慢慢长大。
上大学后,特别是参加工作以后,探索文博成为我最钟爱的业余爱好。在博物馆里,我可以开拓视野、见证文明、增长知识。于是,我逐步成长为一名游走四方的博物馆寻迹者,在工作之余我走访了100余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在商鞅方升前,我仿佛看到秦惠文王想要一统天下的雄心;在马踏匈奴侧,我似乎听见霍去病的大汉军旗在朔风中猎猎作响;还有后母戊鼎的厚重、越王勾践剑的锋利、镶金兽首玛瑙杯的奇幻和《清明上河图》的繁华。可以说探索文博让我的生活多了很多绚丽的色彩。每逢节假日如果有朋友咨询我的出游建议,我都会对他们说“去博物馆吧,那里有你想要的星辰大海!”。
●有哪些至今仍令您感触较深的博物馆经历吗?
●王超:在中国博物馆事业建立之初,康有为提出“以开民智而悦民心”为使命,多年来中国博物馆界也都在朝着实现这个使命而努力。这些年参观博物馆,我很明显地发现了博物馆和观众的变化:一方面是博物馆的建筑越建越好,观众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博物馆的布展水平和观众的文博素养都有显著提高。文化自信是国运兴旺的标识之一,国内众多的博物馆在“开民智”和“悦民心”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对他们由衷钦佩。
要说感触较深的经历,我想起了几年前去北京故宫参观“石渠宝笈特展”的经历。2015年9月,故宫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之际,“石渠宝笈特展”在武英殿、延禧宫开展。《清明上河图》《游春图》《五牛图》等多年未曾公开展出的书画珍品悉数亮相,阵容豪华前所未有,引发了社会热议的“故宫跑”现象。为了参观这个难得的展览,我利用周末时间专程飞去了北京。观展当天我早上不到8点就到达故宫。我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到得够早了,岂知现场早已排起了长队。这一次是我到目前观展排队最久的一次,约莫下午5点我才见到心心念念多年的国宝《清明上河图》,差不多排队有9个小时!
虽说排队的时间相当长,但整个过程却并不无聊。排在我前后的朋友都是文博爱好者,大家在排队之时就像老朋友一样交流着各自喜爱的文物,氛围融洽而轻松。其中一位70岁的老阿姨对故宫书画如数家珍,特展上的每一幅作品都可以娓娓道来。
就在我排队有7个小时的时候,现场有工作人员用扩音器向现场的观众喊话。大致意思是有一位82岁腿脚不便的老先生坐着轮椅专程从沈阳赶到北京来看《清明上河图》。因为天气炎热,老先生排了几个小时后身体实在吃不消了,征询现场观众的意见能不能同意让老先生提前入馆参观。现场观众一致同意让老先生先行入馆。还有观众提议不仅这位老先生可以,现场所有7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免排队提前入馆,也得到了大家的同意。就在老先生的老伴推着轮椅从我面前走过时,老先生一直在向现场观众作揖,而所有人都在为他鼓掌。我在现场被深深地感动,为这位老先生,也为现场所有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还为中国人尊老敬老的美德。中华文明和美德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在五千年的传承中延绵不绝、历久弥新!
●能为大家分享一些国宝背后隐藏的“知识点”吗?
●王超:博物馆的文物展牌上列示出的只是文物的大致信息,要想更多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需要做一些功课,去发现国宝背后隐藏的“知识点”。我给大家讲一下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西汉鎏金铜蚕”的故事吧。
如果不专门介绍,可能很多人在参观博物馆时会忽视鎏金铜蚕的存在。这件1984年被石泉县农民发现的西汉文物长 5.6厘米,腹围1.9厘米,重仅10克。就这么一件小物件,如果是纯金的可能有人会多看几眼,但它却只是铜质鎏金。若让普通人来评价,它可能值不了多少钱,怎么就成一级文物了呢?
首先,看它的制作工艺。虽然这是一条铜蚕,但是使用了鎏金工艺,这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是相当复杂的金属制作工艺,代表了当时中国古人高超的手工艺水平。
第二,看它的艺术价值。鎏金铜蚕虽然体型小巧,但是其全身共分9个节段,胸脚、腹脚、尾脚全部完整,翘首仰头,作正在吐丝状,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极具艺术价值。
第三,看它的历史价值。鎏金铜蚕在陕西发现,证明在西汉时养蚕活动在当地已具备相当规模,是养蚕业、丝绸业在西汉社会生产中重要地位的实物体现,同时也见证了古丝绸之路打开各国友好交往新窗口的历史,是我们今天倡导“一带一路”的历史象征。
我们去逛博物馆不应只是走马观花,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去深究一下展品背后隐藏的“知识点”,你可能会打开另一扇大门,知识积累和思维方法都可能有所升华。
●对于热爱中国历史文化,但不知从何入手的博物馆“小白”们,您有哪些逛博物馆的实用建议呢?
●王超:参观博物馆是必须做一些准备工作的。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目的不同,准备工作可繁可简。我觉得大致有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博物馆类型。博物馆分为历史、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等大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博物馆会有更好的参观体验。如果是初到一地旅游,建议选择当地最大的综合博物馆参观。
2.了解展馆基础信息。通过博物馆的官方网站或公众号,了解博物馆的地址、开闭馆时间、常设展览、临时展览等信息,提前安排好参观行程。尤其需要注意很多热门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是需要提前在官方渠道进行预约参观的。预约相当火爆,如果没有提前预约到门票,只能“望馆兴叹”了。
3.事先了解展品信息。对于计划参观的博物馆有什么展览特色?镇馆之宝是什么?重要展品所在的位置?这些都需要事先了解。很多博物馆体量都非常大,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琳琅满目,很难一次就全部参观完。那就需要对展览有所取舍。要如何取舍?取决于各自的兴趣点,以及事先做功课的程度。馆方会根据展品的重要程度来进行布展。一般说来,用单独展柜展出的文物都是需要重点观看的。
4.带上必备物品。身份证(凭身份证取票)、水杯(一般馆内有免费饮水)。穿一双舒服的、方便走路的鞋。关键是要带上好心情和好奇心。
5.认真观察文物的大略及细节。对于一件历史文物,建议主要观赏点是:器物的类型、材质、年代、色彩纹饰、地域文化特征、制作工艺等。要带着好奇心和问题去观察文物。如果是家长带着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切忌不懂装懂,遇到不太了解的情况可以求助于讲解员和网络。
6.遵守观展礼仪。我们多数人参观博物馆是为了增长见识和知识,做一个知书达理之人,那就需要我们从遵守观展礼仪做起。同伴交流时,低声耳语。不要触碰展品及展柜。手机静音,关闭闪光灯,关闭拍照声音。不要在展厅内打电话。不能在展厅里进食和饮水。特别是小朋友不能将博物馆当作游乐场,不要在馆内跑跳。尊重他人,遵循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
●听说您平时会在家写书法,画国画,那么您觉得当文博爱好与生活结合起来后,这种精神力量给您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王超:业余爱好这个事儿还挺有个人主观印記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健康、正面的业余爱好。我有朋友曾打趣我说:“你的文博爱好很“高大上”啊!”其实并没有。相反,我觉得爱好文博是无门槛、低成本而且可以长期坚持的爱好。
第一,参观博物馆没有学历或文化水平要求,可说是无门槛。博物馆有历史、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等多种门类,任何年龄、任何学历的人在博物馆里都可以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第二,除个别历史建筑或遗址类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会低价收费外,绝大多数的公立博物馆都是对观众免费开放的,参观博物馆算是非常经济的休闲和旅行方式。第三,我们的博物馆足够多、展品足够丰富,经常还有高质量的临展。博物馆值得多次去、反复去,常去常新,每次都有新收获,可以作为终身的爱好。
说到爱好文博给生活带来了什么,我想应该是享受、充实和激励。
有自己心仪的爱好是快乐和幸运的,有人爱唱歌、有人爱跑步,我相信他们会非常享受唱歌和跑步的过程。而我在爱好文博的过程中也是非常享受的。如果说某日我去参观了一场高水平的展览,我整个人都会觉得神清气爽,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愉悦。至于我平时在家写字画画,那是我特别有效的放松身心的方式。我书画的水平不算太高,但足以自娱自乐。每当我拿起毛笔,就感觉特别放松和减压。
任何一件事要想做好,必须付出认真的努力,本职工作如此,业余爱好也是如此。爱好文博是一个不断观察、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区分、有重点地选择一个或几个门类作为主攻方向,沉浸于其中我会非常充实。在学习积累达到一定的量后,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有所升华,交流谈吐和思维逻辑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当然,如果文博爱好能同自己的本职工作相结合就会更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比如,我是做银行工作的,我最近就在学习研究“中国货币史”。认真了解货币的起源、沿革和发展,不仅能大致还原古人的日常经济生活,发现货币对于社会管理的作用,还能同我们今天的货币及金融管理工作相互印证,这种“历史照进现实”的感觉非常奇妙,对我的本职工作有很大的助益。
在参观博物馆时,我常常感觉真的就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与我对话的可能是帝王将相,也可能是平民百姓。对话的内容可能是群雄逐鹿,也可能是茶米油盐。每个时代的人都在努力生活,都在创造属于他们的王图霸业,或是丰衣足食。每每看到那些精彩的文物,我都会兴奋和激动,感觉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激励。眼前似乎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他们的志业和深情,凝聚在一件件文物之中,让文物有了灵魂。那是我们的祖先,那就是中国!我们的先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我们只有加倍努力让中华文明进一步发扬,才能不负华夏。这种触及心灵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不就是润物无声的爱国教育吗?
爱好文博真的让我收获了很多,每一次获取新的知识和小的进步都激励我坚持和热爱,我会继续将文博之路走下去,争做一名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