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家兵
(日照市皮肤病防治所,山东 日照 276800)
天疱疮与大疱性类天疱疮是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发病都由自身抗体介导[1-2],但自身抗体谱不同。天疱疮患者的自身抗原为桥粒芯蛋白,是一种细胞桥粒粘附分子[3]。抗桥粒芯蛋白抗体简称Dsg,可对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间粘附起抑制作用,形成表皮内水疱。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自身抗原为BP180,是半桥粒成分,一种跨膜蛋白,是主要的致病因素[4]。既往临床将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测作为诊断大疱性皮肤病的金标准,但该法要手工操作,费时费力,采集标本复杂,阳性率低,需要有经验的检验人员观察,且需要特殊设备(荧光显微镜),不利于基层医院开展此项检测。本探究旨在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与DIF 检测对于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其中30例天疱疮患者作为研究组,30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作为参照组。所有患者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皮疹、水泡、皮肤黏膜等变化特征)及组织病理变化检查结果诊断。研究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1~76岁,平均(57.51±9.25)岁。参照组:男17例,女13 例;年龄36~80 岁,平均(58.15±9.6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DIF 检测:在患者水疱皮损周围通过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切取水泡周围皮肤组织标本,先冰冻切片再干燥固定,使用PBS与蒸馏水清洗,在皮肤组织标本上分别滴加异硫氰酸荧光素荧光标记抗体IgG、Ig M、Ig A 与C3,置入湿盒内放进37℃恒温干燥箱孵育0.5 h。取出后用PBS与蒸馏水浸泡,晾干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若是棘细胞间或是基底膜下呈现网状荧光则为阳性。ELISA检测:取患者血清10μL加1 m L反应缓冲液;反应微孔内加入100μL稀释后样品与标准血清,25℃孵育1 h,4次洗板;每孔均加100μL 酶标记抗体,为-BP180、-Dsg1、-Dsg3,孵育1 h,4次洗板;每孔均加100μL酶基质液孵育0.5 h后再加入100μL 终止液;于双波长450 nm/620 nm 下读取吸光度值。抗体阳性参考值为:抗BP180抗体不小于9 U/m L,抗Dsg1抗体不小于20U/m L,抗Dsg3抗体不小于20 U/m L。
2.1 两组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比较 两组BP180、Dsg1、Dsg3抗体的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DIF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比较[n(%)]
2.2 DIF阳性抗体分布 研究组:30例患者中,C3阳性15例,IgG 阳性7例,Ig A 阳性1例;参照组:30例患者中,C3阳性14例,IgG 阳性9例。
大疱性皮肤病指的是一组以大疱为基本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天疱疮与大疱性类天疱疮最为多发,其特征为大疱、水疱、糜烂,严重时将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具有一定的诊断难度,容易出现漏诊误诊。天疱疮与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在DIF 镜下几乎都可以看见角质形成细胞与表皮基底膜带C3与IgG 沉积,所以临床一直将DIF作为诊断该病的金标准[5-6]。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DIF阳性率一致,均为76.67%,两组DIF阳性患者的抗体类别主要为C3与IgG,研究组患者有1例Ig A。DIF检测阳性率低于ELISA 检测,这可能是因为临床取材位置形成的差异,所取水疱附近位置的不同可能会使DIF 结果出现假阴性。所以临床医师在诊断过程中除参考DIF 检查结果外,还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诊断。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诊断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过程中,ELISA 检测操作简单,试剂商品化,标本易于取得,且阳性检出率高于DIF 检测,这对于不具备荧光显微镜的基层医疗单位,可以开展ELISA 法检测。
综上所述,在检测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时,DIF与ELISA 两种检测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合理应用DIF 与ELISA 检测方法能够降低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误诊率,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