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以清华大学为例

2023-09-21 09:05:20刘小艳李泽芳陈铁军
现代教育技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院系信息管理系统硕士

刘小艳 黄 静 李泽芳 陈铁军 俞 鑫

新一代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以清华大学为例

刘小艳1黄 静1李泽芳1陈铁军1俞 鑫2

(1.清华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2.南京南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6)

随着我国教育迈入数字化转型新阶段,高校作为研究生教育的直接承担者,应以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转型升级,但现有的信息化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的需求。基于此,文章结合对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所面临问题的分析,阐释了构建新一代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所应遵循的原则。依据这些原则,清华大学开发实现了新一代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并在近年来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中进行了实践应用,形成了实时的数据关联校验、快捷的考试信息交互、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等应用特色。清华大学开发设计的新一代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切实提升了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对于国内其他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考点建设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生教育;用户体验感;个性化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普及应用,教育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为此,《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1],以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教育数字化”写进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2]。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在教育环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上,最大化建立人、技术、教育实践之间的整体平衡与和谐关系,实现以数字信息为基础设施和支撑工具、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新生态的过程[3]。其中,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研究生规模的逐渐扩大,我国正处于由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迈进的战略转型期,提高质量是当前研究生教育核心且紧迫的任务。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体,高校应按照“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总要求,利用数字化加强全过程质量管理,以保障和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4]。而招生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入口环节,社会关注度高,是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百姓关切的“三关”问题。招生信息关乎考生的切身重大利益,数据量大且复杂,政策性和时效性强,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逆性,直接关乎教育公平、社会公正。此外,建立从研究生入学到毕业(包括招生入校、学籍管理、学科培养、学位获得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已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5]。可以说,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生信息管理的“源头”[6]。

一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面临的问题

1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更加注重面向人人[7]。因此,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要体现“人民至上”的理念,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应考尽考”“平安研考”,这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提出的新要求。

2 报考人数剧增给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带来了新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就业环境日趋紧张,加上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留学限制政策,使国外留学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导致考研热持续升温,报考人数迅猛增长。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文简称“中国研招网”)官方统计,2021年全国硕士生报考人数约377万人,2023年突破474万人,创历史新高[8]。报考人数的剧增,结合疫情防控期间对考生涉疫信息实时摸排的要求,导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工作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使考试组织工作的难度加大。

3 现有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的需求

从工作流程角度来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主要包括:发布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考生报名、网上确认、命题寄卷、初试、评卷、发布成绩等。中国研招网的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属于教育部统一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属于第一层级的管理系统,主要用户是教育部、各省级教育考试院、各高校研究生招生人员和考生。目前,该系统仅覆盖考生报名环节,由于各高校在命题寄卷、初试考务组织和评卷等环节存在客观条件和政策上的差异性,该系统无法实现招生考试全过程的信息化。为此,自2005年起,各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和招生政策相继开发了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这属于第二层级的管理系统[9]。但是,现有的第二层级管理系统大多仅实现了发布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查询成绩等一些面向考生和公众的信息化管理,还存在未覆盖招生考试全部工作流程、用户单一(一般仅招生管理人员使用)、操作界面不友好、兼容性差(如仅特定的浏览器可访问)、灵活性差(如不能适应政策变化)等诸多缺陷[10],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的需求。

近年来,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积极推进第二层级管理系统的建设,并组织开发了一套全新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全过程的信息化、无纸化,而且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零错误,更重要的是其方便、快捷的信息交互方式大大提升了考生、院系级和校级研究生招生工作人员的用户体验感,并提高了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基于此,结合上述对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所面临问题的分析,本研究阐释了构建新一代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的原则,并对该系统的应用特色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深度剖析,以期为国内其他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考点建设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提供借鉴。

二 构建新一代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的原则

为了顺利实现“应考尽考”“平安研考”的目标,招生管理部门和各招生单位/考点必须秉持从“管理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的理念并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新一代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新一代系统应无缝贯穿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过程,突出服务理念,充分注重用户体验感,并满足信息高度共享和快捷交互的需要。基于此,构建新一代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覆盖双重角色且无缝贯穿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过程,提升工作成效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国家教育考试,承担着为国选才的重要使命。在该考试中,大多数高校要承担招生单位和考点的双重角色:①作为招生单位,高校在报名前需编制、发布招生简章、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和学费信息,在报名期间需及时筛查考生的报考信息并将结果反馈给考生,在报名结束后还需核查考生的报考资格形成准考数据库;同时,高校需在考前组织完成自命题科目试题的命制、印刷、分装、投放各考点等考务工作,考后需组织自命题科目评卷并发布成绩等。②作为考点,高校在报名前需编制发布报考点公告,在报名和网上确认阶段需及时审核考生提交的相关材料并将结果反馈给考生,之后形成考场数据库;同时,高校需在考前完成排考场、排监考、试题分发、各类表格和标签打印分装等繁重的考试组织工作。因此,构建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覆盖双重角色且无缝贯穿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过程,所有招生信息直接对接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考试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并面向考生发布,形成闭合环。

2 内置一整套严密的全过程业务规则、数据校验和预警机制,最大限度地保证零错误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从报名到考试仅2个多月,时间紧、任务重、环节多,各项工作都设有严格的时间节点,且不容出现任何差错,这就对招生单位/考点提出了较高要求。如果招生单位/考点采用传统的半手工方式,那么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很难保证完全不出差错。另外,如果招生单位/考点在线下进行数据处理和交互时缺乏对数据的有效校验,那么就会出现数据错误时有发生的现象,如考生的18位身份证号信息被截断或后四位被置为0000、6位专业代码错误、成绩与考生信息匹配错误、目录中研究方向的考试科目不完整等。因此,构建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还需内置一整套严密的全过程业务规则、数据校验和预警机制,以最大限度地保证零错误。

3 信息实时便捷交互和高度共享,以个性化服务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近年来,新冠疫情给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组织和实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无论是在突发情形下还是在常态情况下,“应考尽考”的实现都必须建立在对考生相关信息的快速精准摸排和有效协同处理的基础之上[11]。因此,构建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必须保障考生、院系级和校级研究生招生工作人员三级用户之间信息的实时便捷交互和高度共享,关键节点的状态信息可以通过短信、邮件和微信等多种方式实时推送给用户,以个性化服务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4 用户权责明晰,强化招生工作的过程监控,确保数据信息准确可靠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主要面向考生、院系工作人员、院系主管负责人和校级工作人员这四类用户,每类用户在招生考试过程中承担的角色不同,因此系统权限也不同:考生需通过系统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实时查询招生考试相关信息和相关工作进度等;院系工作人员需通过系统发布研究生招生相关信息、审核考生提交的材料和维护招生数据等;院系主管负责人代表院系负责审核院系工作人员维护的关键节点信息和数据等;校级工作人员整体掌控招生整体流程和管理全部信息,设置关键时间节点,与考生、院系实时进行数据交互等。因此,信息需通过系统在上述四类用户之间实现联动共享与相互制约,所有操作均记录日志,强化招生工作的过程监控,确保数据信息准确可靠。

5 具备数据统计、分析、挖掘的功能,为学校管理者做决策提供支撑

设计和优化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应充分展现数字技术的优势,不仅要能够处理和存储大规模的招生数据,还要具备数据统计、分析、挖掘的功能,为招生管理部门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做出准确、及时、科学的决策提供支持,使学校将招生工作的重心从管理庞大的招生信息数据转移到如何优化招生业务流程、如何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关键工作上来。

三 新一代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特色

依据上述原则,清华大学开发实现了新一代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下文简称“系统”),无缝覆盖高校作为招生单位和考点双重角色的所有工作流程,其招生单位、考点的功能结构分别如图1、图2所示。其中,招生单位的功能主要分为通用信息管理、简章目录管理、报考信息管理、准考信息管理、外考点信息管理、评卷管理和成绩管理七个模块,而考点的功能主要分为通用信息管理、网上确认、考场库管理、考务信息管理、监考信息管理和外单位考生管理六个模块。

图1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招生单位)的功能结构

图2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考点)的功能结构

近年来,清华大学将新一代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实时的数据关联校验、快捷的考试信息交互、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等应用特色,具体表现为:

1 宽广牢固的“地基”

通用信息管理模块的设置,为系统搭建了宽广、牢固的地基。首先,每年度教育部下发的通用数据库如招生单位库、专业代码库、行政区划库、报考点库等可一键导入到系统。其次,一些标准字段如证件类型、民族、政治面貌、考生来源、学历、学位等对应的代码和名称在系统里进行一次性维护后,可根据政策和实际需要随时调整。再次,在考试不同阶段,面向考生发送的各类消息通用模板完成设置后,校级和院系级工作人员给考生发送消息时模板将直接嵌入。最后,招生院系和招生专业的基础数据库直接链接到学校学位办公室的学科专业库,并可根据学位点的授权情况一键更新。也就是说,只有获得授权的专业才有招生资格,院系编制招生目录时该专业才会出现在可选列表中。

如果将整个系统比作一幢“高楼”,那么上述所有信息累积起来就是高楼的“地基”。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信息只有校级管理人员才有权限设置和更改,且一经设置后作为系统通用信息会自动嵌入所有模块及用户网页前端,这不仅增强了数据和信息的可读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避免了传统管理方式的随意性。更重要的是,该“地基”为后续数据校验和错误预警提供了基础,因此从根本上保证了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规范性。

2 无处不在的关联校验和预警功能

由于招生考试诸多环节的政策和流程相对固定,故系统中内置了一整套完整的业务关联和约束规则,并在各模块之间自动完成数据逻辑校验,以从源头上杜绝错误数据的产生;同时,系统会自动对数据的流转、标记等进行合规性检查,以确保用户对数据的每一步操作都合理、合规。一旦监测到错误或者不合规的数据,系统就会自动通过弹框或高亮显示等醒目的方式提醒用户,并给出处理建议,方便用户及时修正数据。例如,招生目录涵盖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学费、备注等多个信息,院系维护这些信息时很容易出现未采集研究方向、遗漏考试科目、科目设置不规范或随意改动学费等问题。对此,系统依据内置的业务关联和约束规则对每个信息点进行校验,且修改学费时要求必须上传学校财务部门的审批文件、提交上报招生专业目录时将不符合校验规则的数据列表显示出来,再供工作人员检查处理,直至全部数据通过校验规则后方可提交,以确保招生目录完整无误。

3 方便、快捷的信息传递和交互功能

①系统提供往年度招生信息传递和改动凸显的功能。对于大多数招生单位/考点而言,相近年度之间的招生管理文件和公开发布的通知公告内容存在一定的延续性。基于此,系统提供往年度内容一键复制的功能,可供相关工作人员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年度的政策和实际需要进行更改,并且任一改动的内容都会以不同颜色的字体在用户网页端自动凸显出来。例如,院系工作人员在维护招生专业目录时,先一键复制上一年度的目录(含学费信息),可修改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学费、备注等信息,且修改之处系统会自动用红色字体予以区分显示,因而院系工作人员、院系主管负责人、校级工作人员重点花精力和时间审核红色部分的修改内容即可。

②系统实现了所有用户之间信息传递和交互的全程无纸化。报考前,招生专业目录“维护—审核—发布”的整个流程全线上操作完成;报名期间的报考数据和报名结束后的准考数据由校级工作人员导入系统,之后系统自动完成多维度统计,院系级用户可以实时查看数据记录和统计结果;考生线上提交学历认证、照片、户籍或社会保险证明等各类材料,院系级和校级工作人员线上审核这些材料,考生可以在网页端实时查询审核结果,同时系统也会自动将结果以短信或邮件的形式实时发送给考生,便于审核不通过的考生在第一时间重新提交,避免因错过时间而影响当年的准考资格。可见,全线上方式有效满足了在疫情“物理隔离”场景下不同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需求,将成为招考工作中的常态化交互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新冠疫情,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人员在考前组考工作紧张而繁忙的阶段利用系统不仅精准、快速、全面地摸排了考生的健康防疫动态信息,识别、筛选了特殊考生,而且将“一类一策”的应急组考方案在第一时间传递给了考生,切实保障了每个考生的权益,实现了“应考尽考”;同时,准确、高效的信息传递为正处于紧张备考阶段又受到疫情影响的考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安抚,实现了“暖心研考”。

4 诸多特色功能为考生提供差异性、个性化服务

首先,系统提供从报名伊始即可进行考点网上确认和身份核验的功能。中国研招网的报名数据导入到学校系统后,考生即可登录系统提交学历认证、照片等相关材料,院系工作人员同步审核材料,且审核时系统会自动与公安部的人口信息库对接来核验考生身份。对于审核不通过的情况,院系工作人员可快速备注原因。考生可以在网页端实时查询审核结果或不通过的原因,同时系统也会自动将上述信息一对一嵌入短信和邮件模板后实时发送给考生。在中国研招网报名期间直至整个网上确认阶段,考生可以多次提交或结合备注中提示的不通过原因改选报考点,避免因时间、材料等原因而错失当年的准考资格。

其次,系统提供的一对一嵌入式消息发送功能除了适应于报名场景,在其他场景也多有应用。例如,疫情防控下特殊考生临考前的考场信息变化需点对点以最快的速度精准无误地全覆盖通知,确保所有考生知情。而此项通知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且需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利用系统提供的一对一嵌入式消息发放功能,将考生的考场信息和确认回执一对一嵌入到消息发送模板里,然后一键发送给考生,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而且有效防止了涉考舆情的发生[12]。

最后,为了培养具有职业素养、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精尖缺”人才,清华大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通过整合、优化校内外资源,建立了“项目制”人才培养机制,实施“项目制”招生。随着近年来招生规模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项目制”招生已逐渐成为了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亮点。对于考生而言,由于报考时只能选择一个志愿,那么选择志愿前如何快捷、方便地获取诸多项目的相关信息对于其确定报考志愿便显得尤为重要了。清华大学在开发系统时考虑到了这一需求,将项目信息直接嵌入招生专业目录。例如,自动化系的大数据工程方向就是清华大学与贵州省合作共建的大数据项目,院系工作人员在招生专业目录上填写了项目信息,考生报考前查看目录时即可了解该项目的具体情况,这为考生确定报考志愿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参考。

5 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和报表即时生成功能

系统自动根据各业务流程阶段的数据生成所需报表,实现了“所见即所得”。首先,在网上确认阶段,根据已导入的考点考生数据,自动按院系生成包含考生总数、已提交材料的考生数、材料待审/通过/退回的考生数等信息的报表,便于院系工作人员实时了解审核进度。其次,系统自动根据当年的准考和考场数据生成各类统计报表、各类信息一览表、各种电子标签等,供招生单位在命题寄卷及考后试卷整理、评卷等环节使用,或供考点在排考、分发试题、布置考场、安排监考等考务全过程中使用。最后,系统还可以对报名、录取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院系、专业之间的报录比和生源质量等多维度的分析挖掘,为调整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6 主流的实现技术和强有力的安全管理模式

系统采用主流的企业级分布式应用平台解决方案,在以J2EE架构为底层平台、以SSM(Spring+ SpringMVC+ Mybatis)为后端开发框架、以SiteMesh为前端网页布局框架的软件开发平台上进行应用,其规范性强、兼容性好、运行速度快,界面简洁且风格统一,基本能兼容目前所有的主流浏览器。同时,系统还具有快速扩展的能力,能及时增加新功能,满足新需求。

此外,系统还提供了多重安全管理:采用异地双机模式,确保服务器运行环境安全;使用Web应用防护系统,确保访问安全;使用数据加密、用户授权、日志审计、定时备份、二次认证等多重软件技术,确保系统被访问数据的安全。

四 结语

随着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急剧增加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结合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高校现有的信息化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的需求。因此,如何构建新一代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用户体验,且最大程度地为考生提供方便、守护考试公平,成为了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清华大学开发实现的新一代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①思想和理念新。系统设计自始至终秉持“服务导向”的理念,任何细节都力求体现“以人民为中心”“以考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全力保障“应考尽考”“平安研考”;②功能全而新。利用系统真正实现了所有用户招生考试全过程信息的管理和交互,且系统的智能关联校验和错误预警功能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无误,其诸多个性化功能更是为考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③数据管理模式新。系统实现了全过程数据信息流转标准化和操作规范化管理,所有招生数据直接对接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考试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形成了闭合环;同时,系统所有操作均留痕,且全过程监控,确保所有用户权责明晰和数据、信息准确可靠。

近年来,清华大学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中对新一代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实践应用,切实提升了学校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今后无论是突发情形下还是常态化情况下考试相关信息的快捷响应、实现“应考尽考”和“平安研考”提供了有效保障,对于国内其他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考点建设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系统的功能和操作界面等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新一代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在保质保量完成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工作方面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教育部.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OL].

[2]新华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

[3]余胜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2023,(2):55-59、66.

[4]熊建辉.善用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转型升级[N].中国教育报,2022-4-21(2).

[5]肖华松.信息管理系统在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中应用与思考[J].中国研究生,2014,(7):52-55.

[6]王兰珍,高宝,凌伟博,等.全流程标准化研究生招生信息系统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22,(3):72-79、93.

[7]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OL].

[8]教育部.聚焦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OL].

[9]刘小艳,黄静,陈铁军,等.新形势下研究生招生信息化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13):37-39.

[10]杨进涛,宋若桢,吕营,等.浅谈研究生招生工作与信息化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9,(18):210-213.

[11]吴若茜.突发疫情形势下大规模招生考试“应考尽考”的组织应对——以浙江省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为例[J].浙江考试,2022,(3):3-6.

[12]李琳娜,时悦琪,葛学玲.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面临的舆情风险及应对措施探析[J].中国考试,2022,(9):63-68.

Research on the New Generation of Postgraduate Enrollment Exa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Taking Tsinghua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U Xiao-yan1HUANG Jing1LI Ze-fang1CHEN Tie-jun1YU Xin2

Along with the new stage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our country’s education, universities, as the direct bearers of graduate education, should enabl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by digitization. However, the existing information system is far enough to meet the current needs of postgraduate enrollment exam work. Based on this,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postgraduate enrollment exam, this paper explained the principl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in building a new generation of postgraduate enrollment exa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ccording to these principles, Tsinghua University has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a new generation of postgraduate enrollment exa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postgraduate enrollment exam work in recent years, forming application features such as real-time data correlation verification, fast exam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strong data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new generation of postgraduate enrollment exa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had certain innovation, 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servic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enrollment exam, and also had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ostgraduate enrollment exa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y other postgraduate enrollment units/exam sites in China.

postgraduate enrollment exa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graduate education; user experience; personalized service

G40-057

A

1009—8097(2023)09—0110—08

10.3969/j.issn.1009-8097.2023.09.011

刘小艳,硕士,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招生信息和数据处理,邮箱为xyl@tsinghua.edu.cn。

2023年2月17日

编辑:小米

猜你喜欢
院系信息管理系统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三维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在选煤生产中的应用
选煤技术(2022年2期)2022-06-06 09:13:12
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
基于三维TGIS的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22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大学生(2016年7期)2016-04-29 10:12:06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1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