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 安徽蚌埠 233030)
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高校对自身教育质量的关注度日益提高,高校作为开展和组织教育活动的重要主体,有责任有义务持续性地优化教育环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受教育条件,从而助力学生角色功能的发挥[1]。高等教育中学生角色是核心的角色存在,尤其是在教育民主化和人本思想的引导下,学生逐渐成为高校管理和教育的中心。鉴于此,高校应通过构建完善的组织架构、制定系统的制度规章等举措,有效保障学生对教育质量管理的参与权,使其自身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一)学生是具有特定角色属性的人群,作为教育教学的直接对象存在。学生角色既是教育身份也是社会身份,因此具有权利边界和义务边界特点,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有义务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教育机构规章制度规范自身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淬炼品质素养,勤勉奋进、刻苦学习,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学生是教育服务的接受者,也是教育管理的参与者,在不同的管理事务上被赋予不同的职能。学生的性格、爱好、价值观等属性会影响和制约角色表征特点。学生的角色表征即其价值性或抑制性行为、状态所显露出来的外部征象[2]。
(二)学生角色建设是指依从社会或组织引导而开展的多维度角色干预活动,旨在借助体系化的角色规范强化角色意识、形塑良好的角色形象。角色建设的核心目标在于使角色主体明确各类型角色规范,更加合理地完成角色扮演过程,有效提高角色扮演效能。在学生角色建设中,高校、教师及学生自身对之发挥能动性的影响,强化学生对角色的认同,明晰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守持角色属性,发挥角色功能。
(一)不同主体视野中学生角色的价值变化。首先,在政府层面,高等教育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学生角色扮演表现出时代性的差异。高教事业的持续发展与创新性变革,助推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式教育的转变,新中国成立的前30年大学生拥有优势性的社会地位,为国家所认可、在政府大包大揽集体安排的政策影响下,大学生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处于相分离的状态[3];但后40年,大学生开始成为分散的个体,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一样拥有均等的发展机会,大学生角色性质由此出现迁移。与精英化时代不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使大学生角色更为复杂,社会对其要求出现了分层现象。
其次,在高校教育者层面,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属性的认知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将其定位为“被动接受教育者”群体,他们拒绝接受教育服务于学生的理念,无法采取平等的态度解读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在他们的认知里,教师是处于优势地位的权威者,学生只能被动服从,为了彰显教师的威严,师生之间应刻意保持距离。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大量青年教师开始加入教师队伍,他们对学生角色的观念发生了诸多变化,比如,开始认同学生的全面发展观,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与学应达成“视界融合”。对全新的学生角色观念认知中,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课程设计者以及管理参与者,单纯“被教育者”的角色解读方式已逐步成为历史。
(二)学生角色内涵的革新与变化。质量管理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学生角色变化拥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学生对学术性、社会性活动的参与可以增强获得感。学生不断成长、发展变化与大学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密切相关,大学环境包括了设备资源、文化氛围等环境类型,涵盖了学生对外部环境的感知特点,因此学生成长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校园环境的支持同等重要。作为高等教育的新视角和新模式,学生中心论强化了学生的角色属性,激发了学习动力与热情,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开办高等教育,既有助于学生群体角色价值的增值,又是对高教质量提升的有效保障与支持。
1.学生角色维度界定的基本理路。学生的发展情况代表了其对自身角色的扮演能力,学生发展与成长即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能力也是学习成果的核心,在对学生角色的维度进行界定时需重点考量学生的个人能力,其能力状况影响着学生角色的内涵基础[4]。学生对义务的履行及其权利的发挥为角色维度界定提供了依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学生的核心素养日益受到重视,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与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息息相关。就其分类而言,它包括了基本核心素养与特别核心素养两大类,前者指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后者指其跨学科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可以成为学生角色维度界定的参考。
2.学生角色维度界定的具体性描述。首先,贡献性。指的是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获得经验累积,由此而做出出色成果并为高校教育发展带来贡献。贡献性是最核心、最基本的角色维度,也是对高校教育质量的最直接体现,它包括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自控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表征层面,贡献性的突出表征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分为两种,即直接评估与间接评估,直接评估结果代表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状况及其情感态度的变化状况,间接评估结果则代表了学生及他人的主观性评价,藉此评价结论教师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投入度、学习阻力等事宜。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于高校教育教学能力是一种直观性的体现,它与高校的社会名誉、学术名誉等密切相关。
其次,功能性。功能性角色维度涉及学生对于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的解读、认知状况及参与执行能力等内容。学生不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接受者,更是主动性的参与者,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参与效率。从质量管理角度而论,学生对于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的能动性参与需建立在其接受了良好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基础之上,如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院校都实行了该项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上岗前,高校会组织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并进行定期的考核,以此保障功能的发挥。
最后,热衷性。热衷性即学生对参与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它与学生的责任感及其对高校的归属依恋感等相关。高校教育需重视学生个性、情感的发展,不能只强调知识习得,否则极易造成学生的物化。不同的学生对于参与高校教育质量管理有不同的认知态度,如果学生所持态度较为积极肯定,其角色表征则具有高热衷性,反之为低热衷性[5]。高校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助于提升热衷性,自发参与到教育质量管理相关事宜中。
1.三维度皆具有高水平表现的理想参与者。理想参与者最适合参加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的学生,他们在贡献性、功能性、热衷性三个维度上皆有较好的表现。理想参与者的参与意愿强烈、参与热情饱满,学习成绩优秀、个人能力优良,他们对高校的规章制度、管理机制等较为熟悉,能准确理解高校发展的规划思路。他们在老师和同学中有较高的信任度,并能将自我价值实现与专业发展结合起来,体现极强的服务精神和服务意识。
2.参与热衷性较低的潜在监督者。类学生认为教育质量管理活动与自身关系性不大,不会对自己造成太大影响,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质量管理中,虽然他们学习能力、社会性能力皆有较好表现,对高校日常事务也较为了解,完全具备参与质量管理的能力素养,但他们热衷性较低,即便勉强参与进来,也多半会敷衍了事,甚至可能对高校正常的管理活动造成干扰。对于他们而言,更适合的角色即监督者,高校可以鼓励他们监督教育质量管理的运行过程及实施效果,将反馈意见作为改进管理机制的有效参考。
3.有待培训的后备性参与者。这部分学生对于参与高校质量管理有较高的贡献性与热衷性表征水平,但他们功能性水平较低,在参与实践中对相关管理理念及方法的认知程度不高,措施执行能力较差,其需要经过系统培训才能在参与管理中有良好的表现。后备性参与者学习成绩、学术成果通常都非常优秀,由此获得了他人的认可,在学生组织中其可能担任某项职务,也可能无职务,其日常生活中社会性能力普遍欠佳,这会对其参与管理造成一定的阻滞。高校应对其加强培训,增其所能,补齐短板,使之有更好的表现。
4.注重个人发展的研究者。这部分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及学术研究方面,他们对于高校质量管理的相关事宜缺乏足够了解,没兴趣参与其中,其功能性、热衷性等表征水平比较低,但贡献性水平较高。他们在学业、学术研究、学科竞赛中的突出表现为高校带来良好的社会声誉,使其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充分认可,获得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支持。
5.具有稳定性特点的执行者。这类型学生通常对高校教育质量管理有较高的关注度,希望自己有机会能充分参与到管理实践中,他们的激情与兴趣相对而言更加饱满,是具有高功能性、高热衷性特性的学生角色。在参与质量管理过程中,他们很少会出现消极懈怠的状况,总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事务管理中,并取得良好的管理成效。但这部分学生贡献性表征水平较低,他们的学习能力及学术研究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6.需要获得帮助的潜在需求者。高校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能有效地促进这类型学生贡献性的增强。由于该类型学生的理念认知及学余时间所限,他们对教育管理实践活动或项目缺乏足够的热情,即使参与管理工作中,工作效能也不及其他类型的学生,对于责任和义务的履行处于最低限度水平。高校对这部分学生应给予较多的关注,帮助他们改变不合理的思想观念,多维度地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尽可能改观负面状态,使其贡献性得到有效提升。
(一)学生角色建设的目标规划。首先,高校要意识到传统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中质量管理理念及方法所发生的诸多变化,对国家的教育目标要求有系统的了解认知,具备推进教育制度改革的资源与力量。高校要成为转变教育质量管理理念的重要执行者,要以生为本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形塑学生的质量观念,促进学生对于教育环境的优化形成自主性的思考认知,依托质量管理理念开展学生角色建设,有效促进学生角色职能的发挥[6]。
其次,教育者的核心任务与主要目标是完善知识结构,淬炼专业技能,提升教学水平。其中,教学水平是其属性价值的集中体现,教育者只有在教学水平维度有良好的表现才能帮助学生收获更多的学习成果,使学生的贡献性、功能性、热衷性等皆达到较高的水平。实践中教育者要在把握学生群体特质变化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自身的教学范式,促进自身专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学生的发展质量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核心与首要标准,学生是教育质量的重要输出口。学生要主动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强化自身在认知、技能、态度等方面的综合素养,通过系统地教育学习获取骄人的学业成果,使自己在彰显高校教育质量方面具备较高的贡献性。
(二)学生角色建设的多元化方式。
1.基于高校角度的学生角色建设。首先,高校要重视学生认知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在参与教育质量管理中有更好的贡献性表现。高校要深刻认识学生的消费者属性,为其提供高质的教育服务,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增长。随着学生对高校教育满意度的不断增强,高校的综合竞争力也将有显著的提升。其次,高校要加强学生的功能性培养,为其参与教育质量管理制定完善的制度规范,形成严明的管理纪律,降低管理成本,促进学生功能性提升。最后,高校要通过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规划,立足劳动力市场需要开展精准性、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热衷性提升,激发参与教育管理的热情与兴趣。
2.基于教师角度的学生角色建设。首先,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促进其贡献性的提升。学生学习成果直接反映着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是对高校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教师要以学生学习成果作为教学目标的逻辑起点,通过优化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等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淬炼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助力收获丰硕的学习成果。其次,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功能性培养,通过细化学生对课程目标、计划的认知形塑质量思维,使学生全面了解每一门课程的内在结构及基本属性,对教学形成客观真实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起到指导作用。最后,教师要建立与学生良好的交互关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与需求,促进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升,使学生成为主动意义探究者。
3.基于学生角度的学生角色建设。学生要秉持学习本位的理念不断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通过系统的实践实训淬炼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收获更加丰硕的学习成果,提高自身贡献性的角色表征水平。此外,学生要掌握参与质量管理的主动权,立足自身实际情况,明确参与的行为和程度,要具备评教的理念与知识,强化功能性建设。学生要结合个人意愿与时间精力决定是否参与教育质量管理,在个体热衷性建设中,个人意愿要得到充分尊重,超越个人意愿的参与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效。
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需建立在有效的教育质量管理基础上,良好的教育质量与水平使高校在获取资源支持、拓展市场空间中更具竞争力。高校在构建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角色功能的发挥,将人本思想贯彻到教育管理的始终。教育民主化的发展使学生日益成为高校管理和教育的中心,加强学生角色建设、提高角色表征水平有助于激发内在的功能潜质,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教育质量管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