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

2023-09-20 15:02张永辉王立博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监管部门产品质量食品

罗 丹,邓 莉,张永辉,王立博

(四川省轻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84)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1]。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简称食品快检)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食品检测手段,具有检测快速、操作简便、人员要求低等优点,能扩大监管覆盖面,提高靶向针对性,受到相关政府部门和食品企业的广泛应用,已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技术支撑,并取得了显著效果[2]。董倩倩[3]提出食品快检技术助力监管部门高效完成了检测任务。但在食品快检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4],如刘海虹等[5]认为食品快检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自主创新技术少、产品质量均一性和稳定性不足以及研发和应用脱节等问题。

在各级政府逐步推广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背景下,本文针对食品质量监管部门、第三方检测机构、各食品企业以及其他食品产业链环节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后,分析总结出食品快检技术的应用现状,市场价值和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等,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以及快检技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为食品行业质量安全快检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 快检技术为食品饮料行业带来的市场价值及优势

1.1 快检技术加强了全产业链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尽管我国食品饮料行业发展迅猛,但其原材料种植、转运、加工生产及销售仍以散户为主,不具备标准完善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水平,部分中小型企业缺乏系统、标准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支撑,易造成源头污染。而快检技术相对于传统上机检测而言,具有快速高效、简单便捷、成本低等优势。快检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利于企业在全产业链过程中保障原材料及产品的质量,建立起适用于中小型食品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流程。

目前国家监管方式主要以监督抽检为主,受限于检测效率,传统的上机检测只能实现部分批次产品的检测,进而阻碍了实现全品种、全覆盖抽检的目标。在此情况下,食品快检技术因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可对大批量未得到检测的产品进行快速筛查,为实现全品种、全覆盖的抽检目标进行有效补充,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事件处理赢得了时间。

1.2 食品快检技术提升了行业质量监管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监管部门在市场巡查过程中,常采用看、摸、闻等感官方式进行主观的食品质量判定,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而快检技术可对食品质量进行初步筛查与判定,提高了食品质量安全定性的准确度[6]。同时,快检技术可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抽检提供正确方向,监管部门可集中力量于重点监管对象,避免盲目抽检,从而节约监管成本。

目前,多数具有法定资质的检测机构,完成全项定量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需要花费7 ~15 个工作日,这对于鲜奶、面包、蔬果等保质期短、流通快的食品而言,检测结果不具备时效性。而快检技术可在几分到几十分钟内获得定性检测结果,同时以相对低廉的成本对人们日常所需且流通性较快的食品进行初步检测判定,提高了食品安全检测的效率,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不合格食品流入消费者手中的可能性,增强了相关部门监管工作的时效性和前瞻性,对确保大流通环境下的食品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7]。

1.3 食品快检费用低、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传统上机仪器检测耗时长,需要依靠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操作繁杂,检测人员的专业性要求强,检测费用高。因此针对廉价、需求量高、控制较严格的食品,由检测机构全面检测势必会提高食品售价,甚至会延误对安全问题的发现时机。而快检技术生产成本底,对仪器的依赖性弱,对实验场地及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不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出具检测结果,方便携带到现场进行检测,因而具有广谱性。

近年来,在相关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下,各省、市均积极在当地批发市场、农村食品集散地等地方建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实验室。快检技术的普及应用能够应对突发性食品安全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避免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带来的损害。

2 食品快检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2.1 部分快检产品生产企业少且研发基础薄弱

目前,企业及监管部门使用的快检产品大多购于沿海发达城市,主要是因为部分地区快检产品相关研发和生产企业规模小,产品种类少,存在研发和应用脱节问题,难以满足市场监管和用户需求[5]。同时,部分快检产品生产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研发基础薄弱,产品质量不过关,检出率较低或者假阳性率较高。

2.2 缺乏具有专业技能的快检实验员

由于食品基质复杂,非法添加、农兽药残留等问题往往是痕量存在的,对于没有专业技术背景的实验员仍存在一定的难度[8]。而部分企业及监管部门并未设置专门的快检岗位及专职的快检人员,只能依靠其他岗位人员兼任快检实验员,兼任快检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导致实验结果可靠性较低。

2.3 缺乏产品质量的有效管理及评价

随着快检市场的增大,部分企业只注重产品数量,没有完善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及规范的产品使用说明,且快检行业缺乏产品及技术相关标准规范,导致产品质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不足。同时,多数企业在采购快检产品时,未对产品性能进行正规的验证和评价,更没有在产品投入使用后进行质量跟踪,快检结果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8]。

2.4 快检技术宣传推广不够全面

经调研可知,较多食品企业仍对快检技术不够了解,尤其是部分小型企业只愿意进行定期的监督抽检或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快检,鲜有企业具有对产品进行自行快检筛查的意识。这可能是由于企业没有较多的实验人员或时间,且没有对快检技术进行更好了解的渠道,更没有途径去接受一些快检技术的培训。因此,与食品快检技术推广较好的地区相比,其他地区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快检技术的宣传推广,拓宽覆盖面。

3 可行性解决方案及措施

针对目前食品快检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发挥快检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质量筛查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咨询行业内专家意见,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及解决方案。

3.1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

快检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快检产品的质量决定了快检数据的准确性。快检产品生产企业不仅要综合考虑产品的性能指标、可操作性及成本等因素,还要加强规范快检产品的标识,如注明产品适用范围、检测限水平、耐变性以及有效期等。同时,快检技术研发企业要加强科研投入,增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2 加强对快检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通过加强对企业、监管部门等相关快检从业人员的科学指导及实操技术培训,提高快检从业人员的理论基础及实操能力。①对于技术方法已经完善的快检产品及方法,应加大对企业检验员、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基层监管部门的实操培训,使其完全掌握操作要领。②为提升快检产品生产及销售企业的售后服务水平,产品生产企业应提供产品使用方法培训,以产品+服务的方式进行产品销售。③鼓励通过理论及实操竞技等方式提升快检从业人员的快检能力,做到正确、有效地使用快检产品及技术[8]。

3.3 完善产品质量的有效管理及评价

相关部门应加速建立快检产品评价体系,制定并完善国家、行业相关标准。食品监管部门可通过随机抽取检验人员对盲样进行快速检测,既可对快检人员的检验技术进行考核,也可对快检产品的质量进行监督。对准确率高、耗时少、检验方法简单、价格低廉的快检产品及技术应加快普及,暂停应用准确率底的快检产品,并在技术改进或更新后再次进行考核与评价。

3.4 持续加大快检技术宣传推广力度

加大快检技术及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增加宣传方式的多样性。例如,以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有效利用抖音、微博、公众号等自媒体效应,要下到基层,落到实处,加强快检在农贸市场、食堂、超市等基层的推广应用,鼓励消费者参与进来,免费为人们提供便捷安全的检测服务,让消费者群体成为监督员,让消费者吃得安心。

3.5 建立快检数据检索信息化智能平台

食品安全溯源是监管的大方向。近年来,物联网、云数据等概念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建立快检数据信息平台,将被检产品的来源、品类、检测人员、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结果等信息录入智能平台,实现快检信息的全面采集与提取,做到信息的共享,方便各级监管部门实时掌握现场检测数据,及时处理不合格产品,全面提升食品安全预警能力。

4 结语

综上,研发人员要加速技术创新,提升快检产品质量;相关部门要加速建立科学的快检产品评价体系及制度,积极制定快检相关的行业、国家标准。通过在种植基地、菜市场、超市以及食堂等全产业链的不同地方建立移动快检实验室,推行食品安全快检工作新模式,加速快检技术在各省市的高效应用。此外,还应从以前的“愿检尽检”转变为“能检则检”,并由相关部门根据各阶段重点检查品种和专项行动需要,集中配发和补充快检产品并下发基层,定期统计、分析和研判快检工作情况。凡能通过快检筛查的品种,都先进行快检,发现可疑再进行抽检,提升检测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抽检的靶向性,充分发挥快检技术发现和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的 能力。

猜你喜欢
监管部门产品质量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扬州江都区推进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食品造假必严惩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监管部门严查直企退换货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指纹自动识别技术在公安监管部门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