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林松 邓 艳 袁红梅 黄云波
遂宁市老年大学创办于1987年,坚持政治建校、质量立校、文化强校、服务兴校、安全治校发展理念,以“四融四建”为抓手,推动老年教育事业融入中心大局,不断提升老年人文化养老的幸福感和生命生活质量。校本部教学场地面积12000余平方米,开设35门专业课程,192个教学班,年招收学员11000多人次。学校以富有特色和卓有成效的办学实践得到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常务副会长刁海峰,四川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益西达瓦,遂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会英等领导的高度肯定,获得“全国先进老年大学”“全国敬老文明号”“四川省示范性老年大学”等殊荣。当前,全校正积极开展“中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达标认证,以规范化管理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是建设“百年党史红色文化长廊”,通过300余幅照片图画全景展示遂宁百年党史。二是打造“红色课堂”,将学习红色文化、宣讲红色时政纳入各班级课前5分钟必学内容。三是积极组织参加遂宁潼南铜梁“红色场馆联盟”主题巡展巡讲,联动三地红色文化赋能老年教育发展。四是全面动员、深入组织学员参加唱红歌、作品展、文艺演出等迎庆党的二十大系列活动,参与学员达15000余人次。五是创新开展宣讲宣介。以多种方式开展新精神宣讲,推动遂宁原创红色电影《于无声处》创作摄制,实现党报刊阅读每日定时推送。六是设立“红色游学周”。以班级为单位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游学”活动。七是举办创优秀班集体、争当优秀教师、争做优秀班干、争当优秀学员的“一创三争”评比表扬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
坚持“聚焦大局而谋、把握大势而进、紧跟大政而为”,助力城乡精神共富,切实增进老年民生福祉,工作成效得到遂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会英的肯定性批示。坚定“办好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融合发展战略。创新推动老年教育工作“主动融入党建发展格局,建好红色教育高地;主动融入养老服务体系,建好文化养老重地;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实践,建好志愿服务基地;主动融入终身教育事业,建好开放教育阵地”的“四融四建”发展理念,努力培育新时代“三有”老人。创新推动老年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2022年6月,成立了四川省首所市级老年大学村级分校——遂宁市老年大学拱市联村分校;大力推动乡村分校建设,让城乡精神富有成为共同富裕的底色。积极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创新实施联合社区资源、联手社会组织、联办老年大学的“三联办学”模式,已形成“1+6+N”的老年教育新格局,17个教学点,年招收学员1.5万余人次。创新建强老年开放教育主阵地。主动与遂宁开放大学对接深化合作,建立市老年大学社区教育中心,推进筹建老年开放大学。扎实推进全省老年教育教学工作加力提效。作为四川省老年大学协会教学委员会主任单位,牵头完成全省老年教育和志愿服务理论研究文章征集评选,建立全省老年教育人才信息库、教学师资库,推动出台教研改革方案,助力全省教学工作学为结合更加显效。强化对基层老年教育指导。校长蒋林松带队深入全市每一所老年大学,为基层把脉开方、问需送策、办事解困,实现自身做强、联合做大、共同发展。
以深入推进“中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达标认证为抓手指引,激发发展内生动力,着力提升服务文化养老效能。营造温馨舒适安全的校园环境。完成锦华分校迁建,校本部安全设施、“适老化”改造等提能升级项目,丰富藏书5000余册的“红叶书屋”,购买教学场地“意外险”。推动老年教育信息化。搭建微信报名系统、学员管理系统和门禁系统一体化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从传统课堂教学向“线下”“线上”教学结合转变,打造35门精品网络课程。夯实工作基础。制定完善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本土教材,档案工作被认定为“省三级档案规范化管理”单位。多措并举建强队伍。组织召开老年教育工作会、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教师培训会,举办教学示范课、观摩课。选聘“专家名师”,建立“教师人才库”,目前已入库教师300余人。注重发挥文化辐射功能。设立“走进春天”校园文化艺术节。成立学校艺术团、诗书画院等校内社会组织22个。积极参加公益服务和各类展演,全面展现学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强化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和经验交流。成立由校长直接分管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室。2022年,完成省民政厅、市级社科专项课题3项,17篇论文、经验文章在省级以上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杂志媒体交流、刊载、获奖。
主动构建“党建+老年教育+志愿服务”一体化发展格局,推动老年大学建设成为老年人融入新时代、服务社会的“加油站”。一是推动市、县、乡、村四级老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学校成立遂宁市老年志愿服务支队,校长兼任支队长,推动组建成立四级老年志愿服务队伍近800支,老年志愿者人数11.1万,其中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5.66万。二是铸造“银龄先锋”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坚持以党员为先锋、学员为主体、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把参与社会基层治理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新时代社会文明实践活动,激励学员服务社会,助力基层治理。2022年,全市开展老年志愿服务活动1.7万余场次,33.6万余人次参与志愿服务。省民政厅3次到校调研老年志愿服务并予以好评。三是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激励、管理机制。强化老年志愿服务人才培育和队伍建设,宣传先进典型,营造参与老年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2022年7月,组织召开全省首次市级老年志愿服务工作总结表扬暨培训会,通报表扬了全市从事老年志愿服务工作的33名优秀个人和13支优秀队伍。四是有力推动“四川民政助老通”试点。牵头省民政厅在射洪的试点任务,优化完善方案和措施,探索形成射洪经验,在全省率先将高积分人员纳入老年大学招生报名优先通道。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遂宁老年教育工作者们将扛起新使命,奋力谱写老年教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