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孔子的君子思想是其理想人格学说的主要内容。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术界不断从新的角度和层次丰富、深入地对孔子的君子思想进行研究。在对孔子“君子”概念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君子德位关系的辨析,大致可分为“重修德取位”“德位并重”和“位、德、才三者并重”三种观点。在人格境界与人格养成的研究中,主要依托于对《论语》的阐发与概述。
【关键词】孔子;君子;《论语》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35-006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5.021
近四十年来,随着社会改革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学界对于孔子思想的理解与阐发,也逐渐更加深入、全面。孔子的理想人格研究,尤其君子思想研究成为一个热门研究。《论语》中“君子”共出现107次,与孔子思想中主要范畴“仁”(110次)与“礼”(75次)相比较而言,“君子”这一概念在孔子思想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研究孔子在不同情景中对于君子人格的说明,学界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君子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对于君子概念内涵的研究、君子人格境界的研究以及君子人格养成的研究等。
一、有关孔子“君子”概念内涵的研究
“君子”一词作为对象性描述的语词,其所指内涵易为随社会历史的变迁,使用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上古时期对于“君子”一词的使用与孔子哲学思想中的“君子”概念,其内涵是否保持着一致性,需先考察辨明。目前学术界主要从词源学和历史文献学的角度,对“君子”一词进行考证。对于孔子思想中“君子”概念内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辨析“君子”德-位关系方面。
(一)“君子”概念原初内涵考证
一些学者从词源学的角度,通过考据“君”和“子”二字之义分析“君子”一词的意蕴内涵。据林贵长考证,君子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初年,意为“君之子”。由于它能传达统治地位和贵族身份的信息,并且承载人们对其所掌握的礼乐文化、道德修养和学识等的赞美与要求等而被广泛使用。[1]据李长泰考证,“君子”的原始含义是有权力者的后代与有文德教养与能力的人。[2]由此可见,君子之意含有权力与道德二义。
另有一些学者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通过解读《尚书》《周易》《诗经》和《论语》等文献来分析“君子”一词之义。罗江文详细地考证了“君子”一词在先秦诸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君子”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共三处,本义为大夫以上的贵族统治者。在《诗经》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本义,另有一部分为对青年男子、丈夫的敬称。在《春秋经传》中大多指君子本义,少数指有道德修养的人以及特指《春秋左传》的作者。在《论语》中大多指有道德修养的人,少数指大夫以士的贵族。并出现了两个义项的结合,即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贵族阶级。在《孟子》中“君子”这一概念包括了“士”阶层的一些人,即士大夫,以及有道德修养的普通人和执政者。在《荀子》中指称贵族统治者的含义已基本不见,多数用来泛称有德性才能的人。[3]刘振东认为“君子”在夏商周时期基本是对社会上有地位的人士的尊称,没有道德含义,只是地位身份的象征,并且所指范圍十分广泛,君子一词即可用作称颂也可用作批评。[4]吕方也持有相同观点,并且提出君子词义的转化是从孔子所处时代开始的。[5]李零认为孔子所说的“君子”有道德学问,而不一定有身份地位。[6]由此可见,“君子”一词的含义在春秋时期呈现出发展变化的趋势。
(二)孔子思想中“君子”概念内涵研究
对于孔子君子概念内涵的研究,学界主要侧重于“君子”概念中德-位关系的研究。目前主要可分为三种观点:
其一,重修德取位。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提出了君子德与位之关系,他认为孔子所言君子之第一义完全因袭《诗》《书》,第二义殆出自创,其第三义则袭旧文而略变其旨。旧义倾向于就位以修德,孔子则重修德取位。谭承耕认为,从孔子政治观点来看,在上位当权者,与出身无关,最重要的是德性与才能。《论语》中的“君子”,已无贵族身份阶级色彩。[7]
其二,德位并重。林存光认为,“君子是孔子所构想的作为治国为政之根基本原或德位兼备之政治主体的理想范型。”[8]程碧英提出,孔子所说的“君子”,重其德亦重其位。[9]黎红雷也提到孔子说的“君子”,其基本含义是有位有德的管理者。[10]
其三,位、德、才三者并重。周国正认为:“君子在传统上所谓从位言,从德言的两分法并不允当。孔子所称之君子皆位、德、才三者合言,此为其正名论思想的必然延伸。”[11]
对于孔子思想中君子概念的涵义之所以产生变化的原因,一些学者进行了补充研究。黎红雷提出促使孔子建立德位一致的“君子”形象的原因在于“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12]。林贵长认为孔子思想中君子概念产生变化的原因有三点:一是由于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动荡的社会背景,造就了“在位者”无德和“有德者”无为的窘境,以及文化下移后接受教育范围扩大,促进了士阶层的兴起;二是由于孔子的政治目的,通过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以改变天下无道的现象;三是由于孔子的伦理目的,通过塑造君子理想人格提供一种理想模范,来应对社会中价值危机。[1]另外,陈清波注意到了“孔子人生境遇的特色体现”这一原因。[13]
经上述分析可知,上古社会时期的君子涵义与孔子思想中的君子涵义发生了变化,经孔子阐发后的“君子”包含了道德义项,君子一词由在位者逐渐转向了有德者。对于君子概念中德与位的关系,经学界分析,大致可分为重修德取位、德位并重和位德才三者并重三种观点。君子概念之所以产生变化,主要在于社会背景原因、社会思想原因与孔子个人的政治目的与伦理目的。
二、有关君子人格特征、境界的研究
君子既是一个理想中的人,也是一个社会现实中的人;既有作为现实性的人格特征,又具有超越性的指向与境界。
关于孔子君子人格特征的论述,匡亚明、张秉楠和陈伟平三位学者亦多有精到的论述。匡亚明认为孔子把体现了个性的道德完整性的人称作君子或者仁人,君子是个体道德发展的高峰。[14]张秉楠在《孔子传》中总结了孔子思想中君子人格中的五个特征和两点缺陷。君子人格特征分别是社会性与主体性的统一、内向和外向的统一、言与行的统一、文与质的统一以及敬天知命的世界观。君子人格的两点缺陷是:第一,君子缺乏冒险精神和悲壮性品格,缺乏历史的批判精神,容易形成一种安贫乐道式的自我满足;第二,忽视以生产劳动为主的广泛社会实践。[15]陈卫平分析了孔子君子人格三个方面的两重性:第一,圣人人格使君子人格根植于现实社会,并且有对现实社会的超越性,其理论内涵有着现实性和超越性的两重性;第二,由“仁”所统摄的君子人格有着全面发展和偏重德性的两重性;第三,以“礼”所制约的君子人格有着循规蹈矩和勉强克己的两重性。[16]
关于君子的境界,在《论语》中有多处描述,比如:
《论语·学而》章记载,“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7]唐子奕通过分析此句中“君子”的世界(“人”)、意义(“人”)、困惑(“人不知”)及本质(“而不愠”)四个方面,以此澄清“君子”的原始形态,并重点突出了“亦”字对知识分子所产生的作用,是一个较为创新的研究。[18]傅佩荣解析此句时,认为孔子强调以“君子”来代表学行兼备的有德之人。因此,“君子成为儒家的人格典型,泛指有理想,有原则,不断进德修业,追求至圣境界的人。”[19]黎红雷从“学”之视角,认为此章句可视为孔子“君子学”的开篇,这一章体现了君子学习的三种境界:学习实践;相互切磋;求之于己。[20]
《论语·宪问》章记载,“子曰: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17]一些学者将“仁、知、勇”三者视为君子所应达到的理想境界进行阐发。林贵长认为君子之道最重要的是“仁、知、勇”,“仁”之境界可体现为仁者爱人、济世安民的人道精神;“知”之境界可体现为通权达变、乐天知命的生活智慧;“勇”之境界可体现为见义勇为、舍我其谁的实践精神。[1]唐代兴、程碧英认为君子的境界就是同时具备“‘仁、知、勇三德,通过修己成仁,才可去忧、无忧。通过修己达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境界,才可真正知。通过修己以内生勇敢的品质、精神,获得勇敢的力量,才无所畏惧”[21]。
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君子的境界更多依托于孔子思想中仁的境界、中庸的境界进行阐发。对于君子人格境界,并无专题论述。
三、有关君子人格养成的研究
君子作为现世社会中的理想人格,是一种具有可行性的理想目标。如何成为君子,在《论语》中孔子对其弟子的引导与教诲可略窥一二,一些学者以此为题,对如何养成君子人格进行了系统论述。
以《卫灵公第十五》章和《季氏第十六》章为例,此章节中孔子系统讲述了“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畏”“君子有九思”等。刘振东针对此总结了《论语》中孔子所强调的君子修养方法,即一学、二思、三戒、四畏,其次重言更重行,严于律己,宽以对人。[4]在塑造君子人格问题上,柯远扬认为君子道德标准主要有四条:其一,君子“修己”“安人”和“安百姓”;其二,君子和而不同;其三,君子“达”而去“闻”;其四,君子自己行为端正。[22]在此基础上,于福存更加深入地总结了四点君子的人格修养:其一,君子求道,“道”包括政治上的良好秩序,道德上的美德和具有理性认识的知识;其二,君子崇仁,具体来说为克己、敬人;其三,君子重义而轻利;其四,君子以“和”为基本原则而隆礼,实现“天下有道”[23]。
另有赵清文从“学”之视角论述君子修养工夫,认为君子是孔子为学目标的具体化、人格化。“‘时习之说(悦)和‘朋来之乐是从积极的方面阐明学的乐趣;‘人不知而不愠是从消极的方面来避免人们在“学”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懈怠情绪。”“说(悦)”“乐”“不愠”都是以树立正确的为学目的为前提的,如果以这种态度去学习,自然就有希望成为孔子所期望的君子。[24]张敏认为君子养成方式在于“游于艺”,出自《论语·述而》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说明了君子修养的具体方式,“艺”说明了君子修养的具体内容。[25]
除此之外,也有学者在德育视野下提出了以“君子”为目标的修养方法。黄钊提出:“注重塑造君子人格,是孔子在道德教育中创造出来的德育模式。孔子首先从各个不同方面对君子应当具备的德行提出界定,以引导人们照着去做。其次运用量化方法对君子的言行举止提出具体要求。最后,运用对比法将君子与小人之德行加以比较,激励人们争做君子。”[26]张国强在分析孔子道德教化思想时,认为孔子所要求的君子人格:第一,道德境界要高;第二,才识、仪容、言行的修养要好;第三,要善于理政。[27]
四、结语
1980—2022年的四十余年,孔子君子思想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初始阶段到发展阶段,再到兴盛阶段的发展过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伴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获得了极大解放,造就了独特的20世纪80年代学术思想。学界开始辩证地对待孔子哲学思想,对于君子思想进行初步整理研究。其中研究成果更多依托于孔子思想评传,对《论语》做詮释译注。20世纪90年代,学界注意到《论语》中君子人格风范与修养工夫,出现一些关于较为全面的系统论述成果。21世纪以来,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学界对于《论语》中某些具有代表意义的章句解读更加详细立体,对孔子君子思想作了深入的探讨,更多体现在对于君子概念的研究,君子境界论说以及其价值意义方面。上述研究,既有前后相承的一面,又有变化发展、扩展的一面。
在充分肯定学术界在该领域取得成绩的前提下,也应看到研究工作中存在着不足,主要体现在:对于君子思想研究更多集中在君子的德性,对于君子的知识能力研究较少;对孔子君子思想的现代性阐释较少等。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人文学术领域中诸如“使命感的失落和专业化的加强,思想家的淡出和学问家的凸显等等……”[21]现象也愈发突出。专业化发展已成大势的今日,公共知识分子如何更好发挥自己的职责,君子“器与不器”问题是否还具有时代价值,更需多加关注。
参考文献:
[1]林贵长.孔子与“君子”观念的转化[J].天府新论,2008,(02):35-39.
[2]李长泰.天地人和——儒家君子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罗江文.“君子”一词的词义演变[J].玉溪师专学报,1992,(01):68-72.
[4]刘振东.孔子论君子[J].孔子研究,1992,(01):30-36.
[5]吕方.孔子时代的“君子”和“小人”[J].孔子研究,2010,(01):53-61.
[6]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修订版)[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7]谭承耕.《论语》《孟子》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8]林存光.孔子政治哲学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
[9]程碧英.《论语》“君子”词义辨析[J].中华文化论坛,2010,(01):70-74.
[10]黎红雷.孔子“君子学”发微[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01):132-137.
[11]周国正.孔子对君子与小人的界定——从《论语》“未有小人而仁者也”的解读说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8(02):115-121.
[12]黎红雷.“位”与“德”之间——从《周易·解卦》看孔子“君子小人”说的纠结[J].孔子研究,2012,(01):10-19.
[13]陈清波.论孔子君子人格塑造由重“位”向重“德”转化的缘由及现代启示[J].鸡西大学学报,2009,9(04):24-25.
[14]匡亚明.孔子评传[M].济南:齐鲁书社,1985.
[15]张秉楠.孔子传[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16]朱贻庭主编.儒家文化与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与孔子对话[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17]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
[18]唐子奕.“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试解——“君子”现象分析[J].孔子研究,2003,(03):47-56.
[19]傅佩荣.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8.
[20]黎红雷.孔子“君子学”的三种境界—— 《论语》首章集译[J].孔子研究,2014,(03):4-10.
[21]唐代兴,程碧英.试论孔子的君子学说[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8,(02):21-31+145.
[22]柯遠扬.孔子德育思想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2):59-67.
[23]于福存.略论孔子思想中的君子及其人格修养[J].齐鲁学刊,1999,(04):51-53.
[24]赵清文.自我超越的“学为君子”之道—— 《论语》“学而时习之”章析义[J].孔子研究,2014,(03):99-105.
[25]张敏.《论语》语境中的君子论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05):850-855+862.
[26]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7]张国强.论孔子的道德教化观[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136-138.
作者简介:
汪琳,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儒家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