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 毓,杜宇峰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我国农业研学旅行是随着“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学旅行”“休闲农业”“劳动教育”“学农实践”“食农教育”等农业、旅游、教育活动的发展而出现的。近几年有关部门出台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材〔2020〕4 号)、《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 年)》(农产发〔2020〕4 号)等相关文件中,提出农业与旅游、教育等深度融合,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农业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在农村地区建立学农实践基地等指导意见。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各市场主体进行了积极探索,依托农业资源建设了一批中小学生农业研学实践基地。但就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来看,农业研学旅行尤其是农业研学旅行基地的研究鲜见,亟待关注和探索,以拓展农业农村的产业业态、功能和价值,通过农业研学旅行基地的产品开发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根据2016 年教育部等11 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有关“研学旅行”内涵的阐述,并结合农业产业特点,可以将农业研学旅行定义为以大中小学生为主体,以拓展农业认知、感悟乡土情怀、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目的,依托农业产业链、农村生态环境、农耕历史文化、农业设施景观、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民生活习俗等资源,融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和生活教育等内容为一体,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主题实践活动。由此可见,开展农业研学旅行活动,必须具备富含研学课程资源、配备接待服务设施、满足教学正常运行的场所,即农业研学旅行基地。农业研学旅行基地是具有丰富的农业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和完善的接待服务设施、农业教育教学设施,服务大中小学生,开展农业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场所。
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文件的指导下,各地进行了“农业+研学”的积极探索,建立了一批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国家及地方教育、旅游行政部门和行业组织也评选并向社会公布了一系列与农业相关的国家、省、市级研学基地。这些农业研学旅行基地以农业为主题,是农业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依托和保障,对农业研学旅行意义重大。
2017 年、2018 年,教育部公布了两批共581 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其中不少是与农业相关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例如,以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华东智慧灌溉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等为代表的农业科技推广单位,以全国农业展览馆等为代表的农业主题博物馆,以广东广垦热带农业公园等为代表的农业公园等。
原国家旅游局《关于公布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的通知》(旅发〔2016〕8 号),公布了20 家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其中,广西桂林市龙脊梯田景区、四川成都市都江堰旅游景区、河南安阳市红旗渠景区、安徽宣城市中国宣纸文化园等多家景区开展农耕文化、植物辨识、农业水利工程、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研学内容,成为优质的农业研学旅行基地。
农业研学旅行基地的开发和建设,依赖于农村生态环境、农业产业基础、农耕历史文化、农业科技知识等,通过开发这些农业资源,可以丰富农业农村产业形态,提高消费者对农业农村的兴趣,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下乡入村,以此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同时增加农业农村领域劳动力就业岗位。农业研学旅行的持续发展,对自然人文环境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不断促进农村加快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美化生态环境、净化乡风民俗、优化治理体制、提高农民收入等,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农业研学旅行基地的运营和推广,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培养全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农业情怀,促进优秀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体验乡村生活习俗、农耕节庆活动、农业生产活动等,可以吸引更多的研学旅行活动参与者、青少年、返乡创业者等来到乡村、发展乡村。
农业研学旅行引导研学对象走向乡村、走向田园、走向牧场,对丰富的农业文化、物产等进行直接的接触、观察、体验等。农业研学旅行基地为研学对象提供了适宜的场地、设施、课程、师资等必要条件,开辟了“新教室”“新课堂”“新校园”。在农业研学旅行基地开展农业研学实践活动,实质是接受体验式、情景式教育,满足研学对象教育、体验、锻炼、审美等多重需要,是开展农业教育的重要场所。
无论是主要承担着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研发等核心任务的农业相关园区、基地,还是以接待游客为主的景区,通过所在区域农业资源的挖掘和农业研学旅行基地的开发,可以让更多的企事业单位成为农业教育场所,承担农业教育功能。
通过农业与教育相关产业的融合,将农业研学旅行培育成农业新业态,提升农业经营效益和农产品附加值,让农业在产业融合发展中升级增值。乡村、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科研院所、农科院校等都可以成为农业研学旅行基地。研学对象走进农业研学旅行基地,就能够与农业工作者一起“亲执耒耜,躬务农桑”,体验融劳动教育、生涯教育、自然教育等于一体的农业研学旅行活动。
在不断开发农业研学旅行基地的基础上,还可以将区域内的多家农业研学旅行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农业研学旅行线路,将业态融合推向深入。例如,“南昌·凤凰沟—南丰·蜜桔展览馆·水南国礼园·观必上乐园—广昌·姚西·莲花科技博览园·荷源景区”就是把以高科技农业为特色的凤凰沟景区、以蜜桔为特色的南丰县、以莲花为特色的广昌县等串联而成的一条5 ~6 天的特色农耕研学线路。
农业科技型研学旅行基地以科研设施为“教室”,以密集的高新农业技术为特色“教材”,以科技示范、科普教育、农业生产等为主要内容,向研学对象提供农业研学科普教育,是研学对象了解农业产业发展动态、体验前沿农业科技的场所。农业科技型研学旅行基地主要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为依托,代表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例如,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科技展示园、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新园等。
在农业科技型研学旅行基地,应让研学对象亲自参观工厂化、智能化的生产基地,直观感受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作用,探索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体验从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标准化生产到农产品加工、营销、物流等各种形式的智慧物联网络系统,感悟科技对于农业的重要作用。例如,组织研学对象走进“智慧农业云平台”控制室、物联网智能温室大棚,观察分析如何实现“一键”智慧灌溉、智慧施肥、智慧控温、智慧种植,使其深刻感受农业科技的神奇,从而激发研学对象的求知、探索热情。
农业产业园区型研学旅行基地是以农业特色产业生产环境、生产设施、加工工艺、经营活动、优势产品、田园风光等农业资源为载体,以主导产业为主题,以形式多样的体验性研学活动为主要内容,提供研学旅行服务的农业研学旅行基地。例如,潜江市龙虾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杭州千里岗茶园等,以龙虾、茶叶等主导产业为依托,开展农业研学旅行活动。
在此类基地,应为研学对象提供可以深度体验的农作物耕作、花草果蔬种植、畜禽鱼虾饲养、农场现代经营、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服务等研学活动的产品,让研学对象参与农产品产业链全过程,享受从育种、播种、管理到收获、销售的农业劳动乐趣。例如,重庆君兰天下生态文化园依托园内的兰花园艺农庄区、兰花认知园区,将生态种植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设计“传承华蓥山文化之魂 弘扬幽兰君子之风”为主题的研学课程,使得产品内容更加丰富。
亲子农园型研学旅行基地主要面向子女成长期城市家庭,是在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的基础上延伸开发的,满足体验农耕文化、乡野生活和开展亲子研学旅行活动等需要的农业主题园区。亲子农园型研学旅行基地大部分处于城市周边,交通便利,孩子在此亲近大自然、释放天性,获取农业劳动知识和乐趣,也有助于父母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同时具备了参与主体的双重性与活动内容的互动性。例如,上海前小桔创意农场、河南郑州童乡亲子农场。
亲子农园型研学旅行基地可在原生态的环境中,结合主题设计并配备非城市化的设施、寓学于乐的器具,建设有一定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的研学科普解说系统,除了在节假日吸引亲子家庭等小规模群体,还可以在工作日承接学校、机构等组织的集体研学活动,提升基地的使用效率和经营效益。
亲子农园型研学旅行基地的农业主题各不相同,有蔬菜、水果、家畜、食用菌等农业主题,开发产品时可根据主题设计科普体验、果蔬认养、动物互动、乡土游戏等农业农村相关的研学活动内容,将农业和人之间、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性、亲密性和情感联系体现出来。
生态农园型研学旅行基地是采用生态农业模式进行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业活动、环境保护、科技示范、科普研学、休闲观光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农业园区。
生态农园型研学旅行基地的产品开发可利用多种生物间的共生关系,展示不同物种间的能量和物质转化,将各生态元素以食物链串在一起,在基地内形成生态循环,从而体现生态农业的教育价值,并结合基地特色农产品开发具有生态理念的主题研学产品和线路。例如,广西桂林市和记生态农庄依托自有的土地改良、水环境治理、再生能源利用等体现生态循环理念的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开发了蚯蚓肥生态种植、生物物理灭虫、灌溉水质净化等内容的生态农业研学产品。
民俗村寨型研学旅行基地依托古老村落、历史街巷、传统民居、民俗文化、人文遗迹、自然山水等资源,对民族或地方特色民俗文化、风情、景观等进行集中展示,是民俗文化积淀及聚落特征明显的自然村或行政村。
民俗村寨型研学旅行基地在村寨风貌、历史文化、特色产业、习俗节庆等方面的研学资源丰富,体现了村寨所在地域或当地族群的社会文化特色,是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山西乔家堡村、福建上坪村、广西东漓古村等。开发民俗村寨型研学旅行基地的产品,就是要让研学对象走进一座座活态的“乡村民俗博物馆”,在基地观赏、体验、探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元素与优秀基因,懂得保护历史遗存和文化根脉,激发研学对象尤其是中小学生对乡村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农业展馆型研学旅行基地是通过宣传党和国家“三农”方针政策,传承中华农业文明和弘扬农耕文化,展示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和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普及农业知识、展销名优特农产品等,开展研学科普、社会教育、科技交流等活动的阵地和窗口。
农业展馆型研学旅行基地依托不同类型的农业展馆,可按照规模和性质分为综合性农业展馆(中国农业博物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等)、专题性农业展馆(隆平水稻博物馆、东方红农耕博物馆等),按照展出时长分为常设展馆、临时展馆,按照展陈方式分为实体展馆、网络展馆。无论何种类型的农业展馆,在开发研学产品时,不但要根据研学目标和对象,深入细致地研究和筛选室内展柜中的文物、资料等展品内容,还要充分开发实现仿真场景和模拟情景,以供研学对象参观学习,同时也要设计参与性项目,甚至在室外展区开展农事体验活动。如果开放了线上展馆,可以利用线上展馆进行研学活动行前内容的设计,充分发挥农业展馆的各类研学资源优势。例如,中国农业博物馆除了室内基本陈列,还有在线农展馆、数字农博馆,以及古代传统农事园、现代科学农事园等2 个室外展园,甚至还有青少年农业科普馆,馆内设有虚拟插秧、天籁之音、水质保护抢答等互动设施,让青少年在“好看又好玩、动手又动脑”中了解农业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热爱农业的志向,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和对未来农业的畅想与期待。
农业科教型研学旅行基地是以加快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为宗旨,依托涉农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综合实践学校、劳动实践中心等开展研学、科普教育的基地。农业科教型研学旅行基地具有突出的科教实力和科普功能,利用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科普场馆、教学实训设施等开展农业研学旅行活动。例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相思岭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是设在农业科研院所、农业职业院校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农业科教型研学旅行基地除了农业研究、科技创新、试验示范、成果推广,本身就具有科普教育、人才培养等功能。可以利用基地的农业科教人才优势,选聘科教人员担任研学旅行产品研发人员或研学旅行指导师,直接参与研学产品设计,避免其他人员开发产品时对基地资源不熟悉和对农业科教不专业,保证农业研学旅行产品的质量。另外,农业职业院校的涉农专业实训基地,农业职业特色鲜明、实践教学设施齐全,非常适合开展农业研学实践活动,在产品设计时可作为开发重点。
特色小镇型研学旅行基地是以农业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为依托,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业产业定位、农业文化内涵、农业研学设施和一定社区功能的产城一体、区域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
此类研学旅行基地在开发产品时,应依托小镇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结合当地的农业特色产业、文化底蕴、旅游资源等进行开发设计,让研学对象通过全面了解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乡土风情等,增长见识,体验乡情。例如,柳州市鹿寨县中渡镇依托大乐岭茶园、中明生态农场、鹿鸣谷等农旅资源开发茶文化、农耕文化、动物饲养等主题研学产品。
美丽新村型研学旅行基地是经过美丽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项目建设,具有较好的乡村风貌,或处于农村改革前沿,产业基础好、产业链较完备、经济发展较好的农业新村。
美丽新村型研学旅行基地蕴含丰富的研学旅行资源,在开发产品时,要通过真实的奋斗故事、现实的发展成就等向研学对象突出展现不同时代农村的发展变化,让研学对象体验乡土乡情,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例如,走进杭州市湘溪村全面了解该村的历史遗韵、特色产业、群众文化、农耕与民俗等,就会体会到国家对农村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及湘溪人民共建家园所展现出来的勤劳、开拓、进取精神。走进佛山市紫南村参与农耕文化、家风家训等主题研学活动,追寻紫南村变迁史,就会体会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巨大成就和乡村振兴的喜人成果,培养研学对象建设和美乡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