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城与中国国防

2023-09-18 07:37何雷
祖国 2023年15期
关键词:长城国防和平

文/何雷

长城,是一道高大、坚固且连绵不断的长垣,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主要用于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以其“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久远广阔的时空跨度,被誉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宏伟壮观的建筑奇迹,是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抵御侵略、爱好和平的精神传统和中华文明的一张亮丽“名片”。

一、长城凝聚着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2000 多年艰辛劳动创造的伟大建筑奇迹。长城源起于“列城”。公元前9 世纪,周王朝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击,创造了连续排列的城堡,作为防御工事。而真正把城堡和城墙建筑于边境地区,则兴起于战国时期。处在北方的诸侯国燕、赵、秦,在其北部边境修筑数千里长城,以抵御来自草原方向的威胁。秦统一六国后,为巩固政权,保护北方经济,把原秦、赵、燕的旧长城增筑连接,形成了“西起临洮,东止辽东,蜿蜒一万余里”的雄伟军事防线。万里长城的称谓即起源于此。据历史文献记载,秦汉以降,直至明清,曾有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都筑有长城,地域遍及今山东、天津、北京、河北、河南、辽宁、吉林、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修筑长城时间最久、投入最多,建筑最精美当属明朝,在其260 多年的历史中,有170 年修长城。明长城不仅把防御、进攻、驻守融为一体,而且还把建筑美学加入到军事工程之中,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美丽、最壮观的军事设施。

长城是冷兵器时代的建筑奇观和军事创举,有着深厚的军事、政治、文化意义和建筑、工程、艺术等宝贵价值。长城不是一线孤立绵延的城墙,还包括骑跨在城墙上的敌台、用于传递军情的烽火台、作为边境出入口的关隘等组成部分,长城沿线内外还有驻军和居民的城堡、城障,许多关口也建筑了关城,甚至发展为边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场所。关隘、敌台、烽燧、城堡相互呼应,组合成完整的军事工事和建筑群,构成了御敌系统、烽传系统和兵备系统于一体的防御体系,形成了进攻退守的纵深空间,为抵御北方民族的军队侵扰,使战争影响降到最低水平提供了有效的安全保障。不仅如此,长城的关隘还为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互市和交流提供了场所,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可以说,长城的修建体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汗水心血,反映出我国古代的强大国力,也是构成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国家记忆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遗产。

中国有句人人皆知、传颂已久的金句:“不到长城非好汉”。不仅我们中国人,新中国成立后,凡是到中国访问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都以登上长城而感到荣耀,并给予长城极高评价。1972 年2 月24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在周恩来总理精心安排下,雪后携夫人登上八达岭长城。尼克松夫妇站在银装素裹的长城上,非常高兴,感慨万千地对陪同游览的中国国家领导人说:“这的确是一座伟大的建筑、人类的奇迹。”事后他又言犹未尽地说:“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我看过卫星拍下的长城照片,这是地球的标志,应该是人类和平的标志。”1986 年10月14 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游览长城时说:“我到过许多地方,长城是最美丽的。”1992 年12 月7 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游览长城时赞叹,“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已有500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近万名部长级以上的外国贵宾登临过八达岭长城。

二、长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传承着中华民族团结、爱国、守望和平的优秀文化。我国古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王昌龄、刘禹锡、陆游、文天祥等描写长城的诗词不计其数。如,唐代王昌龄在[出塞]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宋代陆游在[书愤]中写道:“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写道:“秦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治水等。”1933 年,我国军民在山海关至八达岭明长城一线的义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南口等关口要地,英勇抗击侵华日军。这是“九一八”事变以后,我国军民在华北地区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抗日作战,被称为“长城抗战”,极大地激发了全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抗战精神。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陕甘长城沿线留下了无数战斗足迹和英勇事迹。1935 年10 月初,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前夕,登上六盘山峰,站在长城脚下,写就了著名词作《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1936 年2 月,在至今无人能够与之媲美的《沁园春·雪》中写下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样名扬天下的壮丽诗篇。20 世纪30 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以长城精神感召全国人民大众团结抗战,拿起“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1935 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随着电影《风云儿女》的上映而唱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无论在前线还是后方,无论是军队还是民众,无论是男女还是老少,每当威武雄壮、铿锵有力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都有力鼓舞着中华儿女面对强敌进行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特别是那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激励着四万万中国人用血肉身躯构建起保家卫国的坚实屏障,以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殊死的战斗,最终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

1949 年10 月1 日在新中国开国大典上,当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亲手按动电钮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同时,《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第一次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奏起,响彻祖国大地,冲向九霄云外。1982 年12 月4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义勇军进行曲》正式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从此,每当重要政治性会议开幕、闭幕,庆典、表彰、纪念仪式,重要外交活动、体育赛事等庄严隆重场合奏唱国歌时,蜿蜒雄伟的万里长城便浮现在眼前,满腔热血涌入胸中,激发着中华儿女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爱国热忱,鼓舞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勇向前的斗争精神!几千年来形成的包括团结统一、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守望和平、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在内的伟大的长城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毛泽东主席等我们党的历代领袖们,都把捍卫着国家主权安全、守护着人民幸福生活的人民解放军形象地称之为“钢铁长城”,人民解放军为之感到无上光荣和神圣。

习近平主席对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弘扬工作非常重视。2019 年8 月20 日,习近平主席在甘肃考察时,专程到嘉峪关长城,察看关隘、建筑布局和山川形势,强调指出:当今世界,人们提到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年终岁尾,习近平主席向全国人民发表新年贺词时,背景就有办公室墙上悬挂着的一幅长城大型彩色图画。由此可见习近平主席对长城的喜爱和长城在习近平主席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三、长城体现着中国国防的基本精神

国防是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与国家安危、民族兴亡、人民福祉息息相关。“国无防不立,民无军不安”。从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多年间,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几乎都侵略过中国。尽管广大军民英勇顽强、浴血奋战,但由于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当政腐败无能,有国无防、有兵不强,泱泱大国国土沦丧、任人宰割,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蹂躏,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建立了新型人民军队;人民军队与全国人民团结奋战、英勇斗争,打败了国内外强敌,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正是有了共产党、有了人民军队、有了新中国,我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防,彻底结束了“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陆地边界最长、海上安全环境十分复杂的国家之一,是联合国安理会中唯一没有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常任理事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负责任的世界大国。新时代,人民解放军担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为巩固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海外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的神圣使命。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深刻调整,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频发,世纪疫情影响深远,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面临的安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显著增多,随时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

国际国内安全形势,人民军队使命任务,党和人民的希望重托,都对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更高要求。

中国是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智慧、善良和热爱和平的民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求大同,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责任担当。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已载入中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实行积极防御,已旗帜鲜明地写进新修订的国防法,是新中国始终不渝长期坚持的基本国防政策。新修订的国防法于2020 年12 月26 日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主席习近平当日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1 年1 月1 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是新时代的第一部国防法,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基本法。新修订的国防法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的内容,是第一次在我国国防基本法律中做出的明确规范,充分体现中国热爱和平稳定,反对侵略扩张,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者以武力相威胁的一贯主张,彰显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为贵”的中华文化传统。

防御性国防政策,主张“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不战而屈人之兵”视为战略指导的最高境界,两国相争时把“伐谋”“伐交”作为上策,“伐兵”和“攻城”当成下策,等等。这种“和合”“止戈”的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人的思想深处,也反映在伟大的长城精神之中。

新时代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的内涵丰富深刻,其基本精神:新时代中国国防的根本目标是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鲜明特征是坚持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战略指导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发展路径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世界意义是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是热爱和平、捍卫和平、维护和平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既不走一些西方国家追逐霸权、“国强必霸”的老路,也不走军备竞赛、穷兵黩武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扩张、永远不谋求建立势力范围,也永远不搞军备竞赛、永远不会威胁任何国家。这是我国对世界和平的庄严承诺和积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同时,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经济蓬勃发展、国防不断巩固、军队日益强大,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但没有侵略过任何一个国家,没有占领过别国一寸土地。与个别邻国发生的为数很少的边境和海上武装冲突,都是在国家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危害,和平手段全部用尽的情况下,迫不得已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中国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纠纷和海洋划界争端,目前已经与全部14 个陆地邻国中的12 个解决了陆地边界问题,与有关国家在海洋划界问题上取得了重要共识。

中国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第一大出兵国,在联合国框架内,承担着单独或与其他国家军队一道遂行国际维和、远海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要任务,为此做出了突出贡献,博得受援国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有信心、有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标志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也标志着人民军队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赶考路。我们一定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城精神,以崇高神圣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感,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团结奋斗,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负国防!为使我们的“钢铁长城”日益强大、战无不胜,我们的巩固国防坚不可摧、牢不可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贺长城论坛

乌兰察布聚群英,

共议长城卓识明。

历代边关多战事,

今朝各族享安宁。

猜你喜欢
长城国防和平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国防小课堂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国防小课堂
守护长城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期盼和平
长城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