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荒原狼》是黑塞的代表作,作者用宽广的视野、新奇的视角展现出人们的精神状态,通过思想上的交锋,达成了作家的自我审视,通过对战争场景、社会艺术生活、爱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内容的深省。本文介绍了《荒原狼》的基本思想,探索黑塞《荒原狼》中的“思想者”形象。
【關键词】黑塞;《荒原狼》;思想者;分析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2-0027-04
黑塞是德国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作家,被雨果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其作品的主旨并非是混沌、迷茫的情绪,而是有着明确的指向性,从宗教、哲学、心理学等视角上关注人类的精神家园,代表性著作有《荒原狼》《席特哈尔塔》《德米尔》等,其中,《荒原狼》更具代表性,是黑塞创作生涯的最高水准代表,备受好评。
一、《荒原狼》的简介
在黑塞的一生中,创作了多部经典作品,内容涉及散文、诗歌、小说等,其中,诗歌是黑塞创作的开端,他的作品带有浓烈的自传性色彩,用质朴的语言来讲述迷茫、孤独,并在这一过程中寻找、坚定、实现自我。在每一个时代,人们都渴望自我实现,因此,黑塞的创作有着跨时代的意义。黑塞的小说作品主题多元,展现了青年时期的孤独与浪漫、中年阶段的成长与探索以及晚年时期的对立与统一,黑塞结合了主观思想和客观事实,创作出这个时代特有的心声。在各个时期的主题中,黑塞紧扣主人翁的困惑和矛盾,在一步步的探索中找到答案,在黑塞生存的时代中,成长、思索是必须要面临的课题,探索《荒原狼》中的思想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其中的人文关怀。
《荒原狼》的主人翁哈里·哈勒尔粗野豪放、孤独胆怯,在他的身上,人性与狼性并存,他喜欢小市民的安静气息,但又憎恨小市民的舒适满足以及浅薄的乐观态度,在这个平庸的世界上,他被烟酒占据,不再是自由的狼。在西方人的眼中,狼代表英雄,狼被视为人类的救命恩人与始祖。在黑塞的童年时期,他深受军国主义、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这一思想也是诱发战争的导火索,战争也导致黑塞的个人生活发生了危机,《荒原狼》中主人翁哈里的经历也是黑塞在这段时期思想与经历的折射。在荒原狼的身上,人性、狼性之间常常是对立的,这也给哈里造成了深深的困扰,他找不到生活的出路,只能用酒精来麻醉自己。他失去了故乡,没有工作和家庭,经常与公共道德和舆论发生冲突,对于哈里而言,国家与家庭都没有价值,而艺术、科学对于他而言只是故弄玄虚,令他感到十分厌恶[1]。黑塞的《荒原狼》不仅仅展现出现代人的生存现状,也尝试在孤独的世界中寻找“金色的痕迹”,他试图在黑色废墟中寻找人生意义,得到救赎和归宿。
二、黑塞《荒原狼》中的“思想者”分析
(一)孤独的博学者——“出版者序”中的“我”
青少年时期的黑塞就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不甘心受到管制和压迫,渴望挣脱束缚,但他的家庭又非常传统,父母并不认可他的行为,于是,他多次逃离学校,甚至以极端的方式来对待学校、家庭的精神折磨,在《荒原狼》中,主人翁哈里的经历可隐约看到黑塞少年时期的影子。在小说的开始,哈里租住下姑母家的卧室与阁楼,这里干净整洁却也十分无聊,姑母整日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稳妥而又体面,与姑母相比,哈里的生活显得格格不入。在“出版者序”中,黑塞塑造了“我”这个思想者,从多个角度叙述了哈里的生活,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下,哈里的精神饱受煎熬。在《荒原狼》中,姑母家代表着中产阶级,他们的生活稳定却又庸俗。哈里则代表着以艺术家、哲学家、教会人士为主的精英,他有独立的三观,知识渊博,与小市民阶层有着明显差异。哈里之所以选择租住下姑母的房子,正是因为姑母的家庭就像他曾经生活过的家庭一样,能够慰藉他的思乡之情,但对于这样的环境和生活,他在思想上是排斥的,因此,在“出版者序”中的“我”,就将哈里形容成“一只迷了路来到我们城里,来到家畜群中的荒原狼”[2]。
(二)哈里的漫游——“自传”
哈里博学多才、才华横溢,他的内心生活充实,但又多愁善感。在“自传”中,哈里对人们的种种活动感到十分不解,人们在体育场、博览会上寻找乐趣,哈里认为,他们的行为是非常荒诞的,他不屑参与,哈里将这种消遣称为“美国主义”。在那个人们沉溺于物质娱乐的社会中,哈里仿佛格格不入,他对人们的这种习惯非常不屑,但是他又看到了这种娱乐形式产生的轰动效应,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他怀疑社会并没有错,错的可能是他自己,于是他将自己定位为“疯子和狂人”,他认为自己不属于这个陌生的社会,并且在这个社会中他找不到自己的家。哈里认为这种趣味是一种“美国式”的趣味,其诞生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在一战之后,德国与美国开启了“道威斯计划”,计划实施之后,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德、美两国实现了合作共赢,此后,“美国主义”诞生,并且有了特殊的文化意义,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历史基础,只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在经济的推动下,功利主义在社会上盛行,大众消费蓬勃生长,夜总会、舞厅、好莱坞电影深受人们的追捧,这种大众娱乐影响着整个社会,这与传统德国的古典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在《荒原狼》中,还多次提到了“爵士乐”,哈里认为,比之真正的古典音乐,爵士乐简直是不忍直视的,但是,爵士乐是这个时代特有的文化艺术,这种淳朴坦率的音乐让人感到十分愉悦。从本质来看,哈里的疑惑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母题”。
(三)沉思的狂人——“小册子”
从“小册子”开始之后,哈里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身份探寻旅程。“狼”代表着他内心深处的一种迷惘状态,在《荒原狼》中,“人性”与“狼性”一直都是对立存在的,两者之间相互碰撞,由于哈里无法适应社会的法则,就沦为了逃避世俗的“荒原狼”,他不仅要与自我作斗争,也要与社会现实作斗争。在“小册子”中提到,哈里是一个“典型的自杀者”,比之因为变故而选择放弃生命的人,哈里显得勇敢、坚韧,在《荒原狼》中,用了大量笔墨来描述哈里的自杀倾向,他选择自杀,并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为了对抗现实。在现实中,个体有可能为了精神献身,也可能在短暂的私欲中了却余生。对于普通的小市民,他们的人生追求只是安居乐业,哈里的异常个性让他成为非市民,他脱离了这个社会,但是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的制约。个体始终属于群体,需要遵守社会的发展规律,如果个体想要摆脱这种社会环境,就容易变得忧郁、孤立。
(四)厌世者的写照——“魔剧院”
哈里是一只煎熬的荒原狼,他厌恶那小市民的气息,看不惯别人的争名逐利,但是他又无法摆脱这样的生存环境。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个性,当时代交替的时候,人们的生活就会面临更多的苦难。在哈里生活的时代,他失去了安全感,他充满怀疑和否定,甚至于懷疑、否定自身,不知道人生有什么意义。哈里的“厌世”情绪不仅仅是源自于个人内心的动态,也是来源于时代信任的瓦解。他渴望摆脱这种濒临崩溃的生活,就要正视自己、面对自己,摆脱自己的精神危机[3]。在《荒原狼》中,“人性”与“兽性”并存,个体的理性和感性碰撞始终贯穿在全书中,在书的结尾,出现了一处标语——“荒原狼训练者的奇迹”,在这里,哈里提到了一种残忍的训练疯人的暴力方法,要制服脱缰的兽性,只能采用残忍、训诫的方法。对于战争,以前的哈里怀着一种美好的情感反战,但是直到现在他才知道,就像驯兽者和狼的关系一样,他们一样是野蛮、愚蠢、粗野的,理性主义至上的道路反而让现实社会面临着更深的灾难。哈里生活在混乱的时代中,他希望离开这个混沌的世界,最后,他却悲惨地发现,自己已经与这个社会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
在“魔剧院”中,驯兽表演这一文化图景颇有代表性,反映到哈里的思想上,他认识到人的本质是多元化的,包括成百上千种因素,在他的生活中,也不简单是物质欲望、精神思考,或者在圣人、浪子之间徘徊。在接触了印度思想后,为哈里打开了一扇东方文化大门,这让他看到了与西方文化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哈里完成了西方到东方的思想转换,实现了东西方思想的交融。在感受到印度人的灵性之后,哈里尝试过上了苦修式的生活,从当时西方工业社会的发展进程来看,古印度人的生活无疑是落后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明的进步,但是在古印度,这种生活方式毫不违和,反而为人们带来了特殊的倾向。在与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加活跃起来,自然赋予了人们更多的智慧。当然,哈里尝试的印度思想并没有让他真正地从精神危机中解脱,对于哈里而言,过分皈依自然的选择在现代化工业社会中是很难实现的。其实,黑塞曾经提到要“从印度式的苦行转向中国式较为肯定生活的态度”,他的印度意识在遇到了中国文化之后变得更加完整,从某个层面来看,印度智慧的本质是青年的探索,那么中国的智慧就是长者的人世浮沉。
三、哈里与“思想者”的交流
在哈里的旅程中,也曾经与多位思想者进行了对话。
在与教授的交流中,哈里知道,知识是灰色的。在前工业社会中,知识分子有着较高的话语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市场关系让这个现状发生了改变,资产阶级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威胁到了知识分子的特权地位,也催生出一些激进的民族主义。在“自传”中,哈里曾经提到他遇到的一位年轻教授,两人相谈甚欢,但是再次重逢时,哈里感到无法与这位教授坦然相处。这位教授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对于战争,他持反战态度,他的爱国主义让哈里十分抗拒[4]。哈里的这种抗拒情感并不简单是现代工业化、古典传统之间的对立,还源自于对激进民族分子的不满。同样是知识分子,在面对时代的考验时,哈里与激进民族分子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从本质来看,哈里的绝望是在面对时代的转型下,传统的文化道德标尺遭到了瓦解,人们的精神选择发生了偏差,原本的思想与时代不相适应,新的价值观念也尚未稳固,这让人们的灵魂无处依靠,于是出现了大量的“荒原狼”群体。
在结束了与教授的会面之后,哈里在梦中遇到了歌德先生,并在梦中展开了经典对话,哈里质疑歌德提出的“追求精神王国”,他认为歌德的理论不够现实,歌德解释道:“我们不朽的人不喜欢认真,更喜欢玩笑。”在梦里与歌德的相遇表示哈里的精神已经超脱,他开始慢慢地认识到,他推崇的不朽者与鄙视的小市民并不是冲突的,此后出现在哈里生命中的赫尔米娜与帕勃罗将哈里完全带到了世俗世界,让哈里的思想产生了新的认知,小市民与不朽者之间并不是密不可分的。在市民阶级中,也可以出现圣贤,少部分圣贤突破了极限,达到了新的人生高度,成为不朽者。这也启示荒原狼们,要避免遭到反噬的命运,必须要主动探究、正视自我。哈里对于歌德的精神引领,从整体上还是持认可状态,但是并没有全盘接受,他梦中的歌德则是加入了哈里自身的反思。此前,哈里一直试图追求精神上的和谐,最终还是被孤寂打败,在遇到梦中的歌德之后,哈里不再沉溺于极致的理想和精神,而是学会了与世俗共舞[5]。
到了20世纪,西方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在“魔剧院”中,黑塞安排了哈里与莫扎特的一次巧遇。莫扎特告诉他,如今,这个时代的生活就是这样,并告诫哈里,不必陷入对社会、时代、小市民阶层和文化的纠结中,哈里之所以纠结于现状,正是由于他未能达到“用心若镜”的状态,过于执着,就会陷入本心的迷失。在与莫扎特的对话结束之后,哈里又陷入了困惑,他或许无法达到真正的“用心若镜”的状态,但在寻求本心的过程中,也能够找到回归精神本源的方法。
在哈里“魔剧院”之旅的最后,莫扎特谴责哈里想要自杀的行为。另外,在《荒原狼》中,关于“笑”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哈里在回忆起赫尔米娜后,他终于明白了歌德笑的含义,终于在作品的结尾之处,哈里坚定地表示:“他将学会笑。”根据亨利·伯格森提出“笑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势必与群体和社会无法分割”,哈里在探寻的过程中终于学会用“笑”让自己更好地融入群体,与社会达成和解,也知道如何用轻松、幽默的态度来对待人生。这时,哈里从被取笑者转化为了狂欢的参与者,他不再是孤立的,而是真正成为这个社会群体的一员。可以看出,黑塞作品的主题内容涉及生命、自我,再到这个世界,《荒原狼》这部小说内容也是层层深入,伴随着哈里的历程,折射出了黑塞对于人生的感悟,也为人类的追求内在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经验。
实际上,哈里也曾经试图寻找脱离精神危机的渠道,他尝试印度思想,希望成为一只荒原狼。黑塞本人十分倡导印度意识和东方意识,在遇到中国文化之后,他的东方意识更加完整,在《荒原狼》中,也随处可见东方智慧和东方文化。比如,在《荒原狼》中赫尔米娜这一人物的人生观便与中国文化中的入世思想是一致的,哈里在遇到赫尔米娜前,他将自己与世俗生活隔离,期望得到内心的宁静和统一,但是却总显得与社会格格不入,他对自己、对社会、对文明都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而赫尔米娜为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鼓励他学会舞蹈、学会生活,让哈里慢慢摆脱了长久以来禁锢在自己身上的精神枷锁。
四、结语
黑塞的《荒原狼》带有自传的属性,主人翁哈里经历了复杂的心路历程。
开始时的哈里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哈里是一名善于思考的知识分子,他选择进行精神的自我救赎,他将自己囚禁在“荒原狼”的身份里,开始尝试与他人建立新的联系,并从东西方思维的融合中继续探索,学会了接受现实。在这段苦难的历程中,哈里最终超越了自身的灵魂,达成了自然、精神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陈敏.《荒原狼》:传统市民性与现代性困顿中的自我救赎与升华[J].德语人文研究,2018,6(02):48-54.
[2]陈壮鹰.从心灵黑洞走向现实荒原——感受黑塞小说中创伤记忆的自我救赎[J].德国研究,2010,25(01):57-62+80.
[3]吴华英.堕落时代里的自我拯救——从《荒原狼》看黑塞的悲剧幽默观[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137-140.
[4]谢魏,赵山奎.破除二元对立世界的精神幻象——论《荒原狼》中的“魔剧院”[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04):82-88.
[5]吴华英.西方经典《荒原狼》在中国的艰难经典化[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8(04):4-6.
作者简介:
罗莉桃(1989.9-),女,汉族,湖南邵阳人,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