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丽菊 刘立平 李道亮 卞志伟 卜崇兴
摘 要 金盏菊是菊科金盏菊属,2年生草本植物,集药用和观赏价值于一体,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医药和农业等各领域。总结了金盏菊在新疆麦盖提新型日光温室中的生产管理经验,为规模化种植金盏菊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新疆;金盏菊;新型日光温室;栽培管理
金盏菊又称金盏花,1年生草本植物,菊科金盏菊属。植株高度30~60 cm,花朵颜色有橙色、黄色、橘色,花瓣多为复瓣,偶有单瓣,集药用和观赏于一体,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医药和农业等各领域。上海孙桥溢佳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新疆麦盖提自建新型日光温室中种植金盏菊,现将种植经验总结分享,以期为规模化种植金盏菊提供参考。
1 新型日光温室
上海孙桥溢佳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新疆麦盖提地区建设新型日光温室300余座,该新型日光温室为“组装成新材料日光温室”,其新颖性体现在:第一,采用新材料墙体代替传统日光温室后墙,墙体厚度仅10 cm,大大提高温室土地利用效率且保温效果良好;第二,其设计结构独特,可移动、可拆卸,所有材料均可回收利用,无建筑垃圾,绿色环保;第三,其内部设施设备先进,可实时采集温室内光温气热等环境因子数值并传至溢佳物联网平台,可以根据设定温度范围值实现温室内温度的主动蓄热放热等。
组装式新材料日光温室是定制型产品,宽8~12 m,长度根据客户需求定制,抗风力10级,抗震能力≥9级,安装简便、工期短、效率高。
2 种植方式
可以选择土壤种植,也可以选择基质栽培。土壤种植可与茄果类作物间作,也可宽窄行单作。秋后种植一般在10月中旬至12月上旬育苗。
3 前期准备
3.1 种子处理 金盏菊品种有很多,根据用途和喜好选择品种。清除秕子、木棒等杂质,选用粒大、饱满的种子,可大大提高发芽率。晴天将选好的种子放在树荫下晾晒4~6小时,备用。
3.2 整地与配制基质 直接种植时,清理前茬作物残留物,撒施有机肥与复合肥,深耕细耙,整平。有机肥充分腐熟,每亩3 500 kg,复合肥为N-P-K三元素复合肥,每亩60 kg。按照大小行挖穴,小行行距30 cm,大行行距50 cm,穴距30 cm,穴直径15 cm左右。
采用基质栽培时,用椰糠和有机肥以10 ∶ 1比例配料,混匀,栽培装置可以选择上海孙桥溢佳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3代储气储液式栽培桶。
4 育苗与定植
4.1 育苗基质的准备 育苗基质选择粒径1~ 3 mm泥炭土,用百菌清1 000倍液喷洒消毒后,装入128孔或200孔穴盘,备用。
4.2 播种与催芽 将晾晒好的种子播入装好基质的穴盘内,每穴播3粒,覆土3~5 mm。可人工播种,也可用吸针式全自动流水线播种机播种。
覆土后浇透水,放入恒温恒湿(温度18 ℃、湿度90%)的催芽室催芽,也可以在日光温室内搭建小拱棚、将浇透水的穴盘置于小拱棚内进行催芽。注意每天早晚观察穴盘中基质湿度,必要时用电动喷雾器或自走式喷灌系统雾化喷水,使基质保持一定含水量,手抓成团,放开即散。
待种子萌动或刚刚发芽时(一般在播种后2~5天,温度越高时间越短)移至日光温室小拱棚中育苗。根据日光温室中温度变化,必要时夜间加盖棚膜或保温被,15 ℃左右不用加盖。
4.3 育苗期的管理 金盏菊育苗期间注意肥水、温度的管控,及芽枯病、白粉虱的预防。
西北地区日照条件比较好,白天温度相对较高,夜间相对低。白天注意通风,防止高温损伤幼苗或徒长,温度控制在28 ℃以下,夜间加盖棚膜或保温被保暖,温度控制在15 ℃左右。
育苗期间对水分的要求相对较高,确保基质不干、水分不易过大,以免造成烂根,喷水时雾化要好,以免损伤嫩芽。
随着子叶展开和真叶出现,注意观察叶片和茎,一旦发现有芽枯或白粉虱应立即防治,也可在萌芽后7天左右预防。防治芽枯病可用12%绿乳铜乳油或10%多抗霉素800~1 000倍液,叶面喷施,白粉虱可用20%的烯啶虫胺或70%的噻虫嗪1 000~1 500倍液,叶面喷施。
育苗期间根据长势补充营养,可在第1对真叶完全展开后喷施20-10-20的水溶性花卉专用肥800~1 100倍液,或用1/4倍滴瑞大量元素水溶肥配制的营养液灌溉。
4.4 移栽定植 幼苗四葉一心时(一般萌芽后10~20天)即可开始移栽、定植。
整地和基质配装可与育苗同时进行,土壤栽植每穴3株,无土栽培桶种植每桶3株,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
有条件的,土壤栽培可按行安装滴灌带或微喷带,桶栽的安装一出二滴箭,全部安装完成后接通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进行供液。
5 田间管理
5.1 肥水管理 安装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的,通过灌溉系统自动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随浇水供给,每天浇水2~3次、每次10分钟左右,每3~7天配1次母液(参数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日常注意观察供液系统的供液情况,按时对设施设备进行清洁、维护。
未安装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的,可根据土壤干湿状况和天气情况每2~5天浇灌1次,见干见湿,肥料补充可用水溶肥随浇灌进行,也可叶面喷施。
进入现蕾期后增施1%的硼砂和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每2周1次,促进开花,注意花朵盛开后不能喷施。
5.2 环境调控 主要是温湿度的控制,注意通风、透光,温度和湿度均不宜过高,定植后温度控制在5~25 ℃,短暂0 ℃以下极端天气也不会受冻害。湿度控制在40%~70%,过大容易引起病害。
5.3 农事管理 农事管理主要包括除草、去除老叶和摘心。定植后30天内及时除草,以免杂草丛生影响金盏菊生长。定植后45~60天,叶片出现干枯或变老发黄要及时清理,以防引起霉变。根据金盏菊植株高度确定是否摘心,株高50 cm以内不摘心,当植株徒长、植株过高时及时摘心,促进侧枝生长。
5.4 病虫防治 金盏菊病虫害主要有育苗期的芽枯病、白粉虱和定植后的叶枯病、灰霉病、夜蛾、蚜虫、红蜘蛛等。
叶枯病和灰霉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代森锌800~1 000倍液防治,每隔10天喷施1次,连续喷3次。夜蛾、蚜虫、红蜘蛛可用40%氧化乐果1 000~3 000倍液或5%虱螨脲乳油800~1 500倍液防治,连续喷施2次,注意不能和碱性农药混用。
6 采收
金盏菊现蕾后10天左右即可采摘,此时花瓣完全展开,花梗长度不高于1 cm,可在花托下1 cm处剪下,为保证花朵质量,露水花、掺水花、萎蔫花或霜冻花不采收或单独采收。
参考文献
[1] 金哲,焦智敏,宗宪春.金盏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农村实用技术,2021,239(10):57-58.
[2] 马亚云,张帆,王甦等.功能植物金盏菊对七星瓢虫温室定殖控害的增效作用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9,41(02):276-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