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鲁伟 储志英/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农村工作局
为加快乡村振兴进程,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农村工作局成立调研组,深入调研新康、楼村片区,摸民情、察民意、汇民智,全面了解片区内农业农村发展现状,认真查找和分析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新康、楼村片区距常州中心城区30分钟车程,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区域内河网纵横,耕地面积5410亩,现有自然村56个,农户2342户、7401人。片区内民居、农田沿水系有机分布,总体建筑风貌良好。新康片区村庄临水而居,建有荷塘、果园等,环境优美,滨水景观良好;楼村片区东家庄周边已建成居民点、基层服务中心、学校、卫生室等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基础良好。
区域内产业分布合理,以水稻、果品(水蜜桃、葡萄)、蔬菜为主,水稻面积3329亩,果品面积1552亩,蔬菜面积220亩,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946.1亩。片区内水稻种植以武运粳系列、南粳46、宁香粳9号等优良品种为主,亩产约650公斤,亩效益0.15万元。全面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草绿色防控技术。依托省级农业示范园,新康村将涉及33个村民小组、847户农户的2300亩水稻田流转到新康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形成由村集体合作社统一种植、管理、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模式。片区内水蜜桃种植品种主要是白凤、湖景,亩均效益1万元;葡萄种植以夏黑、阳光玫瑰等优良品种为主,少量搭配种植早桃品种,亩均效益0.8万元。果品的生产模式以“合作社+农户”为主。蔬菜种植以各种叶菜为主、果菜为辅,业主以外来农民为主,本地农户较少,外来业主大多搭建简易大棚或钢架大棚进行蔬菜瓜果生产,少数从事露地蔬菜生产。种植户生产规模不大,一般在10亩以下,采收供应本地及周边城镇居民,也有少量运到大型批发市场或经纪人到田头收购。新康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夯实粮食生产功能基础上,积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与太湖湾大营地合作共建打造“太湖湾耕读大学堂”,每年接待常武地区10万名学生来基地接受农耕教育体验,打造出集科技发展、品种推广、生态示范、田园休闲、观光旅游、农事体验、文创科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
土地集约率低。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较小,人均耕地面积仅1.15亩,而且地块分散,土地细碎极大地增加了农田作业管理成本。土地流转后,经营者又难以承受对流转土地进行大规模投入与建设的成本,农业基础设施难升级。
人口老龄化高。据调查,片区内60周岁以上人群占比37.31%,远高于全国平均值。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突出,从事种植业生产的基本都是60岁以上老年人,给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基础设施落后。目前,农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为农业农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现代农业所需要的仓储、物流、新型灌溉等基础设施投入相对不足。
经营主体不强。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年增加,但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存在规模小、内部管理不规范、示范效应差等问题。需通过进一步加大扶持、扩大规模、规范管理,培育出一批具有现代化管理理念、运用现代化生产技术、生产经营初具规模化的合作组织,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金融保障不足。农村金融保障相对薄弱,部分农民缺乏资金的支持,需要加快农村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创新,扶持农业信贷担保组织发展,扩大农村担保品范围,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引水农灌工程建设、节水工程建设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提升村道的通达性,尽可能与城市道路贯通。在沟通城市蓝线的基础上,梳理贯通沟塘水渠,强化洮滆水乡肌理。建成一批集中连片、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齐全、田间道路通畅、林网配套、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
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以品牌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为重点,稳步推进优质稻米、特色林果、绿色蔬菜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在稳定粮食、蔬菜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果产业转型优化升级,立足农业产品标准化,全面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制定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和品质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进行生产。
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在片区先试先行。切实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使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片区内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完善片区内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高端农业人才投身片区内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服务。在资金扶持、税收减免、优惠贷款等方面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予以支持;适度在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上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选树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典型,加大对优秀事迹的宣传力度,对其他农户起到引导作用。
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按照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发展有“品牌标准”的农产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品牌化建设。根据地域文化发展特色产业,力争实现“一村一品”,建设地域产品品牌。建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形式的经济组织发展特色农业,以达到规模生产效应。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产品知名品牌,全面提升现代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根据现有的农产品资源,着力打造完整的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推广“农业+”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农业。鼓励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产业、新业态,全面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高效发展。
多方引育集聚乡土人才。一是做好平台搭建,留住原乡人。搭建交流平台,充分运用人才服务联络站定期举办理论学习、会员交流、专家答疑、外出参观等活动,筑起各类人才沟通交流的平台。二是做好政策优惠,吸引新乡人。通过优先保障创业项目建设、建立创业技术技能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等直接有效的实惠政策,支持各类人才归乡创业。三是做好媒体宣传,招引返乡人。既要宣传本土优惠政策,更要宣传返乡创业典型案例,着力营造尊重关爱人才、崇尚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