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招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经费承载力测度

2023-09-15 08:59刘丽芳尤欣雅
高教论坛 2023年8期
关键词:经费支出教育经费增长率

刘丽芳,尤欣雅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要主动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使命,聚焦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相结合。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1]教育体系在国计民生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而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则对国家竞争力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2]。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到扩规模、稳速度、重质量的规模化发展阶段[3],从1978年1.07万人增长到2021年333.2万人。尽管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多,但经费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较低、配置不均衡性等问题,日益受到了各界的关注与重视,教育经费数量与结构的供需矛盾压力仍然较大[4]。同时,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缺乏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育水平的稳步提升。为此,对教育经费投入进行研究,可科学度量我国研究生规模扩张面临的经费压力,可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保障培养质量提供重要参考。

将承载力概念引入到教育领域中,源于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后拓展到高等教育领域。对于高等教育经费承载力的研究,国外文献少有涉及,国内文献主要集中于其承载力量化评价这方面,方法大多使用综合评价法。贺祖斌提出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可理解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调节的能力,教育资源与环境子系统承载一定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及相应质量的能力[5]。杨春宝通过分析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在不同演替阶段的表现,得出了资源、环境、结构、人口是影响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限制因子[6]。马鹏媛等人基于教育经费投入、高校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构建了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承载力指数模型分析法,对区域承载力及综合承载进行定量分析[7]。柯文进等人基于高等教育核心资源、省域经济资源、省域基础资源三个资源类型构建了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和TOPSIS 模型,得出了高等教育核心资源及省域基础资源是影响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8]。王耀东等人建构了涵盖条件性资源、主体性资源、发展性资源三项一级指标的省域研究生教育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AHP—云模型的省域研究生教育资源承载力的评估方法[9]。有学者基于粗糙集理论,从高等教育核心资源、城市经济资源和城市基础资源三个层次构建城市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大数据粗糙集。

本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出反映教育经费投入关联性较强的指标,构建研究生教育经费承载力。在此基础上,将研究生教育经费支出作为参考序列,将与教育经费投入关系密切的10个指标作为特征序列,按照确定分析序列、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差序列、计算关联系数、计算关联度、关联度排序的基本步骤,构建研究生教育经费承载力,表征高等学校对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的充足程度。选取了2000-202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测度高校研究生教育经费承载力,为优化教育经费配置结构提供支撑。借助于教育经费承载力,地方政府可以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权衡对比不同研究生教育经费方案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程度,统筹研判研究生教育发展临界值,及时优化调整经费资源。

一、研究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张增加经费投入压力

大学是一种消耗稀缺性资源的组织,而办学经费是高等教育办学资源中最为核心的要素。研究生教育是一项资源耗费较高的活动,在研究生教育数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各高校财政经费的增加与调整速度在短期内很难完全满足需要。优化研究生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效益,理应成为当前以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主题。

(一)我国研究生规模总体变化

自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研究生教育从2000年开始整体保持着扩张速度(见表1)。2000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约为128484人,2001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约为165197人,连年递增36713人,逐年增长率为28.57%。2000-2003年,我国研究生扩招增速受经济与教育需求双重影响,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到2005年才开始趋缓。在研究生扩招过程中,硕士扩招成为主要领域,硕博比例由2000年的4.1∶1扩大到2020年的8.5∶1。在近十几年的研究生扩招后,我国研究生毕业数的增速已超过美国研究生学位授予数增长的速度,呈现出一种规模化发展的大众化趋势。

(二)普通本科高校教育经费收入增长未跟上研究生规模扩张速度

由于较难从现有的经费统计数据中剥离出专门用于研究生教育的经费投入,我们选择用普通本科高校教育经费收入指标加以分析。扩招20年来,我国高等学校研究生在校生数在2020年达到313.96万人,是2000年的10.42倍。随着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普通本科高校的教育经费收入也逐年增长,但增速不高(见图1)。近十年的普通本科高校的教育经费收入增长率始终没有达到十年前的水平。这也表明虽然研究生教育规模一直在扩张,但普通本科高校教育经费收入的增长却没有跟上教育扩张的步伐。

图1 2000-2020年我国研究生在校生增长率与普通本科高校教育经费收入增长率

(三)研究生生均教育经费增速降低

从2000-2020年我国研究生生均教育培养经费增速变动趋势图来看 (见图2),总体上呈现前高后低再回升的走势。在近十年研究生规模大扩招背景下,生均经费增速均呈下降趋势,并且2016-2020年五年中有两年的增速是负值,增长幅度回到2003年、2004年的数值。表明近十年来,生均教育经费增长难以跟上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经费投入面临较大压力。

图2 2000-2020年我国研究生生均教育经费增速变化情况

二、研究生教育经费承载力构建和测度

(一)承载力的相关理论与成效

教育经费承载力可以说是以教育财政性经费为承载主体、以人口为承载对象的一种客观指标,就学理分析来看,其上位主体概念应是承载力分析。因此,承载力的理论概念与逻辑演变对研究教育经费承载力非常重要[10]。随着承载力概念的普遍使用,承载力被引入到了不同的领域,逐渐衍生出人口承载力、生态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等概念(见图3)。

图3 承载力的逻辑演进

与教育经费承载力相关的研究概念曾被提出来,如教育财政努力程度、教育投入充足指数。孙志军、郝苗认为教育财政努力程度就是指政府的教育支出偏好,也就是政府对于教育支出的重视程度[11]。汪栋、张琼文等人提出教育财政充足是指政府财政部门应该为公共教育发展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促使每一个学生或整个教育事业能够达到特定的教育目标[12]。罗志敏认为高等教育财政压力指数是政府承受高等教育财政压力程度的一种量化反映[13]。本研究提出研究生教育经费承载力这一概念,认为其代表着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的限定因素,是承受研究教育经费投入强度的量化表现。承载力越高,所能承担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力也越强。承载力不足则会导致财政危机,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经费承载力测算过程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费承载力测算流程

(二)筛选反映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特点的基础指标

基于增长理论和教育生产函数,确定研究生教育经费承载力与下列因素可能具有强相关关系,主要包含第一产业产值(X1)、第二产业产值(X2)、第三产业产值(X3)、国内生产总值(X4)、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X5)、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X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金额(X7)、高等学校毕业生数(X8)、研究生招生人数(X9)、研究生指导教师人数(X10)。以 X1~X10作为子序列,以我国研究生生均教育经费(Y1)作为母序列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到Y1与X1~X10的灰色关联度,见表2。

表2 影响研究生生均教育经费投入的因素

综合上述计算分析结果可知,本文所设置的10个评价指标与参考项我国研究生生均教育经费的关联度均大于0.6,其关联显著。与我国研究生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关系密切的因素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X5)、第三产业产值(X3)、高等学校毕业生数(X8)、国内生产总值(X4)、第二产业产值(X2)、研究生招生人数(X9)以及高等学校R&D经费支出(X6)。由于第二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产值具有相关关系,因此,在二者中取与Y1关联更为密切的第三产业产值(X3)。

(三)构建研究生教育经费承载力指标体系

表征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变化的指标如下表3所示。针对教育经费承载力的分析,本文基于2000-2020年我国的统计数据,选择高校R&D经费支出增长率与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率的比值、我国研究生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增长率与全国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增长率的比值以及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率与研究生教育经费增长率的比值来构建承载力,加以测度。

表3 研究生教育经费承载力表征指标

本研究用三个分指标按权重加和的总值测度研究生教育经费承载力,权重占比具体见表4。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承载力代表着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的限定性因素,当比值大于1时,表明教育经费较为充足,压力状况良好,数值越高表明所能承担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力也就越强;当比值等于1时,表明教育经费投入程度适中;当比值小于1时,表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经费投入压力较大。

表4 研究生教育经费承载力分指标及权重占比

1.研究生教育发展性经费承载力测度

高校研发经费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经费来源,高校的创新水平通过高校R&D活动来反映,R&D活动效率的高低一定意义上反映出高校创新能力的高低。对高校R&D经费上的支持是提升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我们用增长率比值的弹性系数作为衡量承载力的指标,研究生发展性经费承载力=高等学校R&D经费支出增长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率。从2000-2020年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性经费承载力变动趋势图来看 (见图5),总体上呈现前低后高的变化趋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2000-2005年,承载力呈先高后低的走势,无较大的波动,承载力值维持在1以上;二是2006-2015年,承载力走势比较平稳,基本上稳定在1左右,除2009年和2010年外,其余年份的承载力值均小于1;三是2016-2020年,承载力波动较大,最高值在2019年达到2.85。综上,在2006-2015年的十年间,科技活动经费不够充足,难以应对研究生规模的持续扩张。而在近五年,科技活动经费的充足程度有了显著的提升,表明我国对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增长幅度跟上了研究生扩招的步伐,对研究生进行科技活动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图5 2000-2020年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性经费承载力变动趋势

2.研究生教育主体性经费承载力测度

用研究生生均教育经费与全国生均教育经费增长率比值的弹性系数作为衡量承载力的指标,研究生主体性经费承载力=研究生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增长率/国家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增长率。从二十年来研究生教育主体性经费承载力变动趋势图来看(见图6)总体上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2000-2006年,承载力走势比较平稳,基本上均为负值;二是 2007-2016年,承载力有轻微的波动,虽相较于第一阶段来说有所回升,但仅2017年承载力值超过1;三是2017-2020年,承载力值波动较大,最高值在2018年达到1.12,最低值为2017年的-1.96,差值达到3.08。综合来看,在2000-2020年间,仅有两年的承载力大于1,并且有9年的承载力值小于0。说明我国研究生生均教育经费的增长率一直小于全国各级教育生均经费平均水平的增长率,表明我国对于研究生教育经费支出的充足程度较低。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到来,我国财政性经费用于社会保障和医疗支出经费还将继续增加,研究生培养面临巨大挑战。

图6 2000-2020年我国研究生教育主体性经费承载力变化趋势

3.研究生教育条件性经费承载力测度

人力资本离不开产业发展,产业优化升级也需要技能型、创新型高层次的人力资本。“第三产业产值→税收收入→研究生培养经费→创新性高层次人才→产业优化升级”的环式反应由此形成。如表5所示,2000-2007年间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增速一直在上升,2007年增速达到近二十年以来最高值26.18%,研究生教育经费的增长率也在2007年达到峰值34.21%,二者增长率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表5 2000-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率变化情况

研究生条件性经费承载力=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率/研究生教育经费支出增长率。从2000-2020年我国研究生教育条件性经费承载力变动趋势图来看 (见图7),总体上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2000-2012年,承载力走势比较平稳,基本上稳定在1.0左右;二是 2013-2020年,波动较大,最高值达到6.80,最低值为0.80。总体来说,有11个年份的承载力值大于1,其余年份的承载力值集中于0.4-1.0区间内,没有小于0的情况。一般来说,经济促进财政增收,财政支出促进高等教育经费增长,中央和地方政府还需增加我国教育财政的分配比例,确保研究生教育的教学质量,促使每一个学生能够达到特定的教育目标。

图7 2000-2020年我国研究生教育条件性经费承载力变化情况

根据上述三个分指标,结合所占权重计算得出2000-2020年研究生教育经费承载力综合值(见图8)。根据承载力综合值来看,仅有2013年、2018年和2019年三年的数值大于1,表明教育经费投入较为充足,所能承担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力较强。其余年份数值均小于1,表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是2017年和2020年的综合值小于0,显现出教育经费承载能力较弱,难以保证研究生规模扩张下的培养质量。

图8 2000-2020年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承载力综合值

三、结论与建议

充足、稳定的教育经费投入是高质量培养研究生的必要保障。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影响教育经费投入的核心指标,通过计算得出关联性较强的指标来测算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承载力,表征高校研究生经费投入的压力程度。研究有如下发现,一是研究生发展性教育经费承载力缓慢上升,表明我国对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增长幅度跟上了研究生扩招的步伐,对研究生进行科技活动给予了有力地支持。二是研究生主体性教育经费承载力在多数年份小于1,我国研究生生均教育经费的增长率一直小于全国各级教育生均经费的增长率,显示出目前我国对于研究生教育的投入还难以适应规模的扩张。三是研究生条件性教育经费承载力有11个年份的承载力值大于1,其余年份的承载力值集中于0.4-1.0区间内,第三产业对研究生教育的推动作用有待提升。四是研究生教育经费承载力综合值仅有三个年份的数值大于1,显现出教育经费投入压力较大。具体提出以下建议。

(一)努力提高生均财政性投入水平

国家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主体已成为全球的共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随之增加,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支出中所占比例不大,因此,政府有必要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肩负重要责任[14]。同时,政府在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时,不仅要注重数量上的增长,更要注重质量上的提高与结构调整;在重点专业与一般高校、落后地区与重点院校、重点学科与普通院校之间应形成良性发展的关系,尤其是对于落后地区和薄弱院校更应如此。只有在总量上不断增长,结构上不断调整的情况下,才能使政府成为高等教育投资的真正主体。

(二)适当提高研究生学费水平

从合理性方面来看,通过对国内高校成本变化与学费标准进行定量研究发现,国内普通本科高校特别是研究型高校学费标准较低。根据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分析,学费与经济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与人均收入呈负相关。这一结果说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学费有助于增加学校收益。在可行性方面,决定学费水平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居民收入水平。统计显示,我国居民医疗保障财政经费支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在教育方面存在巨大缺口。所以,调整国家经费分配时提高学费并不失实,应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以及办学成本,制定弹性学费标准并建立高等教育学费动态调整机制以达到高校学费合理,适度上涨。

(三)积极鼓励社会捐赠等非财政渠道的投入

增强大学的社会融资能力,寻求民间、社会团体和企业等方面的捐赠,是当前大学面对资金短缺问题的首要应对措施。在现阶段,一是政府要鼓励全社会重视与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培育与规范企业捐赠理念与行为,并引导社会捐助文化为高校融资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二是建立规范化和专业化融资机制。有专门人员负责常年捐助及专项捐助,并积极引入国际捐助。三是政府要通过税收减免等一系列有关鼓励政策来刺激企业、组织和个人捐赠,让捐赠人在经济上和声誉上都获得相应收益,达到学校和捐赠者共赢。四是高校要重视培养师生感情,利用校友会这一纽带加强和校友会之间的关系,获得更多的校友捐赠。

(四)争取高校的科研服务费收入

科研经费不单是高校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而且在高校经费来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校取得更多的科学研究投入,不但能够保证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还能够为高校创造周转资金,降低负债。高等院校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重点生产场地,要把科学技术成果直接投入到重点生产场所中去,进行产学研相结合,以推动大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团体之间的科学技术协作,从而提升生产力。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可以通过促进智力资源资本来提高科研成果产出效率,同时,政府也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从而实现科研成果的良性循环,专利转让收入也将随之增长。

猜你喜欢
经费支出教育经费增长率
中国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的公平性研究
——基于Gini 系数和Theil 指数的测算
2020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19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管好用好粮食仓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
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性分析——以2008-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例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
论高校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工具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