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青,郭志茹,夏爱娟,王秀平
1.寿光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山东寿光 262700;2.寿光市人民医院骨科,山东寿光 262700;3.寿光市人民医院产科,山东寿光 262700
在糖尿病中妊娠期糖尿病较为常见,且近年来该疾病发生率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变化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1-2]。该疾病早期若控制效果欠佳,会引发流产、早产、巨大儿等并发症,对母婴机体健康均有严重负性影响[3-4]。目前,临床上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时以药物治疗、饮食控制等方式为主,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使其保持在正常区间内,但多数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较少,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容易在用药、饮食等方面出现不规范行为,对预后及妊娠结局造成影响[5-6]。对此,早期予以患者全方位护理干预,促进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提升疾病控制有效性十分重要。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具有系统性特点,通过早期为患者提供心理、行为、认知等方面的干预,可减少危险因素[7]。延续护理可实现延续临床护理,以患者居家期间依旧接受专业护理指导与护理的目的,对完善护理,提升护理全面性有积极作用[8]。本研究选取2019 年1月—2023 年1 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60 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60 例,按盲选抽签法分组,研究组(80 例)年龄22~35 岁,平均(28.43±3.21)岁;孕期15~25 周,平均(20.13±1.47)周;体质量51~75 kg,平均(63.15±2.85)kg。对照组(80 例)年龄22~36 岁,平均(29.04±3.08)岁;孕期15~26 周,平均(20.48±2.16)周;体质量52~76 kg,平均(64.32±3.14)kg。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单胎妊娠者;②经临床检查,综合体征表现,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者;③对研究内容了解,同意参与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恶性肿瘤疾病者;②患有精神、认知障碍性疾病者;③先兆流产者。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①病情监测:监测血糖水平、临床表现,若出现异常应使临床医师立即知晓,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②健康宣教:以常规形式(发放宣传手册、口头讲解)完成健康宣教。③用药指导:遵医嘱叮嘱患者相关药物正确服用频次、剂量等。④生活护理:指导患者饮食方面注意事项,包括每日糖分摄入控制量,叮嘱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指导运动注意事项,说明运动对疾病控制及促进分娩的积极作用等。
研究组施以早期综合护理结合延续护理。(1)早期综合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第一阶段健康教育在入院后第1 天开展,发放宣传手册后,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取通俗语言表达方式讲解其当前病情、潜在风险以及饮食等方面注意事项。第二阶段健康教育在治疗期间开展,以患者病情为切入点,遵医嘱讲解相关药物服用频次、时间、剂量等,根据其存在的错误认知、不良行为,讲解日常自我护理要点、疾病监测方法及维护要点,强调遵医嘱用药、进餐对疾病控制的影响等。②心理护理:增加有效沟通,以患者负性情绪成因为切入点,采取安慰、引导等措施,可展现同类型治疗成功案例,增强其信念。③饮食护理:根据患者血糖水平、体质量、营养状况制订各阶段饮食调节方案,合理控制营养物质摄入占比,包括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进餐频率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定时检测患者血糖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对饮食方案进行调整。④运动指导:指导选取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孕妇瑜伽、散步等,合理控制运动时间、强度,叮嘱运动过程中监测心率、血压等,避免运动量过大。
(2)延续护理:建立微信群,邀请患者加入,定时发送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各阶段饮食、运动及用药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措施等。并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反馈对宣教内容进行调整,对知识掌握度较差者可采取语音或视频等工具一对一讲解,纠正其错误行为与习惯。定期行电话随访、上门随访。
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PG)。
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使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unnnary of Diabetes Self Care Activities,SDSCA),包括血糖监测管理(目标值:14 分)、饮食管理(目标值:28 分)、足部护理(目标值:14 分)管理、运动管理(目标值:14 分),分值越高提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早产、产后出血。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研究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
?
护理后,研究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s),分]
?
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对比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葡萄糖需求量增加、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以及胰岛素抵抗均与该疾病的发生有紧密联系[9]。该疾病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尿量、每日进餐量以及饮水量增加,伴有皮肤针刺感、视觉模糊、触觉异常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血糖水平控制不理想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胚胎发育异常、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等,对母婴健康均有损害[10-11]。多数患者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可使血糖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经生活方式干预血糖水平依旧无改善的患者应接受药物治疗[12]。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正确用药对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及妊娠结局改善均有重要意义。但多数患者因缺乏疾病认知,且自我护理能力差,导致疗效欠佳。常规护理虽然可辅助治疗,但缺乏针对性、个体化,无法满足患者差异性需求,且护理实施时间具有盲目性,导致护理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13-14]。因此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辅助提升血糖控制有效性十分重要。
本研究数据显示,护理后与对照组血糖水平比对,研究组的显著降低(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对,研究组各评测值均较高(P<0.05)。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比对,研究组的更低(P<0.05),由此说明,联合运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与延续护理可提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血糖控制有效性提升,改善妊娠结局。原因分析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时间较为明确,且循序渐进展开各项护理措施,具有全面性、高效性特点。如健康教育的实施分阶段进行,相较于一次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的方式可使患者更易于掌握。在妊娠早期讲解疾病基础知识,并基于患者病情、危险因素对宣教内容进行优化,可满足患者个体需求,使其疾病控制、自我护理意识均得到提升。并逐渐细化疾病知识、自我护理方法的讲解,可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心态重视度较高,通过增加与优化心理干预,不仅可辅助患者转变心态,还可提升其认同感、依从性,为后期护理实施提供支持。通过对饮食、运动指导内容细化、个体化,以此可进一步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延续护理借助微信等工具可建立多条交流渠道,在患者出院后为其提供专业指导与护理,以此可避免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意识降低,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延续临床护理。由此将两种护理模式结合进行,可使患者妊娠期至分娩期均得到优质护理,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综上所述,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予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控制有效性,改善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