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志霞 吴佳妮
近年来,碳排放过高严重影响气候变化、社会经济、生产生活等领域,发展低碳经济一度成为人们讨论和关注的热点。国际国内都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来控制缓减碳的排放和增加,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缓减改善碳的排放,缓解人类气候危机,从而实现各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开发、支持碳减排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绿色金融注重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利益,引导各经济主体注重生态环境的平衡。由于金融机构作为营利机构很少会主动考虑贷款方的生产服务是否具有生态效益,故绿色金融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与支持。国内外积极开展相关实践,2003年世界十大银行共同签署了“赤道原则”,把对绿色金融的支持与实践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从此,绿色金融制度在全球范围推广开来,当前全球已经有60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接受了赤道原则。虽然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国外晚,但我们推动的决心和意志强烈,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取得了积极成效。2023年2月,国际上发布了“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指数”榜单,榜单对全球55个国家的绿色金融发展情况进行排名,中国位居全球第四,是唯一排名前十的发展中国家。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向相关企业发放碳减排贷款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在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带动下,金融支持碳减排重点领域的力度明显加大,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近年来,我国绿色信贷发展迅猛(见图1)。
图1 2017—2022年全国绿色信贷余额
截至2022年末,国内本外币绿色信贷余额已达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比上年末高5.5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1个百分点,其中投向具有直接或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8.62万亿元和6.08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7%。从用途上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9.82万亿元、5.68万亿元和3.0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8%、34.9%和59.1%。兴业银行是我国首家赤道银行,制订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制度,侧重于在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碳排放抵押等方面升级绿色信贷产品,对其他商业银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参考作用。六大国有银行在绿色信贷业务上持续发力,业务规模得到迅速扩张(见图2)。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中国工商银行绿色信贷规模已达3.43万亿元,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图2 2022年三季度末六大国有银行披露的绿色信贷余额
国际方面,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较早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条款,用来保障绿色信贷制度的推行和实施,美国的法案中就规定金融机构必须在保证企业项目不对环境产生有害威胁的前提下,才可以对其发放信贷资金,同时企业承担永久环境保护责任,商业银行也同样要负连带法律责任。此外,绿色信贷在发达国家得以顺利开展,得益于环保部门与金融部门间顺畅的信息交流共享。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商业银行有着较强的环保意识,并拥有较高的绿色信贷激励补偿,这一机制有助于缩减企业成本,提高绿色信贷使用率。
绿色债券是继绿色信贷后被我国大力推广的第二个绿色金融产品。债券市场的参与者类别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较为广泛,除各类金融机构可持有外,发行人可以是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各类金融机构等实体。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及“研究银行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鼓励对绿色信贷资产实行证券化”;同年12月,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几年来,在政策的积极有效引导下,交易场所积极推动各类绿色债券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国内绿色债券市场得到了有效迅猛的发展(见图3)。2022年国内市场发行数量达518只,发行规模再创新高,达8735亿元。截至2022年末,我国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约2.63万亿元,存量规模约1.54万亿元。
图3 2017—2022年全国绿色债券年度发行情况
资金募集引导到清洁能源、节能减排项目、碳减排技术的研发创新及更新上,并取得了积极成效。2022年发行的绿色债券中约有7297.58亿元可追踪募集资金用途(见图4),主要投向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其中清洁能源领域规模占比超五成,是募集资金投向最多的领域,同时也是发行数量最多的领域。其中,国家开发银行于2021年3月发行的单只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支持风电、光伏等碳减排绿色项目,是首单获得气候债券倡议组织贴标认证的“碳中和”债券,在国内获评估认证机构联合赤道认证。
图4 2022年全国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投向领域占比图
国际上,绿色债券的主流标准采用由绿色债券原则执行委员会与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合作推出的《绿色债券原则》。国际市场资金投向普遍接受的做法是,绿色债券应至少将95%的募集资金与具体绿色资产或项目挂钩,比起国内要求的80%,审核更严格、门槛更高。国际企业绿色债券发展步伐也逐渐加快,以苹果公司为例,该公司累计发行47亿美元绿色债券,成为美国最大的绿色债券公司发行人,用于向100%使用可再生能源转型,事实证明,企业也不必在环保和盈利之间做出选择,苹果公司在过去几年间将其综合碳足迹降低了35%,为国际企业作出了示范。
绿色基金是专门针对节能减排战略、低碳经济发展而设立的,是我国立体化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积极推动各级政府整合现有节能环保等专项资金设立政府主导的绿色产业发展基金。探索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充分发挥绿色产业基金的放大效应和导向作用。支持在绿色产业中引入PPP模式,推动完善绿色项目PPP相关规章制度,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绿色投资基金。国内绿色基金起步虽然较国外相对晚一些,但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取得了积极成效。绿色基金相关企业注册量从2010年仅有的6家,已增加至2021年底的52家(见图5)。
图5 2010—2021年中国绿色基金相关企业注册量
绿色基金作为绿色信贷的补充工具,弥补了绿色信贷与产业资金需求不完全匹配的劣势。近些年,绿色基金数量明显提升,2020、2021年全国分别新增126、121只绿色产业基金,结束了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新增数量下降的趋势(见图6)。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武汉市人民政府与各大金融机构、产业资本成立了总规模为100亿元的武汉碳达峰基金。当前,绿色基金种类多样,资产管理方面包括生态基金、碳减排基金及生态交易基金等。在政策的有效指引下,国内私募股权基金业迎来了新的机遇。2021年9月,由红杉资本和远景科技集团共同成立了全国首只零碳风险投资基金。绿色股权私募基金关注热点集中在清洁能源领域,关注度比往年提升15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国内绿色指数化投资基金规模超1300亿元,相比2021年同期增长16%,以清洁能源、绿色交通为主题的绿色基金占据主导地位,增速不断提升,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图6 2015—2021年中国绿色基金年度新增数量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绿色基金得到了较大的进步与完善。继美国在20世纪发布全球第一只绿色投资基金以来,金融市场相继推出了许多绿色基金。1999年,日本推出首只生态基金,为之后绿色基金的大力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欧盟创办了全球能效和可再生能源基金,采取PPP组织架构形式,有效发挥了母基金的杠杆投资效应。国际间大力发展绿色基金,为低碳经济的转型注入了活水,给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潜力。
绿色保险,又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国家绿色金融市场中起着稳定器的作用。早在20世纪90年代,大连、沈阳、长春等地的环保部门就已联和保险公司开始探索这种绿色保险工具。2007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原保监会首次联和印发文件《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开启了试点工作,但在试点阶段发现了诸多问题。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积极吸纳试点工作的教训以及国外发达国家的诸多经验,开始逐步完善绿色保险体系的法律法规,一方面积极唤起保险公司的参与意愿,另一方面促进保险产品的定价更科学。
为了更好地发挥保险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原银保监会于2022年11月发布了《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大力支持保险机构创新设计具有地区特色和绿色产业特点的绿色保险产品。保险产品方面包括汽车保险、碳减排保险、可再生能源项目保险等。目前,国际碳保险业务服务主要针对的是交付风险,对碳排放权规避和担保交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价格波动、信用危机、交易危机进行风险保护。绿色保险以不断更新的产品体系,支撑全球产业化结构调整、减少碳排放,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和使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近年来,国内绿色保险实现了快速增长(见图7),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蓝皮书指出,2018—2020年,保险业累计为全社会提供了45.03万亿元人民币保额的绿色保险保障,支付了533.77亿元人民币赔款。2021年,绿色保险保额超过25万亿元,赔付金额达到240亿元,涉及交通建设、清洁能源、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保险业大有可为。
图7 2018—2021年全国绿色保险保额
世界范围内绿色保险制度的开展因不同的国情而异。西方的绿色保险制度共分为三大派系:美国等国家执行强制责任保险为主、自愿责任保险为辅的制度;德国等国家执行强制责任保险与财务保证或担保相结合的制度;英国等国家执行自愿责任保险,仅在特殊领域实行强制责任保险制度。通过自上而下的机构层层渗透,负面筛选高碳公司,逐渐淘汰高碳业务。
企业对绿色低碳转型认知不够,参与积极性不高。一是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宣传指导不到位,企业对低碳转型影响认知不足,特别是小微型企业对“双碳”目标具体内涵了解不多,认为自身碳排放量不大,处于观望状态。二是低碳产品替代效应导致企业竞争加剧,加上减排技术改进和研发综合成本较高,导致企业资产搁浅减值风险、经营转型风险大幅上升,企业主动转型意愿不强。三是国家相关政策不完善,企业对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路径不清晰,多数企业担心由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试错成本,暂无转型计划和行动。
绿色金融有效需求不足与供给不充分并存。一是企业主动转型意愿不强,大部分企业无关于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的融资需求。二是“两高”行业是低碳转型的重点,但由于其污染物排放超标,低碳技术应用能力滞后,部分项目达不到国家产业标准,现行政策下较难获得金融支持。三是由于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碳减排技术从研发、投产、应用到盈利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金融机构会面临成本投入大、回收周期长、回报率低等潜在风险,因此存在畏难情绪。四是有关绿色低碳转型的金融产品创新不足,金融机构针对低碳经济项目融资和担保等提供的产品、业务和服务品种较少,难以满足企业需求。五是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部分企业不清楚金融机构绿色项目的条件和要求,机构也缺乏相关的宣传推广服务,使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制约了金融对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支持。
绿色金融发展的保障措施不完善。一是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激励各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参与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扶持性政策少,财政与税收政策对于绿色金融发展的支持与引导也有限,无法充分调动各参与方的积极性。二是碳交易市场约束力有限。我国碳资本与碳金融的发展起步晚,不同地方的碳交易市场制度尚未完全达成统一和一致,市场化的碳定价机制尚未形成,成交价格、成交量易被人为调控,无法真实反映碳价。三是绿色产业直接融资发展动力不足。当前,绿色信贷在绿色融资总量中的占比约为90%,由于中小企业缺少担保、资信不足,发行和销售绿色债券的难度较大。而且发行绿色债券还需要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对募集资金用途也要进行严格披露,综合成本较高,企业仍以间接融资为主。四是低碳技术评估和绿色项目认定困难。金融机构普通从业人员对绿色项目范围边界难以精准把握,导致部分绿色企业难以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五是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低碳技术研发改进过程中,面临成本投入大、回收周期长等潜在风险,拉高了金融机构的违约风险、资产搁浅风险。缺乏完善的相关风险缓释和分担机制,给企业和机构造成很大的担忧,阻碍了绿色金融的发展。
绿色低碳转型存在多重制约因素。一是未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环境数据较难获取。由于碳信息披露尚无统一的制度规范,不同企业披露内容存在一定随意性和选择性,造成披露的信息缺乏一致性和可比性,较难实现企业行业碳排放核算核查全覆盖。金融机构难以高效地对企业和项目开展“绿色化”识别和差异化支持。二是碳减排面临技术条件制约。相关技术尚不成熟、新技术使用条件受限、技术研发成本高昂等制约了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三是配套政策缺失。目前,我国关于低碳产业的政策不够协调和细化,财政资金参与度不高,缺乏包含税收、人才培育、技术补贴等多方面一体化的“碳”相关扶持政策,协同发力控制碳排放和分摊减碳成本。四是专业人才缺乏。由于碳领域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金融机构和企业大多不具备能够进行独立核算认证的技术和人力资源,亟需具有专业资质的碳核查认证、碳技术评估机构参与到碳金融市场,以便更好地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政府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夯实基础工作。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协调相关部门,围绕“双碳”目标,共同制定和完善有关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相关政策,对转型路径、激励机制、披露规范、奖励补贴、税务减免、风险补偿等内容进行具体规定和要求。同时,加强政策宣传与讲解,引导稳定企业预期。二是研究出台不同地区与产业的“双碳”目标行动方案,推动企业加快采取减排行动。行动方案要注重行业差异,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实际有保有压,以免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对小微型企业、“三农”领域和地方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给予更多关心和援助。三是由政府牵头搭建涵盖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三方的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将企业绿色评级、碳信息披露、绿色金融政策、重大项目进展进行公布,消除信息流通障碍,为产业升级创造条件。四是加强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积极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大技术改进、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大力培养碳金融、碳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强化人才保障和专业支撑。五是完善配套政策。加快推动建立相关行业碳排放核算体系,统一碳排放统计核算标准,促进碳交易市场良性运转。
金融管理部门:完善体系建设,加强政策引导。一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大碳减排支持工具、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支持力度,并加强各部门协调联动,用好用足货币市场工具、信贷补贴、税收减免等激励政策;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在资源配置、审批权限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探索建立统一的金融机构气候环境信息披露框架和可衡量碳减排效果的绿色金融评价体系,并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激励奖补的参考因素,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积极性。二是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通过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和担保增信等方式,降低企业发债难度和成本。还可以为企业搭建申请专项债的平台,通过国家或政府背书,提高市场主体的认购意愿。同时,通过在股债市场开辟绿色通道,完善证券交易所的二级市场功能,以碳交易过程中的风险点设计碳相关的保险产品等方式,积极为企业构建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行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三是推动完善碳领域认证及资质核准机制。培育一批专业程度较高的绿色项目认证、低碳技术评估、绿色资产评估、碳排放核算等中介服务机构,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更为高效的服务。四是建立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和第三方绿色担保机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金融机构:强化责任担当,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强化责任意识。金融机构应正确处理盈利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强化担当意识,加大对传统高碳企业能效提升、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二是创新碳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为支持重点,积极开展专利质押、能效信贷、碳中和债券、气候保险、绿色融资租赁等金融创新产品,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三是强化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应根据相关政策要求,适时调整相关内部规章制度,强化信息披露,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防范机制,将气候和环境因素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转型风险预警、识别和管控。四是加强绿色金融人才培养,不断提高绿色金融服务企业低碳转型的能力。
企业方面:提高企业资信水平,探索转型路径。一是提高认识,积极参与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绿色家园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作为市场主体,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每个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使命,相关企业要树立绿色经营理念,主动推动能效升级和低碳转型。二是追求良性稳定经营,提高融资资信。企业首先应在摸清自身减污降碳潜力的基础上,通过参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等政策文件,了解绿色产业政策、界定标准等,再结合减排的技术手段,如设备升级改造、布局新能源、碳交易、碳足迹/碳标识等,来制定绿色低碳转型的策略与技术路线图。并做好碳相关信息披露,提高企业资信水平,寻求直接和间接融资来获得资金帮助。三是增强人才和技术储备,探索绿色发展模式。通过参与有关培训、寻求合作,以及相关政策的扶持激励,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相关技术改进和研发,在保证产量、质量的前提下,尝试采用新能源替代、低碳、零碳技术等方案进行经营,逐步探索出降低能耗和优化效能的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