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润涛
东光镇地处千年运河之畔,高速、高铁穿镇而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全镇下辖60个行政村,总面积70.5平方公里,共10252户,40387人,现有党支部78个,党员1810人,辖区耕地4.8万亩。东光镇全体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对党忠诚,为民服务,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城市更新、基层治理等工作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取得了良好成绩。2022年度东光镇荣登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423位,荣获沧州市2021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沧州市文明乡镇、沧州市信访“三无”乡镇等荣誉称号。
讲政治,筑党魂,党建引领打造经济发展全新增长极
工业稳才能经济强。东光镇牢固树立“工业立镇、工业强镇”不动摇,成立项目攻坚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亲自牵头,下沉一线,从项目招商一直到落地进行全流程管理与服务,以抓招商、上项目、进园区、优环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东光镇将责任压实到人,建立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并启动项目建设内部初审机制,对所有项目召开初审会,统一把关、审核并提出意见建议,帮助项目更快更好地落地投产。坚持首问办理,一次办结的原则。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重点片区企业交流会,为企业提供“阳光雨露”式服务,对企业“嘘寒问暖”,组织开展银企对接会,着力研究解决企业用地难、资金难问题。积极宣讲全省经济运行一揽子措施及配套政策,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应享尽享,帮助企业转型升级,释放企业发展澎湃新动能。
深挖掘、谋创新,文旅结合重现大运河文化无穷生机
东光镇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的重要指示,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以运河传统文化为突破点,深挖乡村传统文化资源,深入推进“文旅+”战略,多要素聚集、多产业叠加,引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激活乡村特色非遗潜能,持续做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大文章。
通过对运河沿线村庄的科学规划,东光镇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信念,实行“党员示范,保障权属,连点成片,再谱新篇”的工作方法,各村与村民签订合同,保障群众宅基权属,将村内残垣断壁全部清拆完毕,开辟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战场,再造一个新农村。2022年东光镇建成美丽乡村14个,精品片区3个,麒麟卧荣获河北省森林乡村称号。深挖文化内涵,活用“文旅”特性,我们复原了清末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祖籍、清朝皇太后游运河的休息处、码头村金代沉船遗址、一代文宗纪晓岚曾就读的“生云精舍”遗址等一系列人文景观,打造了大运河沿线上的“运河十景”。
勇担当,敢亮剑,党群合力描绘城市更新绚丽新华章
在城镇化建设工作中,东光镇严把政策红线,严选精兵强将,严抓党群关系。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着力点,以公开、公正、透明为基础底线,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用好“政策牌”,打好“感情牌”,亮明“法律牌”,化解村民内心疑惑,让群众在获得尊重中提升幸福感,形成思想共识,凝聚工作合力,确保征拆工作不卡壳、不拖延、无障碍。
为保障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和公益设施用地,2022年以来,东光镇通过镇村班子上下联动,多线小组比学赶超,紅榜名单树立导向等方式,按时高质完成征地项目7个,全年征地500余亩,唤醒了沉睡的土地,盘活了财政资金,为教育事业和项目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用地保障,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的历史时期,东光镇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党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敢打“攻坚战”,敢啃“硬骨头”,敢趟“深水区”,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东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