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工商管理学科存在科学性不足和实践指导作用不强等问题, 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社会认可度不断下降。如何正视这些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更有效的工商管理学科体系, 正面临着挑战。本文提出从关注研究领域的设定、 研究科学性的提升、 知识传授的专注和对毕业生的支持等四个维度入手, 着力提升工商管理学科有用性。
【关键词】工商管理学科;有用性;“软”科学;“硬”科学;4S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3)17-0003-4
一、 当前的一些议论
科学是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认识世界要依靠科学研究手段去探析和把握客观世界的运行规律; 而改造世界则是运用这些客观规律去规划、 操纵客观世界的运行, 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 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创造出更高层次的人类文明。在这个过程中, 教育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将人类有关客观世界运行规律的知识积累传递给后代, 并教会他们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这是科学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逻辑。
在科学丛林中, 工商管理也是其中之一。随着人类商业活动的不断进步和规模、 领域的不断扩展, 工商管理知识逐步丰富。从早期原始部落的易物交易, 到农业经济时代产生的个体工商户和手工作坊, 以及工业革命后的机器大生产和科学管理, 再发展到计算机算法辅助、 支持下形成的各种新兴经济形态(如平台经济、 数字经济等), 人类在开展商业活动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知识, 并且学习、 传播如何运用已有的管理知识去指导和支撑管理活动更为有效地开展。在这个过程中, 工商管理學科被实践证明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效率, 推动商业社会的发展, 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相关专业长期成为青年人报考、 学习的热门专业。
然而, 随着人作为“机器”的效率被充分挖掘而产生瓶颈, 人的创造性和企业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并且不同场景、 区域中商业运行表现出了新现象, 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有些跟不上新时代的步伐, 其创造新的科学知识的能力滞缓, 使人开始担忧工商管理是否还能够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 学科针对性不够。当前主流的工商管理知识体系均根植于西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而逐步发展形成。这些管理知识被大量地引入我国, 并指导企业实践。但是, 我国与西方有着非常显著的制度、 文化差异, 以及“人”的差别, 使得西方的管理知识被引进到我国后出现越来越多的“水土不服”现象。例如, 西方的管理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人的“自利性”假设基础之上的, 强调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尽管最近开始有些反思, 但是这个根本性的原则很难被撼动)。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对“共同富裕”的强调, 企业被赋予更多的超越经济价值的社会价值目标, “股东至上”不完全符合我国对企业的定位。那么, 在这个新的形势之下, 我国企业也开始主动跳出西方的管理理念, 产生了许多新的管理形态, 如“科技向善”“企业向善”成为许多科技企业的主导价值观。这样一来, 学校所教授的(西方)管理知识显然跟不上我国企业实践的步伐, 没有面向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 研究科学性不足。科学性是支持一个学科的基石。工商管理作为认识企业运行规律的学科, 需要把商业运行的内在规律解析清晰。贾明(2023)指出, 相比于自然科学, 工商管理学科具备典型的“软”科学特征。“硬”科学强调以客观世界为研究对象, 采用假设检验的思维范式, 通过重复可控的实验方式收集数据来验证假设, 获得有关因果关系的客观证据, 从而形成科学知识。这种科学属性的“硬”就体现在有丰富的、 重复一致的客观证据支持因果关系的成立。
然而, 由于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由人所组成的组织, 又因为对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行为特征目前尚缺乏清晰的科学认识, 导致工商管理学科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的公理体系、 可重复的经验证据和可靠的因果关系等, 该学科呈现出典型的“软”科学特征, 科学性受到质疑。工商管理的“理论丛林”本身就是科学性不足的表现, 管理理论与企业实践的脱节也进一步加剧了对该学科知识有用性的怀疑。
3. 人才培养成效不明。工商管理这一“软”科学没有普适的知识体系, 导致不同学生在不同学校学习到的相同课程的内容可能并不一样。这其中, 教师本人的经验、 水平、 价值观、 知识素养等都会影响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例如, 在商业伦理课程的授课中, 有的教师基于个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会重点介绍我国古典伦理理论; 而有的教师熟悉西方商业伦理, 会重点介绍国外的企业伦理文化。又比如, 现在老师们大量使用案例教学方式, 而案例的选择、 所侧重的知识点都受到教师个人偏好的影响。这就导致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学校众多, 但是所传授的管理知识各有不同。
特别是在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的培养过程中, 高校教师往往因为缺乏实践经验而被学生质疑其实践能力不足。例如: 教授战略管理课程的老师本人并没有担任过公司高管、 没有参与过公司战略的制定; 教授创新创业课程的老师本身没有创业经历等; 教授投资理财课程的老师没有开设过股票账户等。甚至有些课程所涉及领域的政策调整、 形势发展迅速, 导致教师课堂知识更新不及时而滞后于实际情况。例如, 在财务会计类课堂教学中就经常出现教师因没有及时更新企业会计准则、 税收政策相关内容而讲授“过时”的专业知识。需要注意的是: 一方面工商管理知识有用性受到质疑, 另一方面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学费不断上涨, 这两者之间的反差也影响到工商管理专业的社会认同度, 导致有些人认为读工商管理硕士(MBA)不是为了学习管理知识, 而是为了建立同学网络或是提升学历等。
4. 社会贡献不清。工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脱节也制约了本学科服务于社会的能力。一方面,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管理知识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服务的企业以及所从事的工作。现实中, 很多公司的管理层都是从业务骨干中选拔出来的, 若他们在管理工作中发现自身缺乏相关管理知识, 就会选择回学校学习, 如读MBA等。可见, 学习工商管理专业的人并非更可能成长为公司的管理人员。另一方面, 工商管理领域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仅停留在学术论文发表上, 而学术成果如何走进企业实践, 长期以来, 这“最后一公里”并没有打通; 学术成果进课堂, 通过课堂传授给学生的也是寥寥无几。
二、 學科对比和原因分析
1. 学科对比。本文选择两个典型的学科类别, 即物理学、 经济学, 与工商管理进行对比, 如表1所示。
经典物理学建立在牛顿力学定理的基础之上, 具有统一的公理体系, 是基于数学逻辑建立起来的科学知识体系, 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可重复的实验证据。这就使得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代表, 具备最高的“硬”科学属性特征, 例如地球上各个区域都适用于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即物理学知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通常, 获取这些知识所借助的手段是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故而, 在物理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中, 特别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即教师在讲授完理论知识后再借助实验手段来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这一学科所培养的科技人才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工作中。
相比而言, 微观经济学同样建立在统一的公理体系之上, 如基于人的完全理性假设出发, 结合数学模型推导出一系列的经济学定理, 从而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但是, 由于经济学所考察的对象是人类经济活动, 即涉及人的行为, 故而在现实中往往会出现理论与实际不一致的情况, 导致这个学科的科学性有所降低。例如, 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往往很难做到完全理性而表现为有限理性, 并且因受到各种行为因素的影响(如框架效应)而偏离于理论模型的预测。这就导致经济学理论的适用性是局部的而不是普遍的。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知识的获取主要借助于经验总结和数学工具来构建理论化的模型, 从而形成相关的理论知识。故而, 在经济学的教学中主要还是讲授经典理论模型, 并给学生指明改进的方向, 从而启迪学生去思考和完善理论, 预期创造出更多先进的经济学思想指引人类经济活动的开展。
至于工商管理学科, 由于缺乏统一的公理体系以及数学逻辑的支撑, 使得在三个学科中这个学科的科学性最低、 理论的适用性最差, 其知识的获取更多地基于经验和猜测。故而, 在知识传授过程中, 教师的个人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教师往往希望学生通过学习管理知识和案例分析能够掌握在企业中应对类似问题的能力,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2. 影响工商管理学科有用性的主要原因。综合来看, 一个学科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环节, 即问题选择、 知识获取、 知识传授和知识运用。工商管理学科有用性受到质疑的原因就出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具体而言: 一是工商管理的研究问题缺乏针对性, 如没有充分结合中国情景下的企业管理开展研究; 二是对企业运行规律的了解仅停留在现象层面, 没有深入至根本, 即没有认识到内在规律; 三是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知识与需求脱节、 师资与课程脱节, 导致学生缺乏对真实企业活动的理解, 课堂知识不适用于实际情况, 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缺乏针对性; 四是对毕业生的支持不足, 没有帮助学生快速推进实践工作, 提升在校所学知识的运用与转化效率。
三、 未来之路
提升工商管理学科有用性需要针对上述四个环节, 关注研究领域的设定(Setting)、 研究科学性的提升(Science)、 知识传授的专注(Specification)和对毕业生的支持(Support)四个方面, 形成一个4S体系(如图1所示)。
1. 设定研究领域(Setting)。工商管理若要有用, 首先应搞清楚这个学科是“为了谁”。特别是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一主题, 研究企业在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是一个时代话题。实际上, 学科的发展和知识的创造都与外界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这本身也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现实, 又反过来作用于现实。
在新时代背景下,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我国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到底是什么。首先, 当前所盛行的基于西方环境所建立起来的企业管理理论是否还能照搬到我国?所有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之下的, 西方企业管理理论所建立的假设基础是对企业“自利性”的假设, 即企业是为了获取最大经济价值而存在的组织。但是,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企业的价值观不能是“自利性”, 而至少需要是“互惠性”, 即强调企业与社会、 环境的和谐共存(贾明等,2023)。这样一来, 就需要明确在当前环境下所需关注的新的企业管理问题。这其中以下三个方面尤为重要:
其一, 我国企业的使命与责任。这一话题涉及不同类型的企业, 如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 以及不同场景的企业(如平台企业等)。只有先搞清楚我国企业为什么会存在这个根本问题, 明确企业的使命和责任, 才能够据此去规划企业的管理实践路径和战略体系。
其二, 我国企业的价值创造。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关键在于如何创造价值, 是基于“剥削”, 还是基于“共创”, 这就存在很大差异。我国的企业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如何在绿色低碳转型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壮大企业, 是一个关键问题。
其三, 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我国企业具有丰富的独创的管理实践活动。围绕价值创造的途径, 结合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 并考虑到未来人口老龄化和低碳绿色转型的影响, 如何通过实施公司治理、 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 供应链管理、 企业运营管理等规划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路径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把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搞清楚, 就有希望构建起中国管理知识体系。
2. 提升“硬”科学属性(Science)。工商管理若要有用, 就要根据围绕以上根本问题开展的研究总结形成真的科学知识, 搞清楚“为什么”。在明确研究领域的基础上, 着力提升管理研究的“硬”科学属性。贾明(2023)就此做了详细的论述,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 要关注管理研究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关键研究领域寻找研究问题, 这就需要紧密对接已有理论研究成果, 既要避免闭门造车, 又要避免脱离实际(贾明,2021)。故而, 不能盲目排斥西方的管理理论, 而要从一般性入手去把握理论的前提假设和思想内涵, 并在中国情景之中检验和丰富理论, 这也是为世界管理研究贡献中国智慧。
其二, 在解释所研究问题背后的因果关系时, 要强调对微观机制的发掘。所谓微观机制, 就是导致企业行为产生的个体行为、 心理层面的影响因素。本文认为管理研究关注的对象是企业行为, 而企业是由人组成的, 故而企业的行为是由企业中的人的行为所决定的; 而人的行为受到其认知、 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故而未来的管理研究要强调深入到微观机制中去分析企业层面的行为是如何由微观的个体行为、 心理因素所决定的。例如, 在研究高管激励如何影响企业碳减排这一问题时, 要深入探讨激励方式的不同如何影响高管对于碳减排的认识, 进而又如何影响到高管实施碳减排的手段。
其三, “入心入脑”采集数据。既然我们所构建的理论是在微观的心理、 认知层面, 相应地所采集的数据也要在这个层面才能满足验证假设的需要。这就为学科交叉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刘扬等,2022), 可以借助于大量先进设备(如面部表情分析系统、眼动仪、脑电仪等)直接观测到个体的情绪、 心理、 行为方面的客观指标。
其四, 知识的实践运用。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价值一致, 要提升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的“硬”度, 也少不了实践运用。管理理论要从学术论文中走出来并深入到企业实践, 就需要将理论的东西通俗化, 并传递给管理的实践者, 指导其实践, 同时观测与反馈实践的效果。
另外, 当前随着大数据的兴起, 出现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即到更为宏大的数据中去发掘(强)相关关系。本文认为, 基于大数据手段所获得的强相关关系要想成为科学知识, 还需要走前面所提到的找到内在因果关系机制, 形成“硬”理论这一步。否则, 谁也没有把握这种相关性会始终存在。
3. 专注教学目标(Specification)。工商管理教学的目标是价值观塑造与工作能力提升并重, 将“软”的管理价值观和“硬”的管理科学知识传递给学生。
管理首先是一门艺术, 强调的是一种理念和价值观, 以及对思想的启迪。管理者价值观的塑造对于实现企业的目标非常重要, 企业的目标要与管理者的价值观吻合。管理者的价值观包括: 我国企业的使命、 中国式现代化下企业的目标、 企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共同富裕价值观等。只有给学生讲清楚这些基本的价值观问题, 才能够放心地给学生讲授“硬”的管理科学知识, 进而确保这些知识能够被正确使用, 而不是被滥用。
管理也是一门科学, 体现了管理的“硬”度, 即能够通过发挥稳定的管理工具的作用从而提升企业效率和价值。这就需要关注提升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知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通用知识和专用知识。通用知识关注共性问题, 通过专业课程的设置来传授相关的内容(如战略管理、 会计、 市场营销等); 专用知识则面向特定的场景和行业, 通过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 情景模拟等方式开展诊断式教学, 提升学生对特定问题的分析能力。
据此, 要根据不同学位的特点来设定学位要求。例如: 对于全日制研究生, 重在考察他们的理论创新能力, 如运用理论去解释普遍的管理规律和发现新规律的能力; 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 则重在考察他们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打通理论与实践的有效途径。非全日制学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们的论文课题大都是结合现实工作而提出的, 将其与课堂所学的管理科学知识结合起来, 用工商管理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 能够很好地体现理论服务于实践。此外, 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理论素养培养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一环。
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 需要配备匹配的师资。管理的艺术性体现在对学术价值观的塑造上, 讲授这一类课程的教师本身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丰富的知识, 这样才能融会贯通地准确输出中国企业管理的价值观和理念。对于管理科学知识的传授, 讲授通用知识类课程的教师需要有很高的理论水平, 能够准确把握当前的管理知识前沿并将其正确传递给学生; 而讲授专用知识类课程的教师则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扎实的理论功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指导学生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4. 持续支持毕业生(Support)。提升工商管理学科有用性还有一个关键环节, 就是要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如企业的管理活动。工商管理專业所培养的学生是企业未来的管理实践者。工商管理学科有用就体现为在校所学的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管理能力, 为其所在的企业创造更大价值。但是, 从课本到实践, 这中间是质的跳跃, 并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故而, 要持续关注学生管理能力的提升, 关心学生在企业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帮助学生去诊断、 分析问题, 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 并反馈成效, 更好地做好“售后”服务。商学院既要关注成功的校友, 也不能忽略那些未成功的校友, 要少一些功利, 多一些公益。
四、 总结
工商管理学科有用性受到质疑是推动我们反思该学科未来发展的契机。立足于提升工商管理学科有用性这一话题, 当下开始, 我们要做许多调整: 围绕搞清楚“为了谁”去明确学科的定位; 瞄准搞明白“为什么”去提升学科的“硬度”; 立足讲清楚“是什么”而让学生能够全面把握管理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关注“怎么样”指导和帮助学生运用管理知识以提升企业实践水平。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贾明,向翼,王鹤丽等.从企业社会责任(CSR)到企业可持续商业(CSB):反思与未来[ J].管理评论,2023(5):228 ~ 242.
贾明.工商管理学科向“硬”科学演进之路[ J].财会月刊,2023(8):8 ~ 10.
贾明.管理研究的思维方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
刘扬,张钰琛,郑知敏等.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代码分析的视角看中国基础研究的学科交叉性[ J].中国科学基金,2022(6):986 ~ 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