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群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人生在世,有人有志,有人无志,有人志大,有人志小。
材料二: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者也。
材料三: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道:“才欲其大,志欲其小。才大,则任事有余;志小,则愿无不足。”而左宗棠则教育子女“读书做人,先要立志”“务期与古来圣贤豪杰少小时志气一般”。
读了上述材料,你产生了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立志”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
文题所选三则材料各有侧重,材料一强调人在“立志”方面的多样性,材料二则强调“立志”的重要性,材料三则列举名人对待大志与小志的不同态度。归纳三则材料的意旨,结合写作的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立意:
一是“立志当存高远”;二是“立小志,脚踏实地”;三是结合“大志”和“小志”来辩证阐述,剖析两者的关系及作用,如“立大志以行远,立小志以成事”。
无论选择何种观点来写,都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注重辩证分析,不走极端,比如同学们在侧重论证“大志”的重要性时,不应刻意否定“小志”的作用;二是不能不笼统地谈立志,这样作文很容易流于浮泛,空谈大道理。在写作时,要注意用实例来论证,注重“理”“例”结合,彰显论证的力度;三是要注重作文的价值导向,写作时要联系现实,倡导青年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面对生活,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佳作展示一
志当存高远
陈 果
袁枚有言:“才欲其大,志欲其小。”左宗棠曰:“务期与古来圣贤豪杰少小时志气一般。”我则认为,既为“志”,就当远大,当如天空般辽阔,当如大地般厚实。
志向远大,则有坚持不懈的奋斗动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古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生活贫困,却心忧天下,纵然落魄一生,其高尚的品格依然闪耀千古;今有“雄心吞宇宙,侠骨耐风霜”的航天人,披星戴月,呕心沥血,才有了“嫦娥”“羲和”闪耀在亘古不变的太空之中,才有了“悟空”瞪着火眼金睛在“天宫”俯瞰浩渺的宇宙。正因航天人有着高远而坚定的志向,并为之付出了坚持不懈的奋斗与努力,才有了今日中国航天事业的荣耀。反之,那些“目光短浅”之人,又怎敢尝试飞越太空、遨游宇宙?又如何创造这些伟大的成就呢?
纵使我们是平凡的,但身处不平凡的时代,为何不能有一个不平凡的志向呢?少年当立凌云志,乘长风破万里浪。25岁的刘元杰,立志造福新疆乡民,他扎根乡村,不惧风吹日晒,与蜂群作伴。他说:“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是,‘努力的意义不在于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帮家乡摆脱贫困,新疆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我希望能凭我的能力,真正带动当地的农业发展。”这何尝不是远大的志向?他不为个人着想,而是为大众谋利益,最终他为乡亲们打开蜂蜜的销售渠道,蜂农再也不用为自家的蜂蜜销售而犯愁了。他终于实现了“帮家乡摆脱贫困”的宏伟志向。
反之,志向渺小,在奋斗的过程中则容易放松、懈怠、迷失。
“立志不高,则溺于流俗。”燕雀之志,不过是“抢榆枋而止”,飞至树之末梢,自以为已是逍遥之至,它们怎能体会鲲鹏飞至万里高空,目光所及之处毫无障碍,尽收世间美景的好处呢?刘师培,起初为革命派学者,但其追求安逸生活、个人享乐,其志何其小也,故其后来在艰苦的斗争岁月中,受敌人金钱之诱惑,从革命干将沦落为叛徒。古人云:“立大志成中志,立中志成小志,立小志则一事无成。”这就在告诉我们树立远大志向的重要性。
实现远大志向,需要我们有决心,有恒心,不懈努力。也需要排除外界的干扰,不断地提醒自己朝着目标前进。只要心中一直保持坚定的信心,并为之努力奋斗,“大志”的宏图才能实现。让我们怀抱远大“志向”,去创造辉煌人生,去铸就强盛华夏吧。
【浙江慈溪实验高级中学高一(7)班】
点评
本文观点鲜明,提出“既为‘志,就当远大”的中心论点;论述有力,运用对比论证,将“大志”与“小志”进行对比分析。事例具体充实,紧扣观点。行文脉络清晰,有条不紊,颇具纵深感,结构较为严谨。同时,作文多处引用,展现了较高的文学素养。
佳作展示二
“志”可大可小,但不可或缺
茅奕晨
人们常谈及“志”,但看法却不尽相同。我以为,“志”可大可小,但不可或缺。
唯“有志者”,才能“事竟成”。来自贫民窟的球王贝利,从小因为父亲在球场上的遗憾,被母亲压抑着内心热爱足球的天性,但任何外物都无法阻挡他想要驰骋绿茵场的“志”。没钱买鞋,他就与伙伴们组成“光脚小分队”;没有球,他就把破袜子做成球踢;没有球场,他就在烂泥地里踢。为了心中的“志”,他不停地奔跑,17岁就拿到世界杯“銀靴奖”,终其一生都在为足球而奔走。他的“志”没有因出生在贫民窟而磨灭,没有因父亲的遗憾而终止,更没有因母亲的不赞同而放弃。他的“志”坚定而恒久,他最终成为了绿茵场上的传奇。试想,如果贝利没有志向,也没有去践行自己的“志”,他或许就泯然于众了。
志有大者,像“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文天祥,像“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抗金志士岳飞,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像独立于橘子洲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毛泽东,像弃医从文,誓唤醒民族沉睡灵魂、拯救麻木国人的鲁迅……他们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坚守心中的“志”,挺身而出,罹内忧而不乱,临外敌而不惧。正因为有他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始终挺立,泱泱华夏一直焕发勃勃生机。
立大志,固然让人称颂,但努力实现小志,依然可以赢得尊重。
我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曾言,要想为国家做一点实事,需心如细丝,从每一个小志出发,将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他因此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大志犹如战斗号角,催人奋进;小志如建造房屋的砂石,夯实基础。二者没有高下之分,只有适合之说,个人能力、个人见识不同,“志”自然有差异,我们不必刻意去追求志向的远大,也不必刻意去追求志向的相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再者,大志和小志并非是矛盾的,大志的实现,是由一个个小志积累而来的。“大”与“小”也是相对的,二者没有绝对的界限。
志向可大可小,但人生不能没有“志”。“志不强者则智不达”,无志,则容易迷失方向,容易失去前进的动力。
面对未来,我们的“志”在何方?与伟人相比,我们或许会自惭形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吟不得“众山小”,做不了“横渡人”,成不了“逆袭者”,我们应保持心中热爱,树立自己的“志”,在曲折中奋力前行。
人生“志”不在高,“志”不在小,有志便好;有了“志”向,努力把“志”一点点种进现实。
【浙江慈溪实验高级中学高一(7)班】
点评
本文立意新颖,没有刻意在“大”与“小”之间做出选择,而是以“志可大可小,但不可或缺”为观点。论证思路清晰,先指出立志的重要性,然后用事例证明立大志和立小志都可以“有所为”,再指出大志和小志的联系与区别,最后再加以总结与归纳。结构严谨,全文按“总—分—总”的结构来布局,首尾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