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玮玥
满城山色半城湖,一草一木皆生机。
20年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杭州统筹推进“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五废共治”,持续深化西湖、西溪、运河、湘湖等综保工程,扎实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设立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生态绿色成为杭州的“大美”底色,“西湖繁星、钱塘碧水、天目叠翠、江南净土”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在渐次展开。
钱塘潮涌
时代“阵痛”触发生态蝶变
1978年,改革开放如一声春雷,让沉睡的中国在40多年间快速推进工业化,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与此相伴的是城市化的显著提高。据统计,1978至1998年间,我国城市数量从193个增长到668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率从17.92%上升为30.4%。城市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也变得“剑拔弩张”,其中,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浙江最先感受到了“成长的阵痛”。
2002年6月5日,《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与《2002年杭州市环境状况公报》都提出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从客观事实角度,湖泊进入自然意义上的衰退期,都会出现水体自净能力差、富营养化程度越来越高的问题。而拥有近两千年历史的西湖,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富营养化的考验。
水质改善迫在眉睫。2002年12月,杭州市启动实施了西湖综合保护湖西一期工程,西湖南线各大公园全部整合打通,这也成了西湖综保工程整整10年的开端;2003年,杨公堤、新湖滨、梅家坞茶文化村三大景区建成开放,成为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历年来规模最大的项目;2005年,“两堤三岛”修缮、龙井村整治、龙井寺整治、北山街部分景点建设等八大项目完成,西湖“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的新格局基本形成……之后的每一年,西湖综保都在深化。而通过综保工程,西湖水“一月一换”,水质稳定保持三类水体标准,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全湖沉水植被总面积达31.7万平方米,被称为西湖的“水下森林”;景区公共绿地新增100多万平方米,保护修缮、恢复重建了180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西湖变得更生态、更亲民、更有文化、更有品质。
西湖综保工程,是杭州实行“五水共导”的核心部分。自吴越时期,杭州发展出“三面云山一面城”城市形态。2001年,萧山、余杭撤市设区,并入杭州,形成新的杭州行政区划,使杭州从“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西湖时代跨入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钱塘江时代,由此,更密集的城市河道与城市生活交织在了一起。2006年,杭州市提出了“五水共导”的治水引导城市发展战略,以有效改变现代城市不断扩张与自然生态日益萎缩的不利局面,支撑起更具水域环境特色的江南品质之美。
在实施西湖综保工程后,杭州“五水共导”一系列举措接连发力:2004年8月,运河综保工程启动实施,运河两岸两条长达21公里的沿河景观长廊及游步道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05年5月西溪湿地公园一期开园,动植物种类得到恢复和显著增加,湿地内水质从劣Ⅴ类到目前保持Ⅲ类的水质;2007年,“市区河道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通过河道清淤、引配水等手段,实现河道有机更新,构筑起水上交通网络,跨出还河于民的实质性步伐;钱塘江流域实行“禁燃区、禁养区”,搬迁工业企业等,母亲河旧貌换新颜……
由此,与水文化紧密贴合的杭州,通过水环境的创新治理,二十年间,打造城市绿色景观长廊,将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铺就出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全面整治
还群众一片碧水蓝天
2013年1月以来的12天,杭州有7天遭遇雾霾天气。雾霾、PM2.5爆表等字眼,频繁登上2013年互联网各大热搜榜。与之相伴的,是这一年全国20余省市陷入“十面霾伏”。
2013年,某浙商阔别家乡25年后归来,望见河流臭气熏天,气愤之余,发微博悬赏“20万元邀请环保局长下‘黑臭河”,一时引起网友热议。
两则略带黑色幽默的话题,本质上却是当年民众对加强环境保护的大声疾呼。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4年1月,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治水和治霾首度被列入浙江省政府2014年十大民生实事榜单,治霾、治水战斗由此打响。
2014年2月12日,杭州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给我一片蓝天”专题会议举行,政协委员手中传递的话筒,成为当天之江饭店最忙碌的一样东西;也是在这天,杭州提出了治霾“防、治、建、管、倡、保、考”的“七字方针”。随后,2015年5月5日,杭州市政府通过《杭州市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以治理燃煤烟气、工业废气、车船尾气、扬尘灰气、城乡排气等“五气共治”为核心,谋划开展全市治气综合治理。
“五气共治”的强有力施策,使杭州完成了萧山电厂、半山电厂燃煤机组关停,实现全市燃煤火电机组“清零”,并先后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500余家,关停整治淘汰落后产能企业460家。2015年底前,杭州主城区和七个区、县(市)建成区基本建成“无燃煤区”。同一时间,全市实行机动车增量控制,推进公交车清洁化,截至2016年4月底,实际投入使用纯电动客车总量居全国城市第三……
治气的同时,治水也紧锣密鼓地进行。2013年底,浙江省委十三屆四次全会明确提出“五水共治”。紧接着,杭州接力“五水共导”,出台了《杭州市“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清三河”、“污水零直排”、河湖库塘清污(淤)、小微水体整治、深化“河长制”落实等统筹并进,党员、团员等志愿者纷纷加入其中,全社会都在为下好这盘大棋铆足了劲。
三年间,杭州全市范围黑臭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至基本为零,富阳、萧山则通过腾退造纸厂、降低印染吨布耗水等举措恢复出原生态的绿色山居场景。三年间,“六江固堤”工程快马加鞭,防洪闭合线的构建,保障着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三年间,杭州全面落实城市节水管理工程,连续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荣誉称号,也通过“上蓄”“中疏”“下排”工程,告别了暴雨导致在家“看海”的烦恼。
面对如此铁腕式的整治水、气环境,杭州不仅没有放缓经济发展速度,反而倒逼了部分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了生态经济的发展。2016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开幕式上介绍杭州是“生态文明之都,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
在一系列生态建设“组合拳”之下,蓝天白云、清水绿岸成为常态。2016年杭州成为省会城市中首个“国家生态市”,2017年荣获“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美丽山水城市”称号,连续八年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连续六年获得省“五水共治”大禹鼎,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市)6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12个。
阡陌交通
革新城乡出行新潮流
2019年3月26日,央视《新闻联播》点赞了杭州的绿道建设;《人民日报》则以《逢树绕路,遇水搭桥,遍布城乡——杭州 绿道串起幸福时光》为题,称赞杭州既有世界遗产,也有各区县市各具特色的绿水青山资源。
杭州的绿道建设,源于2003年。在实施市区河道整治工程过程中,杭州明确了在绿化带内铺设慢行道的建设方针,这也成为杭州绿道建设的前身。二十年间,绿道建设不断发展,但爆发的风口,是在2019年后。
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杭州踏上数字经济浪潮,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被激发、人才不断涌入城市的同时,城市生活节奏也如陀螺般,开始飞速旋转。在这座曾经浪漫繁华的南宋都城里,品茗赏景的“慢生活”,已逐渐成为人们口中的“奢侈品”。
治水治气是为了更好的生存空間,同样,条条绿道勾连起自然山水,是为了拥有更好的人居环境,重新掌控“慢生活”的节奏感。随着亚运这一体育盛事的来临,民众健身需求也越来越高,绿道建设也愈发受到关注;新冠疫情的到来,让出行旅游变得日益艰难,绿道因而成为了居民在城市生活中与自然友好互动,进行低碳社交的新兴载体。
2017年5月,《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将绿道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提出到2020年新增绿道2万公里的目标。2019年,杭州出台了《杭州市绿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绿道建设风风火火地在杭城展开。
如今,4700公里绿道串珠成链,城市生态福祉日益凸显,临平山旋转绿道、富春山居绿道、双西绿道等一大批高颜值绿道纷纷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点。
一条条高品质绿道,不仅成为城市居民进行Citywalk、运动社交的时尚新场所,也串联起城乡产业发展的“致富经”。在淳安县,随着淳杨线、汾线绿道、排岭半岛绿道和城市绿道的打通,形成了一条长达140公里的环湖骑行绿道,通过绿道优势,淳安已培育公路自行车、铁人三项、游泳等三项浙江省品牌赛事和千岛湖马拉松一项国家金牌赛事,每年吸引5万余人次参赛,带动消费1.2亿元。
绿道建设,只是杭州主动对标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个缩影。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知之深、爱之切,曾55次深入实地考察指导,指出人间天堂是历史留给杭州的一块“金字招牌”。如今,大气开放的杭州,正一步步用好这块“招牌”,在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道路上,呈现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人间天堂新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