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丽娟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城西幼儿园
近年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学会放手,发现了不起的儿童等自由自主的游戏理念深入人心,作为一所新建园,我园户外有近8000 平方米的宽阔游戏场地,包含树林、沙池、山坡等生态自然的环境,也有塑胶、水磨石、草坪等多种类型的地面。因此,我们不禁在思考,如何才能让自主游戏在我园落地生花,并利用本园实际资源生成富有特色的园所游戏,让孩子在每一寸空间里都能自由、健康地成长。
自主游戏实践刚开始,老师们就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他们的表现形成两个极端:一种是老母亲式的关怀,老师会习惯性地直接介入幼儿的游戏;另一种是老师直接变成了旁观者,不是放手而是放任。老师们表示,他们都知道在游戏中要少说、多观察。但真正做到却很难,他们不知道如何管住嘴、如何睁大眼,被长期的惯性思维禁锢,更多的是看不懂游戏的价值,看不到幼儿的学习。
我们告诉老师,这些困惑的出现是正常的,因为教师的能力发展也是有自身规律的。教师应通过培训、观摩、研讨等方式进一步理解游戏理念,再在新实践中感悟新观念。我们要做的就是打消疑虑,坚定信念。教师还要加强学习,阅读《放手游戏,发现儿童》《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游戏学习发展》等书籍;并利用聆听专家讲座、观摩活动、解读游戏视频等方式深刻领会游戏理念,以园本培训为本进行研究指导,直至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
为了帮助教师提升观察、解读、回应幼儿游戏的专业素养,我们采取了多样实践策略。首先是进行问题清单式的教研。为了及时跟进老师们实践“自主理念”的情况,每两周开展一次自主游戏专题集中教研活动,讨论、交流此阶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下一步目标,会后老师们再次查阅书籍、查找文献,寻找适宜的解决方法。园领导也每天轮流看全园的自主游戏,指导教师进行观察、游戏分享、评价,通过多层次的问题式教研,解决游戏进程中的实际困难,帮助老师们理清思路。
其次,利用种子班级辐射周边班级。由骨干教师班率先进行,对种子班的成功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定期开展优秀自主游戏案例和游戏开展经验分享活动。最后是名师引领解困惑。我园组织教师多次参加线上线下的学习,让老师们聆听华爱华教授的游戏讲座,观看其他地区优秀的自主游戏案例,并对比自身的游戏案例进行学习,这使他们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收获和新的思考。
为了使游戏时间充足、灵活、便于调换,我们调整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安排,提供了大块的游戏时间和弹性时间;同时,整体游戏时间还会根据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进行调整。我们还建立了游戏场地轮换制度,保证孩子们在每个游戏场地都能有充足且连续的游戏时间,同时有机会进入复杂且深入的学习探究阶段。此外,我园还开辟了一些特色游戏时间,如我园孩子对搭建赛道特别感兴趣,今年我们就取消了传统的早操活动,利用孩子自主搭建的赛道开展跑酷游戏,以此作为一日生活的开端。
我们陆续添置了低结构、可移动、多变化、高挑战、易收纳的自主游戏材料器械。材料投放从开始的三大块投放区改成多点位式投放,实现户外材料全园大联通,让孩子们看得见、拿得到、放得回材料。拿取材料的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先到先得、物归原位。同时,我园收纳材料的装备也更多了,添置了户外雨棚、收纳柜、收纳筐等,装备上都标有清晰的标记,便于多种型号材料的收纳和拿取。就这样,孩子们的游戏花样变多了,层次更深了,游戏水平直接升至2.0甚至3.0。
一日生活皆教育,一切活动皆游戏。我园的室内游戏也是遵循自主游戏的精神开展推进的,如我园的活动室非常宽敞,拥有充足的阳光、合理的布局,且不再划分固定的功能性区域,打破了区角之间的界限。我园还将“保持室内空间通透、活动无障碍、便于拿取材料和摆放幼儿作品”作为区角柜摆放原则。1.2 米以下的墙面和柜子全部用来展示孩子的游戏痕迹,包括游戏记录、值日打卡记录、美术作品等。我们还打造了区角超市,按类陈列材料,不定义材料的使用功能,让孩子们自主决定游戏材料、游戏区域、游戏内容和形式。
孩子的游戏从原来的固定类型发展成了极其多元化的游戏行为。在植物角,孩子们不仅养护植物,记录其生长,小班孩子还把用来做辅助材料的小石子拿到地上摆弄,使其变成了拼搭玩具,简单的材料在孩子的手中产生了神奇的效果。除此之外,我园在开展各项活动时,还将游戏精神放在首位。如元旦的赶集游戏传承了中华传统游戏的精神;六一儿童节的游园活动,与本土旅游资源相结合,将各乡镇的特色旅游项目搬进了幼儿园。
孩子们在这种全园上下充分开放的自主游戏环境中,提高了学习探究、语言表达、社会交往、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在每天日常游戏后的记录、分享、交流与碰撞过程中,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能力的学习者,愿孩子们都能在游戏中攀登属于他们自己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