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伯承
话题导入
梅尧臣在谈及诗歌创作时曾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其实也道出了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叙事时,辅之以适当的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情节展开、主旨呈现、氛围营造、背景补充等方面都会大有裨益。所谓“环境描写”,就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社会环境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其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既然环境描写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恰到好处的环境描写呢?
范本呈现
秋深了,晴朗的早晨,鸭子一半浮在水田里,一半栖在田埂上,已显得那样清冷;余下来的,还没有干透的谷草剁子,零落地立在那儿,也显得寂寥。几只白鹭倏地又飞起来,闪着白亮的翅膀,低低地划过田野……在这一片遥远的、磅礴的大山围着的坝子上,又一个年头算是过去了!
一年一次的,年轻的媳妇惠回娘家的日子到了。一年只有一次,婆婆暗中是这样规定的。哪一天才能上路呢?她不知道,也不敢打听。没有想到,今年婆婆却爽爽快快地要她在今天就动身。日子太平了,田土里有收成,婆婆好像也很高兴。
大清早她就起来挑水,想把家里那一口石板砌的水缸挑满,来答谢婆婆的恩情。那时,雾罩还大得很,现在呢,远远的扁担山虽然还望不见,但晨雾却不再是沉重的一片,已经浮动起来,变得灰白,对面的林子和人家的剪影已经清晰地透出来。
她立在水井边,把扁担横在手腕上。看得出来,她什么也没有想,她的一颗心,只是同这田野的早晨一样新鲜喽。婆婆没有像往年一样,在她要回娘家的时候用难看的脸色待她。她今天能宽宽心心地上路,日子能这样地呈现在她的面前,她就喜悅不尽了。
只一会,她就担好水桶,轻盈盈地顺着窄窄的田埂往回走。太阳虽然还看不见,却让人感到它正朝这一片坝子上走来。雾气也浮转得更快,乱纷纷的,好像很紧张,很快抵挡不住太阳的光亮了。猛地,她觉得肩头一阵温暖,一片光亮已经像水一样漫过去,她家的瓦檐、壁板和窗棂,还有旁边的牛棚和谷草垛子,屋后的那一片杂树林子,都浸在浅黄色的光亮里了。
——何士光《喜悦》
阳光透过玻璃落在课本上,被窗外的绿荫滤得只剩下碎影,像漾起一层浮金。老师像往常一样立于讲台,手持课本。“今天要讲的,是屈原的《离骚》。为了让大家更快地融入诗中的情景,我们先听一段朗诵。”说罢,点开了音频。
四周很安静,猛然间,耳畔响起了风声,那么紧,那么急,像是宣泄,像是倾诉,像是哀怨。浪一次又一次地撞在礁石上,咆哮着,颤动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低沉的吟咏声从背景声中浮现,在汨罗江水里浸泡后却显得这么无奈,这么悲伤。我抬起头,却只见老师缓缓地摇头,动作细微却像有心为之。
还是那风声,还是那涛声,唯一改变的,是那满腔的悲愤与无奈,在喉头化成了一声重重的叹息。我打了个寒战。老师突然开口:“大家注意感受,马上要到高潮了。”“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悲夫,你想挣扎,想反抗,在这工巧而背绳墨的泥沼里,在这昏暗而无人情的官场里,终还是失败了。“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举世皆浊你独清,众人皆醉你独醒。哀叹楚之命运,悲叹民之命运,你身为大楚之臣,却无计。朗诵声中,我突然明白了你的选择,想让自己的家国情永存,想让心中的汨罗江永存。浪水涛涛,滚滚而行,在那个奸污与欺诈永远也到不了的地方,永葆着你的昭质。
似乎看到你踱至崖边,面向西北,仿佛见到秦兵已渡过扬子江,长驱直入,往南方奔来,遍地烽火,四处狼烟,尸骨狼藉;洞庭湖上浊浪排空,玉笥山头乌云滚滚,脚下则是山摇地动;举首环顾,天是灰蒙蒙的,地是黑沉沉的……
于是你纵身一跃,一个生命陨落,一种精神升腾。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一位诗人,让一个民族用一个节日来纪念,他的声音怎不令人心动。因为,这既是属于他的悲情浪漫,也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悲壮浪漫。
〔四川绵阳东辰学校高2021级(14)班,蓝祎旻《心动的声音》〕
众说纷纭
王廷杰:《喜悦》描写了一个农村女性在庄稼秋收后,被允许回娘家的喜悦心理。喜悦是一种难以掩饰的情感,同时也难以言说。本文作者在处理这种情感时,巧妙地借助于环境描写,以景物来烘托心情。并且环境描写富有变化,不只是单纯地重复,很有典型性。
毛涵露:这种典型其实就是符合时代、背景、人物的环境营造。例如“水田”“鸭子”“田野”“大山”“坝子”等就是典型的乡村景观,为了体现“秋深”,作者用到了“干透的谷草”等意象暗示着丰收的景象。再如“她家的瓦檐、壁板和窗棂,还有旁边的牛棚和谷草垛子”,这种符合特定时代背景的社会环境描写也恰到好处,真实而不突兀。
贾儒:是的,本来是深秋季节,突然被允许回娘家,女主人公的喜悦不言而喻,“她的一颗心,只是同这田野的早晨一样新鲜”“雾气也浮转得更快,乱纷纷的,好像很紧张,很快抵挡不住太阳的光亮了”,以阳光驱散雾气这个秋日早晨的典型景象来凸显人物心里的“晴朗”。
杨昊鑫:蓝同学的这篇作文有很特点,将老师的朗读示范、自己的遐想和议论等融为一体,“风声”“涛声”等自然景象在作者的笔下具有了特别的情感,它们有力度,不断强化着一种悲壮的情绪。
熊乙建:是的。前面几位同学对这两个节选片段里的环境描写都分析得很细致。我现在想起汪老师在讲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对“风雪”这处自然环境和“古庙”这处社会环境的分析。正因为有环境描写的存在,我们才可能更好地感知人物形象、理解情节的发展变化,可见环境描写的重要性。
技法点睛
人物的活动离不开环境,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也是人物情感表达的基础。在写作时巧妙运用环境描写,会让文章内容更加丰富、饱满。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环境描写呢?
1.关注谋篇布局,清楚环境描写的定位
所谓谋篇布局,就是这一篇文章要写什么、表达什么,以及怎么写。如果是写景为主的文章,环境描写应该是其主要部分,贯穿全文;如果是写人叙事为主的文章,环境描写就应该是其中的点缀,用来串联情节、营造氛围等,精练且恰到好处。
2.调动多重感官,多角度再现审美感受
我们常见的感官有味觉、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在描写环境时,要善于灵活、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深刻、细致地再现环境。《喜悦》一文在这一方面就处理得很好,写眼前所见的秋景,有动态、静态、色彩和感受。
3.关注民风民俗,突出社会时代的特点
社会环境不只是单纯地再现家庭布局,它还可以关注民风民俗、反映社会真实情况。恰当的社会环境描写可以再现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时代背景,有利于增强叙事的真实性,从而强化表达效果。
4.发自真心真情,注重细节的真实自然
只有发自真心真情,写景才不会“违和”。作家格非说:“要写好风景,首先要立足‘情感。”要叙写自己的真情,这样因情造景就会真实自然。同时要注意对细节的打造,突出“此景”不同于“彼景”的特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