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热点
信息时代,万物皆媒。随着信息生产、传播、接收方式的迭代升级,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金话筒。不可否认,“自媒体”的蓬勃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减少了信息鸿沟。只不过,“自媒体”也具有天然的公共属性,理应承担相应的传播责任,恪守基本的伦理规范。
【热点1】
“自媒体”绝不能任性妄为
中央网信办2023年7月10日通报并下发通知要求加强“自媒体”管理,希望能够营造出更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让理性真实的声音成为新时代的“顶流”。
身处“万物皆媒”的时代,“自媒体”凭借其互动强、更新快、传播广等特点,吸引了大量受众,也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文化繁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自媒体”成为了很多城市出圈的利器。但同时,“自媒体”的发展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此次通过立标尺划界限,划定红线,划定边界,更加有利于“自媒体”良性发展,为绝大多数有責任、有追求、有品质的“自媒体”开辟一片蓝海。
◆解读
从“点”上看,这实际上是让“自媒体”运营者能够行稳致远;从“面”上看,则能够起到遏制“劣币驱逐良币”的作用,为优质“自媒体”的内容出圈营造一个更好的媒介生态。
【热点2】
治理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
在网络直播与短视频最初的“野蛮生长期”,涌现出各类“魑魅魍魉”。一些网络主播疯狂蹭热点,无底线追逐流量,沦为“流量乞丐”。从围观“流浪大师”,到追捧“窃·格瓦拉”,再到围堵“大衣哥”“拉面哥”等,无不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网络怪现状。
2023年3月,中央网信办部署“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从严打击发布传播谣言信息、有害信息和虚假信息的“自媒体”,严肃查处假冒仿冒官方机构、新闻媒体和特定人员的“自媒体”,全面整治蹭炒热点、博取流量和违规变现的“自媒体”。截至5月22日,重点平台累计清理违规信息141.09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92.76万余个,其中永久关闭账号6.66万余个,给违规违纪的“自媒体”以重击。
◆解读
对于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与时俱进完善立法立规十分必要。着力解决“自媒体”信息内容失真、运营行为失度等深层次问题,才能让海量信息更有质量,让“自媒体”真正诚然于心、取信于人。以法律树威立风,让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再无生存土壤,才能营造风朗气清的网络空间。
【热点3】
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
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全面升级了青少年模式,在丰富分龄内容的同时,对时间和功能进行科学限定,把使用难度降到最低门槛,让该模式真正成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保护盾”。同时,还会同相关部门对青少年沉迷短视频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调查报告显示,65.6%的受调查未成年人观看过短视频,20%的青少年表示“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沉迷短视频业已成为一些青少年面临的严重问题。
◆解读
有关部门和机构可免费向短视频平台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宣传正确的短视频软件使用方式,引导青少年科学理性使用短视频软件,提醒青少年注意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等等,为青少年提升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夯实基础。
【热点4】
数字化时代的利与弊
互联网、大数据的加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日新月异的数字生活。与此同时,短视频沉迷、游戏成瘾等现象,也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数字烦恼”。短视频的内容和类型都很丰富,既有生活的记录和抓取,也有类似原创短剧的展示,还有各种知识的普及,满足了很多人的好奇心。同时,视频的长度又非常符合注意力法则,往往具有顺畅的用户体验,手指一划就能切换内容。此外,短视频平台还能根据算法,按用户偏好推送相应的内容。对那些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的用户尤其是青少年来说,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造成了大量的时间浪费,工作、学习乃至休息时间被占用;专注力受到干扰,很难持续关注较长连续性的事情;观看大量无意义的内容造成生活本身的空洞化;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现实感欠缺,等等。
◆解读
青少年要养成更强的自主和自觉意识,形成正常多样的爱好和积极合理的交往,涵养更加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对于学习和工作的专注力,更加自信地拥抱正向、有更高文化含量的数字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