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升 王鑫与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为了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以下简称“德法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着力引导学生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南师大附小”)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铸魂行动”。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学科教学注入了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内涵。为了更加科学全面地发挥德法课程的教育价值,南师大附小努力找到理想信念教育与德法课程可以结合的关键点,实现学科素养培育目标和理想信念教育目标的共同达成。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德法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它“先天”融合了极为丰厚的理想信念教育底蕴,教师要把这些底蕴挖掘出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地学习。经过研究,我们发现这样的“融合点”并不少,如通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教学,引导学生明白“爱祖国必须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做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民,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自豪。本单元分别有“我爱家乡山和水”“家乡物产养育我”“可亲可敬家乡人”“家乡新变化”四个主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对家乡和国家的认同感。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源头活水。爱国爱家,正是新时代少年儿童需要具备的基本理想信念。
新课改一个基本的落脚点就是核心素养。从知识教育转向认知教育,从原来的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全面转向素养教育。南师大附小围绕立德树人总目标和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打破单一的学科思维壁垒,整合各门课程中重复交叉的内容,提炼理想信念教育主题,尝试以跨学科教学和大单元整合的方式开展综合化的校园学习行动,增强课程实施过程中“融通共铸”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如我们在教学一年级“爱我学校”这一单元时,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一:入学参观,我爱我校。师生携手参观校园,如教学楼、图书馆、医务室等。
活动二:我爱绘画,我爱我校。与美术课整合,画一画学校最美的地方,在全班展示;与音乐课整合,听一听、唱一唱校歌,开展校歌合唱比赛。
活动三:心中“有数”,我爱我校。我会数:我们班有多少人,校园面积有多大,学校有多少教师、多少班级、多少教室;我会算:我们每天要上多少节课,写多少作业;我会问:老师们每天共计上多少节课,改多少作业。
活动四:我是小小安全员,综合实践我能行。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配合,设计开展安全主题班队课,激发学生对校园安全问题的关注,让学校真正成为“我”的学校。
南师大附小通过跨学科整合,找到入学教育、数学课、艺术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的横向“跨界点”,由此赋予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空间,开拓全新的德法课程与理想信念教育融通共铸的行动新时空。
德法新课标强调“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南师大附小遵循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的形成规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共育”情境,进一步拓展德法课程与理想信念教育融通共铸的空间。校内外融通共育的教学实践样态正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应然样态,既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既基于课堂又超越课堂,既育他人又育自己。
在《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这样统筹安排:引导学生了解时间轴上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奋勇抗争的事迹,了解人民身上的革命精神,结合国家公祭日读本《血火记忆》的阅读,把课程学习和学校每年在12月13日开展的“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国家公祭日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又走到纪念馆现场瞻仰和参观,听讲解员介绍,感悟更深刻。在随后的诗歌创作、国家公祭日海报设计和社区宣传展示活动中,学生用不同形式表达不忘历史、珍视和平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的“入脑入心”是学生真懂、真信、真用的前提和基础,而“入脑入心”的前提是“教”“育”与“知”“行”的无缝对接。南师大附小的“铸魂行动”,从现有德法课程中挖掘理想信念教育的丰富资源,科学建构、统筹布局,并在课堂学习活动中适时加以整合,润物无声地开展综合化、跨学科的学习,进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检验,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