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殖场保育猪饲养管理的有效措施

2023-09-12 03:01张少侠
新农业 2023年15期
关键词:断奶猪舍机体

张少侠

(安徽省太和县关集畜牧兽医站,安徽 太和 236600)

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业的科学发展,生猪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养殖过程中保育猪阶段的养殖至关重要。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是仔猪由断奶向育肥阶段过渡的重要时期。养殖过程中,保育猪机体各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对环境的耐受能力较低,任何条件的改变都有可能会导致其出现应激反应,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做好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减少机体应激,完善疾病防治是促进保育猪管理的重要措施。

1 保育猪饲养中出现的问题

1.1 断奶不科学

仔猪断奶时并未采用科学、系统的断奶方案。养殖人员未根据仔猪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断奶方法。因此,对仔猪和保育猪的生命健康安全无法保证。断奶前后,养殖人员未加强对仔猪机体健康状况的管理,导致仔猪出现食物抵触反应。此时若未及时处理,会造成仔猪营养不良。断奶后长期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下还会影响仔猪身体健康。

1.2 营养摄入不科学

保育猪在断奶后,养殖人员对其营养摄入并不关注。由于饮食的改变,大多数仔猪在断奶后易发生营养不良,饮食的改变还易造成肠道功能被破坏,导致保育猪免疫力下降,进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一旦出现流行性疾病,保育猪自身无法抵御病原体的感染,进而危害健康。同时消化道被破坏,导致其消化功能减弱,造成大面积腹泻现象的发生。

1.3 管理理念落后

保育猪饲养管理过程中,大部分基层养殖户存在管理理念过于传统的现象,管理过程中容易忽视重要问题。这些饲养管理人员科学管理意识不足,对保育猪只进行简单的饲养管理,造成保育猪生长状况不佳。另外,由于管理人员未经过科学、系统的培训,不了解现代化饲养设备,过度重视后期经济效益,前期投入较低,养殖环境较差。

2 饲料管理措施

2.1 严控饲料品质

规模化养殖场内生猪养殖过程中应保证饲料品质,这是确保生猪健康生长的基础。保育猪对饲料品质要求较高,养殖人员应严格把握好饲料品质,选择优质的饲料饲喂。保育猪饲养过程中,饲料质量决定机体健康状况以及后期肉品质。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饲料的储存工作,保证原料新鲜、优质,防止因储存不当造成饲料发霉、变质。保育猪在采食变质的饲料后采食量会降低,肠功能破坏,甚至危害身体健康。另外,发霉、变质的饲料还会造成保育猪机体器官损伤,甚至造成死亡。劣质饲料无法满足保育猪的生产需求,会造成保育猪生产性能降低,养殖周期延长,经济效益下降,严重阻碍养殖场发展。

2.2 保证营养供给

保育猪生长发育速度较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较高。因此,养殖人员挑选日粮时应选择消化率高、营养含量丰富的日粮,避免造成其消化不良,影响生长发育。饲喂过程中,养殖人员应做好饲喂时间的记录,保证料槽不断料。同时还应做好饮水的供应。尤其冬季应提供温度适宜的饮水。保育阶段前3天,养殖人员应保证仔猪饮水量在1公斤左右,随后逐渐增加饮水量,直至保育猪体重达到10公斤时,日饮水量维持在1.5~2公斤。若保育猪饮水不足,会导致其采食量下降,生长发育减慢。为了减缓断奶后仔猪的应激反应,养殖人员可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从而提高仔猪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换料期间应做好饲料的过渡工作。饲喂一周乳猪料,随后减少乳猪料的用量,直至改成仔猪料,防止因突然更换饲料导致胃肠道不适。保育猪饲喂时间、次数应固定,通常每天饲喂6次。同时在仔猪断奶后1~2周应采用限量饲喂方式,断奶3周后可自由采食。

3 饲养管理措施

3.1 保证环境适宜

科学的饲养环境是保证保育猪良好的健康状态的关键。首先,养殖人员应严格控制猪舍内环境温度。由于保育猪机体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外界环境温度较为敏感,缺乏一定的耐受力。因此,夏季应做好猪舍的降温防暑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保证猪舍内温度维持在26~28℃。同时,还应做好舍内的通风工作,防止猪舍内空气质量差,大量有害气体危害保育猪呼吸道,造成呼吸道疾病高发。除此之外,还应保证饲养密度合理。根据季节等因素及时调整饲养密度,冬季可提高饲养密度,夏季可适当降低。

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还应保证饲养环境干净卫生,可使用高压水枪等清洗设备清理猪舍地面、墙体等。每日定时对猪舍内的粪便、尿液等污染物进行清理,同时为了防止仔猪在污染物上活动,在清理时还可喷洒仔猪干燥剂。养殖过程中应做好猪舍内外的消毒工作,定期杀菌消毒和有效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降低猪身及周边环境内病原体数量,从而降低疾病发生概率。养殖人员应定期对猪舍及周边环境以及饲养工具进行杀菌消毒,并定期对保育猪进行清洗,从而提高消毒效果。另外,还对进出养殖场的车辆及工作人员进行消毒管理,养殖期间应采用封闭式管理模式,尽量减少人员及车辆流动,从而降低安全隐患。保育猪在出栏后,养殖人员还应对猪舍进行全面的消毒和清洗。猪舍在消毒、空置7天后可转入新的保育猪。

养殖过程中应保证各类饲养管理设备齐全。首先,养殖前应对猪舍内的饮水器、料槽、保温设施、风机等进行检查,保证其能良好运行。在设备无任何异常情况下方可转入保育猪。养殖过程中,一旦设备发生异常,应立即进行维修和更换。

3.2 做好分群管理

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除做好饲养环境的控制外,还应做好保育猪的分群管理工作。根据保育猪体重、生长状况等,将年龄、体况基本相同的仔猪放于同一栏舍内进行饲养。分群通常在晚上进行,白天保育猪较为活跃,分群会造成机体应激。分群工作完成后,养殖人员还应加强对保育猪的观察,防止其因环境改变出现应激反应。若出现应激则应立即进行处理。

4 疾病防治措施

4.1 加强免疫预防

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做好保育猪的疾病免疫工作至关重要。加强免疫预防,可有效提高仔猪身体健康状况。养殖过程中,做好疫苗免疫工作可有效降低疾病发生概率。疫苗接种过程中,保育猪容易发生应激反应,因此,养殖人员应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保育猪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或季节常见疾病发生规律,进而采取科学的疾病防治方案,有计划地进行免疫预防。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免疫防治档案,保证所有保育猪均接种疫苗,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

4.2 做好药物保健

规模化养殖过程中,传染疾病的发生可对养猪业发展造成严重的打击,严重限制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主要以提高保育猪自身抗病力为前提。养殖期间,养殖人员可通过药物保健方式提高保育猪机体抵抗力,从而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对于3~4周龄的仔猪可在日粮中添加新霉素和多西环素,连续饲喂一周可有效预防大肠埃希菌病的发生。同时,也可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从而提高仔猪抵抗力。保健期间,养殖人员还应加强对猪场的观察。根据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及时做好科学预防。同时做好栏舍内的消毒工作,提高矿物元素含量,从而避免病原体的入侵。为了有效避免保育猪应激反应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在转入保育舍后应在日粮中添加抗菌类药物。同时,对于两月龄的保育猪还应进行驱虫。

综上,保育阶段是生猪养殖的重要阶段。做好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可有效提高保育猪的生产性能以及机体健康状况,这对于提高养殖场养殖经济效益非常重要。养殖人员可通过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不断促进保育猪生长发育,进而推动养殖场发展。

猜你喜欢
断奶猪舍机体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