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荣
彭尔瑞,王春彦,尹亚敏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兴修水利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但是农村地区不同地域自然条件各异,水资源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如果不能合理利用水资源,就会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甚至引发灾害,影响乡村振兴。 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地区需要加强水利建设工作,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水资源,使其成为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
《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一书针对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具体问题,结合水力学和水土保持相关内容,考虑农村实际情况,注重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通俗易懂,可供基层农村水利非专业人员或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者学习参考。 全书共有八章:第一章为绪论,指出研究背景和全书大致内容;第二章结合水库、大坝、灌区、灌排渠系、田间工程、水库工程实例分析介绍农田水利工程;第三章介绍了“五小”水利工程,包括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第四章介绍了几种节水灌溉技术;第五章阐述了农村不同地域水土保持建设与管理的内容;第六章介绍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基本内容;第七章以云南省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为例分析了农村水利管理体制;第八章介绍了相关法律法规。
水利工程建设利国利民,农村地区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处理好当地复杂的水资源供求关系,立足当地实际,不断加强水利建设,加大水利建设投入,使水资源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 基于此,本文探讨通过加强水利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
第一,立足实际,制定规划。 首先,制定水利建设规划,要做好区域水资源调查工作,组织水利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各地区调研,获得基础数据,根据当地条件和水资源状况,制定水利建设规划,指导水利工程建设。 其次,根据规划明确水利建设目标。 其一,水利建设规划要有明确的生态目标,一方面不能破坏生态平衡,另一方面要实现部分区域生态恢复。 其二,水利建设规划要保障区域内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其三,水利建设规划要重视人畜饮水安全。 其四,水利建设规划要实现区域水资源均衡,解决水资源短缺地区用水问题。 最后,农村地区水利建设要制定总体规划和阶段性计划,明确每年任务指标,推进规划逐步落实,最终实现总体规划目标。
第二,因地制宜,合理建设。 农村地区要因地制宜,结合地形情况合理建设水利设施,服务乡村振兴。 一是平原地区:平原地区水流平缓,水利建设以防洪、灌溉为主要目标,防洪方面要有充足的泄洪区和防洪保护区,保护基本农田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灌溉方面要采用先进灌溉技术,如低压管道灌溉节水技术等,节约水资源,同时还要建设农田配套灌溉设施。 二是山丘地区:山丘地区水资源类型多样,但是开发利用程度低。 山丘地区水利建设以保障生产生活用水为建设重点,修建机井、水池、水窖等水利基础设施,拦截地表水和雨水,解决农民生活用水困难问题,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同时,山丘地区水利建设要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第三,优化政策,提升效率。 水利建设离不开政策作保障,农村地区加强水利建设,要有相应的扶持政策,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效率。 首先是资金投入政策。 水利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农村地区要灵活筹措资金,建立国家、地方、集体三级水利建设资金体系,保障水利建设有充足资金。 部分地区还可尝试建立水利建设多渠道投资制度,吸引企业资金建设水利设施。 其次是分级分段建设政策。 为保障农村地区水利工程建设效率,各地区可尝试分级分段建设,根据工程大小和难度分配任务,由多个受益区联合修建,以加快建设进度。 再次是考核政策。 水利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应将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地区各级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促使领导干部重视水利建设,加快农村水利建设进度。 最后是奖惩政策。 适当奖惩能够激发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农村地区水利建设,各地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对水池、水窖等水利设施建设给予一定补贴,鼓励农民参与水利建设,同时对在水利建设中消极怠工的工作人员进行惩处,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步伐,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第四,强化管理,依法建设。 水利建设离不开管理,农村地区水利建设管理要依法进行。 首先,要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使人们知法懂法。 各地区要综合利用电视、网络等现代化传媒手段,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水资源保护和水利建设方面的法律意识。 其次,要重视依法行政,水利建设要符合国家基本政策、法律法规要求,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要有相关资质,水利部门要依法管理,完善水行政执法体系,确保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实施,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