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体表软组织包块的鉴别诊断分析

2023-09-12 02:07姚方一项玉平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17期
关键词:体表包块良性

姚方一 张 颖 项玉平

(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00 )

现阶段,体表软组织包块(Body surface soft tissue pack)在临床较为常见。 体表软组织包块是一种常见软组织病变,指位于皮肤、皮肤附件(毛囊、汗腺、皮脂腺等)、皮下组织等部位的体表肿块。 近年来,随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肌肉、外周神经、肌腱、韧带等体表软组织受累性疾病发生显著升高。 临床中,体表软组织包块的原因较多,如:直接/间接创伤、劳动过度、肿瘤等。 而且体表软组织包块的种类较多,临床表现、危害程度等均存在明显差异。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日渐关注自身健康,进而提高体表软组织包块的认知与关注度。体表软组织包块常见症状表现有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由于体表软组织包块的病理表现较为复杂,且包块有良性、恶性2 种性质,同时良性包块与恶性包块的预后效果差异较大,进而增加临床诊断难度,导致其出现较高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因此,需积极鉴别诊断,以制定标准治疗方案,满足临床治疗需求[1]。 病理组织诊断为该病主要鉴别诊断方法,但检查方案属有创治疗方案,且病理形态较为复杂,诊断用时较长,术前诊断较为困难,难以满足临床快速检出需求。 对此,临床常用影像学检查技术对体表软组织包块患者病情进行诊断,但大量国内外文献均未表明最佳、最准确的影像检查技术。 超声诊断为肿瘤疾病重要影像学检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无辐射性、检查费用低等优势,通过对肿瘤内回声、肿瘤边缘形态、血流动力学变化等,进行肿瘤良恶性质鉴别诊断,其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进一步提升诊断质量[2-3]。 而且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还能较好地显示包块囊性病变,并指引临床医师活检,进而为体表软组织包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现已成为体表软组织肿块的有效临床检查手段。 为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1 月—2021 年5 月收治的124 例体表软组织包块患者(129 个软组织包块)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病理组织诊断,分析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诊断价值,旨在为体表软组织包块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丰富的参考内容。 详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1 月—2021 年5 月收治的124例体表软组织包块患者(129 个软组织包块)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71 例(57.26%)、有软组织包块73 个(56.59%),女性患者53 例(42.74%)、有软组织包块56 个(43.41%);年龄最小2 岁,最大71 岁,平均年龄为(46.68 ±3.57)岁;包块直径最短0.5 cm,最长15 cm,平均包块直径为(5.51 ±1.30)cm;病程最短1 天,最长12 年,平均病程为(2.00 ±0.41)年。 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会批准。(1)纳入标准:①体表可触及包块;②均同意接受包块病理组织检查,确定为良性包块与恶性包块;③对研究知情同意,并在研究人员指导下,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④能配合检查体位的患者。 (2)排除标准:①疝气引发的包块;②浅表器官,如乳腺、睾丸等部位包块;③单纯淋巴结肿大、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④肛周脓肿引发的包块;⑤其他原因引起的包块;⑥病理检查未明确病灶类型;⑦其他严重皮肤疾病;⑧拒绝参与研究、依从性较差或中途退出研究;⑨一般资料和临床检查资料不全;⑩精神类疾病。

1.2 方法

仪器设备:东芝aplio 400 彩超机。 频率:7 ~17 MHz。方法:固定选择2 名资深超声诊断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 首先,根据患者肿块实际位置,指导患者取合适检查体位。 检查前,先用手触摸患者病变位置,有助于明确病变位置,充分暴露包块,在包块处涂抹耦合剂,以二维高频超声检查,多角度、多方位、多切面进行探查,了解患者包块基本信息,包括回声、钙化、大小、边界及与周边组织关系等,观察并记录肿块大小、实际位置的位置关系。 使用加压触摸方式,观察肿瘤位置漂浮情况,肿块弹性及肿块内血流信号变化情况。 针对肿块较大的患者,为观察期内部现象,建议采取双幅拼接方法。 随后,转变为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形式,在包块部位以纵、横切面交叉检查,观察包块及周围组织血流分布情况[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 RI)]。 对将患侧与健侧作比较,将获取图像以双幅模式显示灰阶图、血流图,准确记录包块检查信息。

1.3 观察指标

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诊断内容包括包块边界、后方回声衰减、血流信号。 以Adler半定量法进行血流信号分级[4]:0 级:包块内未见血流信号;1 级:包块内见1 ~2 个细棒状、点状少量血流信号;2 级:血流信号较1 级增加1 ~2 个血流信号信息或存在1 条血管(长度≥1/2 包块直径);3 级:血流信号≥5 个,或存在2 条血管(长度≥1/2 包块直径);阳性标准:血流信号2 级、3 级,或PSV >20 cm/s,RI >0.7;由2 名医师共同诊断,取一致性意见;与病理组织诊断结果相比,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患者所获取的所有数据,均以SPSS24.0软件统计进行分析研究。 其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结果

本研究124 例患者,129 个包块,均接受病理组织诊断,结果显示:129 个包块中,良性(阴性)包块17 个,占比为13.18%(17/129);恶性(阳性)包块112 个,占比为86.82% (112/129)。 (1)良性包块中:①实性包块有10 例,占比为58.82%(10/17)。其中:脂肪瘤5 例,占比为29.41%(5/17);神经鞘瘤1 例,占比为5.88% (1/17);血管瘤1 例,占比为5.88% (1/17); 骨软骨瘤1 例, 占比为5.88%(1/17);纤维瘤1 例,占比为5.88%(1/17);结节病1 例,占比为5.88%(1/17)。 ②囊性包块有7 例。其中:藏毛窦1 例,占比为5.88%(1/17);腘窝囊肿1 例,占比为5.88%(1/17);腱鞘囊肿1 例,占比为5.88%(1/17);表皮样囊肿1 例,占比为5.88%(1/17);皮脂腺囊肿1 例,占比为5.88%(1/17);结节性筋膜炎1 例,占比为5.88%(1/17)。 (2)恶性包块中:①实性包块109 例,占比;其中:转移性腺癌19 例,占比为17.43%(19/109);恶性纤维组织瘤12例,占比为11.01%(12/109);脂肪肉瘤6 例,占比为5.50%(6/109);腺泡细胞癌3 例,占比为2.75%(3/109);胸壁恶性黑色素瘤3 例,占比为2.75%(3/109);上皮样软组织肉瘤10 例,占比为9.17%(10/109);神经源性恶性肉瘤6 例,占比为5.50%(6/109);鼻咽癌颈部转移6 例(非淋巴结肿大),占比为5.50%(6/109);侵袭性纤维瘤病9 例,占比为8.26%(9/109);横纹肌肉瘤6 例,占比为5.50%(6/109);隆起性皮纤维肉瘤12 例,占比为11.01%(12/109); 滑膜肉瘤 17 例, 占比为 15.60%(17/109)。 ②恶性包块:囊性1 例,占比为0.92%(1/109),属于囊肿恶性变,存有典型软组织包块的超声声像图。

2.2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出良性包块112(85.27%)个,占比为82.27%(110/129);恶性包块15(11.63%)个,占比为11.63%(15/129)。 其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90%(125/129)、98.21%(110/112)、88.24%(15/17)。 见表1。

表1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n)

2.3 不同性质包块超声特征检出率

良性包块边界检出57 例,占比为51.58%(57/110)。 恶性包块边界检出9 例,检出率为60.00%(9/15)。 恶性包块边界检出率为60.00%,与良性包块51.82%相近(P>0.05)。 良性包块后方回声衰减检出13 例,占比为11.82%(13/110)。恶性包块后方回声衰减检出11 例,占比为73.33%(11/15)。 恶性包块后方回声衰减检出率为73.33%,较良性包块11.82% 高(P<0.05)。 对照组0 级60 例,占比为54.55%(60/110);1 级41 例,占比为37.27%(41/110);2 级8 例,占比为7.27%(8/110);3 级1 例,占比为0.91%(1/110)。 观察组0 级0 例,占比为0.00%(0/110);1 级1 例,占比为6.67%(1/15);2 级6 例,占比为40.00% (6.15);3 级9 例,占比为60.00%(9/15)。 恶性包块血流信号中2 级、3 级占比分别为40.00%、60.00%,较良性包块7.27%、0.91%高(P<0.05)。 见表2。

表2 不同性质包块超声特征检出率(n,%)

2.4 不同包块性质血流信号特征

良性包块PSV 为(16.21 ± 2.36)cm/s,RI 为(0.61 ±0.23)。 恶性包块PSV 为(29.30 ±3.07)cm/s,RI 为(0.76 ±0.15)。 恶性包块PSV、RI 水平较良性包块高(P<0.05)。 见表3。

表3 不同包块性质血流信号特征(±s)

表3 不同包块性质血流信号特征(±s)

包块性质例数PSV(cm/s)RI良性11016.21 ±2.360.61 ±0.23恶性1529.30 ±3.070.76 ±0.15 χ219.4022.451 P<0.0010.016

3 讨论

体表软组织包块发生原因与劳动过度、外伤、出血性疾病、感染等因素相关,表现为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若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延误患者病情。 体表软组织具良、恶性质之分,需明确包块性质并实施针对性治疗方案,以保证治疗需求。 研究显示,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体表软组织包块发病率增加,且逐渐趋于直线递增趋势,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 由于多数体表软组织包块患者的包块位置较为表浅,较容易被发现,因此患者通常较早进展。 多数患者就医时,均存在程度不一的肿块症状。 倘若肿块较小,极易存有较长时间,而且部分患者因肿块疼痛、出血等影响外在形象后不得以入院时间。 此外,部分患者还会因为颜面部位病变而出现色素沉着、或是色素沉着加重等情况,影响患者美观,进而就医。现阶段,随着体表软组织包块患者人数的增多,临床格外关注体表软组织包块的正确诊断方式至关重要。

随着影像学技术水平发展,超声等影像学技术已经不断优化和改进,并在临床获取了较好的诊断效果。 超声为该病主要诊断方案,具无创、可重复、操作简单、诊断用时短等优势。 在对体表软组织包块诊断中,通过二维超声诊断,可明确包块特征,包括肿块大小、边界、回声等。 但相关研究显示,超声诊断无法明确肿块内外血流情况,对良恶性包块血流分级诊断价值不高,极易造成临床误诊,影响疾病确诊。 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是近年来逐渐用于临床的新型检查方式,具有分辨率高、探头频率高等优势,能清楚显示血流信号,实施动态性、任意切面扫描,且不易受到体表组织及周围脂肪层影响,是临床体表软组织包块检查的有效手段,广泛用于诊断供血丰富、有大量新生血管生成的恶性包块。 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可通过分析包块内、外血流信号,进行包块良恶性质判断,有效提升体表软组织包块良、恶性的确诊率[5-6]。 增加扫描频率,可进一步提升获取图像分辨率,能明确肿块大小、具体位置、包膜情况等信息,保证诊断质量。 同时,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还能判定包块血流形态、位置深浅等情况,有助于医师掌握体表软组织包块的病变情况,能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本次研究,对124 例患者均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其诊断准确率、 灵敏度、 特异度分别为96.90%(125/129)、98.21% (110/112)、88.24% (15/17)。可见,与病理组织诊断结果相比,其最终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较为理想,提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切实可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将其作为体表软组织包块诊断方法,方便临床医师分析病情。 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首选利用二维超声检查,能对患者组织结构进行了解。 随后通过血流显像仪等,进一步获取血流信号情况,进而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鉴别与诊断。 分析本次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出现误诊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包块声像图,多数情况下缺乏无差异性区别,导致对体表软组织包块病理诊断较为困难。(2)同部分良性包块相比,部分恶性内部、后部回声、边缘等改变,二者并无明显差异性。 而且部分恶性包块缺乏规则性,不能均匀分布,组织来源复杂且广泛等特点,故其超声诊断符合率不高,进而有效减低超声诊断符合率。 (3)体表软组织包块存在很多不同类别,症状表现较为复杂,导致其难以定性诊断。而且部分患者合并出血、炎症等,可在一定程度影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性,提高误诊率。 因此,在体表软组织包块的超声鉴别诊断中,需要根据上述特点,联合临床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而有效降低误诊率,提高临床诊断效果。 在对良恶性质包块鉴别诊断中发现,不同性质包块在后方回声衰减、血流信号检出率中均存在明显差异,且血流信号特征中,恶性包块出现PSV、RI 水平明显增加情况。 提示:恶性包块血流呈现高速高阻状态。考虑原因为,恶性包块生长速度较快,其对血液需求量较大,因此内部血流信号检出率较高,但因包块内部新生血管数量丰富,血管内径、形状影响正常血流状态,出现RI 水平升高情况[7];而包块密度增加,会出现后方回声衰减情况,这也是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体表软组织包块的病理学基础。 因此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不同性质包块会出现明显影像学差异[8]。 根据本研究结果发现,相比良性包块,恶性包块体积较大,边界较模糊,边缘缺少规则性。 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对恶性包块的丰富血流信号予以清楚显示,考虑与恶性包块,主要由坚硬病变组成组织有关[9]。 而且恶性包块细胞在一定原因作用下,促血管生成因子释放,具有促进毛细血管生成的效果。 为提高恶性包块的生长速度,其内部必须富含丰富的血液供应,此为当前临床影像学对体表软组织性质鉴别诊断的病理学基础[10]。 由于恶性包块内血流丰富,故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探及较为明显的动脉血流信号。 而且管细、数目多等。 因此,在软组织肿块良恶性鉴别中,根据包块内部血流特点及血流灌注情况,能对其进行有效的鉴别与诊断。

综上所述,体表软组织包块诊断中,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效果良好,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等优势,而且并不给患者造成痛苦,有助于临床医师区分体表软组织包块的良恶性,是临床体表软组织包块诊断的首选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但是虽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高频探头清楚显示体表组织疾病病变器官血流情况,进而判断包块性质,但是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仪器要求加高,如:仪器增益、焦点等,均会影响包块图像的清晰度和血流动力学。

猜你喜欢
体表包块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为什么动物可以甩动身体把自己甩干,人类却不能?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磁共振病灶体表定位贴及临床应用研究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脂肪抽吸术在体表脂肪瘤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