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美食食谱吸引力与影响力探索研究

2023-09-12 11:26:44古佳根曹雯任子航蒋祖庆黄蕴雯
食品界 2023年9期
关键词:古籍美食公众

古佳根 曹雯 任子航 蒋祖庆 黄蕴雯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和多种多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但是时代变迁使得许多历史传统美食逐渐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隐去。本项目以寻找历史古籍中的传统美食,并把这些美食食谱进行整理和发扬光大为根本出发点,发掘中华传统美食背后的历史故事或历史典故,建立起科普性、趣味性、知识性相综合的公众号。

1.“历食”美食食谱公众号项目实施情况

1.1“历食”美食食谱公众号简介

“历食”美食食谱公众号是由本团队创设的古籍美食食谱分享平台,以“拂去古籍食谱尘埃,重振中华文化荣光”为理念,进行古籍美食食谱整理分享科普。

团队将继续推出高质量内容,并提高运营规模和营销力度,努力打造出一个高质量的古籍美食分享平台,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和提高国人文化自信贡献青春力量。

1.2“历食”美食食谱公众号内容定位

1.2.1紧密围绕目标群体

“历食”美食食谱公众号根据平台调研,了解平台目标群体并锁定为三类:一是对古代美食感兴趣的美食发烧友;二是有烹饪需求的厨房达人;三是历史爱好者。

在调研和锁定目标群体后,完善推文内容,精准抓住用户需求并进行精准推送。除此之外,精准锁定目标群体后,还可以据此展开更加精准科学的营销策略,与用户进行有效和谐的互动,提高用户粘性和用户体验感。

1.2.2明确内容产出目标

公众号于每期围绕一个古籍佳肴展开,不仅向用户推广古籍美食食谱,还要推出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以美食为起点进行文化输出,提高国人文化自信乃至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团队进行内容输出的同时,也将征集用户的反馈美食图片以及感想,做到平台与用户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

1.2.3坚持全程独立原创

公众号将坚持全程独立自主进行工作。每期推文内容都将由成员独立整理制作成符合现代阅读习惯的食谱,形成推文发布。

1.3“历食”美食食谱公众号内容构成

“历食”不仅关注“美食”,还注重发掘其背后的文化和故事,力求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美食,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取此类美食的食谱,以便于在家中尝试制作出古人同款珍馐。在读者感受中华传统美食的同时,也让其背后发人深省的经典历史故事绽放异彩,从深层次、新角度体会中华美食文化,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因此,作为美食烹饪及历史知识等信息传播、分享和交流的社交平台,“历食”美食食谱公众号将“美食”和“历史”作为内容构成的两大立足点,内容主要由古籍美食食谱、美食历史故事、美食成品征集分享及软文硬广等板块组成。

1.3.1古籍美食食谱

古籍美食食谱是“历食”美食食谱公众号标新立异的重要组成成分,寻觅挖掘历史上的美食食谱,尝试进行美食还原也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途径之一。不仅如此,新颖的尝试角度和市场蓝海的开发也会吸引更多人的注意,成为公众号的一大卖点。

古籍美食食谱多从社会生活史、地方史籍、古代小说、考古发掘以及古代文人墨客的诗作文集中进行提取和考究,进行资料梳理汇总后,将美食的制作技艺整理成方便理解和操作的现代食谱。

1.3.2美食历史故事

美食历史故事是“历食”美食食谱公众号内容的一大构成部分。采用以“美食故事志”专题的方式进行文章推送,涉及多种类型,包括饮食风尚来历、与历史名人有关的美食故事、与中华传统节日节气有关的美食故事、宫廷美食故事、民间美食故事以及美食传说故事等。

1.3.3美食图片征集分享

美食成品征集分享板块是“历食”美食食谱公众号内容实践环节和用户之间互动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受众群体之间的聚会沙龙。

用户基于古籍美食食谱进行实操的美食成品和制作经验会在此板块展出和公布,给乐于烹饪的用户提供了一个展示作品、交流经验、解决实操困难的平台,也使古籍美食食谱有了更真实丰富的呈现,加强了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促进用户活性,有利于公众号的可持续发展。

2.“历食”美食食谱公众号吸引力分析

“历食”美食食谱公众号是针对历史发烧友和美食爱好者的线上分享、学习平台,因此本公众号的吸引点主要在于历史美食的趣味性和历史美食现代化的可操作性。

2.1核心用户粘性

本文中的核心用户是指对公众号保持高度关注和积极互动的用户,主要通过点赞、评论、分享、阅读完成度、在线时长等多个维度判断。主要从用户需求、推送內容、用户体验三个角度增加用户黏性。

在用户需求方面,公众号抓住了历史美食这一关键,从研究古谱和烹饪美食两个角度出发,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在内容推送方面,公众号根据阅读数据和问卷调查分析用户的偏好,提升相关内容的数量和质量,从而达到提升用户粘度的目的。而在用户体验方面,一是增加公众号与用户的互动,可以定期开设用户反馈活动,做到内容与用户“对话”;二是增加用户之间的有效交流,与其建立较为稳定的情感链,以维持和提高用户黏性。

2.2文章内容吸引力

紧密围绕内容生产对象,公众号内容以探寻传统美食为主,研究古籍食谱,并根据实验和调查简化出适合现代生活的烹饪菜谱。定期组织用户反馈改进意见,增加与用户的互动和明确公众号的定位。坚持垂直内容生产方向,着重发展公众号中历史的因素。

推文内容主要分为古代食谱分享、现代化食谱分享和食谱历史背景介绍这三部分,第一部分保持历史的特点,第二部分以可操作性强为目的,第三部分则是重点深化内容的历史深度和广度,在科普的同时让用户体会到实践的乐趣和了解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2.3内容立意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学习中国传统优秀美食,打造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新传统美食是“历食”公众号的主要发展方向。本公众号充分发挥历史专业素养,寻找并研究古代食谱,在拥有一定烹饪知识的情况下,将古谱现代化,找到适合现代生活的烹饪新方式,既起到了科普历史饮食文化的目的,又做到了与现代相结合的新发展。在弘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的同时,将爱国精神根植于人们心中。

3.“历食”美食食谱公众号影响力展望分析

3.1核心用户管理促进公众号发展

美食公众号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历史爱好者、有做饭需求的年轻人以及对中国古代美食感兴趣的美食发烧友,并对本公众号有深入了解的核心用户。

3.1.1定期对核心用户进行回访

由于核心用户的文化水平、生活阅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其素质不同,因此,定期对核心用户进行拜访,便于对公众号的监督和考核,让核心用户与公众号之间的情感联系加深,使核心用户感受到被重视,“忠诚度”大幅提升,提升传播广度和深度。

3.1.2设立“核心用户咨询中心”

核心用户在利用公众号资源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因此就需要公众号提供有效的帮助。因此,公众号应该设立“核心用户咨询中心”,建立广泛有效的沟通咨询通道;同时开展相关活动,提升核心用户的获得感和信任感,也可有效促进公众号的宣传推广。

3.1.3情感关怀式管理

要把核心用户当作家人来对待。“历食”美食食品公众号对核心用户的留存通过情感关怀来实现,也就是将一定的特制文章或小故事发送给核心用户,既可以增强核心用户同公众号的联系,也可以通过核心用户进行积极宣传,核心用户将本公众号推荐给其亲朋好友,进行更加高效地宣传。

3.2活动营销配合扩大公众号影响力

公众号的运营要是只依靠内容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在本公众号采取活动营销方式的基础上,还应通过线上或者线下的活动以达到扩大知名度和增加粉丝数量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营销活动形式就是“集赞有礼”,这种营销操作简单,过程也不复杂,却能吸引大量的人员加入活動中。当然这是对于普通用户的一些营销方式,在与普通用户互动的基础上,“历食”美食视频公众号还应该加强与核心用户之间的交流,通过举行线下交流会、运用抽奖活动等方式,保持核心用户对公众号的“忠诚度”,使得公众号的营销工作展开更顺利。

3.3公众号促进文化传播和文化自信

3.3.1促进饮食文化的传播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我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不同的地区都有着自己的地方特色美食,相关美食科普类公众号将不同时代的美食与文化进行传播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中国,美食不仅仅局限于一道菜,更加重要的是意味着亲情和友情的羁绊。美食公众号在制作的过程中就可以将菜品和人文相结合,使一道道佳肴更具丰富的情感和人文价值。

3.3.2提升国人饮食文化自信

当今社会的人们深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在信息接收和学习过程中不断对饮食文化有更新的认识。通过食谱内容输出,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学习和认同不断加深。这不仅能帮助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可增加国人对于我国悠久的美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心。

3.3.3提升饮食文化内涵

我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称号,在日常就餐过程中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餐桌礼仪,这就需要我们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理念。美食类公众号通过对餐桌礼仪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可以有效增加人民的餐桌礼仪知识和大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结语

微信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也将推动世界向更高规模和更加高效便利的信息时代发展。借助公众号平台进行内容建设和文化输出,帮助中华传统文化在21世纪洗尽蒙尘而重新焕发生机是“历食”美食食谱公众号的初心和目标。

本文旨在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论述其目前的发展进度和不足,讨论其改善不足的可行性建议和未来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历食”美食食谱公众号要想杀出重围,除了依托其独特的立项角度和高质量的原创内容,还要借助多样的宣传手段和建设方式。在未来,“历食”美食食谱公众号将倾听时代脉搏,锁定时代需求,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振兴以及国人文化自信的建立贡献出一份青春力量。

基金项目:

重庆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S202210637002)。

作者简介:

古佳根(1996-),四川乐山人,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辅导员。

曹雯(2002-),四川成都人,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本科生。

任子航(2002-),山东聊城人,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本科生。

蒋祖庆(2002-),重庆万州人,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本科生。

黄蕴雯(2002-),浙江嘉兴人,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本科生。

猜你喜欢
古籍美食公众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天一阁文丛(2020年0期)2020-11-05 08:28:06
公众号5月热榜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天一阁文丛(2018年0期)2018-11-29 07:48:08
美食大作战
儿童绘本(2017年10期)2017-07-05 18:38:01
我是古籍修复师
金桥(2017年5期)2017-07-05 08:14:41
美食
Coco薇(2017年6期)2017-06-24 23: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