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的数字化建设与发展

2023-09-12 02:46:38陈岚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2期
关键词:美术馆数字化数字

美术馆的数字化建设与发展是当今文化艺术领域的重点发展项目之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让美术馆为观众提供更为先进、多样化和立体化的展览,丰富参观者的观赏体验。在新时代背景下,现代美术馆应积极应用数字化技术完成数字化转型,同时结合数字化美术馆特点做好运营管理工作,以促进美术馆的现代化发展。本文主要对现代技术在美术馆数字化建设中的应用以及美术馆数字化建设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对其进行管理与运营。

1 现代技术在数字美术馆建设中的应用

技术革新深刻地影响着数字美术馆的建设和发展,显著地提升了数字美术馆的呈现质量,带给参观者更好的体验。在数字美术馆建设中,应用技术革新促进了数字美术馆的数字化、个性化和社交化发展程度[1]。虚拟现实、互动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成为数字美术馆的标志性技术,这些技术能给用户带来穿越时空般的感觉,赋予用户与艺术品“对话”的可能。

1.1 “虚拟现实技术”助力数字美术馆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美术馆的展示方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化。在这其中,“虚拟现实”技术为数字美术馆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持和帮助。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数字美术馆打破了传统展览的限制,为观众提供了身临其境般的体验。数字美术馆的虚拟展览可以完美演绎各种文化艺术之美,为用户提供更加真实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让他们可以深度沉浸于展览体验之中。同时,“虚拟现实”技术也极大地丰富了数字艺术品的表现形式,为数字美术馆展现更多方面的创意提供了可能。

1.2 “增强现实技术”和全息立体投影让美术馆藏品“活”起来

增强现实技术和全息立体投影技术是数字化美术馆建设中两种令人瞩目的技术,能让美术馆藏品跨越时空、生动呈现,“活起来”。通过增强现实技术,美术馆展示的藏品可以在用户手机屏幕或用户头戴设备屏幕时实现三维立体展现。用户可以用手机扫描艺术品,相应的藏品信息和故事随即在手机屏幕上展现出來,真正实现数字信息和实际物品的结合。这种互动体验让游客们能够更加亲密地接触藏品,同时还能够通过增强现实技术与其他游客共享自己的切身体验[2]。全息立体投影技术也为唤起藏品的生命力带来了无限可能性。通过全息立体投影技术,藏品被一比一复制,真实藏品的大小和外观与三维立体技术所展现的能够一致。这种充满创新的呈现方式为观众带来了极为直观的观展体验,观众可以多角度地去欣赏、研究藏品,从而获得更丰富的观赏体验。全息立体投影技术有极高的品质,与最新的物联网技术结合起来,可以使参观者与数字画廊交互,画廊成功转变为一个融合物原和数原的新领域。

1.3 大数据分析让数字美术馆信息推送更具个性化

通过大数据分析,美术馆能够更好地把握用户的兴趣,精细化评估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实现数字画廊价值最大化呈现。美术馆可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兴趣爱好、收藏记录等数据来进行受众画像的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数字美术馆可以更好地把握客户喜欢的款式、风格等,在此基础上,创造更具有价值和创意和产品,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在互联网商业化模式下,数字美术馆会与用户进行交映。总而言之,大数据分析为数字化美术馆明确了用户的需求,同时让数字美术馆作品更具有市场应用价值[3]。

2 数字美术馆建设与发展的社会意义

数字美术馆建设与发展极大地拓宽了文化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道路。它以数字技术为媒介,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广泛、更丰富、更多元和更便捷的文化艺术展示方式和广大的交流空间;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让文化艺术教育不局限于传统课堂形式;推进了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民族文化有序传承和代表作品的展示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机会,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艺术鉴赏能力、塑造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1 数字美术馆的公共性功能

数字美术馆作为文化艺术展示与交流平台,其公共性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全社会提供文化艺术资源的平等共享;二是数字美术馆也是文化教育与学习平台,能提供各式各样的教育资源,促进观众对艺术的了解与学习。数字美术馆作为文化艺术的展示与交流平台,其公共性功能是其建设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组成内容。同时也是数字技术应用方面的重要着眼点。数字美术馆具有诸多适合公众接受的特点:数字化的展览空间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大大提升了文化艺术的普及性和接受性,让社会大众可以不受场地、成本、时间等限制而远程参观和感受其中展示的艺术之美。数字美术馆的公共性功能可以激发更多人参与到文化艺术领域中来,并促进更多人喜欢并发展成长为艺术爱好者,进一步构建数字艺术生态系统。

2.2 数字美术馆与教育功能的关系

数字美术馆作为文化艺术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拓宽了学生们的课程性学习范围,也为公众提供了满足文化艺术实践更深层次需求的资源。数字化平台为用户提供新鲜、生动、互动、自由和多元化的体验方式。用户能通过直观体验艺术共鸣、艺术探究、艺术创造等手段,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文化馆弘扬历史、传播美学,能极大程度地提高用户的文化素养。数字化美术馆的开放空间,构建了更广泛、更开放、更有趣、更多样的视角,为观众提供更大的自由度与更多的创造性体验,让艺术家与观众之间能够以极近距离互动交流,作品也能够得到很完美地展示。

2.3 数字美术馆与美术馆的知识生产

数字美术馆作为数字技术与文化艺术融合的产物,其知识生产功能是数字美术馆与传统美术馆的区别之一。数字美术馆不仅具有展示文化艺术作品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其通过数字技术打破了时空限制,提高了展品的可视性、可交互性和可分享性,能为用户提供更加直观、自由、个性化的浏览和参与方式。数字美术馆作为数字技术与文化艺术融合的产物,其知识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拓展。数字美术馆也成为商业创新的热点,通过数据分析、可视化等手段,让知识生产与社会创新产生了非常好的协同性。数字美术馆的数字化空间为文化艺术的知识生产提供了更广阔、更自由、更公开的发展平台,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和潜力,这也使得数字美术馆成为新型反映社会文化、科技、价值观的公共资源项目。

3 数字化美术馆的管理和运营

数字化美术馆的管理和运营需要考虑数字技术支持,需要专业运营管理团队、合理的投资和资金管理、有效的市场推广和社会宣传等。同时,数字化美术馆需要持续投入,不断推陈出新,提高用户体验,吸引更多观众,推动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3.1 数字化美术馆管理与运营模式

数字化美术馆的管理与运营可以根据运营策略和目标需求的不同采用,相应的管理方式。结合国内外数字美术馆管理运营情况看,现阶段的主要管理与运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自主运营模式。数字化美术馆成立专业运营管理团队,自主开展数字化美术馆的建设、运营和维护[4]。这种模式适合专业机构或自身具有足够的资金、技术和运营人才等资源的美术馆,它们可以灵活地制定数字化美术馆的运营策略、服务模式、展览规划等。

(2)合作运营模式。数字化美术馆与专业伙伴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开展数字化美术馆的建设、运营、推广和品牌宣传等。这种模式适用于美术馆缺乏数字化运营管理专业人才或资金有限的情况。在以上情况下,美术馆可以通过外部合作来共同推动数字化美术馆的建设和发展。

(3)代理运营模式。数字化美术馆通过与代理服务商签约,将数字化美术馆的运营权交给代理服务商进行运营管理。该模式主要针对数字化美术馆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瓶颈的情况。在以上情况下,其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商的专业管理和运营能力来推动数字化美术馆的发展。

(4)社会化运营模式。数字化美术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在线社区等社会化平台进行运营,通过用户参与和创造性的互动来推动数字化美术馆的发展。该模式适合数字化美术馆想要扩大用户群体和提高用户参与度的情况。在以上情况下,美术馆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上社区等方式来扩大数字化美术馆的影响力。

结合以上模式,美术馆在进行数字化建设时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管理与运营模式,从而在数字化转型中赢得一席之地。

3.2 数字化美术馆的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

数字美术馆的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是数字化美术馆建设和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在当前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美术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安全隐患日益加大[5]。因此,其需要充分做好安全保障與隐私保护。

(1)应加强数据安全防护。美术馆需要采用安全可靠的服务器,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保护机制,加密敏感信息,避免数据遭受窃取或损毁。

(2)需加强日常监控管理。美术馆在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控系统,其应涉及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系统等,以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和安全。

(3)加强权限管理。美术馆在数字化建设中需要注意合理设置用户权限,限制非授权用户或恶意用户的操作。同时,美术馆需要建立健全的访问控制机制,以避免未经授权的用户进入系统。

(4)注重做好隐私信息的保护。美术馆在数字化建设中需要格外注意保护好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用户信息的收集使用目的,保护用户信息不被泄露或滥用。

4 结语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给美术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数字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以及访问者对数字化体验的需求不断增加,美术馆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方向和发展趋势。在数字化建设中,美术馆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将数字技术与艺术相融合,为观众提供更加多元化、交互性更强的数字化体验。同时,美术馆也需要重视数字资产的管理和运营,加强与技术方面的合作,确保数字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美术馆数字化建设的过程,是一次深入思考和探究艺术与科技之间互动关系的过程,希望美术馆数字化建设的推进能够为更多人了解和体验艺术提供便利,在推动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引用

[1] 王嘉.数字化让美术馆“出圈”[N].成都日报,2022-07-21(008).

[2] 岳继平.数字化语境中美术馆展览叙事的差异[J].美术大观,2020(11):137-139.

[3] 陈瑜.数字化美术馆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温州:温州大学,2020.

[4] 刘祥勇,吴晗华.高校美术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21(4):68-71.

[5] 丁怡.美术馆的数字化建设与发展[J].美术研究,2017(3): 73-76.

作者简介:陈岚(1984—),女,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副研究馆员,就职于江苏省美术馆。

猜你喜欢
美术馆数字化数字
少年美术馆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艺术学研究(2022年5期)2022-10-29 02:35:38
大同美术馆
现代装饰(2022年4期)2022-08-31 01:39:58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去美术馆游荡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8:00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0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