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采访者: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浒墅关开发区(镇)文昌社区书记、关工委主任 张梦娇
本刊记者 赵杨子
记者在苏州高新区浒墅关开发区(镇)调研时,发现当地关工委已形成以“书记带书记、以老带新”为特点的党建关建深度融合模式。“书记带书记”怎么带,带什么?能否形成一条关工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记者采访了一位老书记带出的年轻书记,在与她的对话中,我们也许会有新的启发和收获。
记者:梦娇你好,作为文昌社区的书记,能谈谈当初在龙华社区刚参加工作时老书记是怎么“带”你的么?
张梦娇:2016年,我作为“村官”参加经开区招聘社区副职的考试,进入龙华社区担任副书记。社区工作面向群众,万事纷杂,上面千条线,社区一根针。我一开始确实迷茫。好在有在岗近20年的老书记朱东敏对我“一对一”传帮带。他带我熟悉社区情况,教我怎样与居民交流、怎样与上级对接,帮我快速融入、迅速成长起来。
记者感受:以老带新,讲方式、传方法。老书记责任感强,新书记悟性高,保证社区整体工作无缝连接。
记者:在关心下一代工作方面老书记是怎么“带”的?
张梦娇:朱书记把他一直坚持的“关建助社建”的思路传给了我。他说,社区工作就是要为居民解决后顾之忧。家家都有小,人人都有老,在社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带着老、关爱小,这就是为居民办实事,居民对我们的认同感就会提升,就会支持我们的工作。在实践中我发现,朱书记说得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得好,真的能够促进社区工作的全面提升。今年,我到文昌社区当书记,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这条工作思路逐步融入新社区。无论我今后去到哪里,都会把这个思路贯彻下去。
记者感受:从老书记到新书记,“关建助社建”的工作思路得到传承,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关工委应注重这种大体系内的传承,在年轻人心中建立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深刻认知,扩大有生力量,实现无断层、多点式持续发展。
记者:除了老书记带,我看到区关工委对新书记们也在“带”。你在2017年到2018年是在区关工委挂职锻炼的,能讲一讲这段经历么?
张梦娇:这对我来说是一段特别宝贵的经历。2017年,苏州高新区关工委给我们这一批担任社区关工委秘书长的年轻人一个到区里挂职的机会,是挂职不是借调哦,很珍贵的机会。之前在社区,每天面对的是家长里短。在区里,平台高了,我确实感觉自己眼界打开,格局打开。区关工委的领导都是重要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前辈,他们也都像朱书记一样对我言传身教,之前写稿子感觉力不从心的我现在写起总结汇报来也算是游刃有余了。我了解“五老”,熟悉关工委工作。我回到社区,就能把“五老”队伍变成社区工作的强大助力。
记者感受:对新书记,不仅要老书记带,也需要自上而下形成对培养关工委年轻工作者的重视。多提供锻炼机会、多给上升空间,让基层“书记”们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真正重视、认同。这需要提高关心下一代工作吸引力,更需要“顶层设计”。